教育市场宏观调控刻不容缓(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吴敬梓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师说:“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

是的,炙热的夏天又快到了,把教师身心烤焦的生源大战又将开战了。每年的招生大战有多少教师在此大战中灵魂扭曲,“心”血淋漓!

学生疲惫,教师疲惫,学校疲惫,整个教育疲惫,这是在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吗?

写于此,这几年生源大战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眼前,这不是儒林外史,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教育“市场”怎一个“乱”字了的呵!卷此旋涡,令人绝望;观此酣战,让人膛目!

往往春夏之交,毕业在即,使有战云酝酿。或早于此,每个学校便有招生人马集结——忙开会,忙策划,忙广告,忙交际,忙情报,这许多人欲教学而不得顾矣!有生源关系之校,彼此勾连暗合,觥筹交错之后,或暗施小惠,或乘机要挟;有亲朋老友之校,彼此心照不宣,暗结攻守同盟。曹刿曰:“夫战,勇气也!”庠序之地,人才荟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责任到人,包干到校,奖惩到数,市场机制,勇气生矣!

期年之中,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你唱罢来我登场,此乃招生之伏笔也;六七之月,温度渐升,直至升学考试,登峰造极。但见考场门前,红绿广告,铺天盖地,路过行人,必递一张,走道门缝,必塞一份。想当年,地下工作者挥洒传单,愧对此情此景也!几场考试下来,学校门前那景象真叫“壮观”,可谓“喜看满地花花纸,广告商人尽开颜!”

考试刚过,考分未出,有心虚之校,急不可耐之徒,蠢蠢而动,倾巢而出。进学校,入生家,贱口翕辟,飞沫四溅,信口雌黄,肆无忌惮;虚侃承诺,天花乱坠。有“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者,为人洗衣扫地,乐此不疲。真是卖狗皮膏者望之却步,沿街乞讨者甘拜下风。待升学考试分数出来,战争已转入短兵相接、狭路相逢阶段。往往几个学校人马齐集一优生之家,互相攻讦;更有甚者,大打出手。学校短处,教师丑态尽现百姓面前!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无序的招生,你争我夺,整个教育形象倒地,家长也只好将孩子当作商品,待价而沽。待到费九牛二虎之力将学生招来,学校是怎样的地方,教师是怎么的一群人,学生心里早已清清楚楚。“我是你们磕头磕来的!如果我们不来,你们学校还怎么办下去,你们教师还怎么活命!”——这种学生,学校还谈什么育人!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有很多美好的愿望,有很多善意的想法,但到底对不对,实践说了算。放开教育市场,让所有学校公平竞争,这样,老百姓就会受益;一些较薄弱的学校就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可实际情况怎样呢?

为了有竞争优势,几乎所有学校都急功近利,早出“成绩”、快出“成绩”、出好“成绩”,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丢到一边,将育人大事堕落成高压管理,铁腕手段;育人成功的标准下降成可怜的维持“学生在校不出事”,只要学生能平安毕业,一旦他们踏出校门,“哪管天下洪水滔天” !

另一方面,是延长再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或增强再增强学生的学习强度,以牺牲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换取眼前的学习成绩,以学生诅咒学习诅咒知识诅咒创造成功换取学校的荣誉,而所有这些,老百姓是不知道的,难道这些就是他们的受益吗?

再者,招生竞争,学校之间近乎疯狂的内耗,加大了办学成本。而对一些成绩优异学生全免和每人几千、几万元的倒“奖励”,表面上是让极少数老百姓受益,实则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教育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公益事业,这项事业有每位纳税人的一份贡献,既然同是纳税百姓,是哪家法律归定极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把他的教育成本转嫁到成绩差的学生头上!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他们本份,即使是高等教育,成绩再好也要交学费。就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上学交学费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在宿迁这种无序的招生竞争下,成绩优秀的学生择校费可以不交,学费也可以不交,生活费也不交了……同样是纳税人,同样是共产党天下的学校,我的孩子上学要缴学费,你的孩子为什么学校就不收学费,还拿我们的钱倒奖励给他们哪些成绩好的学生,这合法吗?成绩暂时优异的学生都能成才吗?这就是学校公开竞争带给百姓的好处吗?

招生绝对放开,学生想上那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这是否有利于一些薄弱学校的快速发展呢?是否有利于宿迁的教育事业呢?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知名校的背后都有时间的积累。单单划一块地,建几幢教舍,招来一些老师,然后给你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招生)就立马可以挂上哈佛、剑桥、清华、北大、苏中、扬中的招牌,和他们平起平坐抢生源,这不是在搞笑吗?!如果这种招生政策真的有利于扶持薄弱校的发展,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那么国务院也好,教育部也罢,制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机关怎么会忽略这一好办法,将此好办法向全国推广呢?高等学校招生就不必分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民办本科批次、大专批次了,考生可以随便上哪所大学,就看你们大学怎么“抢”了,抢得生源便是王了——这样,高等学校招生就像基础学校招生一样,可就热闹了!

如果我们的教育单位也像某些地方“改革”后的医疗单位一样,从知名的医院走出一少部分人员另开炉灶,这个小医院一下子火了,发了,而原来的知名医院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情势岌岌欲倒闭,这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极多的人员下岗,这恐怕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不利。假如一些有基础的学校生源也吃不饱,或者干脆招不到好学生,那么,这些学校不仅资源浪费,骨干教师的收入就会降低,这又势必会造成大量教师“孔雀东南飞”,这对整个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上面只不过是理论分析。共产党员最讲实事求是,还是看看事实吧。招生市场放开后,各类学校的实际招生情况如何呢?基础好的学校仍然招生火爆,刚办的学校或基础薄弱的学校仍然招不到好的生源,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几乎每个家庭上学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娇宝宝,谁敢谁愿意把成绩好的孩子放到刚办的学校作为他们创校牌的试验品!实践证明,招生市场放开前和放开后结果是一样的!根本达不到扶持薄弱校的目的!

而招生市场放开后的负面影响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了!——内耗加大,办学成本的加重,无谓的浪费惊人,教育的形象每况愈下,教育教学恶性循环!

因为这种无序的竞争,各学校竞相对成绩优秀生施以优惠条件,这样,优秀生这一大部分学费几乎都收不上来,各校收入也便水落船低,办学也便捉襟见肘。而招生费用又支出那么大,怎么办,暂且把学生招来再说,然后再慢慢收各种各样的费用——不收不行,学校要运转!可见,这种无序的招生竞争,不管是学校还是老百姓还是政府,是没有赢家的!

教育到底是不是产业?教育能不能推向市场,这个重大问题不是本人所能想清楚的,但我们可能看到一个铁的事实是,即便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将教育产业化,将招业全面推向市场。老外为什么不大赚教育之钱呢,他们是不是太笨了?还是我们太聪明了?

综上所述,教育“市场”或者具体地说是招生“市场”的宏观调控已经刻不容缓了。

政府的调控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对一省一市一县来说,生源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将这一定数量的生源配置到一定学校,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

有不少地方采取按星级校分招生批次的办法。考生的成绩与星级匹配,五星级校招过后四星级招,四星级招过后三星级校招,这样依次进行。有二星级把五星级校生源抢去了,不要紧,你是代五星级校培养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算五星级的,不算你二星级校的。这样,二星级校再也不会出抢生源了。

不管你成绩有多好,高中择校费可以不缴,但学费是不能不交的。这样,各个学校都会平静了,再也不会自毁教育形象,该收的钱收足,不该收的钱一分也不敢收,教育也会和谐平稳地发展了。

总之,招生市场再也不能不宏观调控了,教育主管部门,快救救孩子,救救教师,救救教育吧!

作者邮箱: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