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初三语文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 时 间:2005年3月15日 授课班级:初三(4)班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与一般的小说笔法不同,运用的是一种散文的笔调,表现了一个沉重的主题。它充满着欢快的情绪,却不乏动荡社会的沉重,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学习时,可以从了解故事所叙述的基本事件和场景人手,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从情节的理解中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如何理解“白色鸟”以及相关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2、理解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3、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表现时代背景的写法。 2、难点:小说题目的含义和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注意以下字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请一位同学上台板书) 热辣 苍凉 迤逦 歪歪趔趔 粼粼闪闪 黝黑 白皙 疖子 歇憩 马齿苋 陡然 熠熠 泱泱 葳蕤 踉踉跄跄 呢呢喃喃 倏忽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迅速默读全文。 2、小说的开篇为什么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 明确: 第一, 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的故事。 第二, 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第三, 既然是回忆,必然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3、思考:这篇文章中描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或文段,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了解两个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有关两个孩子的片段。 2.提问:文章记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两位少年的? 明确:①扯霸王草。 ②采马齿苋。 ③扔石子。④考试。⑤划水。 ⑥ 抓蛇。⑦看水鸟。 3.学生讨论交流,评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4.指名学生按照下列句式回答: (1)黝黑少年是一个 的人。 (2)白皙少年是一个 的人。 五、分析景物描写 1、提问:小说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小说描写了沙滩、野花、野草、野菜、田鸡、河水、水蛇、野蜂和蝉。 2、提问: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绘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图,采用了象征手法为小说展现了白皙少年和黝黑少年的世界: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那片河滩象征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童年,那片“汪汪的”、“无涯的”的绿芦苇林象征童年,那轮“陡然一片辉煌”夏日的太阳象征童年。这些象征中,最核心的一处便是以“白色鸟”来象征两个少年,象征人的童年,象征童年的心。 六、寻读鉴赏,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1、学生齐读有关白色鸟的段落,即“在那边,白皙的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空气在燃烧。无声无息,无边无际”。 2、提问:你读了这几个段落之后,有什么感受? 明确:这几段描写,极力表现出了白色鸟之美。一方面,作者直接写白色鸟之美,另一方面,文章通过两个少年看见白色鸟时的反映从侧面表现出白色鸟的美。当然也还有许多可说的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地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3、这篇小说明写了少年宁静美好的生活,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请问: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十年动乱? 明确:主要有两处,一是完整末尾的锣声一节内容,二是有关外婆的内容。 4、提问:文章哪些地方写了外婆?你可以推想外婆大概是一个什么类别的人吗? 明确:文章只有两处提到外婆:一是“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二是平时下午,外婆都是逼外孙睡午觉,独有开斗争会的这天下午,外婆交代自己的外孙“听话,莫出事,没到黑不要回来”。文章虽然没有明写,但不难看出这斗争会的对象便是外婆。 5、这篇小说题为“白色鸟”,请问:这白色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白色鸟”象征了两个少年的美好,自由自在的童年,但是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便是现实与成人世界的象征,它们“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也打破了两个纯洁少年的童年梦幻,他们的童年似乎随那白色鸟一道“悠悠然远逝了”,等待他们的是现实,是成年人的社会,他们在一年年地长大,一年年地远离童年。 六、课文学习总结 小说以“白色鸟”为题,描写了少年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混乱、荒谬和野蛮。 七、布置作业 1、自己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十年动乱的资料,了解那个时代的有关内容。 2、推荐书目: (1)、课外阅读反映“十年浩劫”的小说。 卢新华《伤痕》 刘心武《班主任》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2)、风格相近的小说阅读。 沈从文 《边城》 萧红《呼兰河传》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