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中眼光为何不像“剑”?(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鲁迅的小说《药》中写道:“‘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读者不难看出,文中所叙“浑身黑色的人”就是刽子手康大叔。但是作者为什么把康大叔的“眼光”比作“两把刀”,而不写成“像两把刀”呢?这里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就近取譬。鲁迅描写的场景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的“古口亭口”,而撮着人血馒头的浑身黑色的人,正是刽子手康大叔。康大叔是用刀杀掉秋瑾的,因此,作者就近取譬,拿康大叔手中的刀作喻体,来描写他那凶狠贪婪的眼神,是在情理之中的。鲁迅《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盘着的头发,用的喻体是“富士山”,而不是“泰山”;孙犁《荷花淀》中描写“荷花箭”用的喻体是“哨兵”,而不是其它什么,就是这个道理。 二、合乎传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里,剑是正义的象征,是用来驱鬼、避邪、镇妖的。《封神演义》中斩妖剑,古典戏剧中的尚方宝剑,过去道土、巫婆们用来作法的也常是剑。因此,人们在描写正面人物时则常用“剑”而不用“刀”。因此,鲁迅先生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担倡“火与剑”的斗争。现在我们常说“罪犯在人民公安如剑的目光下,精神防线很快崩溃了”,用的喻体也是“剑”,而不是“刀”。 发表于《读写月报》98年第1期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