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诗”纷纷(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马莉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古往今来, 不少诗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为这个美好的季节平添了不少的美丽。

宋朝有一位诗人陈与义写了一首《清明》诗,诗云:“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春风吹来一阵阵游春人的喧闹声。诗人也许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是坐在家里度过清明这一天的。他看着春天明媚的阳光,直到落日收尽了它最后一抹晚霞,他感到春天太美了,微风中杨柳阿娜多姿,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写清明的诗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了,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全诗意境优美,形象鲜明,语言流畅,情景交融,琅琅上口,余味无穷,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

与杜牧同朝诗人温廷筠写有一首《寒食前有感》:“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转莺。” 此诗心境好,意象新,具象明。诗句先写天气,接着写花、蝶、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宋人黄庭坚的《清明》诗则别居一格,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想了人生的不同价值。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怀,更是理,是人生之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首七律通过雷鸣雨洒、桃开李绽、野田荒冢、贤愚难辨等几方面的描述和议论,表现了作者在清明节的所见所闻所感,寓情于景,启迪深思。见祭品而援引齐人乞食,因清明而缅怀介子推焚死,联想自然,用典贴切,触景生情也就颇为顺理成章。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则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后要暮春了,快快游赏,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如此美好的风光,我们可以心情地观赏,这是不需要大自然批准的,不必传话给它。自然万物,如天上明月,山间清风,耳得之为声,目遇之为色,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敞开胸怀。每个人都有欣赏的权利。让我们在花前尽情地喝酒,尽情地赏花,让我们尽醉而归吧。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赏心乐事。

另一宋人吴维信的《清明诗》,则对踏青习俗作了描述,也很值得欣赏:“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写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极具表现力。风和日暖,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在这清明美好时刻,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这是多么令人惬意之事!“半出城”三字,把清明节踏青的热闹景象,尽都写了出来,状难绘之景如在目前。

宋朝诗人李弥写有一首《春雨》诗,但他写“春雨”则和杜牧的“雨纷纷”很是不同。诗言:“蒙蒙细雨网春晖,南阳清明二月时。细草养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作者从破泥而出的细草,想到衔泥结巢的燕子;从迎雨怒放的鲜花,想到采花酿蜜的蜂儿,反映了对于生机盎然的清明的喜悦之情,巧妙地勾画出一幅既令人喜悦又不落俗套的春雨图。

苏轼的《东栏梨花》诗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则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愁绪和对人生几何的感叹。读后让人不觉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留恋这美好的时光!

除以上几首外,写清明的诗还有很多,或写景或抒情,真可说是“清明时节‘诗’纷纷”呢。

通联:河北威县第一中学 马莉 邮编:054700

电话:0319-6182750 E-mail:wxmali@163.com

作者邮箱: wxmali@163.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