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开“新闻炒作学”背后的悲哀(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南京师大 吴长青 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魏建美要在大学课堂开设“新闻炒作学”,并将张艺谋﹑杨臣刚﹑刘晓庆﹑张纪中﹑刀郎等作为“炒作学”讲授的内容。本月17日晚开课,近百名学生早早地就去抢座位,此课如此受欢迎,令学院领导有点出乎意料。(《新民晚报》3月20日援引《扬子晚报》消息)。读罢这则消息,令人徒生几分悲哀。 谁都能理解现在的大学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是招生的压力,特别是一般的边远院校,好生源都给名校通过各种手段抢走了,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上级每年考核的硬指标,大学每年都要准备一些数据和报表,应付检查。据说今年教育部对这方面有所改进。两难困境的突破口在哪里?社会和大学自身目前好象都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一般主要在学制和课程上动脑筋,据我所知,大学被国务院授予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可以单独设制课程,其他的需按教育部的《课程大纲》设制相关课程。所谓魏老师开“新闻炒作学”课,在我猜测充其量是一堂讲座,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也许有人会质疑,讲座无异于课。这里就是我在本文所要阐释的根本问题。 课程严格来讲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国家利益,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因此课程的设制必然包含着一统天下的意味。由于有些课程许多年没有多大变化,加之地方高校对课程的处置怀着谨小慎微的态度,使得具体开课的老师和学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自由博弈。 课程的严肃性是否就限死了教师的创造性呢?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关涉到教师职业水准的实际问题。在这里不作过多论述。而讲座比起上面的诸多问题来,困惑要小得多。大学是有别于社会的小社会,人群的特殊性,使得大学有相对更多的自由空间,学术自由的优越条件,使得各种思想流派能够潇洒自如地发挥。而讲座是最简单的方式,贴一张海报,找一间教师,蛊惑几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是简单不过的事。说老实话,在现今的大学看一场讲座的“票房”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看是不是“名星”教授,二开论题够不够刺激。现在的大学生蛮在乎口味,当然这本不是什么坏事。这就给开讲座的教师带来了难题,一方面要把讲座开下去,无论有没有功利色彩,人气就是影响力,就是品牌。另一方面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能体现自己的学养和水平。于是就出现了新闻学教师讲授“新闻炒作学”。 尽管如此,我仍有几点不明白:“新闻炒作学”是谁如此定义?学理何在?将张艺谋﹑杨臣刚﹑刘晓庆﹑张纪中﹑刀郎作为讲授内容,理论依据何在?表面现象的空洞分析有何实在意义?就算他有一套完备的资料未经当事人同意,是否构成对别人的侵权?同时,高校领导真的就这样被此类“庸俗哲学”轻易蒙蔽了,是疏于管理,还是放任不管?教师是传播真知灼见,还是假借学术自由,散布歪理邪说,达到什么“私”的目的?最使我不能理解的是,媒体的轻率报道行为在不知不觉似乎又中了“新闻炒作学”设置的伪学陷阱。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有被人利用的嫌疑。 但愿这样的“名星”表演在我们的“象牙塔”是销声匿迹,更希望我们的大学能加强自律,还学问真实的面目,还学术自由真正的意义。切不可急功近利,用“江湖”小道迎合少数人市侩的心理。当然,媒体要切实负责起舆论监督的职能,公器当为公道﹑公理。不逢迎﹑不媚俗﹑不好奇﹑不糊涂,理直气壮揭露真相,这样才有说服力﹑公信力。 作者简介:吴长青 男 江苏射阳人,江苏省作协会员,南京师大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著有散文集《开往春天的地铁》(江苏文艺出版社) 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随园)研究生公寓1908室 (210097) 025—83249492 13814004818 changqing45@163.com 作者邮箱: changqing45@163.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