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北京学生素质“高”就应该多录取吗(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6 10:41    

 

  高考公平问题,是“两会”一个热点。尤其在北京公布今年高考70%的录取率后,一些代表委员对高招指标分配上的“北京特权”现象进行质疑。对此,北京的王欢等人,以“素质高”回应,认为“北京学生综合素质更高”。

  因为北京学生综合素质比其他省市的学生素质要高,所以北京考生分数线就要比其他省市低,这恐怕是“素质高”论的潜台词。王欢认为,北京学生不像有的省市学生,一天  

到晚死啃书本,恨不得把书本都背烂了,那样的高分对社会实践没多大用;北京着重培养个人素质,而并不是一个劲地死记硬背,这样就发挥了个人潜能,从而能够轻松地适应社会,所以北京学生找工作比较容易。北京搞素质教育,分数低但素质高,多录取是应该的,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笔者却以为,这种观点,至少犯了“偷换概念”、“因果颠倒”、“多重标准”等逻辑错误,十分荒谬。

  高考看分数还是看素质?人们当然希望是后者,但我们的现实是看前者。虽然分数和素质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在高考录取问题上,全国都是以分数为标尺,难道北京不是?假如高考不是按分数而是按素质录取,那么什么是素质?如何考核素质?是比唱歌还是比跳舞?用一个没有标准的素质,来衡量有标准的分数,无疑是在“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

  为什么北京学生可以玩着搞素质,其他地方却不能?网上流传着一个北京与福建考生的对话:一北京重点中学的考生炫耀,我们班有六成的同学考进了北大、清华,福建人说,按北京的录取标准,我们全校都能上北大与清华!这段对话颇能说明问题,若没有高考录取指标分配上的不公,而是让北京学生与全国学生在一个公平平台上竞争,北京学生上大学、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还会那么高?真如此,北京学生还敢玩素质?依笔者看,到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学生都可以玩着进清华北大,北京学生却未必有搞素质的闲心与能力。笔者以为,是因为北京享有某些高考特权,所以他们敢玩素质,而不是因为他们素质高赢得了特权。这里,一定要搞清楚前因后果,而不能因果颠倒。

  “素质高”,北京还有一套“双重标准”。对内,北京高考仍按分录取,分越高的上越好的大学和专业;对外,他们却强调北京学生素质高,分数低却成了他们上大学、上重点大学的理由。对内以分数为标准,对外称素质为标准,用如此双重标准,来衡量北京学生和非北京学生。依笔者看,就是整体素质,非北京学生未必比北京学生差。比如说国际奥赛,只会读死书的学生恐怕难以得奖,所以北京不少重点中学把奥赛获奖当作学校荣誉,然而,“高素质”的北京学生,在这样一个素质的较量中,却远远落后于那些“高分低能”的省市。笔者认为,如果不是双重标准,不管是考分数还是考素质,只要能公平地摆到台面,北京学生未必高于非北京学生。

  呜呼,享受着政策倾斜带来的高考实惠,得便宜还卖乖,说“素质高”,如此论调,当休矣!(网友 青山)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