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济南五中语文组 张学玮 师:同学们,透过一扇窗,我们能看到些什么?面对一堵墙,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窗》。(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能用简炼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故事内容? 生1:发言。 生2:发言。 师: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本文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 生3:两个。 师:分别是…… 生3: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师跟随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最想评论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并说说理由。要求:先独立思考,有了个人见解、认识后,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师:那位同学首先来评价一下自己想评价的人物。 生4:我想评价靠窗的病人。我认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病也很重,但是他每天坚持讲不存在的美景来鼓励不靠窗的病人,减轻他的痛苦。 生5:我认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 生6: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师:请说说理由。 生6:他看到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可他每天讲述那么美的景色,可见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师:嗯!说得很好。请你读一下文中他所描述的窗外美景的语句。 生7: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两个病都很重,每天都很痛苦、很寂寞,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这样做,可见他意志坚强。 生8:还能看出他是一个关心他人、善良的人。 生9:他是一个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师:对靠窗的病人的评价,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稍等片刻)那,我们再来分析不靠窗的病人这个人物形象。 生10: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认为窗外有美景,他就想占那个床位。 师: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生10: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生11:他是一个妒忌心很强的人,理由同上。 生12: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他当时病得很重。他们两个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靠窗的病人能看窗外的美景,他也想看,这是正常的。 师:嗯!他的分析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理解吗? 生13:他想占那个床位,我认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为这种想法感到过惭愧,也克制过自己。 师:他克制住自己了吗? 生14:没有。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没有克制住自己。 生14: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15:我认为他不可原谅。是的,他开始是感到惭愧,但后来,他认为那张床就该是他的,所以他见死不救。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一点? 生16:靠窗的病人半夜犯病,他大声咳嗽,液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只要帮忙按一下电铃,护士就会赶来,可是他纹丝不动。 师:而且,当时他还醒着。对此,同学们怎样看待? 生17:我认为他产生那种念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见死不救就无法原谅了。 生18:他见死不救就是为了尽快得到那张床,这是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生19:我认为他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不应该原谅他。靠窗的病人与他一样病重。但是靠窗的病人却想办法鼓励他,带给他快乐。而不靠窗的病人却始终考虑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管病友的死活。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是啊!一个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没错,退一步说,有点自私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不恩你牺牲他人利益甚至是他人生命为代价来达到个人的目的。 师:本文题目是“窗”,谁能谈一下对“窗”的理解? 生19:窗是心灵之窗,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生20:本文故事就是围绕窗户来写的。 生21:这两位病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窗。他们通过“窗”看外面的世界,我们通过“窗”看他们的灵魂世界。 师:也就是说,本文的故事情节围绕“窗”来写。窗既是病房上的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通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人性中丑的一面。那么,本文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呢? 生:对比。(师板书对比手法) 师:小说结尾一句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想想一下他当时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后的心理活动。 生22:他会自责、惭愧。心里想:“原来靠窗的病人使用这种方式来安慰我、鼓励我、而我却……我真是该死啊!” 师:良心受到谴责,内心自责、懊悔。 生23:他十分生气,心里责骂靠窗的病人:“这个大骗子!根本就没有什么美景。原来,他每天都在说谎,他是在骗我啊!” 师:嗯!他并没有理解病友善良的用心。 师:那,我们再设想一下:假如病房里又住进来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会做些什么呢? 生24:他可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新来的病人听,并且告诉他那个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以此来赎罪、忏悔。 生25:他不会说这件事,但他会像靠窗的病人一样也每天给新来的病人讲“窗外的美景”。 生26:我觉得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他只会呆呆地看窗外光秃秃的墙。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占这个床位而加害他。 生27: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因此越来越重。在临死之前,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次来告诫人们不可因一时糊涂而遗憾终生。 生28:我也认为会像靠墙的病人一样,每天给新来的病人讲并不存在的“美景”,以此来激励他活下去。 师:同学们发言积极,发言水平也很高。我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小说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我们从中可以受到怎样的启示呢? 生29:在生活中做一个心胸宽广、关心别人的人。 生30: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对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 生31: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 生32:在生活中做人不可太自私,不可只顾个人利益。 生33:我们班有的学生,有好的辅导书、好的卷子不给别人看,唯恐别人超过他。我认为这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同不靠窗的人是一样的。 师:奥!这种现象确实不好。不过,我相信:我们学完此文后,班里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现象了,对吗? 生(齐答):对! 生34:不能把个人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生35: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误解、伤害别人。因为,有时我们伤害的人也许就是在暗中帮助我们的人。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看到了咱们班学生的胸襟,这令我尤为欣赏。我相信同学们会把所获得的启示付之于生活实践中,会做一个心胸宽广、品德高尚的人。 师:小说的结尾十分巧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读完这篇小说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把这种感受写了下来,作为赠言送给大家:(屏幕显示) 阅读感言: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了望台。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个人心中没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是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他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