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两章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二十 《论语》两章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政治态度;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复习一些文言虚词; 3.了解本文的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见”“列”“先”“后等文言实词。 2.难点: 本文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态度。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颛臾zhuān yú(古国名) 兕sì(独角的犀牛) 柙xiá(关闭猛兽的笼子) 椟dú(匣子) 条diào(古代除草的农具) 《论语》和孔子: 《论语》20篇,内容主要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先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2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为宋国的一次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定居在鲁。孔子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过了一段贫困的生活,中年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司寇。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季氏将伐颛臾 时代背景: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情况。鲁庄公有弟三人: 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者: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昭公之时。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后氏斗鸡生隙,而起冲突,昭公大概有一点恨季孙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氏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打败,并杀后照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11年(公元前562年),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5年(公元前531年),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昭公企图剪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 季氏⑵将 伐 颛臾⑶。冉有⑷、季路⑸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 (兴兵)进攻 用兵 臾⑹。”孔子曰: “求! 无乃 尔是过与⑺?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 难道这不是你的过错吗 从前 让 做祭 尔是过:是尔过,这是你的过错 东蒙 主⑻, 且 在邦城之中矣⑼。是 社稷之臣⑽也,何以 伐 祀蒙山的主祭人 况且(颛臾) 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 为什么要攻打 以……为……:表疑问语气 为⑾? ” 呢 第一句话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季氏筹伐颛臾。第二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提出两点看法: 其一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其二,收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曰: “夫子⑿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 要攻打它 我们两人 主张(这样做) 从前 周任⒀有言曰: ‘陈 力 就 列,不能 止者⒁。’ 危 而不持, 说过 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 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临危 抱持 陈:施展 力:才能 就:充任 列:职位 颠 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⑴? 且 尔言过矣,虎 兕 出于柙, 颠跌 搀扶 还要 用那辅助者干什么呢 况且 话错了 老虎野牛从槛中逃出 焉:何 相:辅助者 龟 玉毁于椟 中,是 谁 之过与⑵?” 和 在匣子里 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本段讲了第二个问题,即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的错误。 冉有针对孔子的批评而自我辩解: “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恰切地举出一个例子: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 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在孔子看来,季氏本来就是不通仁义的人,他的胡作非为是他的本性决定的。而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各国诸侯能重用他,从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各国诸侯并不采纳他的主张,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国诸侯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冉有和季路恰恰违背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他们。 冉有曰: “今 夫颛臾,固 而近于费⑶,今不取,后世必 为 子孙 现在那 城郭坚固 离费很近 夺取 代一定成为 的 忧。”孔子曰: “求! 君子疾 夫 舍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⑷。 忧虑 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作 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丘⑸也闻 有国有家者⑹,不患 寡而患 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⑺。 我 听说过国君和大夫 怕(东西)少 (分配) 均匀 贫困 安定 国:诸侯的封地为国 家:大夫的封地为家 盖 均 无 贫, 和 无 寡, 安 无 (财物)平均就没有所谓的贫困 (上下)和睦就没有所谓的寡 (上下)相安就没有 倾⑻。 夫如是,故远人⑼ 不服,则修 文 德⑽以来之⑾; 既 所谓的倾覆之患 象这样 本国外的人 就培养文教和德化来招他们来 既然 文:文教(指礼乐) 德:德化(指仁义之政) 来:使……来 来 之, 则安之⑿。 今由与求也,相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 招来他们 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帮助季氏 一国 分崩离析⒀而不能守也,而谋 动干戈于邦内⒁,吾恐 季氏之忧, 不 民心弄到 把守 却谋求在国内公干戈 恐怕 忧虑的 在颛臾,而在萧墙⒂之内也。 鲁国的内部 本段谈论第三个问题。 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 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从这句话看,冉有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而前边却说: “吾二臣皆不欲也。”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激怒了孔子。于是,孔子首先批评他政治品质不端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同时指出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是强辞夺理。这个道理在谈话开始,孔子已经从三方面作了分析。这里,孔子提出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古本有误,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的“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它,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就会“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 结尾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从驳论角度看是很雄辩的。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颇为鲜明,情绪也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第二课时 荷条丈人 子路从 而后⑵, 遇 丈人⑶,以杖 荷 条⑷。 子 跟着(孔子)走路,落在后边 (一位)老年人 用肩杖挑着耘田的竹器 路问曰:“子见夫子 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我的先生 勤劳 分辨不清 谁是你的先生 植其 杖 而 芸⑸。子路拱 而立⑹。 止子路 宿⑺,杀鸡为 把他的杖插在地上就去除草 拱手 立在一旁 留 (在家中)住宿 做 植:插 芸通耘,除草 由:使……由,留 黍⑻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⑼。 明日,子路行, 以(之)告⑽。 黍饭 给他吃 叫他两个儿子来和子路见面 第二天 走了 把这事告诉(孔子) 见通现,出现 子曰: “ 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 则 行矣⑾。 这是一个隐者呀 叫 回去 子路到他家 丈人已外出了 子路 曰⑿: “ 不 仕 无义⒀。长幼之节⒁,不可 回来后,孔子说 (一个人)不出来做事,那是不适宜的 的礼节 废也;君臣 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⒂? 欲洁其身, 而乱 大伦⒃。君 废止 之间的正常关系 为什么可以废止呢 使自身清洁 却 了君臣关系 如之何:如何,为什么 其:表反问语气 洁:使……洁 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⒄。 道之不行, 已 知 之矣⒅。” 出来做事 做他应该做的事 道 没有被当政者采用 已经知道 之:取独 道:政治主张 之:取独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文中记载了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天下时见到荷条丈人一段对话。其中,有记叙,有议论,有评论。文章归根结底是表达观点,所以,可以认定本文是议论文。 文章可分四个部分: 1.(开头至“子路拱而立”) 子路与孔子同行,落在后面,遇到荷条丈人,向他打听老师的去向。荷条丈人借题发挥,不谈孔子的去向,却谈的另一个问题: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子路感到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荷条丈人是隐者。隐者是主张避世的,一般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他们认为社会的混乱是无法整治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不如袖手旁观,落个清闲自在。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在他们看来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2.(“止子路宿”至“见于二子焉”) 荷条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了鸡,做了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荷条丈人开始对子路很倨傲,见到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接待他。这是有他用意的。虽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但他的意思是展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团聚来给子路看。 3.(“明日”至第一段末) 第二天,子路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叹息说: “这是一个隐者呀! ”命令子路再回去见他。子路到他的家,他已经出门了。 孔子一听便知道这是一个隐者,可见孔子对道家学者的主张也是深深了解的。孔子为什么命子路回去见他呢? 叹其为隐,而又欲其不终于隐,故使子路反见以挽回之。 4.子路回来后,孔子发了一通君臣之义的议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 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忠于君)。所以,荷条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 而荷条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温钧 编写整理)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