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吴涛 这其实是一首很平凡甚至平庸的歌,却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唱得山响,我常常会在那平板的旋律中陷入呆想,然后是隐隐的乡愁夹着苦涩在心底涌起,“唉,真该回家看看了。”于是就盼放假,好“带着爱人,带着孩子”回家看看,根本忽略了歌曲的平凡与否。 任何事物的出现与流行,必有其社会基础。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于是在女权运动中诞生了妇女节;教师地位低下,于是在一片尊师重教声中诞生了教师节。歌曲也不例外,我以为,恰是现今经济社会物欲横流、亲情淡漠的现实催生出了这支令人伤感的歌曲。真的,这歌儿太令人伤感,我敢打赌在今年的春节晚会期间有成千上万的人——尤其是老人,流着眼泪接受了它。后来盒带出版,我也随着人流买了一盒,却至今没有启封。妻不让,我也不愿,我们总是在寻找好听的磁带时默默地把它放在所有磁带的最下面。 人太可怜了,总是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着去做一些自以为很了不起其实却很荒唐的事,结果生活就失去了汁水,烘干为干巴巴的生存。细细想来,人的一切努力都冠冕地说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可是生活却没有更美好起来。辛辛苦苦地赚钱,辛辛苦苦地垒着安乐窝;窝垒好了,又会想赚更多的钱,垒更大的窝,而窝里根本就没有盛装一点点安乐。有位哲人说,社会的进步往往以道德沦丧为代价。道德沦丧了,还哪有幸福可言! 我总是怀着极大的羡慕去读亚当夏娃的故事,伊甸园才是真正的乐园,——并非自己营造,它来自神的赐予。两位人类的始祖受蛇的蛊惑而偷食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这乐园就永远地从人间失去。神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受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引用此段,电脑出错两次,文件丢失一空,不知是神对我的惩罚,还是电脑这现代文明象征物对我这种骑马打马做法的抗议?!请明示。)这是自然之神对人的第一次也是最严厉的一次警告。这是一个悖论,追求了反而失去了;这其实是个寓言,——人不可能战胜自然,人只能在“战胜”自然之神从而获得幸福的狂想中把本已拥有的幸福撕扯得粉碎。这寓言,祖先们没有弄懂,就演出了一幕幕的悲剧。直到今天,我们也还在剧中扮着跑龙套的角色。 一部《旧约全书》,我感触最深的还有《出埃及记》。亚伯拉罕的后裔一直以牧羊为生,习惯于野外的简朴生活。当他们来到尼罗河畔,跟城里人接触了,看到了底比斯、孟菲斯和赛伊斯等地的豪华舒适的宫廷生活,很快就看不起自己的祖先几百年来所乐于居住的简陋帐篷了。于是他们卖掉羊群,离开歌珊的农田,搬进城去。 可是城市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除去生活的舒适,更多的却是懒惰与仇视。当初,约瑟的兄弟们是由于饥荒来到埃及的,他们的后裔常谈到可能回迦南(这是耶和华神赐给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的土地)去,可是回去这条路又长又辛苦。在埃及不愁挨饿,哪怕做埃及人的奴隶。比起城市的舒适生活来,沙漠生活太可怕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犹太民族历史上伟大的领袖摩西出现了——他堪称真正的英雄。他把犹太人从城市埃及带回大漠,历尽艰辛。这些人似乎失去了暂时的舒适的城市生活,可是他们获得的却是永恒的自由。也许摩西就是唱着“常回家看看”这样的歌曲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伟大的回归吧? 具有同样智慧的,我以为还有中国的老子。他和耶和华警告亚当夏娃不吃智慧树上的果子一样告诫众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不是清爽,而是受伤害);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盗窃、掠夺)。”可惜没有人听这李老头儿的聒噪,声色犬马,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使人感到狂热的幸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而那位“李老头儿”却明显地看到了人类蹦跳着奔向死亡终极那奇奇怪怪的步履,“不知常,妄作,凶!”他慨而叹之,把拯救人类的一线希望转向了统治者,他想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拯救人类,——虽然他满心地不情愿,“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可是依然没有人理他,他忘记了统治者才是声色犬马的最大占有者。他绝望了,“我独泊兮其未兆,混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尚不会笑的婴儿)。乘乘兮,若无所归。”但他终是有所归,他一个人木讷地伏在青牛背上踽踽走向函谷关,口里只有低低的两句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泪落涟涟。 但是,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当人类的生存空间、精神家园被物欲驱遣下的人类破坏得几乎难承其负,人类生存“凶”象迭出的时候,我们还在批判老子的“消极”。消极吗?我却说是大大的积极!与那位被尊了两千年的所谓积极入世的儒教祖师爷孔丘比起来,老子是站在无极之外拍着上帝的肩膀,爱怜地俯视着蚂蚁一样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人类”,孔丘则只能算人群中呼吁着“要守秩序!”“要守秩序!”的那个治安员。即便是这位治安员开始时也无人理采,“累累若丧家之狗”,但他毕竟是积极入世的,他没有像老子那样弃我们而去,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的社会秩序就在他的抚慰下安静了两千年——“两千年啊!”然而,两千年后他还是混了个“打倒孔家店”的下场,混了个“孔老二”的雅号! 而今,迫于现代文明的压力,终于又有人理采我们那些古圣先贤了。据说曾有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发出过这样的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000年前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机会。”不知确否;据说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新加坡编写儒家伦理教科书,在中学设置儒家伦理课,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也不知确否。虽然人们理采的还仅仅是那位治安员的呼吁,远没有看到宇宙屋顶弯腰驼背、形容枯槁、心如死灰的老子,但我毕竟是看到了人类回归精神家园的心灵一闪念。近读南怀瑾先生《亦新亦旧的一代》(原名《新旧的一代》),陈世志先生所著“三版献言”很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文称,近年来美国流行“神秘的西方,现实的东方”的口头禅。其原因是:“产业革命以来的西方是崇拜唯物的、科学的、功利的,但到二十世纪的末期,却因科技文明的过度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反而造成空前的紧张和压迫,转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西方的先进们,抬头仰视东方古奥的文明,从《易经》、太极拳、瑜伽术,乃至禅宗棒喝到道家养生秘诀,愈来愈神秘,愈神秘愈吸引人,昔日为西风吹乱的黄花落叶,夹杂着飘零不尽的余果残核,并随东风缓缓倒吹”;而东方世界“在饱受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及侵略之后,痛定思痛,早已尽弃其固有精神文化,决心全盘西化了,日本的模仿成功了,其他各国都在跟进直追,换句话说,只有科技的、实利的,才是目前东方人追求的目标”。 我们不能不感叹于这种东西方文化“历史主流的反动”! 工业文明成为人类生活空间的霸主之初,我们的文化先贤便感觉到了一种夺魂摄魄的震撼——物欲横流;斯文扫地;自然被物化,其感性光辉骤然暗淡,变得毫无诗意;人被彻底异化,思想与天性被掏挖一空,仅仅成为作为物的自然这部大机器的一个部件!那些蛰动的先人当然无可逃避地被批判为“巴尔扎克、劳伦斯者流”!其实托尔斯泰在给疯人辜鸿铭先生的信中也一再透露出同样的思想,只不过托翁在认识上尚属粗浅,表述上含混不清,并且没有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工业文明,而是寄希望于荒唐的无政府主义,才没有被划入“者流”。而辜鸿铭先生——除去他的为清廷辩护和玩世不恭的疯话,我则认为他才是一位救世主——却确确实实要永担“疯子”的骂名了。 我们现今的社会是大大地进步了!电脑的出现带来了一个“高兴奋度、强刺激、玩心跳的时代”,“然而更是一个令人沮丧疲软、精神涣散、无所适从、麻木不仁的时代”。“卢浮宫里的名画能像自来水那样,龙头一开,就哗哗地(免费!)流进你家”。艺术还是什么?!克隆技术将把孙悟空拔根毫毛变作一群猴子的神话化为现实。当年耶和华神正是害怕亚当夏娃偷吃生命树上的果子才急急忙忙将他们逐出伊甸园,这克隆技术是否就是那生命树上的果子?如果是,上帝将何所作为?我知道,人类终将有一天不用穿衣,不用吃饭,不用走路,以两只手长在未必发达的头颅上的尊容,坐在电脑前完成其作为人的所有营生,甚至省却性交与分娩而“子孙”盈室!人还是什么?!人生还是什么?! 面对稿纸,我的思想滑入虚空。我绝不可能像老子那样去呼吁人们绝圣弃智,我忘不了老子那泪落涟涟的可怜相和他可怜兮兮的泣语——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磁带大约永不会启封,我相信人们会在口唱耳听“常回家看看”的同时,放慢回家的脚步,减少回家的次数……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注:此文无人肯为我发表,也许是有违当今“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大环境吧!难怪老子要出关!哥们只好在此“发表”,请多多多多多地批评!!!!!!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