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作文改评的主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长期以来,在作文改评中一直沿袭着老套套:学生先写后交,接着老师批改与讲评。这种十几年一贯制的改评程式,对学生早已没有了吸引力。且不少教师的评改内容大而空,多有雷同。中学生中流行的顺口溜“作文评语不用看,‘中心’‘结构’各一半;作文讲评不用听,‘审题’‘切题’到‘结尾’”很能说明这一点。学生做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这与老师们艰辛付出形成鲜明地反差,这不能不令语文老师觉得非常“尴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被动者,被动地写,被动地听,被动地改,找不到自我,品尝不到写作的乐趣。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让学生重拾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曾尝试过多种方法,通过比较,以为引导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最佳。 首先,互改互评具有新鲜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四人一组,组长牵头,共阅共赏,共改共评,形式新;学生每次总是面对新人新文,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人新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这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是唤取学生兴趣的第一要素。 其次,互改互评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改评作文,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 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虽然教师在改评作文时也可能经常给学生以鼓励,但其力量是不能与让学生自己去改评自己的作文的鼓舞相提并论的。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师让其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在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学生便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学习的欢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在学生作文改评后,老师 把由每小组认为优秀的作文选出来,班级交流,并适时加以点评,加以鼓励。学生这时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当这种强大的内驱力与成就感交集在一起时,就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尊和自信。而对某一事物的自信,可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这也正是作文教学所必需的。 再次,互改互评能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取长补短,逐步提高。以往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常处于隶属的次要地位,学习、交往等活动受到老师 的约束,自然而言地形成一种隔阂;可在互改互评中,由于同学年龄相近,地位平等,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判断。因此在感情、心理上,学生更倾向与后者。它打破了学生之间互相封闭的局面,使改评者能亲自去品评同学的作文,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使被改评者能看到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听到同学对自己作文褒贬的真实声音,并从中了解到同学改评、欣赏作文的水平及个人好恶。这样,通过长期的接触与沟通,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就会慢慢加深。 最后,互改互评能发展学生写作的个性。在互改互评中,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别人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参与改评。写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处于这种主动的地位,才能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并有所突破和发展,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和个性。 让学生互改互评并不是教师转嫁责任,减轻工作任务。在互改互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质疑,在实施活动前,教师要制定出详细的实施细则,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检查学生互改互评的每次作文,并作出积极的反应;选出改评较好的例子予以讲评,并适当穿插一些写作理论与讲解中,以保证学生得到及时的点拨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因此,让学生做作文改评的主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互改互评让学生做主体是科学、正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或许有许多不足,但笔者认为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脚踏实地的认真实施,在实践中探究,不断积累、总结、完善,一定会彻底改变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尴尬”局面的。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