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奂生上城》看文学作品的多重性解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学生随笔 手机版 | ||||
吕驾宇 一 这两天上《陈奂生上城》,第一堂课是电影与小说的对比阅读。同样的内容,看看电影与小说叙述的不同侧重,突出了电影的形象性以及小说的细腻性。最后布置了一个作业分组讨论:围绕小说标题“陈奂生上城”给陈奂生加一个定语,即( )陈奂生上城。所加一词必须能体现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并需要陈述理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时间为5分钟。 所以今天这堂课就主要是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了。两个班学生给陈奂生戴了不少帽子:比如“自卑”、“阿Q式”、“纯朴”、“大智若愚”、“勤劳”、“被束缚”、“愚昧”等等,不能排除有个别人是从标新立异出发以哗众取宠作结,但更多的词汇以及更多关于词汇的阐述还是体现了学生的思考,体现了文学作品多重性解读的根本特点,总体来看,学生参与热情还是蛮高的。 比如有学生提到的大智若愚,这是我先前没想到的。 学生找到的论据是这么早陈奂生就有市场经济意识了,有了余粮就懂得做油绳拿去换钱,尽管卖油绳不是陈奂生的创造发明,但他能迈出这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很多的大企业家,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完成的原始资本积累,可以说,在起跑线上,陈奂生已经跟上了,而从后来的‘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展示的陈奂生的成功就正说明了这一点。 还找到的论据是,付了五块钱的旅馆费后,尽管陈奂生曾经心痛,但他能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尽量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范围,甚至还头脑清醒地察觉了自己花钱的源头是因为没买帽子感冒了,所以他还能坚定地用剩下的全部钱去买了一顶帽子,这种当机立断是需要魄力的。 最后一 点是陈奂生在回家的路上还苦恼于如何向老婆交代,但转念之间他马上想到了自己向来已久的隐秘愿望:在村子里拥有话语权,于是他马上想到了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最后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二、 一个人,将他放到一个坐标体系当中,纵的轴是什么位置,横的轴是什么位置,如果能确定清楚,我们说我们用的是联系的方法将人放置在特定的背景下观照。陈奂生的大智若愚的观点,显然是从后来者的眼光,通过观照陈奂生的走向再通过映照当代人的价值观最后下出的结论。在当代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的背景下,在当代人变得越来越精明的背景下,的确,如同陈奂生般的大智若愚更可以无往而不胜吧。 这是学生的往后靠。还有的学生是往前靠。比如说“阿Q式的陈奂生”。 应该说这种言论是最接近“官方话语系统”了。学生先是明确了所谓“阿Q式”的本质:自欺欺人。然后分解成自欺以及欺人两部分在课文中找到了若干的论据,比如说花了五块钱后的自我安慰自我精神胜利,回到村后通过他人眼光的改变又完成了他人精神胜利等等。 最后,这学生又提出了精神生活的建设这个重大命题。 这也是一种完整。 三、 不仅是一个陈奂生可以获取多种爱憎分明的评价,同样的一个情节,通过学生讨论也可以被不同的定性。 比如说一直让陈奂生闷闷不乐的在村里只有听却没东西说的尴尬这一部分的情节,有很多学生是视之为陈奂生愚昧的表现,连三打白骨精这样的简单情节都没法子陈述不是愚笨是什么呢?又有一部分学生是将这样的情节视之为陈奂生纯朴,憨厚的表现:同样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同样做着差不多的事情,为什么有些人懂得津津乐道,陈奂生却无话可说——还不是有些人懂得胡编乱造,有一就说十,见了个影子就说碰到了妖精。 再比如陈奂生回家路上的遐想,一部分人归之为自欺,是阿Q ,一部分人则认为是乐观的表现,能够及时自我调整。 这样的情节还很多,不一一列举。 四、 文学作品的多重性解读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即便是作家本人的解读也并非是权威。这就如同一个母亲,怀孕了,母亲说,这孩子很吵,他又在踢我了,或者说这孩子很乖,在里面一动不动,这样的话语是母亲的权利,因为除了母亲外其他人都无法感受。可是有一天孩子诞生了,孩子长大了,那么孩子乖不乖的评判则绝非是母亲说了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角度不同,却绝非是正误之争。 作品就是那孩子。母亲就是作家。 从这个角度讲,文学作品的考试将是一个大问题,是猜谜语呢还是说自己? 作者邮箱: lvla@yeah.net 相关链接:学生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