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 教学目标 (一)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二)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如何分析小说《药》的结构? 分析: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药》分五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时间是“秋天的后半夜,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第二个场面,时间是拂晓前,地点是丁字街头的刑场,主要人物是华老栓、康大叔。两个场面写的是一个事件——买药。第三个场面,时间在天亮以后,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事件是吃药。第四个场面,时间是下午,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康大叔、华老栓、花白胡子等,事件是谈药。第五个场面,时间是第二年清明早晨,地点是坟场,人物是华小栓的母亲和夏瑜的母亲,事件是她们分别祭奠去世的儿子。可见,本文的情节可分为故事的发生(第一、二个场面)、发展(第三个场面)、高潮(第四个场面)、结局(第五个场面)。 (2)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 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药》则是采用双线结构的组织材料,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 明暗线结构正是本文的结构特点。《药》的主要情节由明、暗两条线构成,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从而构成了这样的结构图: 故事 情节 地点 结构 明线 暗线 开端 茶馆刑场 老栓买“药” 夏瑜就义 发展 茶馆 小栓吃“药” 夏瑜血被吃 高潮 茶馆 茶客谈“药” 茶客谈夏瑜 结局 坟场 华母上坟 夏母上坟 由上图所见,双线连的物是人血馒头,而双线连接的人则是康大叔。 (二)如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两方面: (1)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 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不可能将以上描写面面俱到,可抓住作者重点刻画的主要人物来分析。如,《药》中的主要人物有: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对华老栓这一人物,作者主要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反映其性格特点。 如:他拿钱时“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的动作,以及到刑场时“按一按”衣袋的动作说明了钱来之不易,自己十分谨慎。可是他却把希望寄托在这人血馒头里,可见其愚昧落后的特点。这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来看。 另外,老拴在买“药”的途中“倒觉的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和拿到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对人血馒头寄予的希望。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愚昧落后的性格。 对康大叔这一反面人物的心理描写,作者由主要借助于外貌:“浑身黑色。、“玄色布”、“玄色腰带”、“满脸横肉”以及“嚷”着,说出的话,“撮着”人血馒头塞与老栓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他的凶狠、残暴、贪婪无耻的特征。 特别是在抓过老栓递给的洋钱时,一个“捏”字,就刻画了这个人是老刽子手,不用数,不用看,一捏就知道多少钱的特点。这一动作描写,将人物写活了。 而对夏瑜这一正面形象的刻画,则主要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对革命失志不移,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本文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中对刑场环境的描写,创造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表现了华老栓胆小善良的性格,也写出了老柱和一堆看客愚昧麻木的特点。 (三)如何分析《药》的主题? 1.通过了解放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药》的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的情节,通过老栓取钱、刑场所见和买人血馒头;可以看到老柱的愚昧落后;而“小检吃“药”’一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老栓愚昧的认识,也在暗示小栓将死于愚昧;在第三部分“茶馆谈“药”’中通过人物的谈“药”的情节,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在刻画康大叔的丑恶形象和夏瑜的革命精神。最后一部分华、夏两家的人上坟,则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特别是情节发展到高潮部分,则更是分析作品主题的主要部分。在《药》中的“茶馆谈“药”’一部分,借助于侧面描写歌颂了夏瑜大义凛然、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揭露了封建阶级的鹰犬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的丑恶形象。从而深刻反映了文章的主题。 可见,本文的主题是作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投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2.通过作者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主题。这是因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就是表达一定的思想。透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弄清作者的立场和他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看出他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经过这样的综合分析,可以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例如,《药》中作者对华老栓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 从作者对夏瑜的态度,可见他既赞扬他的精神,又指出他的斗争缺乏群众基础,因为他的主张、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而对康大叔,通过作者对他的外貌、行动语言的描述,我们足可见对其憎恶的态度。 (3)还可以通过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小说的动机了解主题。 《药》一文创作于1919年4月,此时作者正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战士。他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并非批判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药》的主题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写群众愚昧和围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离开作者创作的实际和写作意图,仅靠凭空分析而得出的主题是不可取的。 (四)主要写作特点。 1.精巧的构思和别致的结构。 首先是小说的名字《药》,发人深省。它不仅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而且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线互相连接。更重要的是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它从不成其药的人血馒头被落后群众当作药的悲剧里,探索什么才是医治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痼疾的“药”。 另外,华、夏两家都死了儿子的故事说明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构思十分巧妙。 最后是别致的双线结构,因在前面“如何分析小说结构”一节已阐述,不再赘述。 2.侧面描写和气氛烘托。 《药》的侧面描写主要体现在对夏瑜的刻画上(其他如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从康大叔对夏瑜的极度仇视,我们了解到夏瑜的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使文章短小精悍而意味深长。 本文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别具一格。如,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夜是黑沉沉的”,烘托出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恐怖,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又如,借对坟场的描写,荒凉的穷人丛冢,“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烘托了坟场的悲凉的气氛。正如鲁迅所说;“《药》的收束,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就是最好的注脚。 (五)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难点:《药》的主题和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对于《药》的主题,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而教科书摒弃了这种“传统”意见,而采取了较为符合作者思想实际的“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一说,很有见地。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此外,对坟场上的乌鸦,文中共有三处写到:一处是由夏四奶奶的哭诉谈到乌鸦;一处是“听到”夏四奶奶的哭诉,乌鸦“铁铸一般站着”,这里是在照应夏四奶奶的祷告,它“听到”后,并没有飞上这坟顶。而结尾写乌鸦“筑也似地飞去了”,也是在照应夏四奶奶的话,让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不会显灵的,故坟顶上的花环也并非是特意显点灵,她的希望破灭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 (-)预习指导。 1.读课文前,结合“预习提示”的内容,教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夕)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夕)。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思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道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辛亥革命爆发,曾使鲁迅振奋,烈士的鲜血激起了他的强烈义愤。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阶级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小说写的人物多是“不幸的人们”(包括民众和革命者),二是写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包括写出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当时鲁迅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还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以只是“引起人们疗救”而已。 2.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思考和练习题。 (1)题目中的“药”是指什么?这药用来治什么病?它是怎么来的?这是否“包好”的药?为什么? (2)小说是怎样围绕“药”而展开情节的? (3)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按社会关系给他们分类。 (4)查字词典,解释文中应掌握的词语。 (二)检查作业,教师订正。 1.标题“药”:指人血馒头。血是被害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给华小栓治痨病用的。这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不是良药,可以从三方面看:华老栓愚昧无知,受骗上当;刽子手以此骗人钱财;小栓病死。 2.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 3.人物: 华老栓(父) 夏瑜(子) 华家 华大妈 (母) 夏家 老女人 (母) 华小栓(子) 夏三爷(叔) 康大叔(刽子手) 其他 茶客(民众) 4.释词: 攫取:掠夺。攫,抓。踌躇:犹豫。 饱绽:饱满得要破裂。绽,裂开。 宛然:仿佛;逼真地。 路跄踉踉:走路不稳的样子。也作“踉踉跄跄”。 煞(是难看):极;很。 玄色:墨色。 搭越:一般写作“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这里是后一种意思。 乖角儿:机灵人。这里指善于看风使舵的人。 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竦然:惊惧的样子。棘,通“惊”。 (三)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待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教师订正: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家茶馆。小茶馆业主华老柱的儿子小栓患了痨病,他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刽子手康大叔,用烈士夏瑜的鲜血沾在馒头上卖给华老栓。小栓当天早上吃了人血馒头,而第二年就死了。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贫寒,参加革命后因夏三爷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终于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想不到他的鲜血却被刽子手卖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小栓和夏瑜死后,都被埋在穷人的坟地里。这就是华、夏两家的悲剧。 (四)提问:两家放事就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明确:小说两条线索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馒头,馒头上血的献出者和买去治病的服用者发生了关系,这就把素不相识的两家自然地联系起来。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进行的,两条线索也就是在这些场面中交织的。在刑场上,由夏瑜被害、老栓买药而将两线连接,这是情节的开端;在老栓家,由小栓服下夏瑜的血而将两线交织,这是情节的发展;在茶馆里,由茶馆谈药并谈夏瑜而将两线汇集,这是情节的高潮;在坟场上,由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同时为儿子上坟而将两线融合,这是情节的结局。 教师边评讲,订正,边板书: 故事 情节 地点 结构 明线 暗线 开端 茶馆刑场 老栓买“药” 夏瑜就义 发展 茶馆 小栓吃“药” 夏瑜血被吃 高潮 茶馆 茶客谈“药” 茶客谈夏瑜 结局 坟场 华母上坟 夏母上坟 (五)讨论:这篇小说如果不采用明线和暗线相交织的方法来安排情节,可以不可以?比如,能否只用单线,或两条都用明线?请说出理由来。教师提示: 1.用单线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写华家的遭遇,这虽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入开掘,恐怕无法超越“反迷信”“反愚昧”的高度;二是只写真家的悲剧,并把暗线变为明线,这当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化或有可能使主题散而不集中。况且鲁迅写小说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进行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的需要了。 2.如果小说都用两条明线展开,那么时空难以处理,情节容易零散而不集中,从而导致头绪紊乱。 3.这篇小说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深刻在于,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的社会。 (六)提问:小说以“药”为题,是否还有哪些深意?明确:“药”的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不是治痪病之“药”,它是使人早日丧生的迷信之药。但它的深层意思还在于让人们思索如何去探索济世良方。题目语带双关,小栓得了痨病眼错药而死了,“病态”的社会要眼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呢?民众是愚昧的、痛苦的,革命者是悲哀的、寂寞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需“上下以求索”。 (七)追问:同学们学过近代史和现代史,请说说马克思主义的济世良方该是什么?明确:革命者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唤醒愚昧群众的觉悟,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八)讨论: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试举例说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提示:《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1.时代特点例:描写菜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描写刑场——“士兵衣服前后有个大白圈”、“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描写坟地——摆出菜、化过纸,等等。(交待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定社会背景,社会习俗,或表现广大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2.景物特点例: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气氛阴森幽暗,基调冷峭深沉);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到“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反衬出华家幻想的破灭);最后一节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等等(烘托出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的心情,这些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 (九)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见6页下),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第4页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感到“幸福”(如,第5页中下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第5页中“……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浸泡的。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6~7页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第5页有关对老桂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谨慎,这些都联系着他的内心活动,表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还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的珍惜及愤恨的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和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份、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失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见高潮部分7~8页)。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用第5页和第7页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的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一帮茶客:“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十)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小说的情节。 1.指名学生说出文中关于“情节”的定义,教师揭示其内涵。 情节: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2.追问。 如何理解“一系列有组织的”这个含义?散文中是否也有类似小说的“情节”? 提示:“一系列”指事件的发展有个较完整的过程,即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不是片断的;“有组织”指从生活实际出发,作者有目的有条理加以安排。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使是以记事为主的散文,一般也很少有完整的情节,散文可截取生活事件的片断来写,允许“东拉西扯”,只要“神”(中心思想)不散就可以。而小说一般要写出“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要由“一系列有组织的情节”构成。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实际这三者的关系?(要求先用课文语言回答,而后加以阐析) 提示:回答要把握几个基本点——首先,“情节是因人而设的,没有人物就没有情节”,也就是说,小说首先考虑的是人物,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为了表现人物才安排情节,情节是“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的。因此阅读小说,不能片面追求所谓动人的情节,应注意情节设计是否有力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的力量所推动。脱离人物性格塑造的情节,不管多么曲折离奇,都是不可取的。第二,透过“情节又可反映人物的性格”。因为情节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历史,没有情节也无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第三,虽然情节是因人而设,它“相对于人物来说有更大的虚构性”。但“情节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是受现实生活制约的”也就是说,情节不能随意杜撰,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从情节形成过程来说,首先要有与人物性格相关的诸多真实事件,然后才谈得上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 (十一)运用短文中的情节知识,讨论《药》的情节跟塑造人物以及现实生活的关系。 1.让学生展开想象,设想出种种其他可以表现华老栓勤劳、善良而又十分麻木愚昧的情节。 要求: (1)设想的情节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的生活实际,尤其不能脱离华老栓这类贫民所处的社会地位。 (2)所设想的情节必须有力表现老栓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发言中,教师从中启发,通过比较,择其最佳的) 2.讨论:让学生从自己设想的情节中择其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如为治儿子的病而烧香拜佛等),跟《药》中的情节进行比较,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从中启发,评讲,以加深学生对情节知识的理解。 提示:①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对表现人物性格的力度和深度。同样表现老柱的“愚”,因治病而去烧香拜佛是“愚”,因治病而吃人血馒头(血又是革命烈士的鲜血)也是“愚”,两者都是迷信,但后者更“愚”,因为这种“愚”,不仅造成个人悲剧,还造成社会悲剧。 提示:②要注意情节的设计跟社会背景和当时生活习俗的关系。《药》中的情节,从总体看不仅符合当时社会一般生活实际,而且还体现出跟这两者有密切关系。小说情节的选择和安排,无不体现了时代特点,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 (十二)讨论:上坟情节中的“一圈红白的花”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怎样理解鲁迅以后对这情节的看法? 1.提问:从小说前后描写着,“一圈红白的花”是指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这样描写是否脱离生活实际? 明确:坟上的花,“圆圆的排成一圈”“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显然是人为的,是别人放的花圈。谁放的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夏瑜的战友或同情者前来献上以寄托哀思的。 献花圈这一情节,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认识到,写烈士为革命而牺牲,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忘,还有人纪念他们,这符合时代精神和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添一个花环”。所谓“平添”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够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 2.提问:坟上“平添”一个“花环”,对表现人物性格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明确:鲁迅认为坟上的“花环”是“曲笔”,是“平添”上去的,这是对自己作品从严解剖。严格说来,情节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生活实际,哪怕细节也应该这样。“平添”花环是小说美中不足,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这篇小说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从总体看,添“花环”并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对表现人物性格,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作为艺术创造的更高要求来说,应该忠于生活实际。 (十三)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小说的主题。 1.教师讲解主题(中心思想)跟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者关系。 要点:三者都要为主题服务,即不论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情节的设计、环境的选择,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为主题服务,这是一方面。主题是小说的统帅,它使小说各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另一方面。 2.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短文阐述的观点,归纳分析小说的几种方法,教师板书: 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看人物生存的环境 分析主题(综合) 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怎样行动 看小说背景和作家创作动机 3.提问:怎样把握《药》中主要人物?并说说主要人物和主题的关系。 难点提示:有的小说有主人公,有的没有,只有群像,《药》属于后者。要确定谁是主要人物,先要分类别,定主次。前课讲过,这篇小说有三类人,一是民众,二是革命者,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这三类人如果并重齐观,那小说主题将会由三个并列部分构成。如果只重在民众,那主题则落在表现民众愚昧上,从而提出怎样唤醒民众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重在革命者,那主题则落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上,从而提出应该怎样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教训问题上;如果只重在封建统治的帮凶,那主题则落在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上。那本文应重在哪类人物上呢?为了回答这问题,既要弄清小说描写的倾向,又要了解作者创造这篇小说的动机。 4.追问:《药》一文侧重描写哪类人物?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小说《药》花了大量篇幅描写民众,而且都是正面描写。他们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共同特点,那就是愚昧麻木。作为民众的典型人物华老栓,他的悲剧贯穿小说始终,所以小说要表现的主要人物应是愚昧的民众。但由于民众的悲剧和革命者的悲剧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革命者为民众而牺牲,而愚昧的民众却用他的鲜血治病,可见革命者也是主要人物。这种理解也符合鲁迅创作的动机,他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愚昧的民众和革命者都是“不幸的人们”。 5.讨论:既然革命者也是主要人物,那小说中描写夏瑜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不屈,性格特点很突出,能否以此认为这篇小说重在歌颂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明确:夏瑜在狱中英勇不屈,的确令人感动,他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但从总体看,作者不重在歌颂他的“勇”,而重在表现他的“悲”。他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劝牢头造反,不但得不到同情支持,反而挨打,连衣服都被红眼睛阿义剥去。对他的牺牲群众并不理解,认为他“疯了”,连母亲都感到“羞愧”。更有甚者,他的血被愚昧的华老检买去治儿子的肺结核病。他是悲剧性的人物。 (十四)提问:《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小说既写群众愚昧,又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但能否以此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是怀念革命先烈,是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 明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由于自己“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谓“呐喊”,即以后鲁迅在《怎样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注重“揭出病苦”,希望“引起疗救注意”。可见当时鲁迅还只是在黑暗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战士,还没有找到救世良方,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还不可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我们不能脱离作者的创作实际,而随意拔高作品的主题。 (十五)提问:如何理解“预习提示”第2段对《药》所归纳的主题? 明确:“提示”所归纳的主题符合作品实际,它由两个分句构成,彼此是送进关系。前者是从两家悲剧看,所体现的思想在于“控诉”和“揭露”,后者从发人深省的事件看,所体现的是“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小说在展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内容,而且也符合作者创作的意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