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故居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田樱

  从江苏淮安西北隅,穿过狭窄的巷街,来到古运河畔,在水面弯曲如勺而得名的勺湖边的高公桥西街上,我寻访到了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的故居。

从堂屋中的《刘鹗故居示意图》模型中,我窥见了故居原貌景观:刘鹗故居原由东边花园、正宅,西宅南部、西宅中部和后宅共五部分,140余间房屋组成大宅院。刘鹗《老残游记》中描写道:“老残却一径拉到淮安城内。你道他亲戚是谁?原来就是老残的姊丈……住在淮安城内勺湖边上”,“却说老残的家,本也寄居在他姊丈的东面,也是一个花园的样子。进了角门有大荷花池。池子北面有所船房,名曰:‘海渡杯’。池子东面也是个船房,———面前一棵紫藤,三月开花,半城都香———名曰:‘银汉浮槎’。池子西面是一溜五间的水榭,名曰:‘秋梦轩’。海渡杯北面,有一堂太湖石,三间蝴蝶厅。厅后便是他的家眷住居了。”走进刘鹗故居,似走入《老残游记》描写的意境之中。

岁月如梭,刘鹗故居的大宅院早已面目全非,现修复的只是原故居的一部分,但依然可窥见当年故居风采。走近这座淮安风檐式的青砖瓦房,大门上悬挂着“刘鹗故居”的黑底绿字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故居房屋梁柱屋架等木结构保持原样,房屋外墙和围墙为青砖砌建,内侧为白粉墙,围墙内侧配以青小瓦花墙,屋面墙头封头用小青瓦屋脊。屋南侧配以木格花窗,室内为方砖地面;室外天井地面以片石拼砌,道路以小青砖或片石立铺;正厅前面辟一荷花池,池周以湖石装点。

小院中遍植竹、梅、松柏、石榴、芭蕉和月季、芍药、牡丹等花木。东院面南为“画杉大厅”,是当年刘鹗和他的父亲刘成忠父子接客会友的厅堂。左右山墙的十二幅图画形象地描述了刘鹗的一生经历。刘鹗,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原籍丹徒(今镇江),自幼随父母迁居淮安。刘鹗崇尚“西学”,精通天文、数学、医术、音律、水利,收藏金石甲骨,一生著述较丰,除《老残游记》及续集外,还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弧三角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治河七说》、《治河续说》,医学著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著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诗歌创作《铁云诗存》。而其中尤以《老残游记》最为著名,作者在自叙里说:“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这本著作是他忧国忧民情感的宣泄。《老残游记》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烘云托月,状物绘声之功力。鲁迅先生称赞它“叙景状物,时而可观”。阿英揭示刘鹗描写成功的原因是“他很相信科学……这就形成了《老残游记》在艺术上的价值,所谓科学的写实。如写黄河敲冰、王小玉唱大鼓、大明湖纪游,都是极出色的文字,而以王小玉唱大鼓一段为最优秀。”《老残游记》不仅在国内各种版本甚丰,而且英、日、法、美、俄、捷、德等国也都出版了译本。但作者因受阶级、历史、社会的局限,也表现了其反对和诬蔑义和团反侵略斗争和孙中山等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追求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颓唐、落后、反动的一面。

西院有二进半,西南三间堂屋,屋中有一“激浊扬清”字幅,堂屋墙上挂着刘鹗曾祖父母、祖父母的画像、刘鹗像及刘鹗与其兄刘谓清的合影照片、刘氏世系图,橱内陈列着刘鹗的部分手稿、日记和他使用过的围棋方桌、七弦木琴以及各式版本的《老残游记》等。穿过此屋到了后一进院内,朝西有两间平房,刘鹗手书“抱残守缺斋”匾额高悬檐下,笔触刚劲有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2月24日第七版)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