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二年级第三册教案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空空书斋

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

教学目标:

一、学习并领会本文高屋建瓴地揭露美国侵华罪行的思想和观点。

二、掌握例证、引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例证、引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领会本文高屋建瓴地揭露美国侵华罪行的思想和观点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部分,理清课文内容及结构

2、掌握例证 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内容及结构,理解美国侵华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美国侵华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司徒雷登:美国人1876年生于中国,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1919年起任北京燕京大学(美国兴办)的校长,1946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内战,1949年8月2日离开中国归国。

二、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业己 诲人不倦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隐讳 冒天下之大不韪 揭幕 嗟来之食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见练习册)

三、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语句倒装有何作用?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引出论点的?

3、美国出钱出枪帮蒋介石打内战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为什么不直接发动大规模战争?

4、美国在中国的三种可能选择是什么?美国为会么采用第三种选择?

四、释疑,教师解答:

1、确定论述的范围,诱人产生阅读的愿望,且风趣、生动。它间接地揭示出了中心论点,还可表现出我中国人民的自豪情感。

2、美国侵华政策必将失败。

3、目的是想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并非不想而是形式不允许。

4、(1)、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

(2)、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消灭共产党;

(3)、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利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文章引用的艾奇逊的原话来说明美国政府用第三种政策的原因。

五、在分析内容时讲明结构,明确论证方法

六、小结:

七、练习作业

八、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领会本文高屋建瓴地揭露美国侵华罪行的思想和观点

2、 掌握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3、学习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以什么入题?

美国侵华政策必将失败。

2、第二部分分哪几层来论证?

二、课文内容与结构

1、第二部分第三层承第二层进一步论证了美国采用第三种选择的目的,同时联系现状指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第三部分的论点是什么?是从哪方面论证的?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与中心论点的逻辑关系怎样?

3、第四部分在结构上 起什么作用?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好处?

三、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1、引用闻一多、朱自清的例子

2、“民不畏死,乃奈何以死惧之”

3、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

4、先进的 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百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四、司徒走了,百皮书来了(照应开头)

三、小结

四、作业:练习册

五、板书

一、从白皮书评司徒雷登,昭示“美国侵华政策失败的象征”(1)

1 、历史剖析(2~5)

美国侵华政策 二、美国侵华政策2:分析原因和依据(6~8)

必将失败 3:揭露实质(9~13)

三、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四、以简洁的语言照应开头,表明中国人民的态度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观点、主张,学习鲁迅对待本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2、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3、揣磨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4、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杂文的文体特征。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观点、主张即“拿来主义”的内涵。

2、揣磨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3、“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的关系(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式与启发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

2、诵读全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3、具体讲解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2、 文章的背景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30年代,国民党政府对外实行媚外卖国的政策,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和文化“围剿”。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另一方面,在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有的同志错误地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乎投降”,拒绝借鉴继承文化遗产。从历史的角度看,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一直面临着如何对待本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重大课题。鲁迅的《拿来主义》辨证地论述了应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这篇文章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3、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前后呼应、上下契合的句子,注意一些关联性词语的提示作用和照应作用,如“所以”、“总之”、“然而”等等。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批判否定“送去主义”。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肯定主张“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10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主张原则,并强调“拿来主义”的意义。

4、 串讲课文第一部分

文章先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写起,结合现实引用实例,运用反证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由“闭关主义”所导致的“送去主义”的危害,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张本。

“送去主义”的由来:长期的闭关自守,拒绝外来文化。

“送去主义”的表现:送古董,送古画、新画等。贫乏,寒碜。

“送去主义”的实质:媚外、降外。

“送去主义”的危害:主权丧失,亡国灭种。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第三部分(5—10自然段),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步骤]:

1、 简单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2、 串讲课文第二、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5-8自然段):主张“拿来主义”。

5段: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6段:分析不能“拿来”的原因:被“送来”的东西(帝国主义的经济与文化侵略)吓怕了。论述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7段:指出正确的态度与方法: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对文化遗产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放出眼光”:要鉴别精华与糟粕。

“自己来拿”:要掌握主动权,独立自主选择。

诵读8—9自然段。

8段:批评错误的态度: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文化遗产的文化虚无主义者。

废物:比喻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的全面继承者。

(提问。举例。)

9段:论述“拿来”的正确态度:占有,挑选。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的部分。

鸦片:比喻有害但也有某些用处的部分。

枪烟、烟灯、姨太太:比喻完全有害的部分。

拿来主义者必须要有眼光,有主见,有勇气,“挑选”必须是谨慎负责有益的。

( 提问。举例。)

10段:实行“拿来主义”的目的、条件、和意义。

目的:创新,创造出新文化。

条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意义: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 提问,逐句解释每一句话的含义。)

思考题:结合改革开放正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的现实,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

3、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杂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步骤]1、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比喻论证:如“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提问,举例)

运用反证法:如第三自然段。

2、品味文章的语言

本文语言最大的特色是:幽默、讽刺。(举例。)

3、 讲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杂文是文艺性的说理文。有如下基本特点:取材广泛,以小见大;战斗性与愉悦性和谐统一;论辩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幽默与讽刺的语言特色。(举例,提问。)

4、小结:

5、板书:

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技术工人也是人才

教学目标:

1、理解“特别要强调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重要意义,认识职校学生毕业后当技术工人也有远大前 途

2、学习本文篇幅短小、见解深刻、阐述透彻、结构严谨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写作议论文中运用

教学方法:阅读、练习写提纲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自渎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人民日报》是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它常常以评论员的身份对国内国际问题,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社会思潮等等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有的评论文章出自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党和政府某些部门的权威人士之手。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对待技术工人的评论。

二、整体思路:结构与内容

1、(1)从人才标准出发,提出“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点

2、(2、3)阐明为什么必须坚持”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这个主张

3、(4)指出加速培养技术工人的紧迫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问题设计:

1、有哪些字词需要掌握

特别要 继续教育 素质 当务之急 后继乏人

2、论点 论据 论证

三、讨论、练习写提纲

1、中专生如果企业当体力工人、服务员(大学生打工放低姿态进入),你是否觉得是屈才、大材小用?

2、就现实以新的材料写《再论“拿来主义”》

板书设计:

现象: 两种不同人才观

问题: 忽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危害及重要作用——也是人才

方法: 加速培养

教后记:

析“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谢云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由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

2、分析并领会本文的语言艺术

3、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由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同学看过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吗?阿Q是个怎样 的人?他做过哪些事?说过哪些话?语文书以阿Q的一句话作为靶子作了一篇驳论文

二、内容与结构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文章的论题是什么?

2、文章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些文字?

3、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是怎样提出问题的?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批驳 的?

3、在“和尚动得”面前,有哪几种态度作者主张哪种态度?

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主题、写作特点

1、主题:揭露某些人心里持有的腐朽思想的本质及危害,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警惕腐朽思想的腐蚀,经得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

2、写作特点

A、层次清楚

B、论述角度新颖别致

C、语言形象生动,幽默犀利

四、练习:结合班级的某些现象,析“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五、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六:板书

一、提出问题: 《阿Q正传》: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靶子)——挡箭牌

二、分析问题: 实在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分泌物——历史 根源

至今附着在某些人们的身上——现状 发展

是泯灭良知的麻醉剂——社会 危害 (举例)

三、解决问题: 出面制止,不许他动(肯定)——论点

他动我不动(否定)

他动我也动(否定)

单元训练·议论

教学目标:

1、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了解几种类型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了解几种类型的议论文

教学难点:驳论文的几种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程序

一、议论和议论文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阐述道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

1、对论点的要求:

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鲜明:立场观点和和态度非常分明,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深刻:论点所蕴涵内的思想内容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

新颖: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有思想上的新意。

论据:论证论点正确性的依据

1、分类: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2、要求:

⑴注意论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⑵注意论据的典型性

⑶注意论据的概括性

⑷注意材料和观点 的一致性

论证:用论据来论述并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1、方法分类:

从逻辑推理的形式看:归纳法、演绎法、内比法

从文章写作饿角度看: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归谬法

2、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议论文的类别

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政论文(评论、社论、专论)、杂文、应用性议论文(心得体会、按语、序、跋)。

从论证的方式看:立论 驳论

常见的驳论方式:

1、批驳论点 2、批驳论据 3、批驳论证

都 江 堰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二、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教学重点: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课型:新授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1)分析一部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二部分对水流的生动描写

教学过程:

一、作者: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二、文体

本文是游记(属记叙文)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四大文学体裁

三:分析课文

1:师范读第一部分

问题设计

1)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哪两项工程?

长城和都江堰

2):作者是用什么来描述长城和都江堰的?

对比手法

2:生诵读

1自然段

是单句,将都江堰与长城作比,突出都江堰的激动人心。

2段:描述长城的景观特色,指出长城是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3、4、5: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指出都江堰对中华民族特殊历史作用。

对比(1)时间 都江堰早数十年

(2)规模 长城大 空间

都江堰 时间

(3)文明: 长城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待人修缮

都江堰的文明是一中灵动的生活,只知贡献

作用:1):使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灌溉了中华民族

2):培养英才(诸葛亮、刘备、李白等),奠定抗战后方

结构:

师问:“它,就是都江堰”—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要点: 画龙点睛。起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

四:板书

有了它……天府之国

作用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才有(李白)

有了它……(抗日)才有……后方

它……只知贡献

五: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思考都江堰水流有何特点?

六、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二部分水流特征

2:理解作者对李兵父子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师: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要点:突出都江堰对中华民族特殊历史作用。

师:既然都江堰有如此大的历史作用,那么它的具体情形如何呢?请看(二)

学生读,老师读

问:这一部分写都江堰的什么?

生: 都江堰的水流特点(壮观)

(1)写作都去都江堰之前对其并不以为然的心绪,从反面为下文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作铺垫。

去之前 只是

不会 心绪懒懒的(不以为然)————反面

还能怎样                ↓

去伏龙馆之前 滋润,清朗                ↑对照

更滋润,更清朗 感觉——————正面

不太响,非常响

地震,海啸 ,山崩 声音

水流的壮观 海水 ↓

都江堰水 ↑ 对比

翻卷咆哮 壮丽的驯服

强悍的生命力付之于规整

三部分

李冰父子为民造福,建造、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千秋伟业和高尚品质,并给予高度评价。

(10)过渡和衔接,承上启下

问:“这一切”指什么?

答: 都江堰的建造及效果

11—15:写李冰任蜀守郡和他兴修水利造福人发的伟大抱负。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 说明李冰兴修水利的重大意义”。

“他领悟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

—旱 ——水 可是有些人就看不到

16—19:写李冰为修都江堰所作的具体工作及深远意义

问:具体工作 叫人绘制水系图谱

总结治水经验 三字经 (“深淘滩,低作堰”)

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意义—— 圭臬

19:课后3题:

作者既是咏赞李冰,为什么又他“大愚”“大拙”?

—— 这并非贬词,而是说李冰懂得只有发展生产,才能造福人民,才能使中华民族得以繁养生息这一真理。这一真理是质朴平凡的,又是千真万确的。

20——24 写李冰父子的作为的历史影响及作者由此得到的启示。

对比 ↓ 长城:  雄壮,蛮吓,残忍

    壮胆,排场

↑   都江堰: 智慧,仁慈,透明

    清朗可鉴

作业:  完成达标练习和课后题

小结:

内 蒙 访 古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

2、掌握围绕主标题选材的构思技巧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3、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课时:3课时

教 法:朗读、分析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

2、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课文

3、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重点: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课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豪野粗犷游牧生活,在大草原上一展雄姿,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今天 ,让我们跟随剪伯赞的足迹,一起去内蒙寻梦。

二、背景及作者

《内蒙访古》是剪伯赞应马兰夫同志的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伴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等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剪伯赞,我国 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维吾尔族。早在1926年参加革命活动,投身于北伐战争,建国后,担任北大历史系教授。后任北大副校长,因反对姚文元批评《海瑞罢官》,被迫害,于1968年12月与夫人双双服安眠药自杀。

三、熟悉课文

1、朗读“一段最古的长城”,

1~5:男生 6~9:女生 10~12:齐颂

2、分析(1~5)塞外风光

⑴考虑作者描写的地点:塞外

⑵塞外的风光如何:望远镜都看不到的原野、无黄沙、白草、有肥沃田野、各种庄稼

⑶在作者的印象中,塞外应该是黄沙白草,而现在却是田野肥沃,物产丰富,这说明了什么?

要点归纳:这昭示着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时代结束了几千年的战争,社会安定、人民团结、经济发展,到处面貌一新。也为下文谈历史上的民族矛盾作了对照和铺垫。

⑷作者介绍大青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怎样?这样介绍有何作用?

位置:墙壁,内蒙分成两边

山北:少草木、多大沙

山南:草木茂盛,多禽兽

⑸作者讲山南的条件有何用意

水草肥沃,成为胡汉必争之地

⑹作者笔锋一转,“正是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是“一个风浪大的地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风浪最大”是什么意思?

剧烈的民族纷争

⑺ (1~5)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记叙

四:作业布置:预习(7~9)、熟读“一段最古的长城”

五、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完成第一部分的分析

教程:一、朗读(7~9)

1、“愈是古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句话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议论

2、阴山以南的沃野为什么是赵胡争夺的焦点?

苑囿:牧养牲畜

跳板:进入中原

3、赵王为保护阴山南部做了些什么?

修了赵长城

4、分析第七自然段的关系

①阴山以南……跳板。/ ②只要占领……或黄河河谷。/// ③如果他们失去……就是这个原因。// ④在

         因果            并列               并列    另一方面 ……的心脏地带。

二、朗读(10~12)

1、作者对赵王的态度如何?赞扬

2、这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与秦始皇相比较

3、作者讲赵武灵王是一位大大的英雄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修长城、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4、这几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议论

教师小结:

本段“一段最古的长城”本来写到筑长城就够了,作者却加了一段“胡服骑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长城并非单纯的介绍它,而是要通过它来反反映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修长城是为了“防胡”。“胡服骑射”是为了“学胡” 。赵武灵王能同顽固的的传统习惯、保守思想宣战。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三、“一段最古的长城”中心写赵长城

四、作业:基础训练

五、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3、小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朗读“在大青山下”,划分段落结构

(13~21)阴山一带的汉代古堡,解说建造城堡的历史原因。

(22~26)介绍昭君墓,评价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二、分析“在大青山下”

1、课文是如何从大青山上转入大青山下的?

现在~~~汉代城堡

2、作者所介绍的汉代古堡有何特点?

A、时期:西汉、北魏、更晚(汉胡相争)

B、分布:南、北、黄河、鄂壮(相争激烈)

C、记载:考古提供宝贵线索

3、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两古堡?

塔布土拉罕 麻池乡

4、作者认为古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主要原因:战争需要(军事原因)

5、这些古堡在当时有何作用?

一方面:战争 另一方面:文化交流的驿站

6、古堡的这些作用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胡汉之间除了矛盾冲突之外,还有文化交流的民族友好活动。

7、昭君墓在内蒙一带是一处还是有几处?为什么?

说明内蒙人民对昭君的热爱和对民族友爱的重视

三、小结全文

1、访古见闻、历史记载、作者见解三者结合,夹叙夹议

2、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1)一段古长城:赵武灵王

(2)汉代古堡:昭君墓

3、语言严谨,抒怀色彩很浓

四、小结:

五:板书:

天山景物记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题做好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课前可录制好《天山景物记》的配乐朗诵磁带,以便上课时分段播放给学生听。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配乐朗诵课文,能更好地传达、表现课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采用速读的方法默读全文,浏览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简析前言及“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一节。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可曾游过一些祖国的名山大川,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你们当中谁曾到过那美丽富饶的天山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们是否向往饱览一下天山那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呢?那就让我们师生今天这堂课,随同《天山景物记》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老师板书课题《天山景物记》并解题

1.解题:《天山景物记》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文题洗练、醒目。“记”表明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景物”,概括了文章所写内容的两个方面──景色和物产;“天山”二字则予以限制,确切地点出这篇课文是记述天山的景色和物产的一篇记叙文。

2.既然本篇体裁为游记散文,根据过去学过的游记散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同学回答)

明确:游记散文,一般以写景为主,把旅游中所得到的材料和印象,组织串联起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或人民群众改造山河的英雄事迹。这类文体大致由游踪、风貌、观感三部分组成。观感,是指游览景物后的感想或情感。风貌,是指访游对象的风情状貌。游踪,是指作品中记叙的具体游程。学习《天山景物记》,要着重了解作者的游踪,所描写的风貌,以及所抒发的感情。

(三)简介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1.作者碧野

2.背景简介

(四)速读全文,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后面“练习一”(填表)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及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的文脉,即文章的思路线索,结构顺序,也就是一般常说的构思布局。本文的构思如下:

全文共二十七个自然段,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部分为一、二自然段,交代天山的地理位置并概括描写它的壮丽景色。

2.主体部分为三至二十六自然段,按小标题分成四节,集中而有顺序地介绍了天山的各种景物。

第一节,从四个方面描绘了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境界开阔、优美动人的风景画。

第二节,集中描写千里牧场的迷人景色,表现哈萨克牧民的幸福生活。

第三节,也从四个方面有重点地介绍天山的奇珍异品,以展现天山的富饶。

第四节,描绘了天然湖的壮美景色,介绍了果子沟的丰饶物产。

上述四节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组成了一幅天山景物的美丽的长画轴,一部色彩斑斓的长画卷。

3.结尾部分即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圆合,表达作者“重游天山”的意愿,进一步抒发了对天山景物的热爱之情。

(五)讲读前言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开头用设问句和最后用假设句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找到并画出表示天山特色的词语)

明确:作者从高、大、美三个方面介绍了天山的概况,投影出示板书:

开头用设问句,最后用假设句,给人以促膝谈心的亲切之感。

(六)讲析:“雪峰·溪流·森林·野花”

1.这一节的线索是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先让学生找出这一节的脉络句,即地点的移动句子。

“进入天山”(第四段)

“再往里走”(第五段)

“那么再往里走”(第六段)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放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

问: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等美景。描绘方法:(1)映衬,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2)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五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学生思考回答: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④朗读六、七段(或放配乐朗诵)

提问:作者用哪些词语,描绘山色如春的?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要求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或利用投影)

这里作者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确切描绘了天山深处的景色宜人,如临春天。

写“野花”: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 →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 →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 →夸其高

三、巩固新课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这节的安排顺序,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映衬和比喻(尤其是博喻和通感)

四、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凝脂 俯视 绚烂 嬉逐 飘曳 纤尘 晶莹 柔嫩 遐思

2.课后练习一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分析“迷人的夏季牧场”和“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两节,着重领会每一部分的记叙顺序及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学生回答字词作业。

2.检查学生课后练习一的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二)具体分析“迷人的夏季牧场”

1.这部分着重写夏季牧场,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如何围绕它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呢?(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这部分的标题为“迷人的夏季牧场”。“迷人”是夏季牧场的主要特点,围绕这个特点,文章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描写。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板书或投影如下:

1.牧场概貌

2.草原牧群

3.牧女英姿

4.阵雨前后

5.牧场黄昏

6.好客牧民

7.欢歌唱晚

8.草原夜色

2.这八个方面的材料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呢?(组织同学讨论)

明确:基本上以时间的变化为序,写出了牧场一个昼夜的景象变化。按白天—黄昏—初夜—深夜的顺序写的。前四段写白天的情形,分别写晴天和阵雨时的牧场;后四段依次写黄昏、晚饭时、晚饭后和深夜的情景。再细分还可以看出另外一种顺序,即前三段和六、七段都是由远而近地写,其余三段(四、五、八段)则由上而下地写。显而易见,这节不是单一地按照一种写作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而是采用几种不同的写作顺序穿插起来写,使读者能够从更多的侧面一览牧场的美丽姿容。

3.这一节不仅材料组织得井然有序,而且能再现夏季牧场的迷人之处。作者描绘景物确有高超的本领。那么在描绘景物方面这节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让学生讨论)

在学生小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一节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从整体写到部分,从晴天写到雨天,从白天写到深夜,从牧民的愉快劳动写到他们的幸福生活,有形象的描绘(如写牧场的丰饶和美丽),有环境的渲染(如写牧场周围的景色,雨中的牧群),有精当的比喻(如写雨后的草原“像块巨大的蓝宝石”,雨后草原上的水珠“像数不清的金刚钻”),有对声音的描摩(如写牧女们“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有对色彩的描绘(如写牧场黄昏色彩瑰丽奇妙)。总之,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绘声绘色地细腻描写,把夏季牧场,写得景色如画,令人神往。

(三)讲析“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

1.由四名学生分读(或放配乐朗诵)这节四个段落,让学生思考回答这部分材料组织的顺序是怎样的?把“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改为“旱獭·雪莲·野马·蘑菇圈”行否?为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的记叙顺序,基本上以描述对象被发现时间的早晚及分布的高低为序。先写草原上的野马,再写酥油草丛里的蘑菇,又写牧场边缘山脚下的旱獭,最后写从山脚往上爬,天山雪线以上的雪莲。而写野马是黎明的情景,写蘑菇是日出后的情景,这里又有一个时间顺序,因此材料的组织很有条理,支脉是先时间后奇珍异品。如果把“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改为“旱獭·雪莲·野马·蘑菇圈”,材料的组织顺序就不符合作者游览天山的观察顺序。

2.天山的奇珍异品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四种来写呢?

明确:这四种是天山所独有,着意描写和渲染,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在具体描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时,作者是抓住它们哪些特点写的?(让学生找出作者描写这些珍品的特点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明确:写野马,着力写一个“野”字,以别于家马。主要抓住它的习性(“合群”和“护群”)和雄姿(外部姿态),特别是表现在鬣鬃上,先写它“像许多飘曳的缎幅”,再写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蘑菇,着力写出它不同于外地蘑菇的特点,抓住它的形体(“又大又肥厚”)、颜色(“雪白”)、数量(“繁星似的”)、味道(“鲜甜的滋味”)等特征进行形象的描写;还写了采蘑菇,情趣盎然;吃蘑菇,别具风味。

写旱獭,着力于一个“旱”字,抓住它的经济价值(“与水獭作类比”)、习性(“冬眠时间长”)、外形(“胖墩墩”“圆滚滚”“毛色麻黄发亮,肚子拖着地面”)、动作(“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等特点加以描写,寥寥数语,活现出旱獭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的形象。

写雪莲,着力写一个“雪”字,抓住了它的形态(“玉琢似的”“蓝洁晶莹”“柔静多姿”)、习性(“生长在奇寒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功效(“很难得的妇科良药”)、价值(“稀世之宝”)。

(四)巩固新课

“迷人的夏季牧场”的描写顺序。

“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五)布置作业

掌握有关字词;完成课后练习二、四。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讲析“天然湖与果子沟”及结尾,总结全文,归纳写作特点,订正课后有关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1.订正课后练习二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组“汇成”,汇合而成,文中指许多雪水聚集在一起而成为溪流。“形成”变化而成,文中指“浪花”由于水石相击,往上抛而变成“白莲”。

第二组“透射”,穿透照射,文中指阳光穿透水层照射到水底。“映射”,照射,文中指雪峰的红光照射到牧场上。两词的区别在于“透射”含有穿透阻挡物之义;“映射”却无此义。

第三组“融化”,文中指雪变成水。“消褪”,文中指红光逐渐消失。两词区别在于前者指状态变化,后者指事物消失了。

第四组“五彩斑斓”,文中指水石在阳光照射下灿烂多彩。“金碧辉煌”,文中指牧场在雪峰的红光映射下变得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两词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色彩的鲜艳、丰富,后者强调色彩的华丽。

2.讲析“天然湖与果子沟”

①指名朗读(或放配乐朗诵)

对“湍”“涧”正音正字,“湍”(tun),不同于“揣”(chui);“涧”(jiàn),不读jin。

②启发学生理清这则材料组织的顺序,提问学生:把“天然湖与果子沟”两部分改为“果子沟与天然湖”行否?为什么?

明确:从高到低,支脉是空间转移的线:天山高处的天然湖—山涧—溪流—溪流边“往往有着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顺着水势,由高到低,写得井井有条。如果把“天然湖与果子沟”两部分改为“果子沟与天然湖”,显然不符合作者游览天山的行踪和顺序。

描述天然湖与果子沟,作者都进行今昔对比,展示新的社会制度给哈萨克牧民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③让学生思考:作者抓住天然湖哪些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边板书,边要求学生在书上做记号,或出示投影)

“奇”(“在天山的高处”)

“清”(“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美”(雪峰“倒映水中”)

“幽”(“天鹅的叫声”)

色多变:高处望(是“一片爽心悦目的茫茫碧水”);低处看(是“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由近远望(是“湖色越远越深……)

④由于作者抓住了天然湖的特点进行描写,天然湖的景色就十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眼前。作者这里还引出古代哈萨克少女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通过传说,虚写湖水的来源,一方面写出旧社会牧民的辛酸,反衬牧民今天的幸福,另一方面增强了天然湖的迷人魅力。

⑤第23、24两段主要写湖水的来源和飞瀑的形成。在描写时角度多变。让学生思考:角度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远处可以看到“飞练的白光”;从近处可以感觉到“惊心动魄的震撼”;俯视可以看到“瑰丽的彩色水雾”和“玉石那么洁白”的蒙古包。高、低、远、近,角度多变,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飞瀑溪涧的壮丽图景。这两段同第一节中“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的描写相呼应,也点明了天山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西北的发展前途极为广阔。

⑥指名朗读第25、26段,即有关果子沟的部分

启发学生:作者是怎样描写果子沟的景致的?两个对偶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对比手法,突出建设边疆的意义。过去的果子沟:花开无人知,果实无人采;老树凋枯,新树茁壮;沟里“堆集了几丈厚的野苹果泥。”现在的果子沟:养猪场、酿酒厂的建立,使天山的珍品造福于人类。

“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这一对偶句是通过春景秋色的描绘极赞果子沟的富饶。

“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的累累苹果无人采。”这一对偶句,抒发了作者对过去“连绵五百里”的野苹果不能利用的无限惋惜之情,激起人们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热情。

3.同学齐读结尾段

教师发问:为什么这个结尾段读来让人感到饶有兴味?

明确:文中以一个“何止”、三个“不论”、两个“处处”,总结了天山的富饶美丽。结尾回应开头,依然用的是导游者的口气,既密切了同读者的关系,又透露出作者热爱天山景物的强烈感情。这种结尾,新颖别致,使读者仿佛摸到了作者那一颗激烈跳动的心,并决心跟随作者一起畅游天山,去领略天山的无限情趣。

4.投影出示全文思路和结构图解并由同学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详见“板书精华”和“中心思想”

5.归纳写作特点

(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从山的低处写到山的高处。每一部分或由内向外,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或由昼至夜,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不论是天山的湖光山色,还是奇珍异品,作者都能抓住其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文中多方设比,妙喻联珠,各种比喻有三十来处,无不生动贴切,形象传神,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作者娴熟地用炼句,绘声、绘形、绘色,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6.巩固新课

完成课后练习四;分别让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7.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练习三、四

(2)本文比喻的运用相当出色,但有些比喻句尚欠妥贴,在华丽语词的后面还隐含着某些不足,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从本文修辞上有些瑕疵,找一找文中例句并加以分析,以提高自身的语言修辞能力。

(3)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字数三百字以上(如能在课上完成更好)

8、板书:

访八大山人故居

屠岸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

二、学习八大山人高贵的更骨头精神和不妥协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八大山人高贵的更骨头精神和不妥协的民族气节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学生自学,导读

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被毛主席喻为“骨头最硬的人”,在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有.骨气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有骨气的古人— 八大山人

二、介绍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生于1626,死于1702年活了八十一岁,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后裔,明亡后,做了和尚,终身不任清朝,他在诗,书,画上均有成就,其以芪写成就为最

三、阅读全文,分析

1、(1)写寻访八大山人故居的由来

A:朗读,

B:我钦慕“八大山人”的原因?

⑴,母亲常常临摹的国画中,一有幅八大山人的石头常常临摹才会使作者在小小年纪记住了八大山人,这可说是“母亲”行 为对儿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行)

⑵,“母亲”对八大山人的评价

所摹之画有“八大山人的风格”(言)

⑶,但我对这位“”引出下文

2、进入故居庭院

A、 朗读

B、 时间:秋日

地点:南昌市南郊

人物:我和几位同志

来由:偶然机会

环境;绿水环绕淡雅

3、(3—8)故居庭院内展室中参观的经过,评价八大山人的成就和人的风格

A 作者的观参线索:参观游览的路线

B 路线是怎样的?

A,庭院特点?

清幽:路:小径 桂皎

花:香水月季

树:老桂:儿自多岁高龄

B(4)育之谱词名之由来?

C(5)八大山人基本情况?

生平事迹和基本经历

(1)成就最高是什么?花写(各有何特点)

(2)共同特点是什么?

强烈讽刺了清朝的奴才和政权

(3)兄弟二人的名有何用意?

他们不愿向清朝君主叩头

小结:据此展开议论“硬骨头精神,一分为二的分析硬骨头精神的可贵之处,从正面赞扬八大山人的精神高尚,抨击现实生活”(7)

E(9)告别青云谱:对景物的描写怎样,表达作者怎样的性情?

庄稼,花香,参观后的舒畅心情

4(10)朗读

A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对八大山人的总体评价,再一次赞扬八大山人的硬骨头精神

四、小结

1、详略安排别致,一切服务于主的需要

来到青云谱—进入庭院—插叙词名—介绍人物—参观展室—联想议论—告别青云谱

2、恰到好处的引用,增强文章的典雅色彩六处引用

张九龄:“桂花秋皎洁”描绘庭院

李白:“~~~~~~~~”硬骨头

毛泽东:“冷~~~~~~”八大山人风度

五、作业,基础训练

六、板书

访八大山人故居

一、作者 二、八大山其人 三、线索,路线

四、写作特点 五、引用 六、庭院特点

七、小结:

第二单元练习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有误的一组:

A、夯筑(h 0 1ng) 青冢(zh 0 5ng) 稠(g 0 0) 镂空(l 0 6u)

B、绵亘(g 0 8ng) 苑囿(y 0 6u) 屏嶂(zh 0 6ng)  呼韩邪(xi 0 6)

C、庐朐(q 0 8)  单于(ch 0 2n)  迥乎(ji 0 5ng)  宿虏城(l 0 9)   

D、山麓(l 0 0) 亭隧(s 0 0i) 高阙(qu 0 8) 虖河城(h 0 7)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A、嘹 缭 潦

B、獭 濑 籁

C、莹 茔 萦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夜的草原是这么 而安详。

②、四面是 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

③、夜暮中,草原在……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 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

④、我们绕过虎山,站在坝桥上,一边是 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

A. 幽静、安静、宁静、寂静 B.宁静、平静、.幽静、安静

C.. 幽静、平静、安静、 寂静 D. 宁静、寂静、安静、平静

5、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你站在高处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茫茫碧水,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 , , , ,非常分明。

A、深青 墨绿 银白 淡蓝 B、淡蓝 银白 墨绿 深青

C、 墨绿 深青 淡蓝 银白 D、银白 深蓝 深青 墨绿

6、对“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A、⑴⑵| ⑶⑷⑸ B、⑴| ⑵⑶⑷| ⑸ 

C、⑴⑵|⑶⑷|⑸  D 、⑴|⑵⑶|⑷|⑸

7、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⑴、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

⑵、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⑶、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⑷、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⑸、无边的草原是这样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A、⑷⑶⑴⑸⑵   B、⑵⑷⑴⑸ ⑶  

C、⑵⑴ ⑷⑸⑶   D、⑸ ⑷⑴ ⑶⑵

8、比喻句的结构包括:本体、比喻词、喻体。选出对下面的比喻句判断正确的一项:

例句: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条银灰的暗花。

A、本体是“白云”,比喻词是“像”,喻体是“暗花”。

B、本体是“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比蝓词是“像”,喻体是“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C、本是是“云影”,比喻词是“像”,喻体是“暗花”。

D、本是是“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比喻词是“像”,喻体是“几朵银灰的暗花”。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的比喻义的一项为:

A、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的苑囿。

C、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D、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

10、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汉书·匈奴传》记候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侯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B、《汉书·匈奴传》记候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侯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C、《汉书·匈奴传》记候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侯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D、《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11、在《大青山下》一节,作者写古城堡时,先后用《汉书·匈奴传》和《括地志》等文献材料,其作用是:

A、显得实事求是,言必有据。 B、证实个人看法的正确性。

C、使结论更加确凿有力。 D、使结论依据充分,顺理成章。

12、下列关于记叙、议论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与记叙文中的记叙,都以人物或事件为对象,叙述事件的发展经过,状写人物的精神面貌等。

B、散文中记叙的连惯性较差,不求情节完整,记叙文的记叙则要按事情的经过写。

C、散文和议论文中议论,都是为了阐明观点,使论证充分。

D、散文中议论是就事说理,直接表明观点,不需充分展开;议论文中的议论需充分展开,力求说理充分。

13、对“过了集宁,……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这段句子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⑴ ⑵ ⑶ ⑷ ⑸ ⑹ B、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C、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D、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14、对“高山的雪水……像水洗的玉石那么洁白”.对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及顺序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由远及近地描写高山湖水飞泻而下的绮丽景色。

B、由高而低的描写高山湖水直冲涧古籍的雄壮气势。

C、由远及近、由高及低地写出高山湖水飞泻而下的壮丽景色。

D、以空间转换为顺序,写出作者对高山湖水飞泻而下的感受与赞美。

15、《天山景物记》中,写天然湖的景色时,写了湖水是一位古代少女的眼泪的传说,其作用是:

A、给美丽的湖光景色涂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使她更加美丽动人,令人向往。

B、使文章写得含蓄,增加文学意味,令人越读越爱读。

C、突出天山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位少女是今天牧民的祖先。

D、用讲神话故事的巧妙办法暗暗形成一种今昔对比,突出今天牧民的幸福生活。

16、对“阴山以南……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这段话层次分析正确的一行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解说 并列 并列 承接 承接 并列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承接 解说 并列 解说 并列 并列

二、语段阅读

(一)阅读“我在游览长城时……保守思想宣战。”完成下列问题:

17、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称号的,其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 B、推理 C、史迹 D、史籍

18、文中引述秦始皇的事除了陪衬赵武灵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 )

A、说明秦始皇只完成那么一点工程,就民怨沸腾,可见无能。

B、将秦赵并提,以肯定秦始皇。

C、含蓄地否定认为修长城是秦始皇一大罪状的观点。

D、引进孟姜女哭长城等,使文章更生动。

19、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目的是:( )

A、向胡人表示友好 B、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C、化装胡人迷惑对方 D、向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20、作者肯定赵武灵王又发布“胡服骑射”的历史功绩,其目的是:( )

A、为了赞扬赵武灵王 B、为了提出作者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互相学习

C、为了对赵武灵王作出正确评价 D、提倡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21、第二段第一个句子为什么用上“更重要的”几个字?作者这样用词旨在突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一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对秦始皇和赵武灵王筑长城作对比?(写出角度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的青翠,形成了这些丰厚卷册中美丽的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

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甲)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乙)出头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丙)阳光,然后去(丁)自己,去健壮自己。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要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侯,便骤然发现了那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在读着另外的一滩浓绿树,发现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地自我的身边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不径的母亲呢?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

23、从全文看,“静静地读着它们”说明作者更突出写的是山林的。( )

A、茂密 B、美丽 C、青翠 D、清新

24、方框(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一组词是:( )

A、钻 探 吸收 丰富 B、穿 钻 采摘 营养

C、透 伸 采摘 发展 D、穿 挤 吸收 营养

25、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山中的景物,请分别选出以下赞美①根芽,②根须,③树枝,④爬藤和枯树的内容:

A、互惠互助,团结协作 B、永不满足,顽强进取 C、遵循规律

D、冲破阻碍,寻求发展 E、坚毅执着,生命力强

①( )②( ) ③( )⒁( )

26、未尾一段划线部分有三个问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②句赞美第一个踩出山野小径的人,赞美他为后人进入山林宝库作出的努力。 ③句进一步赞美小径,赞美它默默奉献的精神,使无数进山人饱览了山中的美景。

B、①②句赞美并感激第一个踩出山野小径的人。③句则惋惜小径太小,进山者太多,满足不了人们游山的需要。

C、三个问句和前边对山中景物的描写形成对比,山林景物是美好的,但人类的活动却破坏了它们,表现出作者对山林的热爱和对破坏美景者的愤恨。

D、①②句赞美第一个踩出山野小径的人,是他使自己得以留连陶醉于山林美景。 ③句感叹小径不堪沉重的负担,山林和谐静谧将不复存在。

27、文中反复使用了“读”这个词,它有什么含义?简要地谈一谈你的理解:



法布尔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2、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2、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预习思考题:

1、画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

2、找出本文的修辞手法。

二、字词正音:

蜣qiāng(屎壳郎) 窠kē(鸟兽做的窝) 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曝pù(晒)

三、词语补释: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 (q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四、作者简介:

让·亨·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多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五、 本文属科学小品,是介绍动物生态的说明文。

结构示意图:

1、幼虫的洞口

蝉的地穴 2、幼虫的穴道 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3、幼虫出穴后

蝉 1、蝉的产卵 四年地底下的生活,一个

2、蝉卵的敌人 月阳光中的歌唱

蝉的卵 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蝉卵的孵化

4、幼虫的活动

注: 加线部分为观察细致的部分。

六、写作特点:

一、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描绘。

1、表现手法:

拟人: 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象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 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比喻: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绉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par 2、说明顺序倒叙 幼虫→成虫→产卵→幼虫

(顺序 卵→幼虫→成虫→生活习性、生理特征)

跟记叙文“倒叙”的作用完全一样,是为了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既是重点(蝉一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又是难点(最不易了解),并使行文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二、语言准确明晰。

1、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科学地说明蝉的生态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

第七段“臃肿”,言其肥大而笨,写出它的形态,因其大故能贮满汁液。

“肥重”,言其重,因其重,故能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第八、十、十一自然段“把握”“钩住”“挂”这三个词语分别写出了“蝉的脱壳的过程”。

“把握”: 紧紧抓住。“钩住”: 像钩子一样挂住。“挂”: 吊在上面。

第二部分

第十二段“寻觅”“寻找”“找到”分别写出了天冷找地方藏身的情况。

这三个词语都有“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口语色彩更浓。

2、语言准确、平实。

第二段中说: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道路”前面的一个限定语“阳光曝晒” 正写出蝉的特性“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阳光曝晒”不能写为“阳光充足”,“曝晒”限制在炎热的夏天。

拿蝉的脱壳过程和孵化过程来说,文章都写得很清楚,“开始”“不久”“最后”“以后”这些时间词语,正写出其过程的进展。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_

课外阅读:蝉( 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 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 (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 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 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 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 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 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 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 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 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 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 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 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 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鲁迅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作品明线暗线相互交织的结构方法与景物描写的作用;

2、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以明线和暗线、气氛描写为人物和主题服务。

2、难点: 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前提测评:

小说的基本知识

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中心任务和主要特征: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字词正音:

蹩bié(脚腕或手腕扭伤) 悉卒xīsū(拟声词,轻微的拆裂或摩擦声)

胛jiá(胛骨) 攫jué(抓) 拗ǎo(用手折断) 冢zhǒng(坟墓)

瘐yǔ(在狱中受刑,饥寒、疾病而死) 竦sǒng(同悚,惊惧) 剥bāo在课文中不念bō

三、 题意:

三层含义:

1、人血馒头不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2、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 群众是觉悟。

3、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小说标题为《药》,寓意深刻。穷苦的城市贫民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现实! 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命者是一剂良药。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此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鲁迅在小说中指出: 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痨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这就是鲁迅用"药"作这篇小说题目的用意。 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药》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深感人民不觉悟,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五四运动"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鲁迅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 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关于《药》中人物姓氏的理解: 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中国那时候就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但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勿须叫"夏瑜",华老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情节结构:

一、明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牺牲。 开头写阴暗气氛,接着写华老栓拿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去买"药"的情景,然后写他怀着无限希望回家。──情节的开端

二、明写华老栓夫妇煨"药"和华小栓吃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 从华老栓夫妇煨"药"和看着华小栓吃"药"的描绘中,可以看出他们爱子心切和深信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华小栓吃"药"的情景和他吃"药"后的咳嗽,预示着华小栓的悲剧命运。──情节的发展 ( 驼背五少爷到茶馆,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

三、明写刽子手和茶客们谈"药",暗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 开头写华老栓的辛勤劳动,接着写"闯进"来的一副凶相的刽子手康大叔,他先自欺欺人地吹嘘"药",又怀着炉羡的心情介绍了他的同伴牢头阿义和出卖革命者的夏三爷,然后作者又借他的口讲述了夏瑜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而驼背五少爷等人对他叫嚷的反应,则再次反映了各阶层群众愚昧的精神状态。──情节的高潮 这一部分人物最集中,作者把不同人物都清晰地刻画出来了,在这么多的人物中,竟然没有一个略表同情的,作者从深沉的悲痛中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上坟,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与悲凉。 作者写了华大妈因儿子吃了"灵药",仍不免一死的悲哀与空虚,并刻画了夏四奶奶伤心羞愧的感情,反映了夏四奶奶对儿子的不理解,同时也写了华大妈对夏四奶奶的关心。坟场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而花圈的描写则表现了革命的希望和作者对革命的关心。──情节的结局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之所以把华老栓一家的悲惨遭遇作明线来写,而把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作为暗线来写,是由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所决定的。把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特别是选择华老栓的小茶馆作为主要场景,让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可以简明地表现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性格,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突出主题。

本文结构图: 时间: 秋天后半夜 当天清晨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老栓夫妇用辛勤挣来的钱去买人血馒头,认为它是治病良药。 《药》——药? 小栓吃"药"后还是死了,这药成了个大问号,说明他愚昧麻木 药! 鲁迅把华夏两家的悲剧写成小说《药》,用它揭示了人们的病苦, 起到了唤醒群众的作用,是剂良药!

板书: 药

华家(明线) → 地点 ←   夏家(暗线)

         ↓                   ↓

开端 老栓买药 → 刑场 ← 夏瑜就义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 (连接)

         ↓                   ↓ 

发展 小栓吃药 → 茶馆 ← 夏瑜血被吃

(当天早上) (交织)

         ↓                   ↓ 

高潮 茶馆谈药 → 茶馆 ← 茶客谈夏瑜

(当天上午) (交织)

         ↓                   ↓ 

结局 华大妈上坟 → 坟场 ← 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年清明) (融合)

↓         ↓           ↓

主题

小结:

第 三 课 时

分析《药》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1、.华老栓──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 勤劳善良: 经营小茶馆,借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的钱。但到了买"药"的市场──刑场,却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愣。看到康大叔像两把刀的眼光,刺得他缩小一半,一再吃惊,在他的眼里,看杀人的闲人竟像"鬼似的",当刽子手给他"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这是他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愚昧麻木: 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为有机会去买"药"而感到爽快、幸福,买到"药"后,无比兴奋。他对人血馒头来历的态度上表现更为突出,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偏不想一想,手中馒头所蘸的人血不正是来自别人的儿子吗? 对刽子手康大叔是那样地卑躬屈膝,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敲诈他的骗子,毫无认识,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这是他性格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消极落后的一面。 他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可憎,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夏瑜──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通过刽子手的谈话侧面描写他)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在狱中坚持斗争,宣传革命,甚至劝"牢头造反",还要在老虎头上搔痒,声称"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尽管挨打,不但没有丝毫的恐惧和胆怯,反而觉得阿义不觉悟而可怜他。他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孤独与寂寞: 但他对如何造反,如何打天下,是不清楚的。他在狱中竟劝极端顽固的牢头阿义造反,把阿义错当群众,而群众在他眼里是"可怜虫",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牺牲,她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 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做一种"药"给儿子治病。他宣传的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感到气愤",他挨了打,驼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他说阿义可怜,茶客们说他疯了。他被杀害时,"潮一般"的人在看热闹。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他脱离群众是孤独与寂寞的。 夏瑜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给看客们一次鉴赏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这一惨痛事实,一方面极其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思想毒害的严重程度,一方面也显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分不开的。 当然夏瑜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小说写夏瑜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凶残、暴虐、贪婪无耻: 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总之,从外貌、行动、语言中显示了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卑鄙的灵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借麻木的民众唤醒民众的麻木,借凶残的刽子手控诉刽子手的凶残,借失败的革命者剖析革命者的失败,正是这几个形象在体现主题上的深远意义。

4、阿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 凶残、贪婪、顽固: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夏瑜,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夏瑜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夏瑜身上的衣服。

5、夏三爷──出卖灵魂的势利之徒 卑鄙自私: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显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

6、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 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

《药》的景物描写:

第一部分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和"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景物是这样的单调和阴暗,

一方面写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

另一方面为夏瑜的牺牲制造了沉寂肃杀的气氛。

华老栓出发买"药","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和买"药"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是用景物烘托把华老栓的心理活动"精神兴奋和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突出了,这就更好地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

第四部分描写了寒风、枯草、秃树、乌鸦等景物

制造了一种很强烈的悲凉气氛。既烘托了两位母亲极为凄惨的心情,又能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