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的几处质疑(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手机版 | ||||
詹桂生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均是单项选择题。总的看来,固然大多数选项的正确与否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确也有一部分选项至少是值得斟酌的,甚至是不妥的。这样的选项影响和干扰了考生的判断,甚至会把谬误当作真理,降低了试卷的可信度。这对考生是不公平的。下面,对这些试题有关之处提出质疑,欢迎大家斧正。 其一、94年的这道题是: “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原答案是c,c是“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这的确是不确切的,因为并未“突出渲染”“菊花的高洁气质”;不过,D项也有不妥之处。D是“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始终只有平实的议论,怎么谈得上“含意隽永”尤其是“极富艺术感染力”呢?这样的评论难道不是过于浮夸么? 其二,95年的题是: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本题答案是D。D项为“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这自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并未“直抒胸臆”,是借景来间接抒情。我们再看看A项:“‘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其中的伤感情绪可以说有,从末句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以推知。B项谈到了这一点,“‘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但“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却难以令人苟同。“烦闷情绪”何在?何况是“消不尽的”;又把“酒意未消”说成“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难道不是太主观武断了么? 其三,96年考的是一曲二题。该题是: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第一题是:“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答案是D。D项是:“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这答案是对的,因为本诗中赞颂的英雄并无刘备,而是八阵图的创设者“南阳卧龙”诸葛亮;何况也不能说是“最后一句指明了”那些英雄。不过,C项也有不妥。C是:“‘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杜甫固然是考生应熟知的杰出诗人,但他的五绝“八阵图”并非教材中的,要求考生必须知道“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未免过分了。 接下来的第二题“分析不恰当的一项”答案为C也不错,因为此曲并未表达作者“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这首元曲的作者是阿鲁威,字叔重,汉名鲁东泉,蒙古人。现存小令19首。其曲风格雄放悲怆。让我们再看看此题的D项,它是:“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这首元曲“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不错,但说“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恐怕就难免拔高之嫌了。 其四,97年考的是两诗两题。该题是:“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 君 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第一题“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答案为B自然是对的。B项是“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因为刘诗此句无山影,雍诗中不能断定描绘的是“月光下”的情景。其实,D项也是不妥的。D项是:“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这既是牵强附会,又是对考生的苛求。虽然教材中《雷电颂》一文的注释里曾提及关于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那也不能以此作为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呀?何况,又怎能要求考生从诗中的“水仙”推及是“娥皇和女英”呢? 这两道题的C项几乎完全相同,这也不妥。无论是对项还是错项,都不宜相同。而同是错项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两道题的答案不会是相同的一项。 其五,98年考的是一诗两题。该题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书,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第一题的要求:“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答案是B。B项为:“‘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据说B句“少邻并”“并非是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而是缺少邻居作伴”。“少”可读shao和shao,“并”是多义词,究竟做何解?在此语境下,是否难以分辨呢? 让我们再看看D项吧。“D、‘幽期’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幽期”只能是“归隐的约定”么?虽然前面一句是“暂去还来此”。据《辞海》的解释“幽期”一为“幽隐的期约”,一为“指男女间的秘密约会”。即便在此诗的语境下应作“归隐的约定”理解,这词义作为对考生的要求合适么? 其六,99年考的也是一诗两题,该题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第一题“不恰当的一项”的答案是C,C项为:“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的风灯是指能防风雨的油灯,并非指“江风吹打桅灯”。现在我们看看D项,D是“本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本诗描述的是月夜泊船的沙滩边的宁静、安谧的环境,但是否就一定是“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呢?这是否有些牵强附会呢? 其七,2000年考的是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现代诗的题是:“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第一题“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原答案是D。然而,答案应是不唯一的。A项是:“‘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其实,从原诗中是不好断定时间“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的。后面虽有“收获日的满月”和“暮色里”之说,但不能据此就排除首句也有在暮色中的可能性。稻束的金黄色及其“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的情景在暮色中还是能辨得出的,因为这毕竟不是夜幕降临。 再看看第二题,原题“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答案是D,而B项也有不妥之处。B项为:“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这里的“消极”和“不协调”之说我难以苟同。“静默”是不错,“消极”何在呢?“静默”难道就是“消极”么?这当然是不能等同的。这里的视觉印象和“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并没有什么不协调的。因此此项宜改为:“诗歌先后分别赋予‘金黄的稻束’以强烈、鲜明的视觉印象和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综上所述,诗歌鉴赏如果要作为选择题并且是单项选择来考察,就应该考虑到考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实际状况,选项的区分度应拉开,答案应准确无误,尽量避免那些似是而非的判断和推理。至于那些值得讨论和商榷之处,就不应武断地将一家之见强加于考生。对诗歌的鉴赏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高考又关系到考生的命运,拟题者和有关方面恐怕不能不慎之又慎方好。从2001年起,语文高考的诗歌鉴赏有变动,不考现代诗歌,而古代诗歌的考查也改用主观题型,“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指的是“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引自有关说明。) 这样改革,恐怕弊端就能减少吧。 定稿于2001年高考前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