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24 次) 时间:2004/11/23 02:17pm 来源:边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边城在 2004/11/23 07:43pm 第 1 次编辑]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正如小燕子所言,这一首诗的内涵太多。如何让学生品出其中的味道,很难操作。在上第二课时前,我想了很多,但还是和第一课时一样,不得要领。我只在心中想了想大概要怎么上,还是没有教案,预计先要学生谈读后感受,然后从学生谈感受中阐述开去,顺势引导。但是这中间有太多的不可预料性,不知道会上成什么样子。在这种忐忑中开始上课。 师生相互问候。 师:昨天我们自由朗读了课文,并且谈了读后感受,跟着朗读磁带把全文读了一遍,熟悉了课文内容。我想请问大家,对诗歌的内容都了解了吗? 生答都了解了。 师:好的,只有在大家都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深入地研究文本。下面我想请大家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读完全文的感想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生开始交流,讨论比较热烈。师走下讲台,倾听生交流,并回答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了好十来分钟,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展得很开,已经深入到文本中去了,心中甚是高兴。对下面的教学,也有点底了。 师停止讨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听了一些同学的看法,觉得很好,那么,就请大家畅所欲言,把你心中所想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几秒钟,无人举手。我观察到一位学生想举手,但又不敢,于是微笑着点出他的姓名,请他回答。 生:我觉得古代的人都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都要听父母的,这很可悲。 我顺势问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翻书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了回答。 生:焦母要焦仲卿把刘兰芝赶回去,焦仲卿就顺从了。 接着又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想。 几秒钟后,一生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为什么要选择死呢?难道他们两个不可以私奔吗?他们完全可以逃出去,找个地方隐居,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没有任何准备,我相信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不知道处理,幸亏在开始与学生交流时,听到了这个学生的疑问,所以我才不致惊慌失措。 师:你提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相爱,为何不争取一下,有哪位同学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因为古人很讲究“孝道”,焦仲卿不肯私奔,是为了尽孝,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后半生。 师:恩,说到了孝顺,有道理。 生:我不同意孝顺一说。如果说不逃走是孝顺,那么后来殉情也是不孝顺了。因为你死了,又有谁去照顾你母亲呢?逃走是不孝顺,殉情也是不孝顺,不如逃走,还可以保全爱情。 师:是啊,殉情也是不孝顺,那为什么不私奔呢? 生:我认为焦仲卿不逃走,是因为他还觉得有希望,他只是要刘兰芝暂时回家,希望自己最终能说服母亲改变主意。 师:哦,还抱有希望。你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课文中有没有体现? 生:有。 师:你读读相关的句子? 生读:“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卿但还家去,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这两句话说明焦仲卿是想先把事情放一放,以后想办法说服母亲,再把刘兰芝接回来。 师:恩,说得很有道理,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生:我还有个问题,课文最后写“两家求合葬”,我觉得焦仲卿的母亲在焦仲卿他们生前就不好好对他们,死后才想到对合葬,有点惺惺作态。 生:我觉得这是焦母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人死之后才觉得可贵吧! 师:这种生前不懂珍惜,死后才觉可贵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发生? 生:现实生活中有。 生: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事,就是有的儿女对父母不好,父母死后把丧事办得很风光,这到底是良心发现还是要面子? 师:是。生活中这些情况都有。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其实不仅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有这样的写法,外国的很多文章中也有这样的结局。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 生纷纷抢着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 师:是的,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与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的结局相似。罗与朱两个家族是世仇,但他们两个相爱了,最终因各种原因,两个人双双毙命。此时两家才化解仇恨,把他们合葬在一起。 这后面怎么进行的,记不大清楚了,问了几个学生,对这里也有点模糊,说是我到了这里,就说这些问题就讨论到这里,来谈谈焦母。于是大家就开始谈焦母。 生:焦母很专横。 师:从哪里体现? 生:文章第二段,刘兰芝日夜劳作,她还要嫌弃她。 师:恩,找得对。我们看,刘兰芝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说明她很勤劳,但是“三日断五匹”,“大人”还“故嫌迟”,这表明焦母对刘兰芝的要求—— 生:太苛刻了。 师:对,太苛刻。 师:焦母是怎么评价刘兰芝的?书中原句。 生:“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 师:那刘兰芝是不是如此呢? 生:不是。书中有“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刘兰芝并不是不听婆婆的话,而是很事事顺从婆婆。 师:既然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摩西曾经在论坛上说讨论兰芝被遣原因是画蛇之笔。我本不想讨论,但已明显感到学生对这问题很感兴趣,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探讨一番。 学生开始讨论。 生:我觉得她是嫉妒刘兰芝,因为焦仲卿那么爱刘兰芝。 这个学生一说完,我就觉得惊讶,我没想到学生有这么强的猜测能力。 师: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因嫉妒而生怨恨,嫉妒是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拥有的特点。 当然,有学生并不赞同嫉妒之说。 生:我猜测是因为她觉得刘兰芝的陪嫁太少了。 师:你如何得知? 生:文章没有说,但可能就是如此。 生:有可能是秦家有地位,可以帮助焦升官。 生:如果秦家有地位,那有什么理由嫁给焦?她不会选择更好的吗?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家庭地位。我想问问大家,焦与刘的家庭条件分别怎样? 生:焦是府吏,在太守衙门里任职,有升官的可能。 师:刘呢?书中有没有相应句子? 生:有。辞别之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从小生长在乡间。地位低下。 师:古人结婚很讲究—— 生:门当户对。 师:焦母有没有相关句子? 生开始找。 生:焦决意自杀时有,“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我特别指出“贵贱”二字。 但马上又有学生质疑了。 生:既然看重贵贱,门当户对,为什么开始又同意娶刘兰芝呢? 这个问题一出来,马上令其他学生议论纷纷。我也很高兴学生有如此强烈的质疑能力,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 有一位学生思考几秒钟后,马上站起来阐述自己的理由。 生:我有一个很荒唐的理由,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焦母嫌弃刘兰芝无后。 因为有的学生还在议论,可能没听清,我就把这个学生的说法重复了一遍。马上有学生笑了。也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我顺势引导。 师:我们文章中有没有提到焦刘的子女? 生答没有。有学生在下面开始说“无后为大”的话了。我抓住这一点,又说 师:古人说“孝”,有这么一说,“不孝有三——” 学生跟着说,我就说很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 课上到这里,就下课了。 后记:其实讨不讨论原因我觉得并不重要,我想要说的是,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认为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有了某种欲望,而且并不是特别不好的欲望,我们还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这节课其实容量还是不大。我只是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学生讲到哪我就引导到哪,我觉得有点能明白李镇西老师上《致女儿的信》里说的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发言的话了。 我明天打算让学生明白,其实所谓的理由都是“无谓”的,刘被遣是背了“莫须有”的罪名的,这才是令人伤感的地方。要让学生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要让学生体会到刘的悲剧的根源及文章悲剧意义。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悲凉,那么讲授本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另一个班上的时候,有学生又问到文章为什么又写刘再嫁?如果按古代观念,被遣的女子还能得到“县令”“太守”的垂青,是不可能的。学生进行了探讨,也很成功。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59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3 02:25pm 欢迎各位继续砸石头!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3 04:00pm 边城 老师的课很灵活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3 04:05pm 下面引用由草在 2004/11/23 04:00pm 发表的内容: 边城 老师的课很灵活 谢谢草的抬举。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3 05:37pm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 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 没有让语文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 我听过一教师上这一课也出现了学生说让刘焦私奔的问题, 当时那教师大赞学生有创新,并顺势推出刘的性格一大特点:不珍惜生命。对于学生这种以今非古、割裂历史的看法教师竟然下如此的判断,我感到很悲哀。 尊重、珍视学生主体感受,重视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放弃话语权,一些教师不敢对学生的结论说半个不字, 这应该是对新课改的一个误解吧。 期待看到边老师更精彩的下文。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3 07:38pm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沙鸥在 2004/11/23 05:37pm 发表的内容: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 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 没有让语文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 我听过一教师上 ... 太同意你的观点了,课改应该走出上面所说到的误区,如此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 其实明天的课本人仍然没有写好教案,只在脑中反复琢磨,究竟会上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楚。估计会上得很糟糕。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07:37am 铁皮鼓的评价 呵呵,好啊! 课例收到,觉得很有意思。当然我可以分析得非常深入,但是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不知道了。所以很欣赏这种上法,有些接近李老师的某些想法了。(他肯定是无时间来看的) 这节课有一定的生成性。 但生成性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必须花相当大的精力研究教材,应付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其实即使当堂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出来也不要紧)我注意到李老师就是这么做的。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老师引导得当,但总觉得还可以引导得更好一些。有些学生的提法有偏颇,老师就要及时设疑或与之辩论。比如能不能由“生小出野里”说明刘兰芝的出身?(刘兰芝说这句话的时候本来就是赌气,含有自贬的意思,还不能完全等同于谦词) 不但如此,里面许多有意思的话题都在考验老师的水平,比如关于再嫁的问题。(当时公主再嫁的都不少)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1/24 11:13am 尊重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讨论气氛活跃,很理想的课堂。 老师引导得自然而不生硬,但我觉得老师在这堂课上似乎还应该表现得再有作为一些。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1:33am 今天上了第三课时。 效果也不错。但是因为学生的发言太多了,下课之后记不清楚了。所以无法整理成实录,就把整个过程大概说说吧。 师生问候。 师:上节可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大家分析了三个原因,一是“嫉妒”,二是“贵贱”,但是“无后”。 其中分析“贵贱”时在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我想请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兰芝拜辞时说的话之前的那一段。就是描写她的穿着打扮的那段话。我想问她为什么要如此盛装打扮? 学生开始思考。 我继续引导,说焦母遣送刘的理由是“无礼节”与”举动自专由”,后来说要为焦重新找一个,是秦,而秦在焦母眼中是怎样的人? 学生找到书中原句进行了回答。 我顺势问到,描写打扮与焦母这段话有什么联系? 马上有学生说是“吃醋”。我反问是如此吗?又有学生说是“嫉妒”,我又反问。然后要学生不可随便猜测,要抓住原文分析。 有学生分析到了“倔强”,“不服气”“不甘心”。有这意思了,但我认为还不太好。顺着“倔强”一说,总结到是“自尊自爱”。学生也体会到了此处文章的意趣。 而后就要学生说说刘兰芝拜辞的那段话的意思。 学生方明白“生小出野里”是负气之话。 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兰芝被遣的原因(焦母的两条理由)都被推翻,那是什么罪名。学生至此明白是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我再引导学生从“莫须有”的罪名去体会文章的悲剧色彩。学生似乎有点明白文章的主旨了。 接着就要学生谈了谈悲剧的根源。 有学生说到是因为焦母的贪图金钱权利和兄长的逼迫,有学生分析是当时的婚姻制度、封建体制,如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悲剧了。也有学生说现在这现象也还存在,不能单纯说是体制问题。我就说中国封建制度存在了几千年,我们学历史政治都知道,封建思想仍然还残存着,但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表示同意。 然后就学生谈到的“兄长逼迫”而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分析。 先让学生读了“阿兄得闻之”那段文字,接着学生就开始探讨兄长这段话的含义了。 有学生说兄长是想替兰芝“出气”,所以这样说。大部分学生表示反对,问他们反对理由,刚开始没人反驳,可能还没思考好。我就激将,说没有理由就不能不同意。马上就有学生反驳了。 有学生说不是“出气”而是“势利”。 有学生说是“关爱”。 有学生说是“逼迫”。 有很多发言都从原文中找到了依据。 比如兰芝说的话“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支持“关爱”说的反驳说那只是说兄长性格,与关爱是两回事。争辩到后来,终于有学生把后两句也联系起来了,“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又有找到了拒绝县令提亲的话“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提出兰芝爱的是焦,而兄长却要她再嫁,明显是逼迫。 反方又说这里正好体现“关爱”。因为兄长看见兰芝如此等下去没有希望了。比如课文中焦很听从母亲的话,如此软弱,等有何用? 我很可惜的是这学生没有看到刘兰芝说的一句话,即“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如果结合这句讲,可能更好。 有学生反驳,不要以现在的眼光看古人。从汉武帝时就已经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而“儒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孝道”。焦没有出声反驳母亲是出于遵守孝道,不能简单理解成软弱。(我边听边想,这可以提升为悲剧根源之一,可惜前面教学中学生没有讲到,而我也没有提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灵活处理,正后悔呢!)这个学生又说兰芝才回来十天,就有人来说媒,如果说是等了很长时间,焦还没有来接,那说这个话,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才如此短的时间,分明就是“逼迫”! 我心里为这个同学叫好,很欣赏他的敏锐。 另一方也不示弱。说明显是帮妹妹出气,你一个“府吏”不肯要我妹妹算什么,现在有太守看上了,比你好上百倍。 有学生又联系后文说是逼迫,如课文中说到府吏听说兰芝要改嫁了,到了兰芝家中,兰芝的解释很清楚。“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兰芝的原话足以证明是逼迫。 又有学生说兰芝如此说只能代表是她的偏见,不能否定其兄长对她的关爱。 又有学生反驳说兰芝现在已经二十几岁了,而且前文说能“诵诗书”,是很知书达理的。她没理由连关爱与逼迫都分不清。 又有学生联系所学的《祝福》,祥林嫂就是因为其婆婆贪图钱财而把她卖了,刘兰芝的遭遇与祥林嫂有相似之处。 听到这里,我很觉欣慰,学生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来阐述理由,正是我所想看到的。 …… 学生还说了很多,就不一一转述了。 最后我总结说不论是持什么观点,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如果从文本中得不到相应的说法,很可能就不能成立。支持“逼迫”观点的同学,从原文中找到了很多依据,而支持“关爱”说的同学基本上不能找到依据,只是凭空猜测,所以无法说服别人。 到此就下课了。 我要求学生回去后,好好再品味品味文章的语言,明白了悲剧色彩,就要知道文章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后记:这节课,也是没有教案的。早上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看到了铁皮的留言,铁皮的一些话对我有启发。上课了,我按我开始的设想,把“莫须有”引出来,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学生的争辩我认为比较到位,能够结合文本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才能真正做到鉴赏。当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是不是有意义,我还没想清楚,我只是根据学生的说法,顺势引导,本想制止,但看到学生讨论得很有劲,而且开始似乎还没有深入到文本,就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后来有的学生的分析确实很到位,很深入,让人赞叹。 我想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品读文章的语言与悲剧氛围,尤其是结局。 设想是先复习前两节课大家探讨的内容,然后由悲剧色彩引到文章的语言及悲剧氛围,然后要学生谈感受,并朗读。重点抽取结尾,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悲情。 我本打算最多讲三课时,但现在看来要讲第四课时了。 各位老师,第四课时我就不再做记录了。请大家对我上的这堂课,从第一课时到第三课时做一个总体的评价。谢谢!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11:36am 学习了晚上再细说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1:36am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 2004/11/24 11:13am 发表的内容: 尊重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讨论气氛活跃,很理想的课堂。 老师引导得自然而不生硬,但我觉得老师在这堂课上似乎还应该表现得再有作为一些。 铁皮也是这意思,我现在想来,也确实如此。 我的引导还是有问题。 看来还要不断学习啊!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1:49am 铁皮说的话我一直在思考。 这首诗确实有很多值得讲的,但是不是我们觉得讲的就非讲不可呢? 这让我不得不又把“教什么”和“怎么教”想了又想。 我又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课还是少了点文化色彩,如果能多读点书,上课前再扎实点备课,可能就能达到铁皮说的更深入了。 再反思自己从教以来我上的课。 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明显不同于三年前。这可能就是突破。 但是现在自己又陷入另一个危机之中,就是现在的水平虽然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个人修为太低了,上出来的课总感觉缺少点东西,如果三年后再上这课,我还没有突破,那就麻烦了。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1:52am 昨天云裳说我的课越来越洒脱了,听了后很有点飘飘然。 她就说没有发表意见,就是怕我飘飘然。 哈哈。 现在想来,确实不可以飘飘然。 要像有的运动员说的,最好的进球总是下一个。要想到的是以后,而不是过去。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2:01pm 下面引用由szw6998在 2004/11/24 11:36am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晚上再细说 szw6998老师,期待着你的评价!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12:01pm 欢迎各位继续砸! 顶部 董隆 发表于: 2004/11/24 02:06pm 学习了第二节,想砸,但力气不够,怎办?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4 03:07pm 下面引用由董隆在 2004/11/24 02:06pm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第二节,想砸,但力气不够,怎办? 恩? 啥意思? 董老师手先软了?哈哈 千万别手软啊。 各位老师,说坏话我最喜欢听了。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06:38pm 不错,学生读完课文后谈感受提问题,非常自然,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我想是学生在学习课文,而不是老师。读完课文后学生的最大的感受或疑惑是我们教师引导的做好的起点。这一点这一课体现的教充分。什么是探究?第一步是提出问题,是学生提出问题。长期坚持,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如果说老是老师提问题,跟学生的思路一致,还好,否则,学生连提出问题的权利都没有,恐怕自主啊个性啦都会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一点来说边城老师的课是一个很好得例子。 老师没有说辩论,但学生的发言说明他们的思维已经展开了交锋,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这又是一个优点。 建议, 1学生的初步交流讨论课放在课前。这样节省时间,。 2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似乎不够深入全面,这于老师的引导有关, 其它以后再说 顶部 摩西 发表于: 2004/11/24 07:02pm 呵呵,其实我和边城老师的做法是一样的,也是先叫学生随便猜测了一下兰芝被遣的原因,然后再引出“莫须有”这个问题强调作品和人物的悲剧性的。记得我在上了这课之后跟铁皮交流时,他说他上的时候对焦分析很多很透彻,且很得意:)边城老师最好把这厮再抓出来让他继续交代~~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08:10pm 再引出“莫须有”这个问题强调作品和人物的悲剧性, 不明白,被遣是没有原因的?请指点“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1/24 08:33pm 是的,这首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可以去辩论,这也是语文课堂要高扬人文的一 个表现,但是,作为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这样热闹的讨论过后,我还是觉得缺少了 些什么。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4 09:18pm 是的,边城兄的课让小弟佩服,我仿佛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身影。 现在我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说些闲话吧。 1、尽管独尊儒术之前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当时的封建制度还处于上升时期,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僵化程度。“贞洁”、“无后”等观念当时并没有人太在意。当然更不能归结于莫须有,否则,这么好的媳妇,老太太不要,她神经不正常啊?! 2、其实焦仲卿这个人是有争议的,似乎有必要探讨一下。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4 09:26pm 当时小燕子讲了十来天就是感觉很多的话要说。 什么是该教的呢?只要学生愿意听,愿意参与,我们对一篇课文多分析没有什么错的。 顺便批批摩西、边城还有铁皮等兄弟,归结为莫须有是不恰当的。同时说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是瞎扯,因为上升期的封建制度下的产物,批判封建制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正如刚建国时批判社会主义的不多一样。当然也不是说不能批判,只是文章小燕子以为另有隐情。因为再婚、娶“破鞋”,在文章中都发生了,可见似乎不是在批判封建制度。 顶部 摩西 发表于: 2004/11/24 10:28pm 下面引用由xiaoyanzi在 2004/11/24 09:26pm 发表的内容: 当时小燕子讲了十来天就是感觉很多的话要说。 什么是该教的呢?只要学生愿意听,愿意参与,我们对一篇课文多分析没有什么错的。 顺便批批摩西、边城还有铁皮等兄弟,归结为莫须有是不恰当的。同时说是对封建制度 ... 对这首诗过分强调情节的细节我以为本来就有些多余了,而且事实上文本的确也没有关于兰芝被遣的事实证据,归结为“莫须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悲剧的荒谬性。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5 06:52am 证据似乎是可以找到的, 老太太的心理问题! 古希腊有“俄狄普斯情结”,中国为什么不能出现类似的东西(恋子情结)?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46am 不管是什么原因,被遣是事实。 悲剧是事实。 焦仲卿的分析我觉得学生很到位了,有学生提出是其软弱,也有反驳的。我不想肯定哪个的观点,学生自己以后再读再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是最重要的。 铁皮和小燕子说的“再嫁”与那时正处于上升阶段,我表示赞同。比如蔡文姬就再嫁,也没有谁认为不好。所以我对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了解,上课时当然有引导不当之处了。 所以我才说,自己还要多读书啊。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47am “建议, 1学生的初步交流讨论课放在课前。这样节省时间,。 2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似乎不够深入全面,这于老师的引导有关, 其它以后再说” 感谢提出的建议,我要好好想想。 欢迎继续提!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48am “记得我在上了这课之后跟铁皮交流时,他说他上的时候对焦分析很多很透彻,且很得意:)边城老师最好把这厮再抓出来让他继续交代~~” 是吗?那我得好好让铁皮回忆一下,并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材料,发上来。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49am “这样热闹的讨论过后,我还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毓君大哥,我也觉得少了点什么,你能帮我分析分析吗?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55am 下面引用由szw6998在 2004/11/24 08:10pm 发表的内容: 再引出“莫须有”这个问题强调作品和人物的悲剧性, 不明白,被遣是没有原因的?请指点“ 因为从文本里看,焦母只两个理由,即“无礼节”和“举动专自由”。 但从文本中看,兰芝的话和兰芝母亲的话及焦的话,都说明不是这两个理由。 即便是无后,为何不把它当作是理由说出来,也是可以商量的。 如果是恋子情结,是嫉妒,那就更不是理由,完全是老太太的心理问题了。何况她也没有说出来,当然她可能是不好意思说。但是如果真是恋子情结,为何又要焦再娶?而且焦决意去死时,她还是说了要为焦求媳妇的。 凡此种种,都无法做解释,只能归为“莫须有”了。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57am “顺便批批摩西、边城还有铁皮等兄弟,归结为莫须有是不恰当的。同时说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是瞎扯,因为上升期的封建制度下的产物,批判封建制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正如刚建国时批判社会主义的不多一样。当然也不是说不能批判,只是文章小燕子以为另有隐情。因为再婚、娶“破鞋”,在文章中都发生了,可见似乎不是在批判封建制度。” 这一点,我以为可以再探讨。 小燕子说的似乎也有理。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5 07:58am 下面引用由摩西在 2004/11/24 10:28pm 发表的内容: 对这首诗过分强调情节的细节我以为本来就有些多余了,而且事实上文本的确也没有关于兰芝被遣的事实证据,归结为“莫须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悲剧的荒谬性。 摩西这话我赞同。 顶部 琼-30 发表于: 2004/11/25 01:39pm 课堂嘛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握住了新课改的大方向就够了。 学生的知识可不是某一节课全面掌握的。 这一直是我上课追求的风格,只不过是自已的文化底子太簿,达不到您这样好的效果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5 07:02pm 边城兄的课已经十分难得了,小燕子的发言是不说之说,是额外的补充而已, 一篇课文不可能什么都讲到。 顶部 董隆 发表于: 2004/11/25 08:51pm 下面引用由边城在 2004/11/25 07:49am 发表的内容: “这样热闹的讨论过后,我还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毓君大哥,我也觉得少了点什么,你能帮我分析分析吗? 毛主席说过,书要读三遍以上才有发言权。我刚好读了三遍,所以刚取得发言权。 我觉得在这节课里,生成还是比较到位的,教师的参与点拨也是很好的,学生明白了写了“什么”后,讨论了怎么样。“我也觉得少了点什么?”我觉得这节课里还缺少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叫给学生文本为什么要这样言说的智慧。 比如,我觉得兰芝被休回家的原因,其实对这个悲剧来说,并不是非讨论不可的,因为这个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更要从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入手,也许能更深入一点。想到了一点,先说一点了。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5 09:41pm 兰芝与婆婆沟通不好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6 06:54am 古代的婆婆真幸福,可以驱逐儿媳! 呵呵,女同胞气晕了嘛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6 07:16am 课是有新意的课,但每一课时都有值得商量的地方,今天晚上再作一个详细的评析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07:43am “我觉得这节课里还缺少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叫给学生文本为什么要这样言说的智慧。 比如,我觉得兰芝被休回家的原因,其实对这个悲剧来说,并不是非讨论不可的,因为这个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更要从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入手,也许能更深入一点。想到了一点,先说一点了。” 董老师的话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欢迎继续提意见:)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07:44am 下面引用由szw6998在 2004/11/26 07:16am 发表的内容: 课是有新意的课,但每一课时都有值得商量的地方,今天晚上再作一个详细的评析 我也觉得每节课都有值得商量的地方。 期待你的评析。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07:45am 下面引用由草在 2004/11/25 09:41pm 发表的内容: 兰芝与婆婆沟通不好 这一点文本里似乎没有体现啊。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09:48am 下面引用由董隆在 2004/11/25 08:51pm 发表的内容: 毛主席说过,书要读三遍以上才有发言权。我刚好读了三遍,所以刚取得发言权。 我觉得在这节课里,生成还是比较到位的,教师的参与点拨也是很好的,学生明白了写了“什么”后,讨论了怎么样。“我也觉得少了点什 ... 同意董老师的看法。如同数学教师强调一种数学思维,物理教师强调一种物理思维一样,语文课是不是也得强调一种语文思维呢?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可能后者更接近语文课的实质吧。 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命运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 并不完全受作者摆布。在本文中兰芝、仲卿为什么是这样的命运? 它包含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讨论也许能更深入地将学生引向文本引向文学吧。也许这些问题本身没有一个唯一结论,但对学生的意义而言,是在包含在这个讨论过程中的。 过程大于结果吧. 关于兰芝为何被遣回家似乎不宜给一个唯一正确结论,谁的理由更充分更合情合理谁就是暂时的赢家吧。学生要得到的是在论辨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从文本中给自己的看法援引依据、如何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等等,达到一种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对话的境界吧。 个人看法,期待同行们的讨论......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11:07am 基本上同意楼上的观点。 但有的理由如果无理,老师是可以否定的。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11:14am 下面引用由边城在 2004/11/26 11:07am 发表的内容: 基本上同意楼上的观点。 但有的理由如果无理,老师是可以否定的。 呵呵.是的是的. 老师也要敢于说"不".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11:19am 边老师说:"这首诗确实有很多值得讲的,但是不是我们觉得讲的就非讲不可呢? 这让我不得不又把“教什么”和“怎么教”想了又想。" 是啊, 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个什么?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是教师自己定的,所以语文课比别的学科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更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也更有个人的魅力吧.. 顶部 开开心心 发表于: 2004/11/26 11:31am 下面引用由边城在 2004/11/24 11:49am 发表的内容: 铁皮说的话我一直在思考。 这首诗确实有很多值得讲的,但是不是我们觉得讲的就非讲不可呢? 这让我不得不又把“教什么”和“怎么教”想了又想。 我又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课还是少了点文化色彩,如果能多读点书 ... 边城老师的课越上越好了,向你学习。 上面这番话我也有同感,新课程迫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剥夺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教师亟待提升自己了。这堂课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思维都很活跃,收获一定很多。反思教师的行为,除了引导课堂讨论,该怎么样提点学生的思考呢?期待更多的老师来继续讨论。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12:07pm “反思教师的行为,除了引导课堂讨论,该怎么样提点学生的思考呢?期待更多的老师来继续讨论。” 谢谢开开心心老师的参与。 你提的问题,也正是我想到的。但我还没有成型的想法,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1/26 12:08pm 不仅仅是引导,老师还必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给予学生影响!这恰恰也是新课程中很重 要的一点。 顶部 臭虫 发表于: 2004/11/26 01:07pm 肤浅的分析:刘被遣是背了“莫须有”的罪名的,这才是令人伤感的地方。 提示: 刘第2段所说的"十三能织素---十七为君妇"和刘母13段"十三教汝织____十七遣汝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说明了什么? 看明白了,自然教学功底就不一样了.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02:00pm 下面引用由臭虫在 2004/11/26 01:07pm 发表的内容: 肤浅的分析:刘被遣是背了“莫须有”的罪名的,这才是令人伤感的地方。 提示: 刘第2段所说的"十三能织素---十七为君妇"和刘母13段"十三教汝织____十七遣汝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说明 ... 本人才疏学浅,一时不明白臭虫老师的话,请臭虫老师明示。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6 09:41pm [这个贴子最后由szw6998在 2004/11/26 10:02pm 第 2 次编辑] 第二课时,我觉得先让学生谈感受或提问题,老师梳理后,再解决,较好,毕竟这不是《冬天》那样较短的文章,;;二三课时似乎有点重复,如果引导好,可能会节省时间,就有了时间谈写法上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似乎没有走出文本,当我们的学生遇到类似的事,如何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6 10:02pm 下面引用由szw6998在 2004/11/26 09:41pm 发表的内容: 第二课时,我觉得先让学生谈感受或提问题,老师梳理后,再解决,较好,毕竟这不是《冬天》那样较短的文章,;;二三课时似乎有点重复,如果引导好,可能会节省时间, 二三课时基本上没有重复。 因为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探讨,但老师没有做评价和引导。 第三课时一开始老师就评价并引导。 我就是从学生谈感受开始的。第一个学生谈了感受后,又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顺着那个问题阐述开去。 只是没有让学生把所有问题提出来。在教学上,我有一个想法,即可以根据学生某一问题然后呈扇形状张开,像网一样洒开,然后再收拢。但是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恐怕很难,这节课可能是凑巧学生提的问题让我感觉切入点很好,上的就得心应手一些(虽然没有教案)。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6 10:09pm 学习了你的观点,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6 10:18pm 课实际上已是相当不错,讨论是为了出类拔萃,我也觉得好像没有说透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7 07:43am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似乎没有走出文本,当我们的学生遇到类似的事,如何办?” 这正是本人难以突破之处,所以我说自己还要多读书。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7 07:44am 下面引用由szw6998在 2004/11/26 10:18pm 发表的内容: 课实际上已是相当不错,讨论是为了出类拔萃,我也觉得好像没有说透 确实,有些问题学生蜻蜓点水了。我也没深入进去。 但如果真全深入进去,恐怕真的如小燕子说的了,非10几节课不能完成:)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8 08:29pm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课,虽然本人还觉得不错,但也确实有不如意之处。 比如对文言字词的讲解就太少。 我的那个想法——可以根据学生某一问题然后呈扇形状张开,像网一样洒开,然后再收拢,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实现。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注意。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1/28 08:42pm 又粗枝大叶地把边城这课的、三课时看了一遍。内容上基本还是“兰芝为何被遣”和人物形象问题,这跟我们的教学重点一样,但是方法上更为灵活一些。边城真正是想依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有了更多生动的声音。我觉得边城这点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呢,就是把几个人物性格讲了一下,没有讨论。讨论的是,如果这故事发生在当代会有怎样的不同,如果发生在同期的欧洲,又会怎么样?这些都是猜想。让学生随便说说了。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8 09:49pm 我说的走出文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学生长大了,成家立业了遇到了婆媳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办?逼离婚肯定是没有了,但婆媳之间的矛盾还是存在的,从本文可以得到有益的教训。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8 09:59pm 谢东方夸奖。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