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陈小英 这是几年来一直在心头酝酿的一个题目,最近,看到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学生开鲁迅作品选修课的情景,曾有的思考又奔聚到眼前,提出来,以就教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同行。 (一)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思想应伴随中华民族根治封建痼疾、实现现代文明的整个进程,并将随着全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赢得更多人的折服;鲁迅的作品也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感觉和审美能力,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两点我深信不疑,我相信极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也不会怀疑。 问题是,今天的中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进而当然也不喜欢鲁迅。翻开“二期课改”新出台的《语文》教材,发现鲁迅作品的数量由原先的20多篇减少到12篇(其中高中一至五册仅有《为了忘却的纪念》《白莽作〈孩儿塔〉序》《非攻》《药》4篇),大概也算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举措吧,但心头的沉重和悲哀怎么也抹不去。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本质上是在做文化的薪火传递工作,如果我们不能把鲁迅的名字播种到中学生的心中,不能把鲁迅思想和鲁迅精神的薪火传递到下一代手中,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将愧对后人,愧对民族,愧对历史,愧对鲁迅,也愧对教师这一职业。必须防止悲剧的发生。必须让鲁迅的火种像奥运的圣火一样通过教师之手代代传递,决不能让圣火在我们这一代教师手中熄灭。没有其他人能够完成这样的使命,承当这样的义务。我们理应当仁不让。 (二) 应该承认,在经典消解颠覆、漫画卡通充斥的读图时代,传递鲁迅的薪火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淡化和退出都不是办法,惟有深刻反思过去,吸取失败教训,依靠教师群体的智慧和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重新建设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框架,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修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反思以往的鲁迅作品教学,失去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力。我们过于强调自己的良好动机,恨不得把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一古脑儿全都塞进缺少阅历的学生脑中,恨不得把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一下子灌输到学生的心田里,加上极左思想的影响,教师本身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有庸俗化简单化神化的倾向。因此,重建鲁迅作品的教学框架应该从教学目标的修正开始。倘若我们从效果出发,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将原有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必要把鲁迅作品的教学目标降低一点。我的想法是,既然作为精神战士的鲁迅暂时还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为什么不让文学家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心灵丰富的原生态的鲁迅走向学生呢?与其让深刻的鲁迅高高站在学生的心门之外,不如让他作为凡人走下来,先在感情上与学生融为一体,赢得学生的心。不妨把教学目标锁定为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 重组教材单元。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材就是贯彻实施的有效保证。从以上教学目标出发,教材的选文当然得调整思路才行。我没有看到钱理群教授给南师大附中学生上选修课的教材,但最近认真读了他给北大研究生上课的讲稿《与鲁迅相遇》,又重温了鲁迅的散文小说杂文和书信集,更深切地感到:引领学生亲近鲁迅,就得全方位展示鲁迅的情感世界,首先把他当一个丰富的人、可敬可爱可信的人来解读来接受。记得几年前教《药》、《阿Q正传》,我顺势推荐了《伤逝》,结果发现学生对之很有兴趣。不少学生都认为《伤逝》不像鲁迅的小说,可见学生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鲁迅作品的模式,而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我们以往对鲁迅作品的选文大有关系。鲁迅作品的宝库那么丰富博大,是我们自己把目光局限在一方狭小逼仄的天地里,因此,必须打破思想上的禁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大胆来选文。 在鲁迅作品中,对母亲无条件的孝道,对婚姻爱情的无奈和叛逆,对儿子的慈爱和民主,对手足兄弟的关爱呵护和最终决绝,对朋友之情的珍视和侠气,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全力支持,对自己的剖析反思和警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挚爱,对恶势力毫不手软的大胆勇敢和毫无畏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怜悯,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眼光,无一不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在鲁迅作品中,少年时期的饱受屈辱,青年时代的热血自负,中年后的冷峻深刻和基于这种深刻带来的孤独寂寞,甚至重病期间对人生的灰暗心理对生的热切的渴望,无一不以最真实的面目最生动的文字呈现给读者,可触可感,可泣可歌。只要文章选得好,完全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虽然“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按主题组合单元,鲁迅的作品未尝不可每册自组一个单元。初中新教材基本保留了传统的选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风筝》、《孔乙己》、《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自题小像》、《自嘲》,我以为还可增加《五猖会》、《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一件小事》、《兔和猫》、《鸭的喜剧》、《上海的儿童》、鲁迅给母亲的通信中关于儿时海婴的有关片断等。 高中教材可供选择的鲁迅作品更多,视野更开阔。小说可有《狂人日记》、《明天》、《祝福》、《阿Q正传》、《在酒楼上》、《伤逝》、《幸福的家庭》、《兄弟》、《铸剑》;散文有《范爱农》、《纪念刘和珍君》、《我的第一个师傅》、《阿金》、《忆刘半农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也是生活》、《立论》、《死》、《弄堂生意古今谈》、《随便翻翻》、《自言自语》、《秋夜》、《过客》、《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杂文《拿来主义》、《长城》、《导师》、《论“他妈的”》、《漫谈漫画》、《登错的文章》、《沙》《“连环图画”辩护》、《死所》、《难答的问题》;自序精彩的有《〈呐喊〉自序》、《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呐喊〉捷克译文序言》、《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两地书》和《中国小说史略》中与四大古典名著相关的评论等等也应在选文的视野之内。 组合单元时还应关注鲁迅的亲人友人所写的回忆,如海婴回忆父亲的有关文章,许广平追念与鲁迅共同生活的动人文字,鲁迅逝世后文化界名人悼念先生的文章,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鲁彦的《活在人类的心里》、欧阳山的《一个够POG的男人》、郑振铎的《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白危的《记鲁迅》(二、三)、巴金的《我认识的鲁迅先生》、孙席珍的《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一、二、三)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往往最容易看见一个真实可爱立体多面的鲁迅,一个能与青年人心灵相通、深受青年学子衷心爱戴的鲁迅。 构建单元的主题要跳出陈旧的框架,围绕鲁迅的情感世界展开。极不成熟的想法是:选自《朝花夕拾》回忆儿时生活的散文从“思乡怀旧”的角度切入;《明天》、《祝福》、《在酒楼上》、《阿Q正传》、《我的第一个师傅》几篇可作“鲁迅式的悲悯情怀”;《伤逝》、《幸福的家庭》、《两地书》(若干篇)、《这也是生活》、《死》等,合成“鲁迅的爱情观生活观”;《范爱农》、《纪念刘和珍君》、《忆刘半农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白莽作〈孩儿塔〉序》、郑振铎的《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可以“鲁迅和他的朋友”为题;《铸剑》《过客》《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拟作“一个叛逆者的宣言”;剩下的可合为“冷眼向洋看世界” 和 “鲁迅谈文学艺术”两个单元。这样分一定不尽科学,说出来,只想表明,教材的选择和组合完全可以换一种新思路,以唤醒学生对鲁迅的亲近感激发学习情绪。 更新教学方法 选择教材,仅仅解决教什么,实现教学目标还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思考怎么教。鲁迅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大多语言精练,感情节制,白描见长,对于看惯了美文的学生是容易觉着枯燥的,因此探索鲁迅作品的教法也是一段艰难的路程。这里仅提出几点想法。 1、当文学作品读,不当政治教科书。对鲁迅作品的解读长期为政治的强力光环所笼罩,阐释的话语都禁锢在同一个模式里:反封建科举制度、反封建礼教,反封建教育制度专制制度;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批判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卖国罪行、揭露反动的帮闲文人的丑恶嘴脸,如此等等,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不是政治标签又能是什么?这样教,好像教深刻了,其实教肤浅了,教庸俗了。这样教,学生怎么不会对鲁迅心生反感,感到面目可憎呢? 现在,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引领学生亲近鲁迅,就得把他当文学作品来读。 怎样当文学作品来读?钱谷融教授有一句名言“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不可能不写人,但都只是在一般的社会视野中寻找人的踪迹,有的甚至是按照一定的理论,先验地、放大地去写人,人的真实形象被歪曲和篡改了。这样的作品,当时只能作为某种工具看,现在更是成为历史的一堆垃圾。鲁迅的卓越和深刻,就在于他不是仅仅看到“人”,而且能在普遍意义上去直逼人性。把鲁迅作品当文学作品读,就要引领学生去体味早先被意识形态遮蔽了的“作者的人性”和透过作品所传达的“普遍的人性”。以《伤逝》为例,如果我们只把它看作社会问题小说,仅涉及妇女解放妇女的经济地位问题,而忽略鲁迅对爱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爱情的强大和脆弱、空间的距离和情感的距离、琐碎生活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摧残和磨损、责任和情感的矛盾冲突,这些我们已经意识到可能还不愿或者不敢承认的东西,那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伤逝》。其实《伤逝》刻画人性的深度绝不亚于《阿Q正传》,我相信,引导得好,学生完全可以同“鲁迅的人性”和“人性的鲁迅”产生近乎零距离的接触,完全可以对他的作品理解到一定的深度,并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教益。 2、强调整体感知,不求微言大义。谈这个问题使我不由地想起以往鲁迅作品教学中那些争论不休的问题:“美女蛇”有没有象征义?“乌鸦”似乎已有定论,但为什么“呀”的一声飞走,深意何在?“一身玄色衣服的人” 是不是康大叔?为什么要写“驼背五少爷”?这些回想起来令人惭愧的问题背后是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误读。只见枝丫不见树木,更何况森林,这是认识方法的误区。要走出误区。文学是个感性的世界,对文学的接受主要靠感知,整体感知。过于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只抓住某些“警句”或局部形象苛求它的微言大义,只会冲淡甚至破坏它的美感,削弱作品的价值。别林斯基说过“美学到底不是代数,除了才智和教养之外,它还要求对于美文学的感受力,这是一种独特的才能。”(《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 对鲁迅作品学生能不能感知?我的回答是:有形象就能感知。仅就以上的选文而言,鲁迅以他灵动的笔,邀我们结识他的或年轻或同辈的朋友们:始终微笑的刘和珍,高度近视夏天穿着棉袍的白莽,一身傲骨“刺头”似的范爱农,清浅而不失忠厚的刘半农,他们鲜明的个性和精神世界就这样真实地袒露在我们面前,相信学生能够感知。祥林嫂孔乙己魏连殳子君,这些中国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命运像有声有色的活剧,一幕幕发生着发展着,我不相信就不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深切的同情和悲悯。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铸剑》。你读一读,那就是一篇精彩的武侠小说。其中大金鼎上眉间尺和国王两头相咬相逐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其丰富的想象力远远超出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只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把握眉间尺和黑衣人宁可毁灭决不妥协的复仇者形象,仅此而已就够了,至于其他的深意和细节不必深究,全凭学生自己体会。我相信,读这样的小说,学生又会发出一声惊叹,这,也是鲁迅写的! 现代文的阅读和教学我提倡采用中国画的写意方法,鲁迅作品的教学尤其如此。 3、重视知人论世,避免就文论文。关于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因为高考的缘故,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我们所谓的“人”和“世”往往是粗线条的,不具体的。而对每个人来说(包括鲁迅在内),生活本身是最具体的。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住了三室二厅二卫的上海人跟至今还买不起住房蜗居在潮湿的老房子里的上海人,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深层心理不会完全相同,如果诉诸笔端,一定有不同的文字。你要论世,究竟看哪一个“世”呢?最近去敦煌,在晋代洞窟的壁画中看到鲜艳明亮的果绿色,跟其它的洞窟呈现完全不同的色彩风格,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绿色是晋人的时尚色、流行色。夹在战乱间隙中诞生的两晋难有汉武盛唐的霸气,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沿袭三国的遗风,显得鞭长莫及,政治氛围宽松,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裕,文人雅士厌倦战争、向往宁静,因而厌倦大红大黑的世俗色彩而向往寄情山水的自然本色。这样看来,连色彩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原来敦煌洞窟中这一抹鲜绿称得上是一种叛逆的色彩。 新时期以来,在文艺批评领域,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最大的成就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改变。凡是研究有成就有影响的学者,都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回归历史的那时那地,追溯那人写那文时的真实心境和动因。2000年有幸在北师大进修,听王富仁教授讲现代文学史。他将“五四”作家群后来分化的重要原因,归结到是本土化还是留学生,是欧美派还是留日派,因为文化背景的变化导致了价值观艺术观的不同。这样一讲,原本纷繁复杂用阶级论很难自圆其说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再回到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来。对鲁迅“这个人”和他所生活的“世”,似乎我们都比较熟悉,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写作的时间地点尤其是他个人生活的遭际,最真实的情绪心态,我们就未必深究,常常是就文论文,就事论事,也容易误读。我们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父亲》等,一直看作是反封建的主题。其实,鲁迅自己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需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中十篇文章都写于1926年,那是鲁迅生活动荡处境险恶的一年。因为“3、18”惨案后,北洋政府拟下令通缉鲁迅等人,为此鲁迅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身体状况也不佳。后来辗转到厦门大学又人事不顺,和许广平相爱但尚未做出共同生活的决定,在诸事缠绕不得解脱之际,普遍的人性是向故乡向童年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慰藉。鲁迅亦然。因此,他才会在1927年散文结集出版时,将“旧事重提”易名为《朝花夕拾》。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诗意的名字,甚至充满了鲁迅少有的浪漫。作者在这里要追忆的就是自己单纯快乐充满童趣的童年生活和亲切温暖熟悉的故乡。如果我们不追究鲁迅写这个集子时的真实心态,误认为凡鲁迅的文章就一定反封建,这样的知人论世,永远不可能接近鲁迅作品的原生态,触摸到更真实的人性的鲁迅。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必须以教师本身对鲁迅的热爱为前提,以熟悉鲁迅作品为前提。在忙碌的日子里,但愿语文教师自己别忘了亲近鲁迅。 以上谈了自己对重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框架的一些想法。批判是容易的,建设就难。作为一个第一线的教师,我愿抛砖引玉,率先说出自己肤浅的思考和浅薄的建议,因为我们肩负着传递鲁迅薪火的历史重任,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邮箱: yuenv55@sohu.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