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未来
(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有人说:“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 ——题记 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会学语文?语文那么难。”我觉得奇怪,语文难吗?我觉得不难,可又的确很难,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确不高,相比其它科目来说,语文的课堂趣味性要强得多,可最让人害怕的也是它,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有许多人对语文进行了毫不留情面的攻击,所以语文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千古罪人”。 而我觉得语文走到今天这种尴尬的境地,就是在一旁指手划脚的人太多,在一旁口若悬河的人太多,甚至对其进行批判的人太多,而这些人又往往忽视了语文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作用。试想当一个人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心的指路时,还能知道究竟该走向东、南、西还是北吗? 这里,我想趁着新课程改革,说说我的一孔之见。 从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到后来的大语文概念到现在高喊的“语文味”……等等,等等,都不可能逾越它本身的学科特点。即:它的认知和阅读、它的理解和沟通、它的书写和实践、以及它的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格化的精神体现、人文精神的体现。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它的人格精神的体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改来改去的只是表面化的形式,却忽视了它的人文内涵。 一、 工具化的倾向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如何,可我们却忽视了,《三字经》和《增广贤文》等很多最早的蒙初的读本中,所教给人们的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忽视了真、善、美的品质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的不可分割。在教学中,我们也只是强调把字写好,写对,不然要扣分,不然不会写某某字,会被人笑话……我们只是在强调语文的基础和工具作用,却忘记了它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气质。不知道这样的语文还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语文还有什么趣味?语文已经脱离了我们和生活而成为了我们为了应付考试的书写的工具而已,就象笔那样表面化,当然也就象街头的招贴画那样不持久了。 二、快餐化的倾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生吞活剥地,大量无法在短时消化的东西,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须如何如何了。特别是小学里,就已经要求阅读多少文章,小学考试里的阅读更不用提。无法想象,我们的课时减少了,科目减少了,难度降低了,怎么还要减负?减什么?学生累,又怎么会累的?如同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一样让人喜爱,可不知中国人的肠胃的消化功能不到位。中国文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是稍微油炸一下,能出味吗?那是需要多少代人苦苦地熬啊熬出来的。可是我们的课堂里全都有了。其实语文是要与时代同步的,脱离了实际的快,脱离了本身特点的多并非是件好事,我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迁移阅读……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反胃。吃快更不消化。这样的语文还能不难吗?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地体会一句话的含意,语文还有什么蕴味可言? 三、课堂与考试的误区 有过这样的体验:改到一篇无法阅读的文章,于是叫来本人,以为她天生智障,结果其伶牙俐齿,对答如流。我无言了。应该是谁的错?过去我不承认,现在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若不是我们把教书只当作了教书,若不是我们把课本与生活割裂开来了,若不是我们就想考试能有个高分,可以有个好名声……我们的学生能这样吗?就象我此刻在这里尝试着用散文的方式来写这篇文章一样,为什么论文就一定要语调铿锵?太多的为什么了。在新课程里专门提出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可就没有如何正确评价老师的,这又是为什么?在我们终于喊出要让学生有研究性地学习后,为什么不能让老师也能带着探索的欲望去教学?让评价成为指导我们的前进方向,而不是一味的给我们地教学造成的威压? 四、语文课怎么办? 前文说了,我们的语文课被人喊来喊去,其实真的已经不知该怎么上了?我在这里提一点愚见:以人为本就好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意思也大至如此吧? 能不能试着让学生提问?能不能试着让学生来讲解?能不能试着让学生自己总结?能不能试着让学生去欣赏?去体会?品味? 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可以把课本改成剧本,然后来演……当然准备了两个星期,一节课就上完了,他们的演技也并不高明,可在他们的表演中有他们自己对小说主人公的理解和处理,我惊讶、我也欣喜,我表扬了他们,其实我知道,我在更多地肯定自我。所以我常常想,能不能不用课时来衡量?能不能不要课本来束缚?学生们的思想很多时候比我们的要活跃得多,广阔得多……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人人都争着说话,人人都忙着写字,人人都可以“来去自由”……当然常常会被说成管不住学生,课堂纪律不好。 我还喜欢在课上与学生开玩笑,与学生争论,更喜欢有人接嘴,也喜欢接学生的话头。假如有一天我们能在室外上语文课,假如我们敢在语文课上堂而皇之地看一场电影,我们就可以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道歉,也可以真心地为别人做些什么而不用被人猜测成别有用心,那才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吧?这也才是新课程的最终目标吧? 五、抱定青山不放松 文无定法,那么课能有定法吗?“一千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面对同样的教材时,会一样吗?那么多的学生面对同样的课文时,会一样吗?教散文时,我喜欢让学生朗读,更喜欢自己朗读。每每碰到一篇优美的文章,我喜欢给学生朗读,而学生们也能用心聆听,可有学生说了,“老师,你能不能少读点?我们班里有很多朗读高手呢!”于是让他们读,尽管不尽如人意,但那种“拿腔作调”,多少令人欣慰。 于是我总结出一条自己奉行的原则:“永远让学生先——”现在这样看来,就是以人为本吧?也应该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了吧?这样的课堂尽管难控制一点,但能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比唱独角戏,还是要好一些的,我以为。 新接一个重点班,学生不喜欢。我纳闷:我一向受学生欢迎的,怎么?后来知道,以前的老师让他们先作自我介绍,然后才是老师自己。不用说,这样的学生表现欲太强;但多少能看出一些他们的意识倾向,也多少能知道一些我们该怎么样上课了。教学教学,如果光有人教,而没有人学,还行吗? 也有学生跟我建议:“老师,上课老这么说,说这么多累不累?” 有学生说:“老师,你还是给我规定一个题目吧,我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好?” 有学生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上新课?还是上新课好玩,有新鲜的东西。” 一次次的交谈,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学生究竟怎么了? 其实稍微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学生被我们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被我们给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的思想被我们的教育残害了。我们的教育多少年以来,就一直在学习别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是有着那么多的精华的,可能是我们闭关自守时间太长,怕了;可能是我们因为不知道别人的先进吃亏吃怕了;也可以能是我们太急于想赶超别心切了……可我们恰好忘记了,保持自我,充分地体现个性,才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追求的。 不是有李白的浪漫与想像吗?不是有杜甫的沉郁与忧思吗?不是还有我们的民族英雄们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吗?不是有我们“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吗?不是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培养吗?我们的母语教学而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语教学而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我们的教育能算成功吗?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个性的认识越来越强烈,对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想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未来的选择吧?我们的努力开创未来,同时未来也对我们有所选择,我们的新课程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吧?我们选择新课程,就是选择了一种未来,选择了关心人本身的未来,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未来,选择了我们的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的未来,不要再规定好统一的模式,让我们必须如一地遵照执行了吧;不要再让我们本来已很单一的思想再传染给学生了吧;也不要再让学生必须一致地笑,一致地哭了吧;还学生以本来的思想,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让每个老师教的语文不要一样;让每个学生学的语文也不要一样;让我们的语文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母语具有其本来的博大精深! 朱岭 2003-12-28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