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同行说的话——在南阳市首届基础年级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励志演讲稿 手机版 | ||||
郭杰 一、开场白 我今年39岁,有16年的从教生涯,也有个中学高级老师职称,和许多同行比,我还只是个后辈,偶然产生一些看法,肯定不成熟之处多多,蒙大家看重,给我机会说出来,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二、当今教学状况 作为教师,我庆幸我生在了这个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异常尊师重教的时代,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话语自由的时代。 有些老师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那我们就看看事实。 关于尊师重教,有不少调查表明,家庭投资中教育投资占的比例最大。其实不用调查,看看我们自己就知道了:一天一天地攒钱,到了孩子上学,一下子就都拿出来了。我经常听到家长说“只要孩子能上学,我砸锅卖钱也让他完成学业”。上高中,大部分家长要花上万元,上大学的平均花费怕是以十万元计。可以说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是不惜血本,有时甚至近于疯狂。 关于话语自由。语文教学是一个说话的行业。文化大革命打右派据说语文老师的比例是大的。现在教学活动不再受到限制了,反而处处得到鼓励。这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早些时间还讲稳定,现在多提创新,而且生怕你不创新。国家有很多的提法:从三个面向到素质教育,从成功教育到与时俱进等。国家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你放开手脚干。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改革也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很多教学大师纷纷登场,钱理群、于漪、魏书生、黄玉峰等,真是你未唱罢,我已登场。各种教学理念和手段也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的也令人眼花缭乱:情感教学、情景教学、诱思探究、合作讨论、发散性思维、研究性学习、多元化阅读、多媒体手段等难以列举。 面对这百花竞放的局面,很多老师深感惊喜的同时也深感茫然。如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学、发散性思维、研究性学习、情感教学、诱思探究、合作讨论等都遵循并且鼓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理念,可是中学师生最终面对的考验却是中招、高招。不幸的是,中招、高招考试的答案大多是唯一的。 这个拦路虎就如此嚣张地蹲在全国教育人的面前,无法通过。于是,大家就狠批应试。然而,批完了却找不到更好的代替方法,却又不得不承认考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于是,最终倒霉的是老师和学生:一方面很批应试,一方面努力应试。即增加了心理负担,又降低了效率。 这让我常想到江青的一句话,“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教育的外部环境如此之好,真是喜人;而教育自身的混乱状态也真是逼人,逼着人给它找一条出路。 三、语文教学的出路 也许由我说语文教学的出路有点太嚣张了,或许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但也不够谦虚。我的想法很简单:多元造成的混乱只能由一元来解决。毛泽东说得好“纲举目张”。语文教学的纲是什么?我想就是阅读教学。语文能力的纲是什么?我想就是阅读能力。把文章读透了,老师讲课自然行云流水,左右逢源;把文章读透了,学生做题自然得心应手,应付裕如。 四、阅读教学的问题 总结老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达不到自由境地的原因一是不重视阅读。二是来自自身的干扰太多。 不重视阅读的表现很多,如很多老师信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把做题当作学生高分的法宝,不重讲课,重视训练。如在多媒体教学中,经常用多媒体手段代替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人文本上引开。有时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如讲小说,忘记了自己是在进行语言教学,用直观的改编电影来取代文本。而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主体论等的教条化实践,也影响了老师在课堂上将阅读深化的步伐。 而来自自身的干扰则更多,而且因为来自自身,往往“不识庐山零点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难自觉,又必须自觉。 总结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我概括出以下五种情况。 1、阅读教学中漠视文本的现象。 有一个自己的例子,给大家讲一下。 2002年秋期,我是第三次讲《简笔与繁笔》。备课时,看到文中有一句话,原话如下:“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我看到这句话时,就想“破落”二字怎么就能“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呢?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找《水浒传》来参考,看到原文,吃了一惊:原文竟然是“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破落”和“败落”一字之差,粗看区别不大,细想差别不小。“败”有颓败、朽腐的意思,是不但破而且旧;“破落”只有破的意思。举个例子,假若新建的房子被砸了,只是破,不会给人败的感觉。只有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才能使建筑物产生“败落”的景象。所以景阳冈上的山神庙能够给武松“败落”的感觉,正说明它久经风吹日晒雨打而且无人管理。只有“败落”,才可表现出这里“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所以,“败落”和“破落”一字之差,在此语境下,理解上却有天渊之别。后来,我给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的作者周先慎教授写信探问,他仔细核对,确认了这一错误。通过查资料,我还了解到这一错误在文章第一次发表时就存在了,那是1981年2月18日,报刊是《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在1991年选入教材。到现在有十多年了,这个错误一直存在。一篇文章出一个错别字不算什么,但是,这么一处无法推导的错误,在这十多年中,被无数的老师讲过,被无数的学生读过,却没有人发现,这里反映的问题就严重了: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句话。这中间包括我自己。这个例子反映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漠视文本到了何种程度。 2、对文本进行想当然的解读。 刚才,我说我在讲《<宽容>序言》时顺口说“对错误不能宽容”就属于这种情况。其实,“对错误不能宽容”根本就不是《<宽容>序言》里的东西,完全是我想当然加上的。如果排除干扰,阅读《<宽容>序言》,我们不难看到,房龙批判的无知山民正是在自认为十分正确的前提下杀死了漫游者;守旧老人作为千年律令的守护者,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不会犯错误。所以,房龙讲宽容,是因为他深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正确地对正确和错误进行判断。所有的正确和错误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主观倾向,都只能是“我认为”——“我认为正确”或者“我认为错误”。房龙讲宽容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要求我们对于那些“我认为错误的”给予宽容——即使你像守旧老人一样坚定地认为你是正确的,你也要给漫游者以宽容。 这种想当然的解释不仅我有,专家也有。在2000年人教版实验教材中,《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阅读提示上,专家就给了这么一句话,“《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我们来看看海子在这首诗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阅读文本,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海子要“从明天起”做的幸福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今天做。他为什么不在今天做呢?难道他不想早一天获得幸福吗?如果我们注意到文本中多次重复的“从明天起”,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海子所强调的正是“从明天起”。而我们知道,“明天”代表希望,今天代表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天只能是明天,明天永远不会是今天。如果一切只能“从明天起”,则表示希望只能是希望,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所以,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文本层面上,海子放置的虽然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突出、更深刻的,却是海子对向往的绝望。对向往的渲染,只是为了反衬绝望的深刻。结合海子在两个月后的自杀,以及自杀时手里握着的“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的字条,我们可以推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正是海子自杀的信号。正是他对美好生活的绝望,使他写出了“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样冰冷的绝笔,使他能够有决心投身到飞速运行着的火车轮下。 3、总想在文本后面找“深刻含义” 举个读本上的例子。2000年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一册选了余华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少人觉得读不懂。认为在故事背后没有东西。其实它的东西很丰富,而且全放在文本的层面上。它的主题就在题目上标示着。你看,《十八岁出门远行》,单看题目就会对这篇小说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十八岁”是什么?十八岁是成人的标志;“出门远行”是什么?是离开家,离开家就是走向社会。在这里,有两组相对的概念:少年和成人;家和社会。显然,“十八岁出门远行”标示的内容就是:一个刚刚成人的“少年”到社会上去。作品在少年理想和成人现实的比照中,揭示了成人世界所充斥的冷漠、欺骗、暴力。在这里作家将自己理解到的生活的本质(当然只是一个方面)几乎一勺烩在了文本这一层面。我把余华的这种创作方法概括为“以现象展示本质”。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把注意力放在文本上。文本清晰,主旨也就明白了。 最让想在文本后面找“深刻含义”者失望的,要数选入五册教材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它让所有要在它身上找“深刻含义”的人失望而且发呆。孰不知,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人生都是荒诞无意义的。他们认为要表达这种无意义最好采用无意义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效果。他们追求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无意义,一种彻底的无意义。现在,面对《等待戈多》,你想找出点深刻意义来,那还真难。其实,阅读《等待戈多》,当你感受过那一种茫然无聊的荒诞情绪时,应该说你已经读“懂”了。 4、强加某种意义给文本。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把《项链》的主题说成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其实,我们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莫泊桑身处资本主义社会,他不大可能像我们今天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虚荣心有那么清楚的认识,也不大可能有我们那么高的批判热情。相反,从文本出发,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莫泊桑的笔下,玛蒂尔德是非常优秀的。丢项链前,她凭自己的青春、美丽、聪明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丢项链”这一偶然事件使她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难能可贵的是,丢项链后,玛蒂尔德没有消沉,作者刻意地表现了玛蒂尔德面对巨大灾难时的勇气和信心。然而,当她终于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一次自己的人生时,她却再一次被命运嘲笑:十年艰辛,青春美貌换得的只是价值五百法朗的假项链。有什么比这种滑稽更能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杀伤呢?玛蒂尔德在遭受如此打击之后还有勇气活下去吗?我们从《项链》中看到的是品质优秀的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莫泊桑生怕读者看不懂这一点,他甚至自己站出来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但是,我们的某些专家学者对这些视而不见,只管非常坚定地说《项链》的主题就是批评资产阶级虚荣心的。 5、在多元阅读旗号下的误解和曲解 谈到阅读,很多人会引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鼓励别人也鼓励自己从同一文本中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并且美其名曰“创新阅读”,更时髦的说法叫“多元化解读”。创新的风气之盛,据说某小学已经在鼓励1+1等于3了;又据说某初中的学生已经不走门而走窗户了;又据说,某高中已经不走楼梯而直接跳楼了。因为1+1等于2多老啊!而走门也已经走了几千年,烦不烦啊?楼梯虽然时间短一点,但也走了很久了,太俗!然而跳楼行不行?行!只要不怕死。不走楼梯行不行?行!可以坐电梯。但你注意,楼梯,电梯也是“梯”,都有“梯”的功能:就是能够将你安全送到楼上楼下。创新阅读有没有限制?多元化阅读有没有一元核心?无数的“哈姆雷特”都是从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来的,该不该有一个基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你从《哈姆雷特》中读出了一个猪八戒,行不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然而,多元化阅读者是自由的。他们天马行空,毫无羁绊,自由得很。对于《项链》,你说玛蒂尔德就是虚荣,一身毛病;我说玛蒂尔德十分优秀,完美无缺;在多元阅读者看来,这都是对的。 于是,不少杂志上我们看到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百花齐放,和平共处,百家齐鸣,鸣而不争。然而,当我们得意于我们胸怀宽大时,我们忘记了让我们获得得意的物质基础——文本,我们也忘记了给我们提供这一基础的人——作者;老师们在得意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时,忘记了高考答案可大多数是唯一的。 很少有人去想一个简单的事实:文本的意义是一元的,作者的意义也可以说是一元的。 当然,我已经说过,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义不会完全相同,要求读者的意义和文本的意义完全相同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忘记了作者意义、文本意义的一元,会使我们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唯我独尊地对文本进行误解和曲解。如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解读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颇不宁静”解读为“对革命处于低潮时的忧愁”,把《杜鹃枝上杜鹃啼》说成是“表达了作者愉悦的情感”,把《山民》解读为表现了现代愚公的精神……比较中学教材事中外文章,我们会看到,凡是写新中国或者我们朋友们的生活的,都是光明的、积极的、表扬的、肯定的,凡是写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都是阴暗的、消极的、批判的、否定的。所以,我们不允许玛蒂尔德有美好的品质,谁让她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呢?所以,我们不允许海子对生活绝望,谁让他“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呢?所以,我们不允许朱自清像文人那样多愁善感,而要求他必须像共产党员一样对处于低潮的革命忧愁不已。同理,不幸活在抗战时期的周瘦鹃也必须与党国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到对遍布生活的哀情熟视无睹,而必须汇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去写《亡国奴日记》这样的抗日文学,不幸的是羸弱瘦鹃离开了郁郁山林,却无飞越金戈铁马大地的能力,于是只好到园艺中去苦度余年。 五、问题的症结所在 总结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一言以蔽之,是自己的思维习惯在起作用。以前重阶级斗争时讲要肃清什么什么的流毒。现在看来,人确实是有流毒在身的。我们的这些思维习惯其实来源于我们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生活在这种文化中,我们不断地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却不自觉。这种文化对阅读教学干扰较大的有三点:政治定式,道德干预,教条阉割。像我们对《荷塘月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山民》以及《项链》的解读大部分是一种政治的潜意识在起作用。这种潜意识深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却又不被我们觉察。 六、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在没有现成阅读理论的情况下,我实行拿来主义,给大家找到了以下四种理论来解决文本阅读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批评”。它的核心就是重视文本,从文字这一形式上入手进行解读。这个理论非常简单,但它给我指明了方向。 二、“微扰论”。这是我在《宇宙的琴弦》这本书中看到的。它本来是科学家研究天文物理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天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由于牵涉到的因素太多,往往使研究无法进行,科学家们就想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把次要的因素先放在一边,集中力量去研究主要的因素,得出一个近似值,然后再将次要因素逐渐加入,对那个得出的近似值进行修正,以期得到一个最近似的值。这就是微扰论的理论核心。也很简单,但很实用。 三、复杂范式结构。这是我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吴彤那里借来的。吴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讲复杂范式结构时,举例子讲到阅读的复杂性。他讲的很简单,他说,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三种意义:一是文本的意义,二是作者的意义,三是读者的意义。我们常说“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这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三种意义。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这一句话,莎士毕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他是有一个哈姆雷特在胸中的,这就是作者的意义;而剧本的文字中也固化着一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文本的意义,文本意义上的“哈姆雷特”虽然是作者创作的,但肯定不会和作者胸中的完全相同;而每位读者在心中构想的“哈姆雷特”形象就是读者的意义;它更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 这个理论对我启发很大,它让我认识到,一、作为客观存在,文本的意义是稳定的,甚至是固定的。二、文本虽然出自作者,但是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义不会完全相同。三、文本的意义虽然是固定的,但是读者在阅读时由于种种因素会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挑选、添加、甚至篡改。 阅读过程中的三重意义揭示了阅读中最基本也最普遍的矛盾。可以说,正是文本的意义、作者的意义、读者的意义都各不相同才使得阅读有了意义,才使得阅读丰富多彩,才给创新留下了空间。可是,它也同样造成了作者的巨大痛苦——他们深恨没有知音。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要求如此之低,可见对知音的绝望。就是知名度极高的《阿Q正传》,鲁迅在临死前还说“《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以后,供人一笑,颇亦无聊”。很多人对川端康成的自杀深感茫然,他们说:“我要是川端康成,我才不自杀呢!诺贝尔文学奖啊!20万美元,可是170万元人民币啊!”可是你如果读懂了二册的《花未眠》,你就会理解川端康成的死。同是超一流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即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5岁的海子在自杀时手里握着一个字条,上写“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子用诗的语言告诉我们“与任何人无关”,这就是他的生存状况。事实也正是这样,面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的教材编写者看不到海子一再重复的“从明天起”,只看到“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多么大的误解?这足以让海子再自杀一万次。还是李白说得直“自古圣贤皆寂寞”,还是孟浩然说得好“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艺术欣赏上的知音之少,遂使伯牙和钟子期一遇而成千古绝唱! 四、禅宗美学。禅宗美学本身玄学意味很深,我对它理解有限,没有能力用三言两语给大家说明白。但正是它给我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使我获得一种空明、清澈、坦然的心态。以这种心态来阅读文本,比较容易排除自身的干扰。 总之,在掌握了这些阅读理论之后,我相信你也可以对文本做比较透彻的解读。 大家现在可以进行的操作如下: 第一、提高语言的敏感性。具体方法,看《裸眼读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实例,它们会对你潜移默化。 第二、提高对文本的敏感性。具体方法,看《裸眼读书》,因为书里有很多实例,它们会对你潜移默化。 第三、提高理论修养。具体方法,看《裸眼读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实例,它们会对你潜移默化。 第四、强化分析的精神。具体方法,看《裸眼读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实例,它们会对你潜移默化。 第五、对作家富于同情心。具体方法,知道而且不要忘记就行了。 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远不是我能够讲明白的。我想我今天的这些话语其实只是引玉的“砖”。真正的“玉”正隐藏在大家的心中。非常感谢各位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希望今后与诸位同仁在阅读教学上携手共进、取长补短,使我们的教学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大家。 河南省南阳市二中 郭成杰 2004年10月29日 作者介绍:郭成杰,现为南阳市二中语文高级教师,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名作欣赏》《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等十几种杂志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现就其中阅读教学这一块结集为《裸眼读书》。其教学思想中主张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认为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主张阅读能力为语文能力的核心,主张将语文能力扩展到各个学科。尤其是将语文培养阅读敏感运用到其他学科的读题上,以促进学生应试得分能力。《裸眼读书》即是其这种思想的结晶。另外,郭成杰所教毕业生均有不俗表现,其所在学校虽为二类学校,却是2001年出了河南省状元刘冰。这和他的教学思想不无关系。 作者邮箱: GUO0645@YAHOO.COM.CN 相关链接:励志演讲稿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