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活着--美文听读材料(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潘广 真实的活在当下,接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为爱而执著,因为善良而高尚。 爱谁都值得 马德 杂文报 2004年8月27日 他原本是一个弃婴,二十年前被一个女人抱回家。 这家就夫妻俩,四十岁上下,膝下无儿无女,住在这座城市的边上。日子过得也很凄凉,丈夫有病长年卧床,女人常常靠出外帮别人做事或者捡破烂养家糊口。然而,这家人对孩子并不薄,视同己出,虽然苦巴巴的,还是买了奶粉鸡蛋,一路把孩子拉扯大。 长大后,小学没念几天,他就不上了,跟着一帮孩子胡混。开始,他还回家。后来,一看到养父病态恹恹地躺在床上,养母头发蓬乱地忙这忙那,他就有点烦这个家了。有一次,在城里的公园,他跟几个孩子抢了民工的钱,结果被抓了起来。放出来后,他想,如果那个家有一点儿嫌弃他,他就彻底地离开。然而养母依旧亲热地待他,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之后,他的养父死了。他的养母也愈发地老了。到了就业的年龄,他没有找到工作,一天到晚四处闲转。结果,因为一次合伙抢劫,他被判了五年。五年的日子是灰暗的,这期间,还是这位六十多岁的养母,千里迢迢,奔到他服刑的监狱,探视他。望着已经风烛残年的养母,他有些痛心,觉得有些对不起她。 出来后,他并没有回到养母所在的那座城市。他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另一座城市住了下来。几乎没有安稳几天,他便又和当地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勾搭到了一起。这一次,他们要做一宗大“买卖”,然而,蹊跷的是,那天他们一伙人几乎就要得手了,结果他负责引爆的炸药,竟然没缘由地哑了火。 因为炸药没有爆炸,运钞车安然无恙,周围的人安然无恙,而他们却被警方抓获了。在警方的询问中,他交待,他之所以没有引爆炸药,是因为他在即将点燃引线的一刹那,他发现,旁边有一个蹬着三轮车的白发蓬乱的老女人,像极了自己的养母。 他的这一闪念,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通过派出所查询,得知他的养母还活着,警方便千里迢迢把他的老母亲接来,安排与他见面。当养母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便一下子扑上去抱住了他,母子俩抱头失声痛哭。养母说:“你的事情,警察都和我说了。”他哭得愈加地不能控制了,他说:“妈妈啊,儿子对不起你,对不起你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地抚养。我这样狼心狗肺的家伙,辜负了你这么多年的爱。”他接着有些撕心裂肺地喊道:“妈妈,你爱错人了……” “不,”养母拢了拢头发,接着说,“妈妈并没有爱错人。是的,在这之前,妈妈也曾伤心过,对你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这一次你所做的,让妈妈知道了,妈妈并没有爱错你!” 故事的结局很简单。漫长的刑期之后,他也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他在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城镇开了一家小吃店。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原来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们所知道的是,他接济过不少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他死之前,把他的那家店留给了一个孤儿。他给这个孤儿的遗言只有一句话。那句话还是他的养母留给他的:这个世界,爱谁都值得。 智慧的活在当下,在艰辛中活出快乐,在烦恼中活出意义。 细微处的善良 朱闻杰 长江日报10月14日 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回,一位日本歌舞伎大师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你的草鞋带子松了。”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来,系紧了鞋带。 当大师走到门生看不见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来,把刚才系好的鞋带又弄松。显然大师是想以草鞋带子的松散,来表现这位老百姓长途跋涉的疲劳,演完这场戏后,有人问大师:“你为什么不当时就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场戏的真谛呀!” 大师淡然地回答道:“别人的亲切关怀和好意必须坦然接受,不可随意封住别人对你的善意提醒。” 有一位名医给病人看病前,总要和病人握一握手。不管寒冬腊月,一年四季他的手总是热的。有一次记者来采访他:“请问你最得意的医术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你们所说的有什么高明的医术,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就是这个了。”他停下来顿了顿,掏出口袋里的暖手炉说:“天冷的时候我就用它来暖手,让病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而不是冷冰冰的绝望。” 歌舞伎大师和那个医生,在细微处绽放着他们的善良。 一道受用终身的测试题 佚名 冷丽工作室 给你做一道题吧, 测试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过自已对自已的考验。 这是一家公司要招收新的职员其中一个测试的问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呢?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在你看下面的话之前仔细考虑一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 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 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同时有些人认为一样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但是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 "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每个人我认识的人都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都没想到。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从容的活在当下,弹奏一曲优雅美丽的自由之歌。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刘燕敏《长城在线》 2003-2-26 16:03:46 前不久,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出来之后,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难道这些点击者的生活还不如当时的梭罗吗?显然不是,因为从点击者选择的国旗来看,他们大多来自于西欧及北美。这些地方的人,即使是所谓的穷人,也远比当时的梭罗富裕。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羡慕起梭罗呢?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位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他就义无返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 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我做了作家,我非常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我想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 后来他们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的经理、饭店的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的职员。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意旨,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在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的忙碌。 我不知道,美国梭罗博物馆最终是否找到人们点击“否”的真正原因。我唯一清楚的是在点击“否”的431439票中,有我的一票。因为一直我认为,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 2004年10月29日 作者邮箱: tcyxpg@msn.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