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江城正值梅子黄时,许是为了逃避这满城风絮般飘扯不尽的一川烟雨,暑期开始,我们踏上心慕已久的匡庐之行。一路风尘穿行于苏、皖、鄂、赣,历经瓢泼大雨,堵车,追尾口水大战,用时十七小时到达九江。九江人民“热烈欢迎”我们这群远道客人,梁上君子当晚就窃走同事财物合计近四千元。以后几天里,受害者凄苦的表情时时在我们陶醉于山水之间的喜悦中隐显,如在一盘佳肴中发现了只苍蝇一样让人不快。

上山

晨,雨停了,起雾了。山路一个弯道接着一个弯道,细雨蒙蒙,若有若无的薄雾从夹道葱郁的林间掠上来,似烟似幔。一霎时四周皆罩在一片茫茫白色中,要是琼瑶见了,必赞为绝妙的“雨蒙蒙雾浓浓”的题材。临近山门,起风了,群山忽卸去素妆,苍苍翠翠延无边际地显在眼前。那雾在风的扯动下,丝丝缕缕胁裹着雨滴向山脚退去,后一个山头飘过的一股大雾却在风的怂恿下兜头罩在眼前的山头上,如一匹巨布直甩开来,一泻而下--------瀑布云!谢谢了,秀美的匡庐,你竟以这种奇观来欢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宝树•龙滩

急冲冲地甩下行囊,扛着晕乎乎的大脑,我们迫不及待地前往导游安排的第一个景点。天色阴郁,小中巴刚离开宾馆不久天就开始抽泣了。穿上早就准备好的一次性雨衣,沿着林间的石板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谷中行进。一列队伍著各色雨衣,衣帽尖尖,在修竹松林间蜿蜒而行。同事指着大伙说:非洲巫师驱赶的东东来了呀。还真象,大乐。

小径两侧翠竹苍松相杂,雨水中夹着林间腐殖土的气息。让忙碌在喧嚣都市中的我们备感久违的亲切。雨大了。顺着小径汇成孱孱溪水沿山势下流,浸湿了鞋底,半条裤腿也紧裹在腿上,而雨水象一个顽皮的孩子,从雨帽边缘渗进来,掉在人的眉上,睫毛上,腮上,又流进嘴里,甜甜的。

到达三宝树(两棵柳杉,一棵银杏)时,雨注如麻,目不能仰视,只见树身,约四人合抱,又见摩崖石刻“婆罗宝树,僧昙诜手植”字样,昙诜是晋人,算来也有1500年的树龄了。沿石径下到谷底,在古木翳荫的峡谷之间,一道溪涧绕曲藤石垒,夭矫而下。骤雨初歇,伫立潭边,看万斛明珠尽抛涧底,一丛飞瀑澌裂苍崖,耳边隆隆不尽的闷雷。大有“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气势。导游告诉我们这便是黄龙潭,又环指四周这便是黄龙谷,避雨的地方就是黄龙寺。鸡与蛋谁先有的古老问题又裹得我一头雾水。

毗邻便是乌龙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轻飘而下,短而有力,如竖琴古埙,悠扬低浑。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令人宠辱皆忘,名利淡泊,顿生结庐长居,不复与世之感,还是吴迈说得好:“科头赤足坐石梁,时复枕石卧羲皇。濯缨濯足人自取,即此依稀到沦浪。”

会址

随着纷纷扰扰的人流,卷着我来到一个二层灰旧的建筑面前。正面入口为三扇拱形大门,与中国的古城门相似。这外貌拙朴,沉静的建筑内却上演过一幕幕历史的正剧。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它就是著名的庐山会议会址,今天的庐山人民剧院。

低垂的帷幕,斜矗的红旗,正中悬的主席像,大厅排列整齐的座椅,桌上一溜茶杯,有几只杯盖还掀放在一侧的桌面上,仿佛只是列席者因故暂离,马上返回的样子。一种凝重和朴素中透出的严峻、庄严、静谧----我突然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仿佛从四面伸出无数双手合过来抓住我的身体。所有的游客都和我一样,放轻了脚步,因为我们都分明感到历史在这里驻足时那沉重的叹息声:1959年的那次会议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个沉重话题。这次会议让今天的我们叹息的不仅仅是一个彭大将军-------从建国初期的马寅初、张恺帆,到文革前后的杨伟名、张志新、李九莲……家国、民族、人类的进步无不依赖于思想的解放。我国人口众多,历代不乏敢于直面人生的思想者,然历来归宿向好者颇寡,家破人亡者甚众。如果我们只给死者平反,而不给生者建制,平反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因为如果没有制度来保证后来的思想者能够“安全地思想”,他们就仍然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这不仅令死者难以瞑目,也会令生者感到不安。

中巴车调头离开之际,再一次回望会址,它背依青山,旁临碧溪,耸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凸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冷峻。

美庐

一袭绿墙,绿顶,绿栏杆,碎石铺就的小路,180号别墅掩映在丛林绿竹间,房子倒也普普通通,。小径旁一块巨大的卧石上摩刻着“美庐”二字,据说是蒋介石所书。二字边缘多有人为破坏的斧凿之痕,导游介绍说是“红卫兵”小将所为。十字形的引阶,代表着西方基督教的博爱与平等:但是蒋某人没有与全国人平等也不见他博爱,仰人鼻息,委器他人,最终偏安于东南孤岛。立于二楼阳台四顾,弥眼的绿色,没有空隙,夹耳是峪间潺潺作响的溪水。

方此空灵之景,想风云往事:当年此地曾是国民政要大员汇集之所,门庭若市。而今已作云散雾逝。唯余百年古宅,倾听着善作噱头的导游制造出一些或真或假的传说。想蒋公当年,也不失为一代枭雄襟怀,奈何一声“委员长,久违了”便逃席离座而去,“换了人间”-------天下得失,不在乎名曰中正,口曰仁义,民心向背则见胜负之数,道义所践就定华夏乾坤。

长江逝水日继夜往,浊酒一杯,道尽千古兴衰,斯人已矣,庭院石墙、竹栏木阶,添了许多沧桑。唯见楼后一株苍松,在雨后阳光下翠碧欲滴。悲哉,喜哉?美庐无语。

五老峰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偕同妻子宗氏来到五老峰,五十开外的诗人从心底里感谢大自然界的恩赐,为他在人生长途跋涉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灵气盎然”的山水宝地,他激情地吟唱: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作为“抚云松”的“太白读书堂”,便在五老峰东侧建了起来,为这里凭增了几分人文气息,出后人留下了“要识庐山先辈面,含情一抚六朝松”的图腾。

天色向晚,我们在夕阳斜晖中鼓足最后的一点余力朝着峰顶出发。

苍崖磊磊,皱折叠叠,形成五大“花瓣”浮在云海之上,酷似出水芙蓉,怒放在鄱阳湖的万倾烟波之边,令人称奇、浩叹和赞美。又如五位面目清癯的古老先哲,正襟危坐,凝神沉思--不知有多少宇宙的奥秘,在古人突出的额头中盘旋,令人尊重、敬畏和景仰。五老峰由石英砂岩构成,其抗蚀力不等,因而出现参差悬空,棱角锋利,线条清晰的奇特伟象。其雄伟险峻,浩荡神奇,为庐山诸峰之首。李白赞叹它:“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暮色四起中,连绵起伏的五老峰似在朦胧欲睡,将它光秃秃的千沟万壑向四面八方自由延伸出去,舒展在天地间。峡谷中,隐藏着深蓝色的阴影,蓝烟青气荡漾,增加了几分神秘安祥的气氛。

五老峰中四峰最高,三峰最险。四峰高度为五峰之首,登上此峰,依松举目睽探,前有层峦叠嶂,后有鹰旋深涧,旁有斧削悬崖,侧有峡谷悬流,真可谓是“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纵目远眺,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尽收眼底。恍兮惚兮,远远的前方就是陶令笔下的桃花源。

苍茫烟波里,它鹤发长披,临湖垂钓的它似乎经历了沧海桑田,清风明月夜,毫不动容,依然正襟危坐,长年累月地凝视帆影点点,倾听着鹤鸣声声,将沉重的理性化为丝丝缕缕的云烟,这千年不变的守望中他们倒底在等待什么?

下山

我们“跃下葱茏四百旋”,再见了,慧远的净土,陶令的南山,谢公的茅庐,李白的瀑布,乐天的花径,朱熹的秀峰,……身在山中不识,身在山外应该识得它的真面目了吧,回望庐山,雾又起了,群峰无语时隐时显。

亦不识。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