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话题十五题(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吴吉

一,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谬误便邀约真理和自己一起下河洗澡。

真理不知道这其实是谬误的一个大阴谋,便欣然前往。就在真理陶醉于河水的凉爽的时候,谬误却趁其不注意悄悄潜回到岸上,穿走了真理的衣服。真理发现后为时已晚,因而只好躲在河里不敢上岸。

而谬误呢,却每天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

正因为这样,生活中的所谓真理,往往是谬误穿着真理的外衣,而真理只要一露面,便是一丝不挂的赤裸着身体。

请你以“真理和谬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谬误常常披着真理的外衣四处招摇撞骗,而真理常常是赤裸裸的,因为它是正确的,所以无需装饰。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很容易被谬误所迷惑而抛弃了真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少吗、这样的教训还不深刻吗?对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要深入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认识,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有认识深度的文章来。

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1986年,他们替国外一家公司代理服务器,有一个客户购买的服务器出了问题,结果国外的公司未能找到,无法赔偿,就这样联想赖了客户两万元。但这成了压在柳传志心头的一块石头。几年后又碰到那个客户,柳传志赶紧将两万块钱还给对方,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面对媒体讲出的内心最为真切的感受,最该保守的秘密,然而,他说了――因为他说了,他才更受尊重。

每个人心底里都有一些不能讲也不便讲的亏心事。对于良知和灵魂,这些会成为酵母,渐渐发酵必成为忏悔。

最好人人都能忏悔,将隐讳的心思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

请你以“我的忏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看你犯了错误之后怎样对待。柳传志的行为,是不是对你有所启发呢?这篇文章的话题是“我的忏悔”,关键是要把“我”摆进去,这样,才不会光说空话,犯空对空的毛病。

三,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看见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

请你以“说与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如果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只是认为拣了一个便宜,那么还会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诞生吗?很多看似深奥的道理,却寓于常见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之中,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去发现、去思考、并且动手去做。光说不做,喊得再响亮,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都有。只要你用心观察,就能找出充分的事例,写出有理有据的好文章来。

四,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丰富的美之外了。

请你以“发现与追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材料告诉我们,你要能发现美,你就不能是一个精神的贫乏者。而且,光有发现还远远不够,你还得有对美的不懈追求的精神,这样,你才能生活在世界丰富的美之内。这一点,是写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

五,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答应了,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咸又苦的海水;它也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可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看来,我还是只能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告别了大鳖,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请你以“好的与适合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盲从,别人的生活再好,也许并不适合你。同时无论干什么,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短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文章可从这方面立意,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

六,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截简单的树枝!

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路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请你以“成功与条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见得都能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呢?读了材料,应该对你会有所启发。有时候,只要抓住了关键的东西,成功并不需要很多条件。相反,条件太多,有时还会成为累赘,导致你与成功无缘。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你可以以小见大,选择适当的角度来写好这篇文章。

七,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大厦年久失修,建筑物表面斑驳陆离,后来竟然出现裂痕。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无法遏制。后来专家调查发现:冲刷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该大厦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它建筑,受酸蚀严重。

但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为什么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特别多的燕子。为什么燕子要聚在那里?因为大厦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蜘蛛多?因为这里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快。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尘埃本无特别,只是配合了从窗子照射进来的过于充足的阳光,形成了特别适宜飞虫繁殖的温床。

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拉上窗帘,挡住过分充足的阳光。

请你以“思维与方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让你不敢相信,拉上窗帘,居然解决了杰斐逊纪念馆大厦的问题。有时,造成大问题、大失误的,不过是不起眼的小东西,而我们的目光又常常不去注意它。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应该细化一些,顺藤模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生活中有不有类似的问题呢?好好想想,你就能找到素材。

八,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500字,文章写完后,他反复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出去。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来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他多年坚持投稿的刊物总编寄来的,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相对苍白。当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于是这个青年改练书法,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请你以“转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是,人生道路上,光有这些还不行,有时候,你还要学会舍弃,懂得转弯。抓住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引证古今,写出有理有据的好文章来。

九,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2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

有人问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者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

变罚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请你以“思维的变化与办事的效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这则材料是不是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思维一变天地宽。生活中,一些事情运用垂直单一思维为之,可能会很难,但是采取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事情往往就变得不难了。它给我们为人处世会有些什么启发呢?相信你能从中产生许多联想,悟出许多道理。联系社会实际,你不难找到丰富的材料。

十,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中国人说反正现在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你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请你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这里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规则能不能变通,该不该具有灵活性?有的人认为,既然有了规则,就要认真执行,不能有随意性,就像这个德国的理发师一样;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可以视情况灵活用之。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可以有不同的思维,但要注意言之成理,且能以理服人。

十一,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个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的人,怎么只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饼的人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等,从来没有人以擅长做苹果饼为卖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要求)请你以“展现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如果她在履历表上填上“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会像“做苹果饼这么打动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问题是很多人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特长放大,而不是细化,具体化,这样,你的特长反倒不成其为特长了。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对待事物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写这篇文章,要善于结合实际,还可以正反对比,但一定要挖掘它的深层次主题。

十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学上“秃头论证”的理论含有这样的问题: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

成为秃头的界限是头发一万根?一千根?一百根?十根?一根?一根也没有?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头发还剩下一百根、十根时,人们早已公认其为秃头了。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当你惊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已走向了反面。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这则材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哲学问题。而哲学的命题也是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总结。那么,我们就可以引证古今中外,或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事例,来阐述如何提高对事物的预见性,做到抓住事物的苗头,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十三,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丹麦华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赶公共汽车忘了带月票,她非常紧张,终于鼓足勇气对司机说:“我确实是有月票的,只是今天忘了带在身上,如果你信任我,你就让我上车。如果你不信任我的话,我可以补票。”司机惊诧地看了他一眼:“当然,我当然会信任你!”于是这个中国人逢人便说:“我今天运气很好,遇到了一位好司机。”当这些话传到一个丹麦人耳朵里的时候,那个丹麦人尖锐地反驳了她:“你不要以为这是你的幸运,作为一个人,这是最起码的信任。首先你怎么会欺骗司机呢?如果你没有月票,你会说你有吗?所以他的信任是以你的真诚为前提的。如果你撒了谎,那你确实幸运,因为司机被你蒙蔽了。如果你不是撒谎,这件事就正常不过了。”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诚信”是一个老话题。但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别人的信任是以自己的真诚为基础的,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诚信”应该是一种互动行为,任何一方缺乏诚意,都会导致“诚信”的缺失,或是对“诚信”的亵渎。围绕这个话题,要写出好文章来,就要有较深层次的分析。

十四,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赠与他两袋金子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后,不禁为之心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带着两袋大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也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读了上述材料,是不是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往往是这样,你抢先一步,占尽先机,得到的是“金子”;而你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所以,不断革新我们的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把握机遇,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成果。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只要你留心,就可以找到好的论据。

十五,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营建宫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员,认为各地运来的竹木长短不齐,不便管理,建议将其裁截整齐。赵匡胤便在他的条陈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脚指,难道没有长短吗?为什么不截成一样长呢?还是长的让它长,短的让它短好了。”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以“长与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天地间一切事物,本来各不相同,千差万别,不整齐乃是自然,而整齐只能是人工裁截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强制推行一体化、一律化、标准化,而应该承认并允许多样化。人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何做到扬长避短,一个单位在用人时如何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则材料包涵的内容比较宽泛,写作时要抓住一个中心,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避免泛泛而谈。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吴 吉 撰稿

作者邮箱: wjz1946@sina.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