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案)(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lxq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 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 4、明确学习任务 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 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 mǔ 父 fǔ 颍yǐng 庶 shù 屯tún 卧wò 枉wǎng 窃 qiè 度duó 信shēn 胜shēng 抑yì 挟xié 塞sài 沃wò 殷yīn 戎róng 将jiǎng 荆jīng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 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 将军岂愿见之乎 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 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君与俱来 省略句 3、练习二 度,估计。 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 诚,的确。 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壶,用水壶盛着水酒。 (名词作动词)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检查朗读 二、理清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讨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 明确: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练习一 1、“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与外交: 内修政理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 夺取荆益、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必要性→可行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隆 中 对 (一)简述诸葛亮的抱负。① (二)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② (三)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③④⑤ (四)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 作者邮箱: lxq159@163.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