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诗)解词教《长沙》(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力敌千钧,气势磅礴的豪放词作。遣词造句凝练老到,精妙传神,常常是化用前人诗意而又自成高格,匠心独运;形象描绘注重典型画面和生动场景的运用,力求气势充沛、形象鲜明,给人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印象。教学这首词作,可以适当地援引古代诗词(曲)和毛泽东本人的《沁园春•雪》来印证、诠释或对比解析,以词解词,既能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又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的“四步”教法,总结出来,与同行分享。 (一)诗词比较,求同辨异。 《沁园春•长沙》的上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三句不仅点明了青年毛泽东重游湘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征,更重要的是运用“独立”一词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豪情万丈的革命青年的形象,我们可以和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比较。〈江雪〉是这样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毛词和柳诗都以寒秋来烘托人物性格,以动作来宣示人物风骨,都塑造一个顶风冒寒,不畏困难,执着抗争,风骨凛凛的诗人形象。毛词用寒风瑟瑟,江水滔滔来烘托人物的思绪翻滚,心潮澎湃。特别是着“独立”一词,一者可以见出诗人无畏风寒,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的形象;二者还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当时湖南省的省长、反动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毛泽东在父老乡亲的掩护下,一个人从湘潭偷偷来到长沙,处境危险尚且还能“独立寒秋”,足见他的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坦荡从容,沉着镇定的勇士风范。〈江雪〉写于柳宗元参加政治变革失败之后被贬官永州期间,诗歌以铺天盖地、迅猛凛冽的大雪来反衬兀兀独钓的鱼翁,突出了鱼翁(实际上是诗人的化身)不畏邪恶,孤傲耿介的铮铮铁骨。从渔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面对政治失败,面对权贵邪恶,不妥协,不畏惧,英勇顽强,抗争到底的斗争精神。“独钓寒江雪”构成了天地间皑皑一色的主体风景,柳宗元的特立独行、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从天地间站起来。两首诗(词)的不同也很明显。由于作者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两位抒情主人公的胸襟气度、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毛词展示的是青年革命家胸怀天下,忧虑民生,献身革命,万死不辞的大家风范,柳诗表现的则是遗世独立,孤高自许,坚持已见,勇于抗争的封建士大夫(文人)形象。两者胸襟有高低,气度有大小,不可同日而语。 (二)词语比较,强化诗意。 《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湘江秋景,文字精警,用词考究,很多词语用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如“鹰击长空”的“鹰”字,“层林尽染”的“染”字,“鱼翔浅底”的“翔”字等。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比较如下诗句:杜甫《画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王实甫《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用“击”写画鹰,意在突出画鹰有朝一日,大展身手,捕杀凡鸟,凌厉勇猛的形象,给人一种惨烈搏杀,战无不胜的血腥印象。毛泽东化用此句,用“击”写雄鹰展翅,搏击蓝天,颇有如鱼得水,自由自在的意味,而且还突出了雄鹰矫健威猛,志在高天的生命活力。两个“击”字当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实甫别具匠心着一“染”字,点明相思离人泪如雨下,竟然染红了秋霜枫林,染红了黎明拂晓,如此夸张和拟人,可谓想象奇特,情趣盎然。而毛词“层林尽染”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漫山遍野枫叶如丹的灿烂图景,让人联想到革命形势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的前景。“染”字富于动态,赋予大自然以丹青妙手的神奇,大自然浓墨重彩,大笔挥洒,给我们留下了火红灿烂,辉煌耀眼的巨幅杰作。面对如此热烈火爆的“红”,熊熊燃烧的“红”,我们不也深深陶醉而兴奋不已吗?“鱼翔浅底”以“翔”写鱼,似乎有点反常奇怪,细细体味,却是妙手偶得。鱼本是在水底游玩,可用“游”太平淡,太一般化了,用“翔”则写出了游鱼戏水,轻快自由的情景,给人的感觉是鱼在水里游,无拘无束,无依无靠,就好像鸟在空中飞一样。柳宗元《小石潭记》有类似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王勃《滕王阁序》也有名句“落霞与孤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蓝天映着碧水,碧水照着蓝天,天光云影共徘徊,水天一色共空明的优美景致,这正是毛泽东同志用“翔”而不用“游”,反常而不趋俗的原因。 (三)人物比较,展示精神。 《沁园春•长沙》下片集中笔墨形象地描绘了革命青年的群像:“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下片则精当传神地评点了历代天子帝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两首词描写的人物群像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对他们各是怎样的态度?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不行,作者用一个“惜”字早就将他们全盘否定,而真正的“风流人物”,能够“主宰沉浮”的人物是那些能文能武,敢作敢为的革命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他们意气奔放,才华横溢;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忧虑人民疾苦,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人先,一往无前,天不不降大任于是人也,更与何人?毛泽东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对他和他的战友们进行了热烈地歌颂,形象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四)结尾比较,辨明不同。 《沁园春•长沙》下片以回忆收束全词,“曾记否?到中游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下片以呼唤颂扬煞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首词的结尾在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前者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人们的联想,激情似火地赞扬革命青年的迎战风浪,勇往直前,勇当时代弄朝儿的英雄风范。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江流滚滚,白浪滔滔,一群热血青年战风斗浪,奋勇搏击,他们是惊涛骇浪的征服者,他们更是历史长河风尖浪口的弄潮儿,那份勇者无畏,强者无敌的风范让人想到了毛泽东的词“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壮哉斯词!后一首词的结尾则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作者在对比历代帝王豪杰的基础上,自豪地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还是今天的无产阶级战士、民众,这里有颂扬,有激奋,更有呼唤、渴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位顶天立地,高瞻远瞩,指点江山,豪情万丈的伟人。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63.net)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