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眼读刊 九月花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黄惟勇 九月的空气是温暖的,晃过一张张夸张的过分了的脸,充斥着溢满阿Q式的豪情,连刚入学的孩子的内心也要膨胀几下,开几朵即开即败的鲜花:长大了我要成为你。谈资的一统是滋生无聊的最好的酶,读刊是打发无聊时光的理想选择。 积久而成的习惯,爱读关于大师们的小事,这与学术无关,但小事中点滴读出的大家的操守和趣味,能滋润人的内心。第九期的《书屋》和《万象》正满足阅读的这一癖好。但两本杂志不同的文风又能填补不同的时光,迎合不同的口味。《书屋》的文章来得坚硬,像这一期中的《“分子”与人》《独裁者的性命之忧》《带血的黎明》《在“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牢记“昨日”》《席吕塞尔堡的韩加而特》,但读标题,也能知其一二。其气概正如《带血的黎明》中描述邵飘萍的文字“这个一生给人们提供了无数消息的男人,死前给人们留下的最后一个消息是,这个报业巨擘临刑前,长袍马褂,向监斩官拱手施礼道:‘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四十岁。”读后怎不令人血脉贲张?读《万象》则要平和许多,常常是会心一笑,但又能感受其机智或沧桑,《万象笔记本》中的诸章、《关于马寅初》《忆金铨》《哲人巷里那些脚印》,一些细节复活一些人,尤其是李欧梵先生笔下的金铨,“旧梦重温,老友的音容笑貌又恍在眼前”,不假。《万象》中的另一类文字让人感受思考者的魅力,《读书偶记——天下脏话是一家》《在那月清风霁之宵——读〈西游记〉札记》《让别人替我们思想》《“国王哲人都会嘟——淑女也一样”》还有那一组关于电影的文章,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想法可以是那样的不同。《书城》也是此等文字,张献民的《洗吧!》还是他一贯的风格,文字俏皮,眼光独到,潇洒随意。江弱水的《南朝文学:颓废的现代性症候》,给人洗脑,古代文章可以如此读,研究性的文章可以如此写,吸引人的眼球。小说《病辞典》做的也别致,爱读《书城》的小说。 编辑的眼光高下差别是那样的有着距离。祝勇主编的第二辑《阅读》,让人有这份感慨,正如他在编后记中所说:“所以我想,还是从熟悉的开始吧。司空见惯的事物,最考验人的眼光。”所选文章也大体实现了他的主张,读后还不会让你觉得掏这25元有什么遗憾。《读书》的《编后手记》已很长时间没能感动我了,这一期的却直抵人心,一个叫马骅的人让文章有了生命。 读着《大家》《收获》,不要发声,躲到一角读吧,那里能找到自己。 作者邮箱: hgyuan-1215@163.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