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文化中国网站提供 近来人们对于教育改革日益关心,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建议 和方策,比如“素质教育”,“联合办学”。然而,对于教育在当前 中国的根本目的、内容、方式这些原则性的问题,则鲜有论及。而这 些基本问题还远未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教育改革应该超什么方向努力 还大有探讨的余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单凭“减轻学生的书包”恐怕 很难支撑起我们民族的现代化,从而也恐怕不能减轻压在中国几代人 心头的“富强自由”的梦想的压力。1999年第三期出版的《战略与管 理》杂志发表了王子雍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我们在此编 发此文,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 王文认为自近代以来教育现代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和火 车头,是现代化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1949年以后,中国的教育 体制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重建。但是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对教育产生 了巨大的干扰和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的改革最为迟缓,成 为保守主义的大本营,近两年来,改革的风气刚刚吹进了教育界这一 过去的禁区。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远远不能适应转变中的中国,更 不用说支撑起一个现代社会,因此教育系统只搞一点小修小补是远远 不够的,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所指出:“中国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目前教育领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不能很 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一个 瓶颈。 首先,在中国这样告诉增长的国家居然出现了大学生分配难的问 题。而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简直成了国外著名高校研究生院的 预备班。尖子人才留不住,回不来。为什么接受教育最多的人反而缺 乏对祖国的依恋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失误;但更重 要的是另一方面,即:我们的大学,特别是名校,不是在针对中国的 产业界、公务人员和社会培养务实的人才,传授真正的知识,他们在 学校所学与现实的中国社会实际完全脱节,实际上中国的大学生毕业 以后面临的是两个选择:要么去国外深造,实现自己在从小被培养起 来的科学巨人梦想;要么走上社会,从头学起,抛弃一切在学校里学 得的知识甚至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中现代知识 的传币仍然是在民间、在实践中缓慢地断断续续地进行,说的尖刻一 些,我们的大学教育,对这个民族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当然,这不全 是教育系统的责任。 其次,现代社会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系统来调节,中 下阶层子女一般是通过接受更多教育的渠道来提升社会地位,而个别 成员地位的升降循环则有利于维持社会整体的稳定。但在当代中国, 社会不公正却渗透到教育系统的血液中,成为见怪不怪的常规。在全 国范围内,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其他省份要低上百分,北京考生 的录取机会比其他省份考生多好几倍;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市区 的中专录取分数线也比郊区和辖县低几十分,城市考生的录取机会比 农村考生多好几倍。受教育机会本身的不平等,再加上日趋严重的贫 富分化,则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的愚昧和贫穷凝固化,从而造 成社会紧张,危及中国的整个现代化事业。 教育落后的第二个表现是,教育成为民间社会与公共舆论匮乏的 重要根源。改革开放以前在正统意识形态的掌控下,中国教育系统中 弥漫着一种工具性的理念,甚至从人文教育扩散到科技教育。“教育 为……服务”的宗旨,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教育只能是贯彻某种意志的 工具。教育系统作为各种民间组织枢纽和公共舆论重镇的功能逐渐衰 竭。 当前,随着国家包办一切的总体性社会的逐渐解体,民间社会正 在浮出水面,但是,民间社团正常运作需要一种良好习惯和组织经验 的支撑,当人们不能从教育系统中获得这种习性时,便只能从失败的 实践中逐渐吸取教训,这势必在民间社会形成初期造成一种社会畸形, 使黑社会作派和黑白两道混杂蔚然成风。不少学者曾建议,中国的民 主化应当逐步推进,如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应让一部分人先民 主起来。教育系统率先实行民主,显然是一个最适当的选择。“村民 自治”已经在中国实行了十多年,而在教育系统连“教授治校”都还 十分遥远。 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系统的职能不仅仅是培养“劳动者”,也 不能满足于培养出“高科技人才”,而是要通过它的目的性和交往性 活动,提供各种新思想、新制度、新组织得以产生的温床,提供中国 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行政、人文、科技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用这 样一种标准去衡量,就更能感受到五十年教育的严重失误。 最后王文还主张加强国人的传统教育、公民教育、 博爱教育、 军体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眼 光、和人道关怀的真正公民。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王文主张应该实 现:1. 体制多元化,应该向社会和世界打开中国教育的大门。应当 通过(所得、遗产)税法上的奖励政策,吸引国内企业和私人向教育 事业投资捐助。2.权力分散化,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年度最低标准,由各级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剂,按 学生人头落实到每一个学校,富裕地区的政府可以在此基础上追加自 己的补充标准。3.教育多样化,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多样化,二是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 和其他非学校教育延伸。4.机构自治化,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这一 点对于学校的管理和民主的推广,都是极为有效和非常重要的。 文化中国摘编自《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三期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