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谈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谢希德

    编者按:99年岁末,我就大学的扩招、合并、高考、大学产业化

等热点话题,走访了谢希德先生。稿子整理后,待送谢先生审定,不

想先生重病住院;总以为先生能很快康复,聆听指点,孰知先生没能

度过她80岁生日,今年3 月4 日,溘然长逝。如今我听着录音机里先

生那温婉亲切的声音重读这篇未经审定的访谈稿,感受着先生对中国

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十二年前,我刚入复旦大学学习,谢先生

时为校长,为新生致词,殷切希望、谆谆教诲,至今记忆犹新,当时

的复旦,学术空气浓厚,思辨色彩强烈;十二年后再见谢先生,她依

旧温文尔雅、蔼然可亲。虽已是白发苍苍,然而恩路清晰敏捷、谈起

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前景,深切期望,不能自禁。那天屋外大雨下

个不停,屋里我和先生促膝相对,听她侃侃而谈对我这年轻人急切的

提问,她总报以亲切的笑容。下文是我根据谢先生的谈话录音整理而

成的。

    关于大学的扩招

    2000年大学要扩招,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很必要的,与我国的

总人数相比,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人数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人数不是

太多,而是太少。不过,我觉得在这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的国家这么大呀,大学的类型应该是有区别的。—种是研究性质

的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教师一定得是搞科研的研究人员;第二

种是以本科生为主要培养对象,没有太多的研究生:再一种就是二、

三年制的大专。这几种学校的评估体系是不一样的、教师与学生的比

例是不一样的,教授与副教授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扩招,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按一个原则扩招,有些学校多招

些研究生,有些以大学生为主。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比大学

生多,而且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3 :1.现在,我们提出要14或15个学

生配备1 个教师,这要看针对的是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是以培养本科

生为主的很大的学校,教师不去搞科研,这个比例是可以的,假使以

研究为主,这个比例就要不‘样。另外,对学校的评估体系也是不一

样的:现在我们讲一个学校的水准是好是坏,就是看这个学校的博士

点有多少,硕士点有多少,这是不对的,假使是研究性质的学校、可

以以此为衡量标准,假使是普通的学校,就不—定是这样的。有些学

校,师资力量并不强,也培养不出研究生,可是拼命争取博士点、硕

上点,这样就导致博士点、硕士点的水平下降了。

    关于高校之间的合并

    现在高校都在纷纷讨论合并的事。所谓合并,针对的是50年代时

学习苏联、我国建立的一些单科性的学校,比如机械工学院、纺织学

院、化工学院等,80年代后纷纷要求往综合性大学发展,于是也就有

了合并的趋向。但是,也不是合并越大越好。现在,我们应该多总结

一些好的经验。同济大学与建材学院及其他一些设计方面的学校合并,

纺织大学与其他几个跟纺织有关的学校合并,效果都还是好的。这些

单科性的学校,本身效率并不高,合并了以后,有助于提高效率。至

于已经就是综合性大学了,是不是还要合并在一起,那就要特别慎重

了。比如还在讨论中的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合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复且大学和同济大学等,

它们都已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合并起来矛盾可能会很大,所以要非常

慎重。浙江大学合并了以后,变得非常大,浙江农学院、浙江医学院

并进去后,矛盾并不大,因为它们原先就是从浙江大学出去的、但是

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的矛盾就比较大。所以,合并还是要看实际的情

况,并不是越大越好。

    关于高考改革

    最近有个谣传,说是2000年要取消高考,有些报纸没有得到确切

的消息就发表议论,这是不对的。当然,一次考试定终身,一直是一

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不是要取消呢,还要讨论。我们国家这么大,又

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完全抛弃考试、光靠推荐来录取大学人才,也会

有很大的问题。在美国,高校录取生源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根据

一些全国统‘考试的成绩;二是参考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三是大学方

面也会派人面试所要招收的对象。通过这三条途径,对学生的评价会

较为客现。当然,我们要走到这一步,恐伯路还比较长。现在高考尝

试采用“3 十X ”的方式,如上海采用“3 十2 ”的高考方式,即考

三门必修课,再选考二门选修课。2000年这一“方式要推广到浙江、

江苏、吉林等省、这也是一种尝试。目前大多数中学还是以能否考上

好的大学作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也是有—定的道理的,否则,标准就

太乱了。现在谈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提高学校自身的整体素质、学

校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学生的素质就提高得快了。

    关于大学产业化

    学校是一个产业。但是与工业、农业不一样。学校的产品是人、

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好的人才,人才是学校的产品。当然,有的人说。

    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会产生产品、但这是间接的,

不是由学校直接创造的产品。

    所谓学校要“产业化”、就是让学校像其他产业一样地营利。有

人还说,要将学校像其他产业一样进行股份投资、而后投资者按创利

以所持股份的比例分红。这是不对的。产业与产业化是两个概念。一

旦实行产业化,势必会造成乱收费现象,学校的一些基本收费会不断

加码,这样、有些学牛就吃不消了。尤其是—些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

就会被拒斥在大学的门外。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不是营利的地方。

    如果只想着营利,势必急功近利,有些不容易产生效果的学科或

科研项目就没人愿意投放资金,如文史哲、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就会

后继无人,而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根本、这样,问题就很

大了。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