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该求什么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语文课堂应该求什么

[内容提要]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唯一的载体,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运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的任何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至少目前如此。所以,如何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出课堂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出的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而且也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鲜明和重要。对于现阶段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如何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急切解决而且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求真、求美、求情的角度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应该说是有效的解决方法。所谓求真,即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挣脱理性的束缚,将生活之真与艺术之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所谓求美,即是以强烈的人文色彩去体现语文教学的多方面的美感,使语文教学在教学共性中脱颖而出;所谓求情,即是以情感的起伏跌宕使语文课堂在动真情中去获得审美的喜悦,用移情去体味语文教学的最佳天地。

[关键词]

课堂 语文 教学 追求 之真 之美 之情

语文课堂应该求什么

“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也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使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有训练,有提问,有导读,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着学生累、教师也累的的状态,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活”不足也。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到语文课堂而言,需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并且把这三个方面作为改变现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让语文教学回到其应有的轨道上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以下三个方面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实践说明,这样的追求是行而有效的。  

  一、求真  

  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于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是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束缚把主观情感移入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能同时兼顾到美育。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真”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一种艺术的真实。

基于上述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2、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3、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如果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 如果学生缺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如果学生缺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手段,就难以“归真”。

    当然,环节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越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效果就越理想。而环节2的处理是粗之不得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如《闺怨》、《长亭送别》等可以让学生演剧,《祝福》、《阿Q正传》等可让学生观摩影视剧等等。此外,环节3的处理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真正做到“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求 美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此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所以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求美也就成了语文教学展现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新《大纲》已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的道德说教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表现是多方面的。杜甫的《春望》、陶渊明的《饮酒》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绿》、

茅盾的《风景谈》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巴金的《灯》、杨朔的《荔枝蜜》有寓情于景的融合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以《绿》为例,首先我们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的准确使用,妙不可言;其次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从“远眺飞瀑”到“坐观水花”到“近赏潭绿”,真可谓“白话美术文”;此外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能得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这样的理性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现在的相当部分的语文教师课堂上存在着用语上的不足,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频繁出现,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或是提一些学生根本难以回答的问题,造成课堂的紧张和沉闷。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语言水平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殊不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胜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大于启发性。      

  三、求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大量实验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

曲折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或者说是让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真情”呢?

  西方美学家在审美实践中认为:审美的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简言之,它是把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与观赏对象形成物我合一,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比兴”就是“移情”。

  对于课文中本身就是“移情”的描写,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运用“移情”手法进行情感熏陶,关键是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对客观事物某一特征有深刻感受和确切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激发点。

  《沁园春•长沙》,让学生当“导演”设计镜头,“拍摄”词TV;上《祝福》,让学生围绕着“谁是凶手”的问题展开“法庭辩护”;上《屈原》,让扮演郑詹尹的学生揣一纸“密令”,扮演婵娟的学生怀一卷《橘颂》……不都是移情的鲜明实例吗?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  

  综上所述,求真、求美、求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