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田野书斋两处风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孙小宁 一部津味十足的《三寸金莲》,确立了冯骥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坛地位;而多年为民间文化保护所做的奔波呼吁,又让这位充满“文化自觉”的作家有了田野工作者的味道。2004年,借着合和工作室“大师图作坊”的创意,这本当年颇具争议的作品得以重新问世,由设计引出的话题,不仅涉及当年的争论,还牵涉到今日读者的理 解以及作家现时更广泛的文化思考。 《三寸金莲》:不在乎第二代读者怎样读 这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作品,在2004年的亮相无疑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当今最具品牌效应的合和设计工作室的设计,无论封面还是内文,都显得意象丰饶、夺人眼目:“带缠着布,布裹着鞋的封面设计,既密不透风又神秘莫测,内文中上百张有关‘金莲’的写实照片、最后一代缠足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与‘金莲’相关的器物,都像小说的背景一样陈列在书中,组成了一个有关‘金莲’的民俗长廊。” 虽然设计师蒋艳一再强调,这本图文本的新书,会非常注意不让图片打断文字阅读的连贯性;虽然冯骥才说起当初创作《三寸金莲》的初衷,是为了写中国几千年来缠缠放放的历史,但是当21世纪的新读者出现的时候,冯骥才还是要面对新一代读者如何解读的问题。他们还会纠缠于此间的沉重主题吗?他们若先是对图片感兴趣,反而将《三寸金莲》当成“金莲”的另一种民俗读本去看怎么办? 对此,冯骥才说:“其实,阅读从图片开始,还是从小说开始,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并非没有关系。我反而相信,有了那些‘金莲’的实物图片,新一代读者对‘金莲’的缠放过程会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就我自己的感觉,当年喜欢这本书的第一代读者都是一些有文化修养与思考能力的人,第二代反而需要我摸索他们。”但他同时指出,对于作家而言,第二代读者反而是重要的,因为当年的读者对脚的敏感与对作品的争议,恰恰没有读懂作品的深意,即“小脚里藏着中国历史”。时过境迁,新的环境造就新一代读者,如今的年轻读者感不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反而是对作品生命力的检验。 旧作重出,无论从市场卖点,还是从作家对旧作的认识,多会打上增补或修改字样,但是《三寸金莲》却一字未增,一字不改,一副不悔旧作的态度。冯骥才说:就是想留下最原生态的东西。对于“莲学”的进一步研究与认识,他会写成另一组文章,总题目就叫《带血的句号》。“过去争论我的小说,总说我有莲癖,好像是在赞美‘金莲’,都是没有看透‘金莲’背后复杂的文化现象。‘金莲’固然是残酷的,但是你说它丑,为什么还能持续一千年?我想在《带血的句号》中回答这个问题,分四个章节来写:《从天足到金莲———一种文化的生长》、《人造的性器官》、《文化的性器官》、《从金莲到天足———一种文化的消亡》,以文化批评的方式写‘金莲’,算是给中国历史最幽暗的地方一个血亮的曝光。” 民间文化抢救: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做 过去因为写小说,冯骥才接触了大量莲学的书籍和实物,他甚至表示,书中所涉及的实物图片,还不及家中的一半。对于“金莲”的研究还将继续,但他的注意力更多已经在民间文化抢救上。身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他同时在官方与民间的“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担任职务。“还中国文化一个全貌”,成为他这些年到民间去的使命与动力。而今年,用他的话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到了较劲的时候。”需要他做的事情很多:要启动第二批民间文化保护省;要为2500卷的中国民俗志做出县卷的范本;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做出范本。不用说,频繁地穿乡走镇,会成为今年生活的主要组成。像所有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抢救者一样,冯骥才同样面临经费的困窘。但他好像已经能坦然对之,“我们下到一个省,认为重要的一般都会跟当地的政府谈,争取他们的财政支持”。 百忙之中,冯骥才还在今年的《收获》杂志上开设了《田野档案》专栏,就是用散文、随笔以及其他文字为民间文化做一份纪录。这么忙还有时间写小说吗?他说:“会写,但得等明年了。” 呼吁建立中国遗产日 只有深入民间,才能知道民间文化分分秒秒消逝的迫切。对此,冯骥才的计划是:在今年即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大会上,做一项重要提议,呼吁设立中国遗产日。“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遗产日,法国学者马尔罗提出的遗产日,是在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他提出的口号是大到教堂小到羹勺都要保护,所以,他们的遗产日纪念活动做得特别有意义。马尔罗死后,还进了他们国家的先贤祠。我也希望中国有自己的遗产日,对我们祖先的文化财富有一个新的面对与思考。”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