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内容特色和地位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左传》是我国最早而又详细完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史事,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阐述,补充。另外亦保存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记。 《左传》系统地记述了当时诸候(侯)的历史,取材包括古代及当时的文献,如鲁国的《春秋》,而内容包含极广,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史料亦有集录,成为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史籍。 《左传》不以一国为中心,除鲁国历史外,还记载了当时几个主要诸侯国的史事,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各方面,对于大事固多详叙,然所谓琐语一类亦每采集不道,故能具体反映出当时社会实态。 《左传》把记言和记事合为一体,将每个重要人物的记载,附在叙事之中,对于人物的对话或外公函,大部分都整篇记录,如《吕相绝秦书》,并且透过时人对话追溯旧事遗闻。 《左传》记载了大量战争场面,如「长勺之战」、「鞍之战」等,它叙述战争,并不着重战争过程,反而从双方的战前部署,行军战略和成败关键入手,而且《左传》更会引「君子曰」对史事作评论。 《左传》以《春秋》为事纲,原本叙述事件的经过,对人物记载细腻,将叙事,记言,论史结合,不但内容丰富,且剪裁得体。是对编年体史书的重要改进,而对后世史家的体裁,文事亦有很大影响。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便承袭了《左传》的体例。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代不少的制度和天道鬼神资料,保留了很多当时的社会史料,极具参考价值。此外,《左传》亦记载了时人的外交辞令和文书,既保存了上古第一手资料,也影响后世史家「载言」的风气。《史记》和《汉书》中的内容不少亦取材《左传》。 《左传》作者通过「君子曰」抒发评论,首创「史」、「论」结合的体裁,后来,司马迁《史记》的「太史公曰」,就是效法《左传》而来。更有学者认为「君子曰开启了史学评论的途径。此外,《左传》讲求「据究直书」,被后世视为评价史家和史籍的标准,并发展出「实录史学」。 《左传》虽然是《春秋》的注释,但其记述范围、时间、空间和内容方面都较完备,是一部比《春秋》更成熟的编年史,加上文笔生动,独其一格,因而深深影响后世史家,在中国史学上有着不朽的地位。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