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鹂》的美学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徐华

一、不协调因素的统一,构成“和谐”

作者第一回看见黄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是怎样的一只黄鹂呢?它色彩鲜丽(“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姿态矫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却出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黄鹂的这种极致的美的实体以及精神、性格与残酷的、充满血污的战争环境是不协调的,但作者孙犁却别具慧眼:他在这不协调中看到了内在的统一,即抗日战争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带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新生,创造出美的生活和美的自然。黄鹂的美与残酷的战争环境看似不协调,由于内在因素形成对立的统一,构成了和谐,收到了相反相成的美的效果,这种美令人神往。从美学角度看,这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乃同一道理。

二、不协调因素的对立,破坏“和谐”

当黄鹂的形象与它的生存环境趋于和谐时,则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孙犁在青岛疗养时,第二次看见了黄鹂。它们在树林里,“互相追逐,互相逗闹”,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惬意。此时的黄鹂相处融洽,与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对象内容(黄鹂)与形式(环境)的统一,构成了和谐”。这种和谐能引起人们观赏的无限趣味,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当我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史同志拿着枪出现了,开始了一个善良的人对黄鹂无意中的威胁。终于,黄鹂如惊弓之鸟,一去不返。这样就构成了黄鹂的悲剧。这正如同鲁迅先生说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此时,黄鹂与周围的环境出现了对立,而且,这种对立没有内在统一,也最终破坏了黄鹂与环境原来的和谐关系,违反了事物的正常规律,因而美的事物、美的感受也随之荡然无存。

三、以生活丑写艺术美,反衬“和谐”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又有不美的甚至丑的。但是,通过作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却也可以转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美。文中第三次出现的黄鹂即是这样。这一次,黄鹂竟处于囚禁之中,那“焦黄的羽毛”“凄惨的神气”,怎能不令人黯然神伤?对这样的黄鹂,作者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不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它、品味它。这是因为,人们只有在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观中才能感受到美,而且作为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那作家为什么要描写此时丑陋的黄鹂呢?因为作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明确了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规律,因而发出感慨:“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为什么竟没有这样“宽阔”的“天地”呢﹖这也就是说此时的黄鹂与它的生活环境太不和谐了。这样写,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反衬出“和谐”的重要,突出了作家对能够容忍、发展美的新时代的期待与呼喊,表现了作家唤醒人们要努力不懈地创造容忍美、创造美、发展美的环境的意识。

四、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突出“和谐”

作者第四次描写黄鹂时,突出了“和谐”。此时的黄鹂出现在太湖上,“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们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优美的自然景物,鲜明地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美与自然对象多样统一的形式美,又互相交融、相得益彰,自然引起作者观赏它们的无限趣味。同时,作者彻悟到黄鹂需要的环境条件:“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黄鹂(内容)和环境(形式)的统一,显示了特有的“和谐美”,显示出“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作者的这种探索过程给人一种“由恐惧转向愉悦,由惊赞转为振奋”的感觉,给人一种“豪迈、伟大”的感觉,给人一种“显示人类的无限的征服力量”的感觉。全文洋溢着一种生命本色之美。

作者单位 江苏连云港市振云高级中学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