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失分",考场作文"硬伤"(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邵云南 邮编:223400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任何物化产品形成前都有一种思维在活动。作文,尤其是中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品。笔者有幸参加淮安市今年中考作文质检工作,总的看来,考生失分点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考生的思维“失分”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误解关键词,审题立意离题甚远。

今年淮安市中考作文是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材料的大概内容是: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一位在自荐表特长栏内填写“会做苹果饼”的女孩脱颖而出。写作考查内容就是以此材料为背景的话题作文“认识自己的特长”。结合材料内容来看,该话题中的关键词应是“自己”、“特长”二词,纵观阅卷现场来看,不少考生不注重审题立意,不解读话题中的关键词,粗略一读材料内容便匆忙下笔,这就导致一部分考生从头至尾都是写别人的特长,所写内容跟自己基本没有关系,遇到这种情况,阅卷老师若能找到一些零星的“亮点”。比如:清爽的文面,娴熟优美的语言,及一些所谓的“画龙点睛(即能与自己特长勾连)”的语句,便酌情量36分左右;否则则判30分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则将“特长”理解为“特点”、“优点”、“优势”等。正因有如此误解,所以时有“我的特长是玩、爱看电视、爱哭、善良、乐于助人、上网……”一类的文章摆在阅卷老师的面前,这种因思维偏差而就的不够切题的文章,切入分为36分,若该考生确有很好的语言功底及发展前途的,可增加1~2分,即38分左右。相对于60分的作文,这样的分数并不算高。从这次的作文阅卷实践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今年的作文题提高了审题立意的难度,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有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爱哭的小女孩>>的文章,语言表达相当不错,本应往高分里打,因为偏离题意,只得了38分。

二、片面追求形式创新,忽略思想内容的深刻。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考查内容以“话题”作文为主,并且被普遍看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题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考场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再加上一些“新概念作文”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只要思维方面“标新立异”、形式上“与众不同”便能获得高分。所以一会儿妈妈日记,一会儿四幕剧,一会儿实验报告,一会儿童话寓言故事,一会儿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位考生的名为《关于内心素质的测试及详解》的文章,他采用“判断、选择、简答”的形式来结构全篇,全文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庆幸的是他在“简答”这部分文字中涉及到一些有关“特长”的内容,结果勉强给他41分。而另一位题为《特长的实验报告》的考生就没有他幸运了。通篇文字映入阅卷老师眼帘的多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字样,阅卷者在字里行间仔细地搜寻有关“自己特长”的字样,结果劳而无功。心中虽觉惋惜,但笔下分数毫不留情:35分。每每看到这些只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了文章思想内容深刻的文章,阅卷者虽很同情但更多无奈,针对其“不知所云” 的内容,只能往低分里打。阅卷现场有位专家甚至认为:对这种片面追求“险”、“奇”的“另类文”给分不得超过42分。这种走入所谓的“思维创新”的误区的文章,失分着实令人可惜。而一篇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性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辞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这就告诉我们:锤炼思想,是在作文根本处下功夫;思想深刻,才会让人刮目相看。再美的衣服也掩盖不了灵魂的空虚。写作不也如此吗?

三、过多“借鉴”材料内容,忽视作文要求。

综合几天的阅卷情况来看,不少考生的思维被前面的提示语套住了,害怕自己的文章因缺少对这些提示语的“忠实运用”而得低分,于是便大段摘抄所给材料内容。结果适得其反。有的考生甚至把前面的阅读材料内容生吞活剥过来。面对这种泛滥成灾的“借鉴”,给分不得超过20分。稍有点话题作文写作常识的同学都知道,话题作文前面的提示语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话题内容,便于我们尽快找准写作的切入口而已。这种因过多“借鉴”材料内容而失分较多的情况值得我们反省。另外还有一些考生忽视写作要求,今年淮安市中考作文明确规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有位考生则写了一首题为《燕子的特长》的诗,就其内容和文采来看都不错,只因其忽视了写作要求,所以只给他判了35分。而就这位考生的写作功底看,他若能按要求写作,他的分数应在50分左右。可见,看清写作要求是多么重要!还有一些考生曲解了“文体不限”的含义,认为既然文体不限了,我只要扣上话题,就可以“信马由缰”了,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成了“四不像”。这样的文章得分自然很低。所以下笔前我们必须明白:文体不限不代表不要文体。

以上三点只要触及其中一点,便如遭当头一棒,打得不少考生“伤痕累累”。

所以写作前,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内容,看清要求,切题力求又快又准。谨防因思维“失分”而带给我们无法治愈的“硬伤”。

  

作者邮箱: httphalssyn@sina.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