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温州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海之滨。分两个山群,南雁荡山在平阳县西,北雁荡山在乐清县东北,本文所记的是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东西、南北各距三十多公里,面积约三百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一千一百零九米,峰顶附近有湖泊,因南来北往的雁群常来栖息,所以叫雁荡,雁荡山也因此得名。山上风景名目繁多,号称总有三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三瀑、十七潭、十四嶂、十三溪、十岭八谷、八桥七门、六坑四泉、四水二湖等等,从这些名目也可见北雁荡山的地形。山上古刹有灵岩寺、灵峰寺,前者传说就是高僧诺矩罗观瀑坐化处;后者建寺较迟,初建于宋代。

关于北雁荡山发现和命名的情况,以及“雁荡山”和“雁荡诸峰”的不同,杭州大学出版的《语文战线》1982年第6期上仇宝如的《对〈雁荡山〉教材分析的几点意见》里有很好的说明,摘要如下。

“《雁荡山志》、《广雁荡山志》都认为雁荡之名始于唐代:‘唐一行(即一行禅师,唐代著名科学家)画天下山川为两戒,以南戒尽于雁荡,而雁荡之名始著’。雁荡山在唐以前称为芙蓉山。《隋书·地理志》载永嘉郡有芙蓉山,就指此山。何时改名,则无籍可考。改名雁荡的原因,推测是‘顶有湖,雁常宿焉’。诺矩罗其人无从查考,但至少在中唐时期,雁荡山已有佛教活动。在雁荡灵峰南碧霄洞的石壁上,一九六六年前尚有‘开元二年(公元七一三年),太守夏启伯到山建寺发场’的摩崖实迹。贯休是浙江兰溪人,是一个工于诗画的和尚,生活时代晚于一行一个半世纪。从他赞诺矩罗的两句诗的意境看,他对雁荡山是有所知的。沈括所说的‘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指的只是经行峡和宴坐峰,不包括‘雁荡’与‘龙湫’。

“生长在雁荡山麓的人都知道,雁荡主峰高耸天际,登上主峰,能俯瞰温岭、黄岩、永嘉、乐清、玉环等县的广大地区,决无岭外看不见此山的道理。雁荡山的奇特景色不同于黄山、华山;人们游览雁荡山胜景大多在谷地之中。沈括所谓‘峭拔险怪’、‘穹崖巨谷’的‘诸峰’,不是指那些千米以上的高峰,而是谷地中的奇峰异峰。如灵峰风景区的合掌峰、双笋峰,灵岩风景区的天柱峰、展旗峰,大龙湫风景区的连云嶂、一帆峰,初月谷的铁城嶂等。这些山峰,一般都在海拔三百公尺以下,有的不同程度地与山冈脱离,有的则是山冈的一个侧面或终极,周围有山岭环抱。从下往上看,悬崖巨石,危然高耸,几与天齐;从高山上往下看,它们就低于周围的山岭,或本身就是普通的山冈;在山岭外面看,

就看不见了。文中所举的‘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都是在谷地之中。所以‘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不能理解为‘雁荡山脉的诸峰’;‘山顶’也只是指‘奇峰’周围的山岭(或所在山岭)的山顶,不同于‘山顶有大池’一句中的‘山顶’。

“自然,沈括所推究的,也只是雁荡山谷地中这些奇峰的成因,而不是雁荡山脉(或雁荡山)的成因。

“要分清‘雁荡山’和‘雁荡诸峰’两个不同概念。”

 

雁荡山,在浙江省东南部,分北雁荡、中雁荡、南雁荡,课文是北雁荡。

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简称雁山。在浙江省东南,乐清县境,属括苍山脉。以山水奇秀闻名,号称东南第一山。中以北岗尖为最高,海拔1.150米。主峰雁湖岗,海拔1.046米。雁湖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称雁荡。雁荡知名于唐初,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以后,声誉渐著,寺庙亭院相继而兴,当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至明朝,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风景区东起湖雾羊角洞,北至仙姑洞,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圣门五个风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称为雁荡风景三绝。全景区计有102峰,64岩,46洞,26石,14嶂,18瀑,28潭,13坑,13岭,10泉2水,8门4阙,7溪1涧,8桥2湖等风景点,共380多处。中以峰、石、涧,瀑著称。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世称雁荡五珍。

 

中雁荡山

 

亦称白石山。在浙江省乐清县城西约15公里。以山石色白而得名。南北长11公里,东西深10公里。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李少和开山后,宋真宗书“第一山”三个大字赐之,刻在玉虹洞口石壁间。山上胜景分为玉甑峰、东漈、西漈三部分。峰峦陡峭,涧谷深邃。玉虹洞、白龙洞、百丈岩、天柱峰、一线天、石门、籰丝潭、双龙潭、梅雨潭、梅雨瀑、白石湖等处,雄奇幽丽,各具山林泉壑之胜。

 

南雁荡山

 

在浙江省平阳县城西北50公里。北起穹岭,南至施岭,开始鳌江雁门,西迄山门顺溪,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奇峰怪石,异洞飞瀑,绚丽多姿。有67峰,28岩,24洞,13潭,8瀑9石,及石梁、云关、月牅、石屏风等风景点。古建筑物现存者有会文书院、报国寺、观音洞、新庵、仙姑洞、棣萼世辉楼、托云亭、鸣玉亭等。南雁荡山的风景点,大都集中在东洞和西洞。

玉清宫

道观名,“玉清昭应宫”的简称。宋真宗以轩辕黄帝为赵氏始祖(称“圣祖”),特在当时的京师建玉清宫来供奉玉帝、圣祖(轩辕黄帝)、宋太祖、宋太宗,所以玉清宫同时也成了皇帝的祖庙。

芙蓉峰

芙蓉峰即雁荡山,在唐以前称为芙蓉山。《隋书·地理志》载永嘉郡有芙蓉山,就指雁荡山。何时改名,则无籍可考。改名雁荡的原因,推测是“顶有湖,雁常宿焉”。

龙湫

龙湫即大龙湫,在雁荡山马鞍岭西4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水从高约190米的连云嶂凌空而下,白练飞泻,十分壮观。清袁枚有诗云:“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大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的变化而不同。相传唐初有高僧诺巨率弟子三百,从四川东来雁荡,见龙湫景色叹为观止,遂于此观瀑坐化。附近有一帆峰、芙蓉峰、常云峰、飞来罗汉、龙湫背、道松洞、雁尾瀑、筋竹涧诸景。

贯休

贯休(852—913)僧人。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天复间入蜀(今四川),蜀主王建赐号“禅月大师”。有诗名于世,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有《禅月集》。

大池

指雁湖,在雁荡山雁湖岗顶。海拔990米。昔时此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湖中芦荻丛蔽,秋雁归时,多栖宿于此,故名雁湖。原有北、中、东三湖,中湖较大,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雁湖从有记载以来,已历千年,近今湖荡淤塞,只留下一口小水塘。在雁湖岗顶眺望东海,水天一色,浩淼无际,是观日出和云海的好地方。雁湖岗终年云雾缭绕,所产之茶,列为上品。雁湖风景区有西石梁、西石梁大瀑、含珠峰、石柱门、梅雨潭、罗带瀑、红岩洞、雷洞岩、梯云谷、龙溜等景。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掗弮鈧幐鍐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掗妸銏℃珚鐎规洏鍎遍濂稿川椤栨粍鍟i梺鑽ゅС閻掞箒銇愰崘顔藉亯闁跨噦鎷�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掑鍓х獢鐎规洘顨婃俊姝岊檨婵炶偐濮撮…璺ㄦ崉閾忓墣锛勭磼閳藉懏瀚�
濠德板€曢崐鍦箒缂備焦姊归幐鍐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濠德板€曢崐鍦箒缂備降鍔夐弲鐘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濠德板€曢崐瑙勭仚闂侀€炲苯澧柛鐕佸亰瀹曪綀绠涢弴鐘电厠闂佺懓鐡ㄧ换鍌滄崲娓氣偓閺屾盯寮介崹顐㈩伓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闂佽崵濮村ú銈嗘櫠娴犲鐓濆┑鍌溓圭憴锔锯偓骞垮劚濞夛箓鎮欓悜妯绘珫闂佽法鍣﹂幏锟�濠德板€曢崐鍦箒闂佺厧鐏氶崹褰掑箯鐎n噮鏁婃繛鍡樺劤閺呫儵姊洪崫鍕偓绋棵洪妶澶婄柈闁规儳鐡ㄦ刊瀛樼節婵犲倸鏆熺痪鏉跨Ч閺屾盯骞掗幙鍐╃暥闁诲骸鐏氶悡鈥愁嚕椤愨懇鏋庨柟瀛樻⒐閻撶娀姊洪幐搴b槈闁绘妫濋幊鏍敊绾拌鲸鍍甸棅顐㈡处閹告瓕銇愰崟顒傜闁割偅绮庣粊閿嬨亜閺冣偓閸ㄥ潡寮澶嬫櫢闁跨噦鎷�
闂佽崵濮村ú銈嗘櫠娴犲鐓濋柤纭呭焽娴滃綊鏌曡箛鏇炐ョ痪顓涘亾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35濠电偞鍨堕幐鎯х暦閸掔磧d闂備礁鎼崐绋棵洪敃鍌毼ラ柛宀€鍋涚粻銉╂煙閹冩毐闁伙讣鎷�
闂備礁鎼€氱兘宕规导鏉戠畾濞撴埃鍋撶€殿喓鍔戦獮鍡涘级鐠恒劉鍋撻銏$叆婵炴垶鐟ч。鏌ユ煛娴e憡璐¢柟宄扮秺閺佹捇鏁撻敓锟�
闂備礁鎼悧鍡浰囬棃娑栤偓鎺楀礈娴g懓鏆繛杈剧悼閸庛倝鎮鹃柆宥嗙叆婵炴垶岣块悞閿嬨亜閺囥劌澧懣鎰版偣閸ャ劌绲绘い顐秮閹ǹ绠涢弴銊︽暞闂侀€炲苯鍘哥紒鈧担铏圭當闁逞屽墰閳ь剛鏁婚崑濠囧窗閺囩喓鈹嶉柨鐕傛嫹

闂備礁鎼悧婊堝礈濞戙垺鍋熸い鏍仜缁犮儵鎮楅敐搴′簼缂併劍宀搁弻锝呂旈埀顒勬偋韫囨洜绀婂鑸靛姇闁裤倝鏌嶈閸撶喖寮澶嬫櫢闁跨噦鎷�http://wap.yinruiwen.net  闂備浇顫夐鏍磻閸涱収鍤曢柛褎顨呯€氬銇勯幒鎴濃偓鏄忋亹閼碱兘鍋撻悽绋夸喊闁哥姵娲樼粚杈ㄧ節閸愵亶娲搁悗鍏夊亾闁逞屽墮鑿愭い鏇楀亾闁诡垰绉电粭鐔哥節閸曨収妲烽梻浣告啞閻燁垶宕归幎鑺ュ仧婵炴垯鍨圭涵鈧柣搴℃贡婵绮婚鐐村仯鐟滃繑鎱ㄩ弶鎴犳殾闁告洦鍓涢埢鏃€銇勮箛鎾村窛闁靛牜鍋呯换婵婎槼闁告梹甯炵划顓㈠川椤旇棄顫¢梺浼欑到閼活垱绂掗鐐寸厸濞达絿枪缁ㄨ崵绱掓潏銊х疄闁诡喗鐟ч幉鎾礋闂堟稑螤濠电偛鐡ㄧ划灞轿涘⿰鍡╂毎闂佽崵濮村ù鍕⒔閸曨垰纾块柨鐕傛嫹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