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看2024-2025作文备考方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2024-07-01 → 手机版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点评】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命题主题相对鲜明,题目直指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题目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对思考方式和探索精神的挑战、以及对未来人们的启示等。命题的立意相对深刻,题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知识获取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道作文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实用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

且从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分析一下命题趋势:
从作文主题上看,立德树人是基点。2021年建党百年,2022年建团百年,2023年讲好中国故事,科技发展与人的生活,合作共赢等重大时事热点问题,都在作文题中得到展现。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活实践。说实话,2024年这个话题更适合放到辩论赛中当作辩题。人工智能时代,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如何应对这些未知的问题,才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今年的作文命题类型不妨称之为“情境话题作文”——
材料先设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一特定情境,再在上面叠加“答案快慢”与“问题多少”这一话题——学生只能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一限定的情境里思考“答案快慢”与“问题多少”的思辨性关系,如此既让学生有话可说也防止套作,还能凸显高层次学生的差异性。
今年的新课标II卷作文命题也是“情境作文”——材料先设定“太空之旅”这一特定情境,再在上面叠加“未知之境”这一话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情境下腾挪话题。
比起去年的作文话题“好的故事”,今年“答案快慢”与“问题多少”这一话题有着极为强烈的思辨色彩,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少体现了浙江、广东等经济大省正式启用新课标卷第二年后在作文命题话语权方面对全国卷的深刻影响,这一影响将在2024-2025年度各地模拟卷中得到体现,且让我等拭目以待。

从作文类型来看,思辨话题是重点。2021年8套试题中有5套作文为关系型思辨性作文。全国甲试卷“有为与可为”,全国新高考Ⅰ卷“强与弱”,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浙江卷“取与舍”。2022年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全国新高考Ⅰ卷的“本手、妙手、俗手”,全国新高考Ⅱ卷的“选择创造未来”,全国乙卷的“跨越,再跨越。”2023年的“青少年成长空间”,““技术发展”对人的意义”;“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等均为思辨性话题。2024年新高考Ⅰ卷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下的“问题减少”悖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智能助手、问答机器人等应用层出不穷,人们只需轻轻一点,便能获取到海量信息,解答心中的疑惑。然而,在这看似一切问题都能迅速找到答案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问题是否会因此越来越少?”

从作文材料来看,思维强度加大。2021年新高考卷的写作试题,材料多有辨证意味,更需要感悟思考,富有哲理,思辨意味浓。2022年,同是思辨话题,变化很明显,多呈现三元关系,2023年四套命题虽有变化,但本质上仍是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命题坚持价值引领,注重思辨。2024年的九省联考四道命题,表面上没有思辨,实际上并没有脱离“思辨”的航道,而是希望在“思辨”的理论性和具体生活的实践性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既不走高度抽象、过分哲学化乃至脱离生活的纯理论路线,也不走一味堆砌实例素材、社会热点的假大空路线,而是试图聚焦学生个体,问出“元芳,你怎么看?”的问题。回顾2023年的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目“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我们看到2024年的作文命题延续了这一趋势,同时也会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引入科技元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往往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难以分辨真假、优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变得依赖于搜索引擎和智能设备,而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这种“答案依赖症”,不仅会导致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也会让我们错过许多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机会。

2024年的作文命题引入科技元素,让学生通过思考新问题来展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人的关系。首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提供答案,但并不能替代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真正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获取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科技潮流,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新的问题和挑战总是伴随着变革而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我们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应对未来的挑战。最后,我们应该珍视提问和探索的过程,因为这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尽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但我们的问题并未因此减少。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深度学习、持续探索和勇于提问的精神,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和科技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2024年命题材料的表述简练,任务指向明了,大大降低了审题门槛。一是关注社会生活,为时而著。引导考生时刻关注社会,密切联系生活。二是注重思辨写作,深入开掘。思辨性体现在解决了旧问题会出现新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考生要学会对立辩证、多角度分析、多层面论证说理。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材料的情境是“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2024年ChatGPT 横空出世,Sora文生视频惊艳全球,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接踵而至。众所周知,从去年年末始,“新质生产力”便是国家经济工作规划的关键词,而AI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技术,今年作文绝对的直击热点,要讲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后的事!2023年新高考卷Ⅰ卷从“好故事有力量”谈起,2024年从科技话题谈起。材料提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资源,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面临新的挑战或疑问。 郑崇波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