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二篇》《昆明的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01-19 手机版


 14《背影》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文中四次出现“背影”各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重点)。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深入理解课文(重难点)。

3.品味课文朴素、简约、典雅的语言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由歌曲《父亲》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实秋,,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朴素,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著有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诗文集《踪迹》等。散文代表作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

三、写作背景

《背影》是纪实性散文,写于其1925年任教清华时。文中背影之事源于1917年冬,作者当时在北大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故有此文。

四、文体知识——散文

概念 以叙事、记人为基本内容的散文

特点 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类 叙事

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情感是记事散文叙事与小说叙事最大的区别。

写人

散文 全篇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做粗线条勾勒,侧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五、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迂腐(     )   擦拭(     )   搀扶(     )  马褂(     )   差使(     )   栅栏(     )   举箸(     )   慰藉(     )

交xiè(     )   狼jí(     )    sù sù(     )    fù xián(     )  

游guàng(   )   chóu chú(      )    pán shān(     )      tuí(    )唐  

suǒ xiè(     )   晶yíng(     )  

六、感知内容

1.用“赋闲”“踌躇”“蹒跚”“颓唐”这些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2.先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再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课文中的主要事件。 

回家奔丧——(         )——望父买橘——(         )

3.根据课文相关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文: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带嘲弄讽刺意味的,叫反语。作者在课文中多次运用反语,如“         ”“        ”,表达了他的愧疚之情。

小语:人们不便或不愿直言某个意思,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辞。如课文中“       ”一词就是婉辞,表示去世的意思,这个意思还可以用“      ”“      ”“      ”等词委婉地表示。  

4.作者写作本文时,内心有哪些复杂的情感? 

明确:忏悔、愧疚、伤悲、感恩、思念、温情等。

七、理解“背影”

1.课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请在文中找出来,做上标记,思考“背影”各在文章中的作用。

出现位置 背影的作用或特征

第一次 课文开头

第二次 望父买橘

第三次

第四次 文末

结构作用

内容作用

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明确:外貌描写:黑布小帽  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父亲的衣着,刚办完丧事,家境惨淡,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与父亲给“我”“紫毛大衣”形成对比,凸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有加。

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照应“父亲是一个胖子”,说明父亲行动不便,步履不稳。

攀、缩、倾——采用特写镜头,运用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吃力、努力与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情感反应烘托。

第二次“背影”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明确: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将父亲的慈爱与迂执、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都聚焦在这一点上,“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受到了触动,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了变化,父子之间深深的爱也都倾注在这一点上,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细节描写显真情——外貌、手、脚、整个形体动作

写作借鉴:

1.动作拆分、慢镜头回放;2.细节成就亮点;

3.加修饰语,丰满血肉;  4.善用修辞,让文字发光。

小结:课文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其中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进行生动地特写,强烈地表现父爱,催人泪下。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内容,写最动情的事情,要刻画最动情的瞬间。

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操劳的、坚强的、细心的、体贴的、艰难的疼爱儿子的慈父。

板书设计

思念父亲:难忘背影——开篇点题

父子奔丧——渲染气氛  引出背影

父子同行——车站送别   

背影    回忆往事        外貌  体态——肥胖   

(明线)  卖橘送别  刻画  衣着

背影  动作——攀、缩、倾

父子分别——惜别背影

怀念父亲——再现背影——结尾照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深入理解课文(重难点)。

2.品味课文朴素、简约、典雅的语言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流泪”

1.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你同意余光中的说法吗?

2.请联系课文内容和三则材料,推测作者看信时落泪的原因,并分条陈述。

明确:①父亲做了许多大事,老境却如此颓唐,让“我”伤感;

②父子俩虽有过摩擦,但身为尊长的父亲却屈尊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信,让“我”感动;

③无论父亲做错了什么,毕竟是尊长,而“我”这两年的表现实在是让“我”羞愧;

④父亲对“我”的好让“我”既感动又羞愧;

⑤父亲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恐慌让“我”感到悲伤。

3.这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与文章主旨有什么联系?

明确:肥胖的身子、缓慢的动作、艰难的步履,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地送“我”到车站,为我买橘;而“我”被这浓浓的父爱深深感动,流下了眼泪,有难过的泪、感激的泪、惜别的泪、辛酸的泪,都饱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这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凝聚了父子深情。

二、感受父爱

1.请说说《背影》中父亲的语言(五句叮咛)分别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情感或性格。

父亲的语言 父亲的心理、情感或性格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对儿子的不放心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的细心

2.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明确:体现了父亲犹豫反复的心理过程,可见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含蓄的。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儿,又放不下“言出如山”的父亲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所以从“说定不送”到“决定自己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最后以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完成了转变。父亲心中“我”永远是那个没长大的需要他关怀照料的儿子。

3.课文结尾处先说“身体平安”,后又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我觉得父亲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是有意为之的。他当时肯定在想:唉,这犟小子,两年了都没有来见我一面。现在看来,我不抛出橄榄枝,他是不会回来看我了,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真希望他能回来看看我。可我不能直说我快不行了,那样他会很紧张;但如果不说身体很糟糕,他肯定不会回来看我一眼。要不,我说得委婉一点吧。

三、品读“儿子”

1.有人形容《背影》“用情极深,而文笔含蓄”。请结合课文内容与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甲:我觉得“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一表述有点别扭,不如改成“我已有两年没见到父亲了”。

乙:不可以改。因为原文强调“不相见”,结合材料二,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父子俩正闹着矛盾,是主观上不愿相见,尤其是“我”更不愿见父亲。而“没见到”则表示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不能相见。

2.当时的“我”是否体会到父亲的爱?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明确:“聪明”其实是不聪明,糊涂的意思,是反语,是自嘲,更是朱自清为自己当年不理解父亲,甚至笑父亲“迂”的惭愧和内疚。“太聪明”就是不成熟的状态,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聪明,真聪明才能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不去计较父辈的行为方式,才能感受父爱。

3.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不耐烦、嫌弃: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暗笑他“迂”。

感动:看到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为“我”买橘子,“我”的内心被震撼,触发深情。

想念:理解体谅、牵挂思念。

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容易发生,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

这种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以“背影”为契机,“我”的内心被震撼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思念。

四、语言欣赏

朱自清的语言是“风华自朴素来”,他的语言简约、典雅、隽永。请仿照示例,进行赏析。

摘录: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赏析:语言朴素精练,几个短句,交代的信息却极多,可谓言简意赅。

摘录: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赏析:简简单单,却耐人寻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细心体贴、对儿子充满温情的父亲。

摘录: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 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赏析:基本上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摘录: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赏析:使用白描手法,细致传神地描画出父亲的形象。

摘录: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赏析:多用文言词语,如“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触他之怒”等,使语言古典雅致。

五、情感延伸

背影传递的不仅仅是父爱,不仅仅是表现父子情深,更是一种理解过程,从不懂到“懂得”的过程,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用以后的生涯慢慢去品读,等你们长大后,做了父亲母亲,会有更深的体会。

六、推荐阅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板书设计

父子关系

倾尽全力、无比呵护                  埋怨、不理解、不接纳

细致入微、含蓄隐忍                  理解、体谅、牵挂、担忧

父爱子                  子爱父 

以含蓄、间接的方式表现,情感含蓄深沉       以直接的方式表现,情感不断发展变化

教学反思:

15《白杨礼赞》教案

学习目标:

1.厘清文章结构;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难点)。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朗读诗歌,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植物?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chóu。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二、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

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三、标题解读

白杨:点明写作对象;礼:崇敬;赞:赞美。

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四、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外壳(     )  刹那(     )   晕圈(     )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宛然(     )   秀颀(     )  不折不挠(    )

主zǎi(     )    倦dài(     )     无yín(     )   锤liàn(    )   

zhān(    )子     坦荡如dǐ(    )   qián  zī(      )暗长    

yān yān(     )欲睡     旁yì(    )斜出  

五、厘清结构

1.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2.思考:作者用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观察:从远到近;感情:由浅入深,赞美、崇敬之情。

“不平凡”是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行文的感情线索——抒情线索。

3.《白杨礼赞》结构梳理。

段落 内容简述 主题概括

1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开篇热情赞白杨

2—4 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象,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生长环境,从正、反两面写高原的景象带给人的感受

形神兼备绘白杨

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9 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六、揣摩朗读方案

1.确定朗读重点。

要明确主要基调,这篇文章描写的西北高原具有辽阔平坦、色彩浓郁的特点,描绘白杨树也是粗笔勾勒,并且用词大气,很多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增强了气势,所以文章整体要读出           

的基调。

2.读出直抒胸臆。

①设计课文开篇句的朗读方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实在”和“赞美”要重读,整句话的语调应是上扬、高昂的。句末的感叹号提示我们,这句话要读出直接赞美的热烈情感和感叹语气。

②第4段朗读方案。“那”“极普通”和“实在”要重读,“然而”和“不平凡”语速要慢一些,“然而”慢读能突出转折的意味,“不平凡”开启了下文对白杨树气质形象的描写,要读得坚定有力量,以此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

③第6段朗读方案。“这”和“极普通”要重读,“决不是”要进一步加重语气,表现对白杨树的极力赞美,应一字一顿,以示突出。

这些句子很相似,我们在设计时要注意把握它们的区别。

明确: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中的“那”字说明作者这个时候远远看到白杨树,带着一种惊喜的口气。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中的“这”字拉近了距离,要读出更加亲近、更加深情的赞美之意,这样朗读就有了层次,文意就有了起伏。

3.读出抑扬对比。

第7段的行文思路是先抑后扬,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再赞其为“树中的伟丈夫”。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突出白杨的品格和精神。

第2、3段,先写看到的高原景象令人觉得单调,再写突然看到的傲然挺立的白杨树令人惊奇。

第7段朗读方案。前三句应该这样朗读:抓住“没有”这个词来表现“抑”的一面,节奏慢,语气轻。而读“但是”“更”两个关联词时要体现由抑转扬的语气。

在这之后的四个以“难道”开头的反问句,句子长度逐渐增加。“就觉得”“就不想到”“竟一点也不”“又不更”这个词组使语气递进,思路从“只是树”讲到“北方的农民”,再讲到“哨兵”,最后升华为“精神和意志”。读这四个句子,既要读出句式的强烈语气,引发人们的深思,又要体现出排比的层层递进,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段)     直抒胸臆,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4段)  展示背景,突出主体

第三部分(5、6段)  具体描绘,倾情赞美

第四部分(7、8段)  揭象征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段)     对比照应,深化中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分析形象

第5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体形象?找出能表现其内在品质的词语。

明确:干:笔直,绝无旁枝           ——正直

枝:笔直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团结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             ——进取

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质朴

总体形象: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坚强不屈

二、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象征手法

1.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象征要求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或凭着某种关联,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运用象征手法一般要对象征物做具体的描绘或渲染,使之能够含蓄地显示其象征意义。

象征主要是通过暗示引起人们的联想,表达比较深刻的事理,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2.白杨树与被象征之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明确:形神皆似,能引发人们的联想,白杨树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倔强挺立,它的伟岸的姿态和质朴、严肃、温和的气质都与北方的军民以及 他们身上的精神意志相似;

境遇相似,树与人在西北都极为常见、普遍,不被人重视,但面对困苦,都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

3.说说作者在《白杨礼赞》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好处。

明确:使人们对白杨树和北方军民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白杨树到人,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是外在的形象,也是内在的精神品质,这种由此及彼的写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印象的加强,也是象征手法艺术魅力的体现;

从写作背景来说,作者当时生活在国统区,没有言论自由,借白杨树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也显得含蓄隽永。

四、象征与拟人、比喻之类的区别

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方法。象征表现在篇章上,拟人、比喻只表现在句子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五、托物言志散文鉴赏步骤

1.找出所托之物的外部特征;

2.体会所托之物的精神品格;

3.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由物联系到人的精神品质。

六、拓展延伸

1.古诗中的象征

物 特点 象征 诗句

蜡烛 舍己为人 甘于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松柏 苍劲耐寒 坚贞不屈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柳 灵活强健 生命力强,依依惜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荷 出淤泥而不染 清廉高洁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菊 傲霜而立 避世隐居,淡泊名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风中坚韧 逆境中仍有节操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处吹落北风中。

梅 迎寒怒放 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洁白芬芳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 风中坚劲 冲击中坚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虚心有节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2.现代诗中的象征

明确:艾青《礁石》中伤痕累累却挺立的礁石象征具有无比坚定意志和顽强抗争精神的英雄。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  色彩分明、辽阔雄壮 正衬     伟大                          

单调               反衬  (景色美)

干:笔直——正直

外形特征  枝:靠拢——团结     力争上游        树                        

叶:向上——进取    (形象美)

皮:淡青色——质朴

倔强挺立

内在品质  努力向上             坚强不屈        人                          

不折不挠           (精神美)

教学反思:  

16《散文二篇》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语言(难点)。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1.自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臼齿(     )  兴味(     )  呼号(     )   洗dí(     )   màn(    )延    diāo(    )谢      xuàn(    )耀     rónɡ(    )毛      消shì(     )  

繁zhí(    )       jù(    )风       sì(    )意        bīn(    )临    

俯kàn(    )      深yuān(    )      è(    )制        星chén(    )   

云xiāo(    )  

二、学习《永久的生命》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生命是永久的。

2.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小标题补充完整,理清思路。

第1段:慨叹有限的生命

第2段:感动      的生命

第3段:感谢      的生命

第4段:赞美      的生命

第5段:咏叹生命的奇迹 

3.哲理性散文往往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课文是如何体现哲理性散文的特点的?请参考示例,举例阐述。

示例:用衬衫脏了、破了,可洗、可补,来对比说明个体生命中一切发生过的事情却无法消除它的痕迹。

明确:第2段用生生不息的小草、跳跳蹦蹦的小牛犊来喻指人类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

第3段把生命比作永不会疲倦的旅客,在一地方待了一会儿又离开去了另一地方,喻指生命在不同的人之间传递,它是永存的。

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

4.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使用先抑后扬写法。

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  

接着用“不应该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

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深入,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二)探究旁批

1.第2段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明确:第5段:生命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

2.第3段“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明确:“分开来”指个体的生命;“合起来”指整体的生命。

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

3.生命在“终于要凋谢”的花朵中“永存”看似矛盾,却富有哲理。

明确:花儿凋谢,只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也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三)主旨归纳

这篇哲理散文,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的神奇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热情歌颂永久的生命。

板书设计

个体生命的易逝   无奈(先抑)

永久  整体生命的永久   乐观(后扬)   积极乐观

的  生命自身的神奇                豁达向上

生命  生命是奇迹       赞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语言(难点)。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1.自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为什么活着》

(一)走近作者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家,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未来时代的先知(预言家)。集众家于一身,为世人所敬仰。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见它的重要性,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到标志性的语言,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文章结构特点。

明确:第1段:概括人生三大追求;第2—4段:分述人生三大追求;第5段:表达乐观生活态度。  结构特点:总分总。

2.课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做到的?请分条阐述。

明确: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②分说部分每一段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进行阐述;

③运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来阐明原因;

④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如“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⑤善用一些关联词使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探究旁批

1.体会“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苦海”“绝望”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明确:运用比喻,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冰冷死寂”揭示了孤寂的恐惧可怕。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深渊”比喻人生中的孤寂造成的心灵阴影,让人感受到濒临绝望。  

“仙境”比喻爱情中美好的情景和愉悦的心灵感受。

3.既然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明确: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

(五)主旨归纳

这篇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用凝练含蓄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表达了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激励我们有所追求,奋发向上。

(六)罗素名言

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

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

使人生愉快的必要条件是智慧,而智慧可经由教育而获得。

二、体验思考

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两位作者怎样的胸怀和境界?你对自己的人生有哪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明确:严文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

我们应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积极追求美好的理想,让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充满意义。

板书设计

我为什么活着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博大宽广的胸怀                          

教学反思:  

17《昆明的雨》教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重点)。

2.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难点)。

3.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难点)。

教学方法:1.自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飞花令·雨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的小说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等。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

三、背景链接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学习了7年。这7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还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7年间,汪曾祺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他来说,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个故乡。

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昆明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

四、字词清单

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乍(     )     吆喝(        )    青头菌(     )   黄焖鸡(     )     

炽红(     )   绿釉(     )       饱涨(      ) 

鲜yú(     )   lí bɑ(       )    tái痕(     )   mèng xià(     )  

zhāng  mù   jié shé (         )    密zā zā(     ) 

五、梳理内容

1.学习任务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找找作者回忆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景、人和事?

景: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

人: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送缅桂花的房东;

事:与友人小酌。

2.学习任务二:圈画出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较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探究下列问题:

⑴甲: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改为“雨季的昆明”,是否更好?

明确:原题更好。虽然少有文字提到“雨”,但所有的景和事都与“雨”有关;“雨”是本文的明线,借“昆明的雨”贯串着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这是本文的情感线索,串起众多的景和事,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昆明的雨”为题,更有画面感,有诗意;而“雨季的昆明”过于笼统,缺少这种美感。

⑵开篇第1段有些多余,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能删去。开头第1段用倒挂的仙人掌引出昆明的雨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仙人掌及青头菌、牛肝菌等的出现埋下伏笔,也使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更加自然真切。

⑶丙:作者为何选取小景、小事入文?

明确: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情感的载体越小,越显出爱的真切和醇厚;

文中的那些情感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它们,然后入文,自然、家常,情真意切。

六、雨季之美

学习任务三:找出能直接或间接体现“昆明的雨”的特点的句子,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句子 特点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滋养万物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七、语言之美

汪曾祺曾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儿,自然一点儿,家常一点儿。”从课文中摘录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并做赏析。

摘录: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赏析:这句话表述不复杂、不夸饰、不刻意,而是简单、自然、家常。

八、主旨归纳

这篇散文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

绘画引起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昆  昆明雨季的特点   仙人掌        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明  与雨有关的景物   昆明菌子      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的                   杨梅与缅桂花       

雨  雨中感怀及想念

语言:平淡、自然、家常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难点)。

2.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难点)。

教学方法:1.自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蕴含深情

品读1:昆明雨季的菌子

分别在两个句子开头添加叹词,读出情感。

(    )这种东西也能吃?!

(    )这种东西这么好吃?!

品读2:昆明雨季的杨梅

尝试用方言读那一声吆喝“卖杨梅——”

如何读出“娇娇的”感觉?

品读3:昆明雨季的缅桂花

重读加点字词,“她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读出感情。

二、情感之美

小文:作者说“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可我觉得那天的“情味”并不

是乡愁。你怎么看?

明确:我觉得这种“情味”里是有乡愁的,也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

①“雨”在古诗词中就是一个带有愁绪的意象,下雨天,两个年轻人,坐在异乡的小酒店里,心里定会涌起思乡之情;

②那在异乡投湖自尽的陈圆圆的石像,也会让一个游子泛起思乡之情;

③那极具异乡风情的木香,时刻提醒作者身处异乡,自然也会使他由此心念故乡;

④四十年后为回味那天的情味而写的那首诗,也是在抒写作者当时的思乡之情,如“少行人”“苔痕一寸深”就给人孤独寂寞之感,而“浊酒一杯”更是让人联想到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三、文化之美

有人说,汪曾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美食文化、胡同文化、诗

词文化……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根据示例填写下表。

文化 课文相关内容

诗词文化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文末作者创作的诗。

民俗文化

农业文化

美食文化



这些随处可见的“文化味”是否会冲淡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和家常的特点?谈谈你的

观点。

我的观点:汪曾祺总能站在“文化”的高度表达对事物独到的领悟和审美发现,他总能帮

助人们发现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其散文的“文化味”于不经意、不刻意中自然传递出来,贴近生活,充满情味。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的散文如话家常,表现出一种平淡而悠远的意境,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恬淡风格                          

教学反思:

 

政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