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3-12-06 手机版 | ||||
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感知作者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难点) 教学方法:1.默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 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师: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大家知道报纸上报道最新时事的文章主要是什么体裁吗? 生:新闻、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 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出示最新的报纸,结合时事向学生讲解有关新闻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明确文体 1.作者档案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著有《毛泽东选集》。 2.背景链接 这则消息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但仍有大量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的名义,构筑长江防线,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路,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出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商定于20日前签字,但是,到了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和平谈判破裂,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21日,毛泽东主席与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彻底摧垮敌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3.文体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用准确精炼的文字及时报道最新发生且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消息。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时效性)、准确性。 新闻一般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背景或结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指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学法指导】 (1)新闻结构: ①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④背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⑤结语: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2)新闻要素: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三)研读课文 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什么?在消息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两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明确:本文不到两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3.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①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会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②本文中的一些词语如“英勇”“摧枯拉朽”包含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4.“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溃退”能否换成“构筑、败退”? 明确: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5."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大约”能否去掉? 明确: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6.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三、课堂小结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胜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板书设计 我三十万大军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 胜利南渡长江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你 (标题) 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 英勇善战 主体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进军迅速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渡过长江 教学反思: 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重点)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的特点。(难点) 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受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无畏精神。(重难点) 教学方法:1.默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奇闻趣事的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新闻,整体感知 提问1:快速朗读新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提问2:再读新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提问3: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至课文最后。 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至课文最后):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研读思考 提问4:分组讨论: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明确: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详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提问5: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而且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目标导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提问6: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生甲: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生乙:例句: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和“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生丙: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 提问7:请学生就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生甲:“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生乙:“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兵力 导语:渡江概况 战线 战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披靡(稍详) 东路军遭遇抵抗较为顽强(最详) 教学反思: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重点) 2.理清新闻的六要素,划分新闻结构,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学会阅读新闻。(重点) 3.品味语句,掌握消息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1.默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上的这两个人(莫言和屠呦呦获奖照片)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最高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该奖项每年会以基金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则消息,一探当年盛况。 二、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一:掌握新闻阅读方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消息二则》,同学们知道如何阅读新闻吗?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迅速了解新闻内容?如何全面把握新闻内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在文中划分消息结构,找出本文的消息要素。 活动一:1.浏览文章,划分消息结构。 2.同学们结合课文旁批,说说消息各结构交代了什么信息?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消息的第一段,它交代了颁奖时间、颁发者、颁奖机构和颁奖对象,内容简洁,高度概括。 主体:消息的第二、第三段,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贡献,以及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和地点。 背景:消息的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 3.阅读导语,找出消息要素。 探究结果:想要迅速了解新闻内容,需要看标题,读导语,抓要素,了解大致内容。想要全面把握新闻内容,需要阅读新闻主体,理清新闻结构。 学习任务二: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活动二:1.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删去。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不仅表明了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 2.如果让你给导语、主体、背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本文的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应先列举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相关情况。因此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其中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并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接下来自然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是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次颁奖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所以放在主体次要部分。最后介绍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则消息俨然是按照由重要到次要的顺序依次排列的,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探究结果: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典型范文,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按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来写。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学习任务三:分析消息语言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的特点,这个特点也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文中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研读课文,仔细揣摩文中消息语言的使用。 第一个特征是客观性。例句1:“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卓有成就”的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这里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例句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颇有建树”的意思是很有功绩,这里很有分寸地评价了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获得的成就。这两个词报道了获奖者的情况,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 消息语言第二个特征是准确性,“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消息语言的第四个特征是通俗性,通俗是指采用大众化语言,少用专业性术语。例如“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辞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作者用“黄色炸药”而不是专业的化学上的术语,“巨款”替代了庞大的资金总额,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通俗性。 探究结果:消息语言具有客观性、准确性、通俗性、朴实性的特点。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介绍获奖者情况 主体 明确颁奖程序 资金来源 背景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教学反思: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 2.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即形象化描写,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重难点) 3.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 二、文体知识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更接近于通讯体裁,现场感较强。 三、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特写镜头”分析 思考:请你把运动员吕伟跳水过程的步骤写出来,并探究作者是如何进行形象化描写的。 “镜头” 形象化描写及分析 准备起跳 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运动员的沉静,渲染比赛现场紧张的氛围 ① 用一连串动词刻画起跳时的动作,以敦煌壁画“飞天”为喻,突出她轻盈、优美的体态 ② ③ 入水 ④ 完成跳水之后 ⑤ 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把握情感 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报道这篇新闻特写的? 明确:对运动员吕伟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表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多媒体显示: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提问: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文体特点。 明确: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异:这则消息侧重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由此可见,消息和特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则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谈阅读感悟 思考:请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板书设计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正面描写) 拼搏 “飞天”凌空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从天而降(动作细节描写) 奋进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侧面描写) 爱国 教学反思: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了解通讯的特点,学习叙事完整、主次分明的行文方式。(难点) 3.感受文章爱国情怀,体会文章气势和包含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1.文题解读:本文标题由主标题与副标题组成 明确:主标题“一着惊海天”中的“着”与“惊”是两个动作;“海天”是一个巨大的背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副标题补充说明了本文记叙的事件;“目击”说明记者在现场,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2.朗读课文:朗读课文,了解我国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体会这一事件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 明确:自豪、骄傲、感动,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 3.梳理信息:请你帮小语一起梳理本篇通讯的主要信息及文学化的表现方式,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信息 文学化的表现方式 起飞前工作人员就位 舰载战斗机起飞 舰载战斗机飞来,准备着舰 舰载战斗机着舰 成功着舰后 顺序: 4.细节探究.: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细节描写,请找出来。 明确: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某种氛围;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心情及反映人物性格;④寄托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主题。 明确: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营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为下文舰载机的成功着舰做铺垫。 ②文章第3、4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待舰载机着舰的高难度、高风险,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③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明确:这些口令对话都是记者现场听到的,记录下来突出讯息的真实性,也可以增加现场感。 ④文章第18、19段用了哪种写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细节描写。这两段详细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转弯”“放下”“调整”“对准”“下滑”“触到”“触到”“挂住”“滑行”“停了下来”等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舰载机着舰的过程,写出了舰载机着舰的安全和平稳。 ⑤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明确:特写镜头。既形象地展示了阻拦索此时的形状,又暗含了胜利的意思,给新闻带来强烈的感情宣泄,增加了作品的震撼力。 ⑥这篇通讯记述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周围人们的神态和心情,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侧面表现着舰意义,突出主题;人们关注首架次舰载机着舰;烘托现场紧张氛围,增加新闻的现场感。 5.主旨归纳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表现了英雄飞行员镇定自若、献身国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知识链接 通讯是一种以报道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为主的新闻文体。叙述比较详细具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突出中心思想,增强感染力。 通讯的主要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2.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消息而言)3.描写的形象性(文学性) 四、体裁对比 1.读新华社消息《舰载机歼—15在我航母上顺利着舰起飞》, 与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做比较阅读,通过对比,我们能发现消息与通讯有明显的不同。 角度 消息 通讯 新闻信息 详细丰富 结构形式 模式固定,程序化明显 语言风格 通俗朴实 时效性 写作技巧 2.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是借助文学的笔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因此常常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从下面两篇课文中分别摘录一句触动你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 ①《“飞天”凌空》 摘录: 感受: ②《一着惊海天》 摘录: 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新闻的新闻背景,判断其类型,并揣摩作者的用意。(重难点) 2.找出新闻的引语并进行点评。 3.联系本单元中特写和通讯的标题,探究副题的作用,并探究引题的作用。(重难点) 教学方法:1.对比阅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闻背景 1.新闻背景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找出下面几篇新闻的新闻背景,并揣摩作者的用意。 新闻 新闻背景 作者的用意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2.新闻背景有不同的类型。请参照下面的知识卡片,从上表的新闻背景中选择两个,判断其类型。 新闻 新闻背景的类型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二、新闻引语 引语的恰当使用可以让新闻可感、可听。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带有个人特点的话、揭示新闻核心的话和在不同寻常的情景下说的话,都值得在采访时详细记录。请参照示例,从两篇课文中摘录一处引语并进行点评。 摘录:“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点评:借外国记者的由衷赞叹,侧面表现出运动员这一跳水动作的精彩,使新闻特写的内容更为丰富。 摘录: 点评: 三、标题结构 新闻标题往往包含了主题(主标题)、引题或副题。引题位于主题之前,副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主题字号大于引题和副题。联系本单元中特写和通讯的标题,探究副题的作用,并探究引题的作用。 主题 副题 副题的作用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引题的作用: 板书设计 新闻背景的类型: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新闻副题的作用:主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 新闻引题的作用:①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②解释新闻的意义和本质; ③渲染新闻的气氛。 教学反思: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评论的的基础知识,学习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重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因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为期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 二、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 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也就是: ①因时而评,新闻性强;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③内容贴近,题材广泛;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三、背景链接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捍卫和平。 四、整体感知 1.新闻评论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请你用红笔圈画出文中表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语句。 明确: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2—4):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部分(5、6):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五、课文研读 1.读题目《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说说你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这样设置题目有何好处? 明确:题目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2.文章开头写了什么?有何作用?为文章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明确: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又点明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 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引出后文新闻评论的论题,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为全文营造了庄重、严肃的基调。 3.读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句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插叙。这句话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 4.在第一段中,文章还交代了我国举行国行公祭的目的。请你结合第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5.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做法,具体说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结构:承接上文,具体阐述全世界正义之士的表现,印证前文。 6.第二段“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7.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 明确:内容: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立场鲜明。 结构: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严峻的形势。 8.第四段交代了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能否删去? 明确:不能删去。因为这一部分用两个事实具体说明了正义的力量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的反击,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 9.第五段为何要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 明确: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 与下文南京成为和平之城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 10.读文章第六段,说说本段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 作用: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和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板书设计 引出观点: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引用论证 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正面) 举例论证 国行公祭, 阐述现状: 日本右翼否认历史(反面) 对比论证 铭记历史, 为佑世界和平 正义力量反击右翼势力 举例论证 捍卫和平 表达信念:南京现状:和平之城 对比论证 捍卫和平:中国有能力(“警钟”“宣言”)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文章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感悟作者情感。(重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梳理论证思路 1.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画思维导图。 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观点,即“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正面以美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正义之士对死难者的纪念为例,反面以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为例,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历史事实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最后以南京命运的变迁收束,表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和力量。全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既是“警钟”,也是“宣言”。 2.作者撰写新闻评论时虽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但也不能随意评价。引用事实或权威言论是增强新闻评论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从本文中选择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明确:为了说明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文章列举了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等组织的做法,证明作者的论断并非随意得出的,而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引用论证的作用:点明论题;用作论据;用作论点或结论。 二、主旨归纳 这则时评由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一事展开论述,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三、畅谈体会 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阅读本文后,你有怎样的体会?请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在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中,我们有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只有铭记这样血的历史和教训,我们才能有志气不让历史重演。我们应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环境,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示例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站在国家的高度,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积淀民族记忆,团结全世界维护和平的正义之士,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四、拓展阅读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五、对比阅读 对本单元的新闻篇目进行体裁、主要内容、篇幅、时效性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对比。 篇目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体裁 主要内容 篇幅 时效性 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 引用论证的作用:点明论题; 用作论据; 用作论点或结论。 教学反思: 政哥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