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押题: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2023-06-06 手机版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几个月来,疫情在上海、吉林等多地散发,网络上关于疫情的信息严重过载。谣言不断滋生和传播,在舆论场上各种“带节奏”,引发了“信息疫情”,严重妨碍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

材料二:小明喜欢玩游戏,有一天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反复观看一个游戏大神的操作。一段时间后,平台推送的消息里,十条有八条是关于游戏操作技巧的。小明开始不停浏览游戏视频,并开始和主播互动,最终沉溺于花钱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游戏主播。

“Z世代”(在1995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的青年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拥有更高的“媒商”?请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互联网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为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生于网络时代的青年人,应不断提升媒介素养,以更好的畅游信息时代。

正如材料中所说,网络平台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在舆论场上各种“带节奏”,引发了“信息疫情”,严重妨碍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网络平台的“投喂”让我们的思想被信息牢牢控制,有些青年人甚至从网络平台走向歧途……信息时代的我们面临各种挑战,我们青年人所要做的是反思网络时代我们落后于科技的网风,并改造之。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 

提高判断力,明辨是非真伪“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是一种网上交流应有的“网德”。信谣传谣古已有之是,《穿井得一人》就是《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信谣传谣的小故事,有人打出一口水井后,说“穿井得一人”, 认为可以节约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其实稍有常识者都知道挖井不可能挖出活人。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我们青年人要做这样的智者,这样的智者应具备的的能力是判断力,做出判断要尊重常识,懂得常理,注意研究客观实际,再据此以严谨的态度对事情“审”而“辨”之,我们才可以在真伪难辨的信息海洋中畅游。

培养多种兴趣,拒绝信息“投喂”。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为人们提供了无限选择,这是对人们判断力的考验,但是我们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信息,永远是我们想看到的,能让我们愉悦感的,因而我们看不到真实世界,我们怎么可能对事物有理性客观的认知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和眼中只有利益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平台有关,这些网络平台根据网民的兴趣定向“投喂 ”,长此以往,导致我们的判断力低下。因此我们时时保持警惕,培养广泛兴趣,这可以让我们避免成为网络平台定向“投喂”的猎物。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媒体更新日新月异,影响我们的不正网风这里难以尽数,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作为未来主人的青年人应该不断改造我们的网风,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拥有更高的“媒商”,以应对未来的巨大挑战。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借上海、吉林虚假疫情消息到处散播、虚假难辨的事例,指出虚假信息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材料二则通过小明的事例,指出了其因反复观看一个游戏大神的视频而最终陷入“信息茧房”,以及因此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沉溺于游戏媒介的后果。这两则材料,虽讲述内容各有不同,但实质却都是讲述不良媒介素养的危害性。对此,试题写作任务针对“Z世代”的青年这一与媒介信息充分接触的群体,要求思考信息时代青年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对此,考生可选择的立意是多样化的。重点可以谈青年应有怎样的媒介素养,也可以谈青年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还可以谈如何提升青年媒介素养。关于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考生可以联想到很多可写的内容,可以举例说明海量信息如何真伪难辨,辨别谣言如何之难,从而突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面对海量信息,青年人应具有什么能力,比如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增强青年媒介素养道德层面、技术层面的不同做法,考虑影响青年媒介素养的内因和外因等。

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用“三力”提高“媒商”,做优秀媒介青年。然后指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谣言,是一个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接下来,从青年人应具备选择能力、质疑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当代青年要提高“三力”,拥有更高的“媒商”,争当“优秀媒介青年”。

【参考立意】

(1)正确筛选信息,增强媒介素养。

(2)辨别信息真伪,增强媒介素养。

(3)理性运用媒介,树立正向价值观。

(4)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江苏辟谣 一周报告:不能让“谣言惑众”干扰疫情防控大局

2022-04-12 15:12:05 来源: 中国江苏网

(1)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采样棉签有毒?谣言

在大家齐心抗疫,积极配合封控、检测之时,一条传言在网上传播,大意是“采样时使用的棉签上有试剂,有毒”,甚至已经有网友称家中老人看到相关传言后不想参加核酸筛查,还让小辈也尽量不要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默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荣介绍,大家看到的采样用的“棉签”和我们日常使用的脱脂棉签不是一回事,不应该叫“棉签”应该叫“采样拭子”,主要由尼龙短纤维绒毛头和医用级ABS塑料杆构成。采样拭子是为了采样生产的,本身不含有任何浸泡试剂,也无需含有试剂,它只是用来刮下细胞与病毒样本放到病毒灭活保存液中,以便开展核酸检测。

我们从多家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均得到了同样的答案,“采样棉签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棉签不一样,但不含试剂,更没有毒性。”

(2)江苏建湖“驰援物资”被上海用作团购销售?官方澄清

近日,一些短视频平台热议一则视频内容。视频画面显示,有市民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润江花苑小区,发现了贴有“建湖县优质农产品驰援大上海”标签的物资,并质疑为何“驰援物资”被用来做团购商品。

对此,记者从松江区相关部门获悉,经警方调查,润江花苑小区团购产品系泗泾镇直接联系建湖县采购,有两节集装箱,其中只有10吨包菜为政府捐赠物资,其余的蔬菜是盐城市徐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自产发往上海销售的,网民将“驰援物资”理解为救援物资。

(3)上海小区业主殴打江苏医疗队队员?警方通报来了!

近日,有网传视频谣传“东湾小区业主殴打江苏医疗队队员”,上海市公安局回应。经警方初步调查,视频内容实为居民与楼组长发生纠纷,身穿“大白”防护服的居委干部上前调解时被误撞倒地,此时正在封闭小区内为居民做核酸检测的江苏医务人员上前救助,并非网传江苏医务人员被打。目前,涉事人员身体均无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综合)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在信息时代,我们该怎样提高媒介素养,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例文】

乱云飞渡也从容

社会飞速发展,潮流不断变化,这就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也是个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种虚假信息甚嚣尘上,“采样棉签有毒”“业主殴打医疗队队员”等,对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当然,官方对此类虚假信息都进行了针对性辟谣。面对此等事件,我们需要重新认知这个真假信息纷杂的媒体空间。整治媒体乱象,提高媒体素养,势在必行。

就如最近网上热传“问好图片要收费”的消息,引起广泛热议,最终却被辟谣是虚假消息。对此,我认为,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理性的头脑正确处理信息,具备了这样的媒介素养,新时代的我们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也从容”。

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才能畅游信息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社会整体媒体环境现状如何?现状就是各种虚假信息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传递,我们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同时,还要应对“信息疫情”;“信息茧房”不仅让我们的信息接受面越来越窄,还可能在错误或不良道路上越陷越深……种种乱象,就是媒介素养低下的表现。信息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努力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提升媒介素养,要具备理性思维,炼就一双慧眼。

在传统媒体日益消减、自媒体消息鱼龙混杂、现实与虚拟难解难分的当下,我们需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虚假信息,不要热血上头,急于点赞、转发、跟风,更不能信谣传谣;对繁杂的信息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断,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就要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尽可能从国家媒介、正规可信度高的网站获取信息,远离标题党、虚假新闻。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守门”意识,杜绝虚假信息。

同学们,青年人对网络依赖性强,增强甄别过滤信息能力,需要我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主动维护信息的准确性。有人说数字时代放弃“守门”,我们迎接的将会是“垮掉的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信息“守门”,数字化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守门”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我们青年人要有使命意识,要自觉竖起防线,主动远离非法网站,增强对虚假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触犯法律,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孔子有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长时间浸在虚假信息的网络环境中,会让我们失去判别是非的能力,也许还会让我们失去准确的表达能力。

只有养成辨别筛选信息,用理性的头脑处理信息的媒介素养,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也从容”。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设置了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最能考验媒体素养的情境,考查学生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这一单元学习的收获。

材料举出了三则疫情防控中虚假消息带来的危害,以及官方对三则虚假消息的辟谣报告。随着传播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传播信息也越来越便捷,新媒体发展迅速。每个现代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传播信息的一员。但这种便捷性也使得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就比如材料中“采样棉签有毒”“驰援物资被违规利用”等虚假信息,其传播速度之快、相信人数之多让人害怕,但最终虚假消息并不会一直猖獗下去。

对此情境,针对写作任务中“该怎样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可以做如下思考。

第一,为什么会出现互联网假消息。某些人居心叵测,企图混淆视听,造成社会混乱,制造假消息;部分人为了博取关注,制造流量,制造和传播假消息;部分人信息素养媒介不高,听信假信息,甚至将假信息转发给他们的亲朋好友,让假信息广泛地传播开来。

第二,互联网假消息的危害。在国家层面上,假信息足以影响事件结果,因为信息影响网民的决定。此外,假信息对国家的公共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撕裂社会断层线。可见,假信息所造成的破坏很大。假信息一旦引起误解,造成混乱,政府必须做出更正和澄清,要求作者撤下已发布的信息,防止假信息继续传播。假信息的祸害,轻则使人们蒙受钱财损失,重则造成社会分裂,使国民人心惶惶。由此可见,假信息不仅威胁个人的网络安全和财务安全,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治安。

第三,如何分辨假消息,做好自我保护。唯有提防假信息,才能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成为假信息的受害者。如要相信权威媒体,不要轻信小道消息;要相信专业人的判断,不要盲从盲信;要有理性思维,切勿仅凭感觉;利益相关问题,不要相信利益相关方的忽悠;相信任何人,都要配合独立调查与思考;不要相信那些负能量爆棚的人……

第四,政府、平台、用户的共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对重大政策、突发事件等主动进行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解读和宣传,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网络虚假信息投诉举报制度,一旦平台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同时鼓励网络用户参与网络治理,用户应自觉防范和抵制网络虚假信息,并有权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对违法和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写作时注意演讲稿的文体要求。

【参考立意】

(1)对待假消息,切莫以讹传讹。

(2)我们为什么要杜绝假消息。

(3)提高自身能力,识别假消息。

(4)以“共治”应对网络虚假信息传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90后、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再次登上热搜。此次登上热搜不是因为他的不修边幅和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得主的荣耀,而是“六个博士搞不定的方程被韦东奕分分钟搞定”“哈佛为了他破百年校规”等江湖传说,紧接着韦东奕辟谣这些是假新闻。之后,谣言传播者道歉,称没有核实就发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无需“神化”韦东奕,更不容“造神”式的造谣

韦东奕活在自己醉心的数学世界,并非一些网友的想象里,而网友也不应该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韦东奕能频上热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天才般的数学能力和可贵的学术精神。一年前,手提一瓶矿泉水、两个馒头走在路边的韦东奕偶然被采访,朴素形象和实际才华形成的巨大反差,让其在网络迅速走红,被网友尊称为“韦神”。翻开韦东奕的履历,几乎每一条都惊艳了众人:连续两届以满分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保送至北大后本硕博连读,并毕业留校任教。

可以说,韦东奕的身上,有着符合人们对“苦心孤诣数学家”的童话式认知,再加上渲染和夸大,“韦神”逐渐被幻化成了武侠小说中扫地僧般的绝世高手。这其实是一种过度“造神行为”。

其实,赞赏、崇敬韦东奕,有合理性和积极性。一个社会崇拜这样的数学家,说明了这个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敬重,有利于激发更多人去热爱、研究学术。同时,这个社会也会为拥有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骄傲。

韦东奕展露出的超强数学才华,固然让人欣喜,但他毕竟还年轻,他需要更多鼓励与静心学术的环境。如果急于把一些尚未取得的不切实际的光环强加于他,这对韦东奕来说,既是一种打扰,也是一种压力。无数先辈科学家的例子已经表明,要想取得突破性成果,需要心无旁骛、潜心专注,同时也需要实事求是,严谨求真。

如果真的喜欢韦东奕,崇敬他的科学才华,就不妨保持距离,尽力地保护他。在韦东奕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更多是他的清醒、理性和求真,而不是热衷于编造、传播一些“神”化的谣言故事。后者看似是对学术大神的顶礼膜拜,实际上只是一些低层次的精神意淫,抑或是将韦东奕视为了流量富矿,想方设法攀附热度,为自己谋求利益。

如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兴起的模仿“潘周聃”热,各路网红竞相模仿其“狂拽式回头”的出场动作,有人解读称此体现了对“学霸”的尊崇,但实际上,很多模仿者可能连潘周聃是何许人都不知道,而只是单纯地拍视频赚流量。这种恶搞式模仿,除了能赚足一时眼球,并对学霸内核有所消解之外,并无多少营养可言。

正如北大回应所说:“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其实,赞扬、崇敬韦东奕并非不可行,只是要抛弃对韦东奕的去人性化式的想象。

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却常常因人们对韦东奕的崇拜和仰慕被无限放大,最后走向了对韦东奕的“神化”。造谣是为了“造神”,而“造神”助推了造谣,最终,共同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假新闻的闹剧。造谣成本低,影响范围广,的确应当好好反思。毕竟,这样的谣言虽说未对韦东奕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谣言就是谣言,无论好坏,都应坚决抵制。

韦东奕并不是神,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他身上的专注、清醒和质朴,而不能编造、传播一些带有“神化色彩”的谣言故事,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想象。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理性看待每一个“韦东奕们”,那么此类“造神”式的谣言也必将在网络空间中无处寻踪。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近期称韦东奕称帮博士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哈佛为他打破校规等都被发现是假新闻。而对此,谣言传播者也认识到自己没有核实就发出的错误,而向当事人及受众们进行道歉的新闻。

对于这一类新闻时事类材料,写作的重心在于对这一事件分析前因后果、深挖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事件而言,当事人韦东奕显然是被无端打扰到的一方。对于韦东奕的走红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造谣、虚假信息,我们可以说对于这些优秀的青年学者,我们应该给出的是安静的治学环境,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而不是各种信息消费。对于材料中的谣言传播者,这可指出作为信息的发出方,应当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传播道德,不是不经调查就擅自发真假难辨的消息,更不能恶意传播虚假信息。而对于以我们自身为代表的信息接受者而言,更重要的无疑是准确辨别繁杂的网络信息的能力。

写作要找准材料的切入点,明确观点,逐条分析理由。作文可以就事论事,围绕材料中的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由此事延伸开去,揭示深刻的伦理道德、社会法治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如何治理谣言漫天飞的社会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如何在信息时代辨明真假,等等。作文要思考要有深度,不仅要分析问题,还要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立意】

(1)青年学者需要的是清静而非喧嚣。

(2)媒介不是法外之地,方寸之间应有分寸。

(3)慎独自修,谨守媒介时代的底线和边界。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有人在网上发布“迎客松是假树”的信息,面对网络谣言,黄山景区通过官方微信“中国黄山”正式辟谣:网传“迎客松是塑料树”

“迎客松是假树”均为不实信息。有专家指出,只要认真留意迎客松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样貌及其生长形态,“松树是假的”的谣言很容易不攻自破。

生活在网络的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的现象,学校开展“向网络谣言说不”的宣传周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宣传活动。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向网络谣言说不

在这个纷乱喧嚣的浮世绘中,在这个争名夺利的名利场上,我们常常因无知而被谣言的乌云蒙蔽了双眼。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运用智慧和行动,向网络谣言坚决说“不”。

我们要以智慧之眼,明辨真伪。古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今有黄山“迎客松是塑料树”的谣言。由此可见,谣言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是真相面前的轻纱,永远迷惑着我们的双眼。曾经,2012年最具威力的谣言就是“世界末日”,打着玛雅人日历的幌子横行社会,但现在,你还相信吗?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净化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分析能力。拥有了对世界的分析智慧,我们就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就会很轻松的扯碎谣言的面具。

我们要以责任之心,遏止谣言。虽然伏尔泰说过:“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言论自由也是相对的,也要受真理的限制和法律的制约。曾经的“抢盐风波”闹得人心惶惶,食盐脱销;曾经的“马航找到啦”的谣言让人空欢喜一场;曾经的“某明星婚变”的谣言让人失去了对爱的信任……为什么这些谣言会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背后有千千万万个传谣者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作为公民,我们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负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管好自己,让“无腿骆驼”之类的谣言无路可传,还社会一片清明澄澈的天空。拥有了自制力,守之如瓶,便封死了谣言的出路。

我们要以笃守真相之心,挽救信谣者。韩愈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陆游也说:“绝知此事要躬行。”轻信网络谣言者最可悲,他们或许因为单纯、幼稚,或许因为缺乏理性、常识,容易轻信。对这些人,我们要用事实、真相和案例做镜子,帮助他们看到事实、看清真相,看到轻信谣言的危害,增强辨别力和免疫力,理性看待事物,不“逐臭”,不“八卦”更不沉迷于猎奇,做到“心理阳光、眼睛明亮、头脑清醒”。如果每个理性的网民都去积极挽救网络谣言“吸毒者”,多一些规劝、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引导,就能让网络这片天空充满阳光。拥有了挽救信谣者的行动,一颗笃守真相之心便照亮了谣言的黑暗。

抵制谣言,对谣言说“不”,是我们的义务;不传播谣言,不做谣言的“接棒者”,做谣言的粉碎机和终结者,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挽救信谣者,让信谣者“戒毒”,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当谣言的重重乌云散去,真相的光芒刺破天际,世界将洁净而美好。

让我们为抵制谣言而努力,共创和谐美好的未来。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含义。材料中面对“迎客松是假树”的谣言,一是黄山景区通过官方微信“中国黄山”正式辟谣,一是专家用科学破除谣言。通过多种方式证明“迎客松是假树”属于网络谣言。提示语“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的现象,学校开展‘向网络谣言说不’的宣传周活动”,引发考生思考面对谣言,如何说不,能让考生很快弄清题意,打开思路。

选材上,面对各种网络谣言,考生可以进一步去思考谣言产生的原因,思考如何做到“向网络谣言说不”。考生可以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写中学生如何抵制谣言;也可以从社会入手,写净化网络环境、既需要政府监管的得力,更离不开公众意识与公民素质的给力。我们需要广大网友始终保持客观、理性,对谣言不点击、不参与、不做“二传手”。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唤醒沉默的大多数,使广大网友用心去识别网络中的真真假假,特别是面对网络谣言,要打破沉默,敢于直言,自觉承担起“切断网络毒瘤”的责任,让整个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写作时要紧扣题目要求,注意是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的现象”,这是作文的主题,不可脱离;学校开展“向网络谣言说不”的宣传周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宣传活动,既然是宣传活动,就应该着眼于如何识别网络谣言,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破除网络谣言,并且要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的人“向网络谣言说不”;“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考生发挥的余地更广。

【参考立意】

(1)谣言止于智者,更当止于真相。

(2)让真相战胜谣言。

(3)向谣言宣战。

(4)打击谣言,从我做起。

(5)如何让网络谣言不攻自破。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