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三元思辨模考作文指导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3-04-06 手机版 | ||||
一、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话题:识变、应变、求变 四、写作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 )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 (东晋 葛洪) 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则求常变。 (英国 温斯顿 丘吉尔) 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高考三元思辨作文模考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二、青桐鸣高三联考作文 话题:担起,放下,看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儒家的担起。 (2)《法句经》“胜者生怨,负则自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鼓励摆脱外物的束缚,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这是佛家的放下。 (3)《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寂,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依道而行,顺应规律,这是道家的看开。 担起,放下,看开,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对于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任意结合两家的观点,或综合三家的观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三元思辨作文模考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三、【2023金太阳1月联考】 话题 :“相马、赛马、养马”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相马、赛马、养马”是人才选拔培养的三种说法。“相马观”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因为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赛马观”认为选拔人才不能仅靠印象和经验,要像赛马一样,让大家在实际的岗位上竞争,最终脱颖而出的才是人才。“养马观”认为人才投资才是最具价值的投资,要取得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就要做好内部人才培养。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三元思辨作文模考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四、【2023广州一模】 话题 :“蓄势” “谋势” “乘势”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水能漂石,可见“势”的力量巨大。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 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考三元思辨作文模考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五、【2023 年春“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三月智学联合检测】 话题:“改变世界”“坚持自己” “改变自己”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布斯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要被世界改变。——电影《熔炉》台词 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列夫托尔斯泰 上述材料可以给你什么启示?请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三元思辨作文模考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六、【江西省2023年高三一模】 话题 : “学习(继承)与创新”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形式(外在)与内容(内在)”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夺胎换骨”“以故为新”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是王国维对诗人创作的具体要求;“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是林黛玉传授给香菱的作诗秘籍。 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万事万物、感悟社会人生也颇具启示意义,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一、 【解析】 三句名言分别强调的是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寻求变化,即识变应变和求变。识变: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善于识变,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应变: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善于应变,处变不惊、顶住压力,谋定而后动。求变:主动去寻求变化,寻找创新;善于求变,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在发展中开拓进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准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才能科学应对变化、推动发展。但人在应对变化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机遇。练就识变的能力,提升应变的本领,增强求变的勇气才能行稳致远。(思辨性) “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要求青少年思考自身变化发展与时代变化发展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主动有为,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主体性) 【评分细则】 1.评分说明。立意定档,分为5档。以二类卷48分,三类卷42分,四类卷36分,五类卷30分四个分数为切入点,档内结合考生的作文体裁(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结构,语言,论据的说服力,说理的严密性等方面来上下浮动分数。 2.对记叙文的评分,除了从有无把握主题,中心是否突出,叙事有无波澜等方面评判外,还要结合记叙文的要素和语言特点进行评分。 3.评分操作。定档的三个抓手: 第一个抓手(写什么):能综合三者来立意,且能论证其关系,。(判断是否走题、偏题) 第二个抓手(怎么写):围绕三者关系进行论述,逻辑清晰,可以有所侧重。(判断是否有思辨性) 第三个抓手(写作主体):应立足自我来论述。即把个人的变化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判断是否有写作的主体意识) 二类卷及以上切合题意(48分—53分)符合上面三个条件。54分以上的一类卷除满足上述条件之外,在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要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三类卷符合题意(42分—47分)1.能就三者关系写作,但三者关系论述的逻辑不够清晰。2.虽论述了三者关系但内容不够充分。3.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立足自我的内容较少。 【审题】 第一步,圈画材料,找出中心。这三则材料都是文言,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要想真正读懂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不要讲求对一字一句的理解,而要观其大略,抓其重点,圈画自己能够看懂的词语。比如第一句话,我们圈画“观”“察”“时变”等;第二句,我们圈画“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刻舟求剑);第三句话,圈画“欲求新,则求变”。再结合下面给的任务,可知三句话分别讲的是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 第二步,圈画任务,保证扣题。“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表明写作时要结合新时代,字里行间要融入自我,不能只是唱高调。 扣题小技巧:题目中一定要有“变”字,并且在三个分论点下面的显眼位置,分别引用材料中的三句话。若想把这三句话用到分论点中,则要对这三句话进行压缩,“半运用”即可。(一是因为这三句名言太长,二是因为如果直接运用,不出彩) 题目参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因时而变,奔赴山海》 【参考范文】 因时而变,奔赴山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必须主动适应时与势的变化。正如材料中所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少年当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勇毅前行,因时而变,奋进新征程;奔赴山海,建功新时代。 察时变,成天下,增长识变之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930年冬天,当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毛泽东同志以非凡的远见,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这样描绘未来胜利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这种识变之智的指引下,共产党人“拼”来了革命胜利。在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吾辈青年也应以“拼”的精神,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而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莫要刻舟求剑,掌握应变之方——掬水月在手,以创造奔赴。 今天的中国,到处都有生动活泼的创新创造,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新时代,中华大地上谱写着盛世诗篇,涌动着澎湃的变革动能。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正是因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坚持与时俱进,我们增强了应变能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吾辈青年当切实增强各方面本领,做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勇求变,变则新。以“实”的作风,涵养求变之勇——云程始发轫,未来月满楼。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在求变的征程上,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这“实干”,不需要惊天动地,而需要脚踏实地。它可能只是驻村干部在老百姓炕头的一句家常,是外卖小哥为之奔跑的一份订单,是教师手中洒落的粉笔末,是焊接工人点燃的那一串火星,是办事窗口里那一句温暖的“您好”……吾辈青年虽也只是微小的个体,也当用努力投入生活的洪流,如水滴投入奔涌的大潮。我们以“实”的作风,涵养求变之勇,定能凝聚起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的荣光。展望未来,我深信: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迷茫最好的回应,就是笃定前行。 往事作序,来日为章。今年的中国,希望与挑战并存。新征程上,我们当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奋跃而上、真抓实干,创造新的不凡业绩。 二、 【写作指导】 曾子的话讲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所谓“担起”就是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法句经》的话告诉人们要去除胜负心,不要沉溺于纷争之中。所谓“放下”就是要摆脱私心的困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庖丁解牛》的话告诉我们要顺其自然,按规律行事。所谓“看开”,就是要“依道而行,顺应规律”。担起,放下,看开,虽是三家所言,但它们其实是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的。写作提示已经说明,要综合三家观点或是任意组合两家观点进行写作,因此,学生写作时切不可只谈一个方面,也不要局限于材料本身而大谈儒释道三家文化,要论述担起、放下、看开,对于读书治学、成才修身等的启示意义。 【参考立意】 1.人生须有能担起、能放下、能看开的智慧;2.自强不息,顺势而为,有时放下;3.放下助力担起,看开让人成功;4.担得起,也要放得下;等等。 【参考范文】 勇担起,能放下,应看开 弘毅任重,儒家启人担起,担起仁、义、礼、智、信;抛却怨鄙,佛家示人放下,放下痴、嗟、嗔、怨、怒;依天顺理,道家醒人看开,看开成、败、得、失、错。担起,放下,看开,人生漫漫,一路逶迤,彧彧花繁。 智者乐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担起,是一份社会责任、家国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讲求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担起,以梦为马,逐梦韶华。你看那,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担起强国任,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誓言铮铮;你看那,擦亮北斗“国家名片”的谢军,担起飞天责,功成有我实现“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担起,我辈青年应以萤烛之光增日月,微尘之力崇峻极,己力助国家。 水随方圆。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是一份坦荡淡泊、涅槃寂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佛家讲求修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如菩提,心似明镜。放下,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担责还需放下。功成必定有我,放下名利,以我之岂邀名、不图利热忱奉献,助力国兴。你且看, “千年沙丘无觅处,百里河堤尽绿洲”,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放下了名和利;你且看,“冲天云雷震世界”,时代楷模林俊德赤诚一片,放下一生的荣与誉。我辈青年亦需学习他们,放下,愿作天上星星火,化作人间万丈光。 上善若水。依道而行,顺应规律。看开,是一份道法自然、致虚守静。因其固然,游刃有余。道家讲求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看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渐冻症张定宇院长,看开,让他笑谈不治之症,签下遗体捐献书,由“小我”走向“大我”;排雷英雄杜富国,看开,让他忘记伤痕累累,肢体的残缺,以军人的傲骨投身时代、建立新功业。莫做神州袖手人,笑看人生多不平。我辈青年多一份平和坦荡,少一份纠结牵绊,看开,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儒家讲求谋义而后动,勇担起;普济天下,诸法无我,佛家笃信诸行无常无害为道,能放下;天得一清,地得一宁,道家崇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应看开。时序流转,星燧贸迁,我辈于奔涌的时代大潮中,当担起,放下,看开。 三、 【写作指导】 (一)材料解读 该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属于言论型材料,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人才的重视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也是任何机构、公司、团体、组织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材料中所说的三种人才观,在现实中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是兼容的。所以,基于实际,确立作文的立意时能兼顾彼此、综合考虑最是周全。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若能肯定其中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而对其他两个方面(或一个方面)进行有理有节的否定性分析,也可认为是符合题目立意标准的。 作文的写作任务明确讲“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到这个要求就不会节外生枝。 (二)参考立意 ①不拘一格得人才,英雄何须问出处; ②用人不疑,相中则用; ③在实际工作中让人才脱颖而出; ④自己培养出人才,才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时注意:1.扣三元关系 相马、赛马、养马,三者并不是对立关系,相辅相承。从全局来看看,正确人才观,“相马、赛马、养马”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 2.扣三者内涵 (1)“相马”,就人才的选拔角度而言。是人才就不能埋没,得发现人才,只有发现了,人才便有用武之地。公务员、教师各行业逢必考,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分开公平公正。 (2)“赛马” ,就人才的任用角度而言。是让人才在实践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人才只在有岗位上通过工作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人才的任用是发现人才的第二步。是不是人才,得在实践中检验。工作实践是人才的“试金石”,也是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好途径。所谓成绩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3)“养马”,就人才的培养角度而言。人才从那里来?培养是根本。培养,既可指人才的初级培养,也可指人才的高级培养,如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好的环境。这一点是从发展的动态眼光来看看人才。人才投资是最具价值的投资,要取得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就要做好人才培养。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3.立意构思。可以三者并谈,选拔、任用、培养都兼顾。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重点角度,如任用,但论述时也要兼顾选拔与培养,论述点有侧重,三者思辨关系还是要体出来。 4.启示意义。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写出启示意义。考生要将这三种“人才观”对接社会生活,联系时代,写出对人才的思考。其中第三个立意“在实际工作中让人才脱颖而出”最具代表性,新时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立志成才,报效祖,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范文】 欲得千里驹,需搭青云梯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新时代领路人曾在二十大报告强调,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韩愈《杂说》有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马喻人才,如今人才的选拔培养不仅需要“相马”的伯乐,还需要“赛马”的跑场,更需要“养马”的槽厩。欲得千里驹,需搭青云梯。 班固曾言:“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欲得千里马,先要有伯乐相马之术,知马懂马,唯此才能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由此观之,人才的选拔更需知人善任,全方面了人才,学识人品、能力潜力,多方了解,才能优中选优,才能发掘人才,还要善任,才不称不可据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因为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遇得到人才贤才,需要有眼光有境界有格局,除了能慧眼识才,还应给人才搭建设一架能发挥自己作用的梯子——机会。 司马光有言:“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延揽来人才,不能一劳永逸,任何人才都需要不断打磨,就像要想使马能拥有奔驰千里的能力,就需要给马提供驰骋机会,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赛马观”认为,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还需要给他们提供竞争的机会,让人才在实际的岗位上竞争,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最终脱颖而出的,一定是有真才实学,又独当一面的人才。故而,想让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磨砺至关重要,这是就需要为人才搭建第二架梯子——赛场。 抱朴子说过:“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人才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更需以人才培养人才,“养马观”认为人才投资才是最具价值的投资,要取得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就要做好内部人才培养。培养内部人才,才是长久之计,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引进吸入都不如以此为契机培养自己的人才,可持续发展,利于人才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因此,要想有才可用,就需搭建第三架梯子,足够的养料、磨练——槽厩。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的价值不可估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人才选拔培养,需要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欲得千里驹,需搭青云梯。 四、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 对材料的理解 本题材料为一段文字,共 4 个句子,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水能漂石,可见“势” 的力量巨大。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 第 1 层由前 3 句组成。 第 1 句引出材料整体内容“势”,引自《孙子兵法》对于“势”的阐述,意思是湍急的流水飞快奔腾,以至于能将石块冲走,这就是储蓄着巨大能量而一发不可遏止的客观态势。 第 2 句是对第 1 句的解说,点明并强调“势”的突出特征就是力量巨大。“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我们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 第 3 句在前两句揭示对“势”客观力量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势”的影响力,这句话由3个分句组成,前两个分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势”的影响力,第 3 个分句承接前文,得出材料的核心要义——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面对力量巨大、影响巨大的“势”, 唯有准确认识,灵活把握,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 3 分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的小结,也同时引出第 2 层 第二层: 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们要敏锐把握“势”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善于积势、蓄势、谋势、乘势。第 2 层即材料的第 4 句,进一步指出在准确 认识“势”的前提下,因应时势变化,应如何把握“势”——或“蓄势”,或“谋势”,或“乘势”。 当时机未成熟、力量尚薄弱时,要“蓄势”,不露圭角, 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当形势不利于己、处于被动时,要“谋势”,综合分析态势,施计用谋造势,变不利为有利;一旦时机成熟,已晦养厚积,势在必行时,要“乘势”,把握时机,赢得胜利,孟子就曾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第二层对“势”把握的不同方式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提出的。这就要求考生站在青年的立场上,面对时代,辩证思考。不论“蓄势”“谋势”还是“乘势”,前提都是对“势”的正确认知。考生不必三者都谈,而应联系自身实际,重点谈其中一点,从而体现对“势”的判断以及所采取的把握“势”的策略。 综上所述,解读材料的关键,把握材料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鉴别、判断与思考。 (二) 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1) 结合材料。 “结合材料”,有以下两个含义:一是要以全部材料为起点,作文的主题要由材料得出, 中间要提到材料,结尾要回扣材料;不可置材料于不顾, 不可抛开材料写作。二是既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也要结合材料的含意、逻辑关系及其情境。本材料内容围绕“势”展开,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考生围绕材料,既要结合材料内容,也要结合材料的含意、逻辑关系及其情境展开写作。 (2) 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联系现实”,提示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身边实际展开论述。本写作题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材料,展开思辨思维,观照现实问题,理性综合分析。考生可以结合社会发展之“势”,联系国家所处之“势”,放眼世界面临之“势”,审视当下,反观自身,避免泛泛而谈。 “写一篇文章”,没有文体方面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3)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体现”是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表现出来。“你”是出题者对考生的代称。“感悟”指感想与领悟,属于形而上的抽象范畴,是内在感触与体悟之结果。“思考”指由此及彼的抽象延伸。“感悟与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即写出一个方面(感悟与思考之一)皆可。考生要在文章中自己的“体现感悟和思考”,就要围绕材料提供的“势”的内容,予以合适的拓展、类比,站在时代的高度,给出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和回答。 对于写作引导语要整体观照与兼顾,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结合材料”,就是以材料为本,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另起炉灶; “联系现实”,就是要由材料内容延伸到现实观照,不能只就材料论材料, 避免说空话,顺口号; “感悟与思考”要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言之 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且契合情境。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一) 符合题意 这道作文试题规定了下述三个方面的写作任务: 1.结合材料: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势”及其含意与逻辑展开写作。 2.联系现实:不能只就材料论材料,要关照现实,有所延伸。 3.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感悟与思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代精神,文风端正。 全面完成上述三个写作任务,即可视为“符合题意”。即抓住材料中“势”的核心内容, 思考如何认识 “势”,如何把握“势”?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联系现实,由此及彼,延 伸至各行业、领域、界别、哲思,均视为“符合题意”。 (二)基本符合题意 1.只在文章开头、结尾提及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内容游离于材料内容之外。 2.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论述的主要内容与材料有隐含的一点关系。 3.对材料中给定正向材料(内容及含意) 进行批评, 对材料中给定反向材料(内容及含 意)进行肯定与赞扬。 (三) 偏离题意 1.完全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2.思想不健康, 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背公序良俗,没有底线思维。3.残卷,没有完成写作任务。 4.白卷。 【参考范文】 辩清“势”而知所向 乘“势”上而知所为 广东一考生 百千年前,《孙子兵法》中我有“水能漂石”之势;百千年后,环球局势“波波谲云诡”,吾侪新青年当何如?私以为,当辨清“势”而知所向,乘“势”上而知所为。 正确认识“势”,是合理乘“势”而上的先决条件。 “明时势者勇。”从古至今,人们一向强调正确认识时势的重要性。而对于势的错误认识常有两种不同形式:其一是将一切原因都归结于“势”的作用,从而在高呼“势阻我!”中躺平、“摆烂”,并不思考自身缺陷;其二则是不能明晰地见到“大势所趋”,从来都逆势而为,自称“标新立异”,又在失败后怨天尤人。此二类者,皆是不能正确认识势而致失败的极好例子。而又应如何做到正确认识“势”呢?且不妨以流水为喻,“人行于川上,观清流之所从来、之所从往”,流水之势便是它的流向,顺流而下,可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甚至如《孙子兵法》中“水能漂石”;而逆势而为便可能“樯颓橹毁”,最终失败。由此,我们在辨认时代水流之势时,应先从事件走向中看出其流向,如此方能为“顺势而上”做好必要准备。 明晰了势之方向后,在不同局面中选择把握“势”的不同方法便极其关键。 时代之势变幻莫测,难以由少数人决定。但我们可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变通,使势为己用。面对不同局面,有人蓄势待发;忆往昔,庄子“三月聚粮”、齐王“三年不鸣”,勾践“卧病端胆”,他们在“势”不足时养精蓄“势”,从而势为己用。有人谋势而动:从班超投笔从戎到周邦彦(应为刘克庄)“问长缨何时入手”,从华盛顿趋势独立到红军”“势”解放全中国,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谋势而动,在正确的时机抓住“势”的力量。“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假之物便可为“势”,前人先辈为我们赞造好了“势”,我辈又何如? 风正劲,帆高悬。何不乘势范浪巅?当前时代形“势”风起云诵:二十大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提速;俄乌魔鏖兵使核危机信号闪现,GPT的出沉使人们深度思考;G20峰会预警环境,“北溪=号”爆炸加速能源危机……有人惶惑:时代的“势”,究竟在何?其实,我们每位青年既是乘势者,又是造势人。冬奥赛场上有谷爱渡,山区学校中亦有求知的眼睛。谁又说后各厢中的网课、小贩边的作业不是乘势而为的证明?吾侪青年,只须在平凡之位上发好每一份先,顺时代发展之势而为,中国之水,必将涛涛而下(此处改作“涛涛而下向前”合适)。 叔本华说,“人的意义在于意志有所追求。”少年们啊,看清时代的大势,顺势而上,追求独属于你的荣光吧! 五、 【解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写作。所给材料有三个,材料一引用乔布斯的话,强调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材料二是电影台词,强调在无法改变世界的情况下要不失本心,不失本色;材料三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突出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作文要求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考生具体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一进行重点阐述,也可以兼顾两者的关系,写出思辨性。 【参考立意】 1.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2.美好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3.一切皆有可能,请去改变世界;4.改变自己亦在改变世界。 【补充说明】 “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的话题并不新鲜,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恒久的哲学命题。我们看看命题人是从那个角度切入的。先看作文材料。 一、先从作文材料说起 材料有三句话(名言名句灯)。 (1)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布斯 解读:乔布斯作为科学先驱,他的视田野是宽广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力量来影响和改变世界。观点: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 (2)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要被世界改变。 ——电影《熔炉》台词 解读:这一句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是大众心态。从客观上来说,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世界的——当然世界上也有人凭一己之力,左右世界,改写历史——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观点:人活着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至少也不要被世界改变,保持本心,做真我。这是在面对世界的复杂性、矛盾性、不可战胜时,对自我的一种心理调适。现实世界也许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我们要独善其身,尽量不被世俗磨去凌角。 (3)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 解读:托尔斯泰毕竟是托尔斯泰,大文豪观察社会众生,一针见血。改变世界是视角向外的,改变自己是视角向内的。人在处世中,往往会把要求和问题放到外事外物上,而很少或很不情愿去反省自己。项羽至死时也不肯低头反省,认为是“天亡我也”。这个世界上,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能找到真我。托尔斯泰的观点: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二、再谈谈三个概念内涵 (1)“自己”: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生命,也可以是自己眼中的“他人”,也可以是集体,可以指人也可指拟化的物以及各种文化、文明等。 (2)“世界”:一般是指相对于某个个体生命存在的外部世界。由物质世界和概念世界组成,物质世界通常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概念世界包含所有生命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为记录认知而存在的事物的总和,有自然和精神、广义和狭义之分。 (3)“改变”:一般是指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有优劣之分,雅俗之别,需要辩证地认识。 其于以上概念,又有以下理解: (1)“改变自己”:就是生命个体因观照自身,或受外部影响,自身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2)“改变世界”:就是生命个体对外部世界观察考量后,施加影响,从而使外部世界某一领域在性质或方向上发生显著的差异。 (3)“世界改变我们”:就是外部世界对个体生命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心理情感等多个层面有重大的影响。 三、弄清概念关系 这一步很重要,弄清概念关系,基于概念内涵,内涵和关系都 有了,作文的立意和构思也就明朗。 材料有三则,代表的观点有三个: 第一则,立意1: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一切皆有可能,请去改变世界;其代表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志向。正如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其强调的是既改变自己,也改变世界,以个体影响整体、全局、世界。当然要改变世界暗含大前提改变自己,自己都不改变,如何去改变世界?但是侧重点是谈如何去改变世界。所又也可立意: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 第二则,立意2:坚守自我。人活着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至少也不要被世界改变,保持本心,做真我。本句强调在世界改变或不改变的复杂环境中,要保持自我。注意,理解这一观点要有生活内涵,懂的都懂。其并不是指一个人不容入世界,孤立自我;而是在现实的世俗中,不肯接受低俗,不肯俯就权贵,不肯无自我地媚俗,而是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这样的人,历史上太多太多。著名学者鲍鹏山先生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曾说: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有时自我的坚守与世界的不相兼容,是一种高贵。奇怪的是,这一点立意,命题方并没有给出。 第3则,立意3: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美好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己亦在改变世界。 在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的关系处理上,托尔斯泰的观点是观客全面的。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自己与世界相谐和。这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说:“君子遇到问题时,都会反躬自省,向自己寻找原因,小人反找别人的原因。”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改变自己;第二步就是改变环境。所以,中国古人明白这个道理,要想改变周围的环境,从改变自己开始,“修身为本”。“修身”影响外在环境,然后“齐家”,然后改变我们社会与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面三个观点,立意皆可。考生可以自由选择,作文有一定开放度,兼顾不同思想层面,让考生有话可说。 四、什么样的作文立意为最佳? 首先来看看作文要求: 上述材料可以给你什么启示?请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 “上述材料”,是指三则材料,不是指那一则材料。所以立意要综合考虑。 “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虽然是指一个话题,但是在发表议论时,肯定不能孤立来谈。比如:作文选取“改变世界”,全文不说半句“改变自己”,那么这样的作文能纳入一类文吗? 这次作文题目,我们一读,就能感觉到有二元思辨,“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但在我们要有一个观点倾向,是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己?还是既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世界?谈任何一点,可以有偏重,兼顾对方,这才是思辨。但孤立观点,片面论述,是行不通的。 命题人的评标准:作文要求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考生具体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一进行重点阐述,也可以兼顾两者的关系,写出思辨性。 理解:“可以任选其一进行重点阐述”,如重点论述“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也可以兼顾两者的关系”,如既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又会反达来促进更多的人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这是一个“闭环”关系。“写出思辨性”,如上所言,要有两者比对分析,有逻辑认知。 【参考范文】 纵浪大化中,淡定且从容 陶潜诗有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任世界喧嚷,惊涛骇浪浮浮沉沉,我自持定我心,不为大千世界改变内在从容,如是,方好。 世间万象,芸芸众生,难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所勾引诱惑,于是接踵摩肩,熙熙攘攘,踏上奔赴势利之途,还美其名曰“改变世界”,仿佛有了一根丈八长矛,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凭一人之事功,便能左右乾坤沉浮,实则在这条看似冠冕堂皇的路上迷失了自我——改变了曾经天真纯净、令人见之忘俗的眼神,改变了低眉颔首心怀虔诚的初心,连同初识世界时的好奇一并抛弃;也许他本是“欲回天地入扁舟”,结果天地没有扭转,与此同时,还淡忘了曾经的目标是“家在苍烟落照间”,于是,不但扁舟没有解缆,却踏上了“青雀黄龙之舳”,意气昂扬的驶向灯红酒绿的名利场。究其原因,还是在茫茫俗世中,立场不坚定,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于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哪有“香如故”? 因此,人存世间,面对岁月的冲刷,如果说要有清醒与深刻的了悟,在我看来,只能是“不改”二字。 “不改”的背后,是对自我价值最深沉的领悟与体会,是对自我与世界天地对话的坚持,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信与孤独所蕴含的大智慧。 汪曾祺形容沈从文的一生是“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是(非)昨日人。”沈从文从抗战烽烟走到文革风暴,从小说巨匠到文物大家,却始终认为自己是由观察自然人世生活的所谓“乡下人”,始终“对夕阳,对秋河,对拉帮的人同船”皆那么深沉地爱着,怀着这份爱与坚持,风沙尘裹的乱世淡出了历史,沈老未曾改变也未曾为世界改变,他含笑地看世界,明了这世界不变的终究是爱与美,沈老笑得自信,也笑得孤独,更笑得从容。 倘若认清了这世间变幻的不过是岁月的皮相,坚守着内心不变的理想准则,我们的心便泛若不系之舟,明于秋水,乱花成蹊忧风苦雨亦不改我初衷,亦不改我定见。 其实不让这世界改变我们,并不意味着对周围万千世界的漠视,恰恰相反,我们经由内在的自省更深刻地把握了自我,更从容的面对万象有了情深之感,有了关怀和改变这世界的沉潜的力量。 孔子说:“唯止,能止众止。”唯我内心不改,面对浮华心如止水,在沉潜中积蓄思想的力量,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量。改变世界和改变自我从不矛盾,关键在于改变的是什么,不改的是什么。不改内在的沉潜从容恰恰是更好地改变世界的起点。 《红楼梦》中咏柳絮言:“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不改内在的珍重芳姿,纵使纵浪大化之中,我仍旧是那不改的颜色,不改的明媚与盎然。 六、 【审题指导】 材料中,黄庭坚的“夺胎换骨”“以故为新”强调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之上勇敢创新;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强调既要深入生活,获得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又要超脱生活,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万物;林黛玉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强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 提示语中,“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万事万物、感悟社会人生也颇具启示意义”暗示考生写作时不能只谈诗歌创作,而应该将视野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宇宙、社会人生。而“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则提示考生只须选择材料中的一条观点集中笔墨写作,而无需面面俱到。 而尽管三选一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考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要注意材料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继承)与创新”或“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或“形式(外在)与内容(内在)”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思辨性,不能割裂关系,将文章立意简单的平面化。 若选择黄庭坚的“学习(继承)与创新”,可结合我们的学习与工作说明持续不断的学习为创新打下基础,创新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和再创造。也可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指出继承让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创新使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从而得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的结论。 若选择王国维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则首先需解释清楚看待事物一味“入乎其内”不免会陷入“死胡同”,钻进“牛角尖”;而若只是“出乎其外”又免不了缺乏细致观察与深入剖析,难以认清事物本质;唯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方能获得客观而又全面的认识。由此,可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既要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认真去体验生活,又要超脱自我、超越生活、拥有通达的人生智慧。 若选择《红楼梦》中的“形式(外在)与内容(内在)”,可以着重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说明我们生而为人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皮囊,做事要尽量摒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多在做好事情本身上下功夫。也可针对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性去做文章,指出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展现不同的具体内容;当形式与内容相宜,会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立意: 1.有学习才有继承,有创新才有发展。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善于利用和创造必要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宜的形式。 【参考范文】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说明我们要正确处理内外之分。举凡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必然能臻入圣人之境。茫茫宇宙,在一片黑色背景上,繁星点点,很美。可是当你称赞繁星的美丽、月亮的皎洁时,你能了解它们的真实情况吗?眼前的繁星如此之小,你会想到小星星的体积大于月亮甚至大于地球吗?当你了解到这些后,当你再次观看星空时,你一定会为宇宙的玄妙而赞不绝口,那时你的评价也许就不会再局限于某种外表了! 当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外表并不代表本质。有人外表美丽,内心却很污浊;有人肢体残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幸残疾的史铁生,凭借着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在病床和轮椅上依然抒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我想,任何事物的内涵都需要去分析,像茶一样去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志趣、风格和精神,品出其内在的生机、兴旺和顽强。 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一朵美丽的花,必定有健康的内部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行动表现出来。所以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须过分在意他精致的五官,或高挑的身材,请你去观察他的行为动作吧!这有利于你认清眼前到底是值得欣赏的真美,还是败絮其中的空壳。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认识事物,必先入其内,这样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素材。试想,没有见过马的人,怎知骏马奔驰如风?没有吃过葡萄的人,又怎知葡萄的酸味?只有深入鲜活的大千世界之中,才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性认识。当我们有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后,还应“出乎其外”。置身于万物之外,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别,才能真正了解生活的真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心去品味属于我们的世界吧!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