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而幸福的东坡(教师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22-12-23 手机版


文/张继全

为官则得一方百姓拥戴,被贬就有志同道合之人相助,苏东坡凭文名和人品穿越了千古。

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谪居黄州,要一变而为农夫;由于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又要一变而为隐士。这时的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他就是这副面貌吧。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初一苏轼到达黄州,在等待家眷之时,暂住一个小寺院里。五月二十九日,家眷到达,苏轼的生活似乎安定下来。由于太守的礼遇,他们还能住在临皋亭。此亭本是驿亭,如果有人真见到此亭,一定会大失所望的,此处并无什么可夸耀之处。但苏试却说:“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在他眼中,这里就是美的。可见,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苏试是诗人,能见到别人即使在天堂也见不到的感不到的美。在一封给范镇儿子的信中他说到:“临皋亭下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从这里看出,他的心态已然平衡下来。

元丰四年苏轼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 东坡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东坡如今是真正耕作的农夫,但并不是地主,有他的一首诗为证:

去年东垦瓦砾坡,

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

日炙风吹面如墨。

黄州的东坡在物质上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有不少的邻人和朋友,其中有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有黄州太守、武昌太守,还有两个道士。他还会做菜,东坡肉、东坡汤至今闻名。苏东坡在这里过着琐碎平常的日子,可他也在精心地构建着自己精神文化的殿堂。幽居在黄州的东坡成了闲人,贤人,仙人,也成了主人。

就是在黄州,苏东坡纵情山水,寻古访幽,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由此,苏东坡完成了自己生命境界的递进。从这时起,苏东坡冲破樊篱,开始了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上的求索。他开始淘洗自己,完成自己,由失意官员而走向文化大师。

苏东坡就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走到哪里他都不孤独寂寞。在黄州他失去了人间所谓的最美好的东西,但也获得了人间真正最美好的东西。所以,东坡是充实的,幸福的!

 

张继全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