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研读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2-10-05 手机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展示其阅读成果并对其做读书笔记方法予以指导。 

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导学生关注作者研究思路;注意作者从调查材料到形成结论的过程,获得研究社会性问题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学与思结合,用《乡土中国》的理论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拓展学生社会视野和思考研究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深入阅读并理解《乡土中国》,读与练结合,达到学与思并重。

教学难点

读书心得及从大量调查材料里归纳观点理论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跟着伟人学读书

毛泽东在1939年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酷爱阅读的人。他的一生广泛涉猎政治、军事、心理、兵法、社会、物理等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他的阅读方法有:

1、“自学计划”与“求学好问”

1920 年 6 月 7 日,毛泽东致信黎锦熙,信中强调自学,认为: 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毛泽东经常强调“读书求知,主要靠自己”。自学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有两个前提: 一是强烈的求知欲,一是详细的计划。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制定了详细的自修计划,并严格执行。在自学期间,读书既广泛涉猎,又有所专一。在同一个时期,他总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读书,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深刻研究,力求达到对每一个问题深湛,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毛泽东经常说: “学问学问,学与问是不可分的。真正好学的人,一定是虚心好问的人。”1915 年毛泽东曾写信给萧子升,通过“用之而弥盛”的原理来言明切磋学问、交流学术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组织成立哲学研究小组来讨论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还组织成立了诸如读书会、新民学会等青年学生团体,共同争论,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心得,研究学术问题,从中增进友谊,增长见识。

2、 “学思结合”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必须要做到学思结合。青年毛泽东读书养成了一种习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每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都会做标记,写上批语,有时候还会写下读书心得或体会。

在湖南一师,恩师杨昌济讲授修身课,教材为《伦理学原理》。毛泽东逐句逐字研读此书,对书中有关伦理学和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写下长达一万两千多字的批注。

二、交流心得,成果展示。

1、读书笔记和《乡土中国》知识清单展示。

以组为单位,各位同学组内交换读书笔记,并就《乡土中国》中某一章节的概念和作者观点理论进行交流,看看自己整理归纳的是否准确。

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各代表请就某一章节的主要理论在全班概括阐述。

2、读书笔记,知识理论梳理示例:

例: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

(1)社会变动分为“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二者同时存在,但前者更明显,后者由于需求作用不显著。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

(2)乡土社会并非绝对静止,在其缓慢的变化中,长老权力在社会继替中壮大在“社会继替”中产生长老权力,如果社会变动得慢,长老权力也就更有势力。

“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

(3)长老权力在乡土社会生命力极强。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长老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

“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反对”在这种关系里是不发生的。”

(4)长老依靠“加入注释”维系权力,而注释的变动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

“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

3、如何做读书笔记

①读书时做好批注:用不同的颜色笔勾画重点:括号、划线、标注、五角星等符号,标记不同的内容;

②关注目录,对全书结构有整体概览

拿到一本书,第一件事不是直接翻正文,而是看目录。若是对自己来说没啥难度的书,目录多看几遍就足够了。若是有一定难度、信息量大的书,建议就目录的大标题做一个粗略导图,宏观框架是理解细节的支点,所以读前导图很有必要。

③做结构化笔记

一本书,重点部分在于它的论点,所以关键在于把总论点、分论点勾画出来,做结构化笔记,况且,有组织的信息更易记忆,这一点早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得到了印证。

例如第四章《差序格局》

4、 最好记在书上

(1) 不麻烦。找内容的时候,不用拿着笔记对应书,直接翻书就可以。

(2) 省时间。因为很多句子,尤其是段落的摘录,全部誊写在笔记本上太费时间。

(3) 可以充当时光机。很多年后,你翻开你读过的书,会看到过去的那个自己。(笔记也可以,但是你估计早就忘记了书的内容,还需要再找到那本书,才能完全回忆……)

5、写书评

读完之后,一定要写书评。书评的大致模式是:这本书讲了什么——由此我想到了什么——对我有什么指导意义。

三、学思结合,深入探究

(一)讨论:用费孝通《乡土中国》里的观点和理论,解释下面几例社会现象:

1、红白事的帮忙和份子钱,随着办事摆酒席的明目逐渐增多,以及外出务工进而退出随份子这一传统的人增多的现象可以用书中什么理论来解释,请详细谈谈。

2、为什么许多人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还要讲究死后要葬在故乡,或者一些华侨来到中国寻根问祖?

3、为什么农村离婚率逐渐在上升?

4、为什么现在在村庄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生意成功人士等,并不是原来的长辈,对社会规则最为熟悉的老人?

5、为什么我们要建设法治社会,就绕不开对乡土社会的改造?

各小组展开讨论,由各小组长总结归纳,最后全班交流。

讨论结果示例:

1、红白事的帮忙和份子钱,在过去体现出差序格局之下人们的互帮互助,在现代市场经济冲击下,是传统的乡土格局逐渐瓦解。

2、“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乡土”表达的是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即使许多人现在住在城市,但他们是来自乡村的,或者至少是祖辈是在乡村生活的。文化习俗有传承性,这种乡土情怀即使在中国人进入城市定居仍然很浓重。“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是终老是乡。”

3、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关系亲近,有其自己的礼法,离婚率比较低。现在农村离婚率的上升,则更多地表现出习俗对人的约束力减弱,礼俗社会日益受到冲击。

4、现在在村庄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生意成功人士等,并不是原来的长辈,对社会规则最为熟悉的老人,是因为传统乡绅的退出,乡绅管理在现代社会利益下逐渐减缓。

5、中国法制要想提高基层的参与度,对社会进行根本上的改变,使法律大于礼法,宗族的长老法等,使法制得到全面的贯彻,就要对乡土社会进行改造。由于中国形成乡土社会已经有两千多年,即使我们经历了全国上下的革命以及长期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仍然处于乡土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过渡时期。如今的一些社会问题仍然和根深蒂固的血缘地缘观念有很大关系。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能在一百年内完全颠覆,真正完完全全的依法治国仍然任重道远。

(二)《“乡土中国”的今天》读书心得展示

本心得写作时既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去阐述“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的留存与变化,也要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理论联系现实,关注热点新闻等,来分析其中隐含的有关“乡土社会”的思想。

[示例]

“乡土中国”的今天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地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四、读练结合

(一)以下是《乡土中国》“礼治秩序”部分的解说,和原书说法不符的一项是

A.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B. 礼和法维持规范的力量是不相同的。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依靠传统来维持。

C. 礼治实施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D. 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现代社会虽然变迁很快,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D项,“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错误,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故选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圆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传统的村落是一个靠熟人或者说人际关系来维系的社会。但是现在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他们会把城市里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带回农村,维系原来村落的一些制度安排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原来农业社会是以高劳动投入为主,这样形成整个村落和土地之间的半径是很近的。但是,现在以机械投入为主后,劳动力投入大大下降,现在村庄跟耕作土地之间的半径也在发生变化。

出村农民的代际也在出现差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农民,即使来到城市,还是会带着赚到的钱回来建设村庄,比如说会在村里建自己的房子。70年代出生的这一拨农民,基本上还是会带着钱回来建房子娶媳妇。但是80后,90后农民走出乡村后,已经没有农业生产经验,他们不再像上一代那样,对土地有那么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人走以后,钱不再带回来了。所以,人口不断城市化的结果是村庄更进一步破落。

中国村庄最大的变化是城市化带来的,但是未来城市化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可能会非常不同。未来村庄跟城市的关系可能分成三类;第一类村庄随着城市的扩展,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第二类村庄会成为“城乡驿站”,就是城里人和村里人相互流动的一个过渡区域。所以这些村庄会成为城乡人口,资本和土地等要素最活跃的地区。第三类是传统农区,有一些文化特征的传统农区可能会保留下来,但不少传统农区会趋于破败或消亡。

村落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目前还难以找到答案,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未来村庄的巨变是必然会发生的,且是不可逆的。

(摘编自刘守英《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材料三:

乡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都被城市吸走了。乡村里原有的青年人到城市去打工,他们赚了钱就带着老婆、小孩,甚至亲朋好友一起出去继续打工,他们赚到更多的钱之后就把父母接走。这样的乡村由于缺乏发展的机遇等前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不断地流失原住民。比如说,浙江某个自然村,20世纪80年代初原有2000多人,当前只剩下10到20个老人在坚守。这些老人是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他们以此为家,一辈子种田种菜,不愿意改变这种生活,他们为了这片乡村留守了下来。所以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措施就是要唤醒乡村,吸引原住民回流和热爱乡村的外来者投资。这是当前乡村复兴最重要的工作,而乡村民宿就是一种吸引人流来到乡村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

美丽乡村这个内容很大,包括各种各样的乡村产业类型。但是这些乡村产业到底如何落到实处呢?应该说,乡村民宿启动性强、商业模式清晰、资金需求量小、投入小产出大而快、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形式,说白了,乡村民宿就是一个普通人(比如说白领,农民,甚至下岗工人)在当下就能够独立做起来的事,这也是真正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事业。而且乡村民宿这件事特别适合设计师来做,包括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都很合适。所以,当前的时代背景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去进行乡村民宿创业,为中国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摘编自俞昌斌《体验设计唤醒乡土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中国乡民被囿在土地上,由无比熟悉的人物无须选择的关系构成基本不变的生活环境,是自然发生的礼俗社会。

B. 在传统中国熟人社会中人们彼此熟悉,长时间、多方面、经常性的接触使人们产生亲密感,维系人际关系,保障自由不需要法律只需要规矩就能做到。

C. 传统农业社会以劳动投入为主,村落和土地之间的半径近。现代农业以机械投入为主,劳动力投入下降,村庄跟耕作土地之间的半径相对灵活。

D. 乡村民宿项目启动性强,商业模式清晰、资金需求量小、投入小产出大而快、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形式,是当前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业项目。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引用《论语》中的话.一方面阐明在一彼此熟悉的社会中,人们如何学习及学习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论证中国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用规矩和礼俗维持的社会。

B. 材料二、材料三都谈到农村原住民流失的问题,材料二侧重阐述出村农民的代际差,越年轻的农民对乡村的感情越淡薄,材料三侧重阐述农村存在的最大问题,由此引出振兴乡村的措施思路。

C. 材料一从生活环境,不同社会性质的对比,礼俗规矩三个角度论证了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材料二把传统村落是熟人社会作为引子,主要论证城市化对传统乡村有巨大影响。

D. 城市化给传统村庄带来巨大的变化,有的村庄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有的会成为城乡过渡区域,大部分传统农区可能会趋于破败或消亡。材料三则对此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

3. 联系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实现乡村振兴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案】

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中B项,“保障自由不需要法律只需要规矩就能做到”错,根据原文“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可知,只是说规矩带来的自由和法律保障的自由不同,并非“保障自由不需要法律”。故选B。

2. 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题中D项,“大部分传统农区可能会趋于破败或消亡”错,根据原文“第三类是传统农区,有一些文化特征的传统农区可能会保留下来,但不少传统农区会趋破败或消亡”可知,有一些可能会保留,不少会趋破败或消亡,不是“大部分传统农区可能会趋于破败或消亡”。故选D。

3. (1)利用好城市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机遇,做好或融入城市,或城乡过渡,或保留文化特征的文章。(2)留住人才,唤醒乡村,吸引原住民回流和热爱乡村的外来者投资。(3)开发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乡村产业项目。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联系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实现乡村振兴有哪些具体措施”,从“中国村庄最大的变化是城市化带来的,但是未来城市化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可能会非常不同。未来村庄跟城市的关系可能分成三类;第一类村庄随着城市的扩展,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第二类村庄会成为‘城乡驿站’,就是城里人和村里人相互流动的一个过渡区域。所以这些村庄会成为城乡人口,资本和土地等要素最活跃的地区。第三类是传统农区,有一些文化特征的传统农区可能会保留下来,但不少传统农区会趋于破败或消亡”可概括出“利用好城市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机遇,做好或融入城市,或城乡过渡,或保留文化特征的文章”;从“所以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措施就是要唤醒乡村,吸引原住民回流和热爱乡村的外来者投资。这是当前乡村复兴最重要的工作,而乡村民宿就是一种吸引人流来到乡村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可概括出“留住人才,唤醒乡村,吸引原住民回流和热爱乡村的外来者投资”;从“美丽乡村这个内容很大,包括各种各样的乡村产业类型。但是这些乡村产业到底如何落到实处呢?应该说,乡村民宿启动性强、商业模式清晰、资金需求量小、投入小产出大而快、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形式”可概括出“开发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乡村产业项目”。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