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师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22-09-02 手机版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曾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好教材,就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与他们的距离很贴近,他们能够从朱先生的文章中得到一些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知识与方法。我作如是分析是因为课文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鉴赏材料选得好。白居易的《忆江南》(二首)和辛弃疾的《鹧鸪天8226;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8226;夜行黄沙道中》,从创作时代来看,由唐及宋;从内容风格来说,多有差别。朱光潜先生将它们编为一组鉴赏评析,真是耐人寻味。我以为,朱先生这样作绝非为显示他谙熟词苑佳作,而是因为他独具慧眼,发现了这四首词之于诗歌美学上的典型性。朱先生的鉴赏文章写来得心应手,深入浅出的反映了诗词创作的艺术规律,是与精心选材分不开的。这样的鉴赏文章耐读易懂,具有示范性,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如果再有教师得当的指导,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认识能够提高一大步。

第二,朱先生的文章在写法上讲究规范。先作阅读辅导,再作鉴赏指津,然后简明扼要的揭示道理,这样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全篇文字清流优美,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退一步说,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起码能有一种感受——阅读优秀的文学评论确实能长些见识。

这两个特点正是课文《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以下简称“课文”)所具有的文学教育价值。



课文第一段概括了全篇的写作宗旨,有导读作用。这一段实际就是一句话,不妨抄录如下——

“这篇短文,谈一谈白居易《忆江南》的两首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西江月》这四首词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的道理,趁便也谈一谈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练。”

作者起笔就交代了鉴赏的对象和要点。据此,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样一个基本点:理解每首词中“典型情节”的意义,即读懂其内容探究其作用。“抓住”,并不难,因为这就是朱先生撰文的思路;但是,要真弄明白“选择典型的情节”可以“烘托出具体的气氛和情调”的道理,必须仔细读书、认真思考。这就引来教法的问题——教师要把学生引到“咀嚼”课文的境地中来,如果学生能感受“咀嚼”的快慰,则教学目的基本达到。为此,应摈弃“串讲”课文的方法。若讲,只讲作者的思路和他鉴赏作品的方法;若解,则解答学生囿于“经验”而发生的疑问。一句话,力争让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真正属于学生。

作者所谓“谈一谈……道理”,有两层意思:⑴陈述自己认识“道理”的根据,因此,分析“四首词”的内容与特色必是课文的主体;⑵通过鉴赏“四首词”,阐释、概括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所涉及的艺术原理(即“道理”)。学生只有将“⑴”之所述读透了,才能接受“⑵”中所言。对于“⑴”,要在读上下工夫;对于“⑵”,则要记住,否则“应用”便是空话。

“趁便也谈一谈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练”。朱先生话语闲逸,其实道破了文学鉴赏的真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对语言艺术的赏析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品味“四首词”的语言,品味朱先生的赏析用语,应贯穿阅读课文的始终。



课文的结构清晰疏朗。第一部分就是开篇的一段,总括全文的旨意与思路。第二部分由两块内容组成,其一是赏析白居易的两首《忆江南》,其二是赏析辛弃疾的《鹧鸪天》和《西江月》。第三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两段,一段是总结“道理”,即“情景交融”和“语言精练”的问题(也包括二者的关系);一段是对语言“音乐性”的说明,这绝非多余的话,而是向读者作一个交代——限于某种原因,语言“音乐性”的问题在课文中难以展开。作者的责任心与科学态度可见一斑。

课文赏析“白词”与“辛词”的文字是用同一“模式”写成的。从字面上看,先是扼要讲述创作背景,再解说“典型情节”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并“趁便”点评语言特色;从实质上说,作者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完成阅读与鉴赏活动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这一基本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讲清“知人论世”与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关系。诚然,这是文学教育中的“ABC”,但如果不懂得这些,科学的鉴赏意识便很难形成。

既然“知人论世”这么重要,教师不妨讲一讲“知人论世”的途径——欲知古人,欲知前世,就得查阅有关资料。这既是一种积累知识的学习活动,又是培养良好“学养”的途径。在这方面,课文的作者为我们作了示范:朱先生为了印证观点常旁征博引,一句诗、一部书名、一桩史实全都出言有据。这学问分明来自学养。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并从中受到教育。



“情景交融”是一种文学现象,这种现象在诗词中最为明显。读者不仅要从“情景”中了解诗人的情怀、品德、节操、志向,还要洞察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这个问题隶属诗歌功能的范畴,我们不必讲得那么深,那么专,但要结合课文把“道理”说清楚。我准备了这样一段话作为课文第二段阅读后的小结——

白居易以绚丽的色彩描绘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成为千古佳句,固然与诗人的文字功力分不开,更与他独钟江南的情结有关——他曾在那春意最浓的地方有过得以自慰的政绩。当诗人离开江南身居风沙弥漫的北国时,他重温江南春色,回顾当年作为,自是人之常情,旧时景、往日情使香山居士亦不平静了——他要浓墨重彩绘江南,他要引吭高歌忆江南。于是,“江花”“江水”亮丽千年不褪色,“能不忆江南”咏叹千年有回声。

对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解析更能说明“情景交融”的问题。课文讲得鞭辟入里,要让学生多读几遍,细嚼慢咽。朱先生的文字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很强的,学生读书时,教师最好不“插嘴”,因为那景、那情,太值得独自体味了。我设想,倘能让学生再读读稼轩词中雄浑豪放的代表作,两相对比,也许在认识上会更上一层搂——“金戈铁马”也辛弃疾,“清丽婉约”也辛弃疾。我还设想,应当在课上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重新检阅一下熟读过的唐宋诗词(哪怕是一两首),凭自己的鉴赏能力去发现诗词中的景趣与情趣,用自己的话评说一下(哪怕是一两句),如果教学中能出现这样的场面,师生都会感到快慰受到鼓舞。



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他有高超的语言审美能力。朱先生认为“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而“简练不等于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他把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的价值说得明明白白——“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我想,朱先生的这些话可称之为“文学定理”,应该让学生牢牢记住。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判别语言表达正误的能力,但缺乏鉴定语言表达优劣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对鉴定标准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有误解;另外,学生对优秀的古典诗歌读的记的太少而又难免受到时下语言质量低劣的作品的污染。从这个角度讲,选《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四首词》作为高中语文教材,是大有必要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是享受,还有“批判的武器”(马克思语)。

从现代阅读学的要求来看,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并能够“存活”的文字材料必须简练,而简练的语言不能只承载“明示信息”,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进行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不独为精神享受之需要,它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备课中,时时感到这篇课文重视考据处处有学问,涉及的文学知识(例如,“诗可个以兴,可以怨”)和“词四首”以外的诗作也比较多。因此,备课要分两步走,只有走好第一步——自己读懂、读通,不存疑窦,才好走出第二步——设计教读方法,安排训练内容。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