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贫困生假期勤工俭学 十万元助学竟无人领情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带着十万元现金,一心想找两位贫困生跟自己的儿子结对子并对他们长期资助,没想到却无人领情。这尴尬一幕发生在昨日团市委举行的贫困生捐赠仪式上。 两大学生拒绝帮助 遇此尴尬的是一位房产老板,姓朱。他告诉记者,前天在媒体上看到昨日上午有捐助仪式,而昨天正好是儿子朱杰16岁的生日,他和儿子商量后决定,生日不铺张浪费请同学朋友,去找两位贫困生与儿子结对子,并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 工作人员听说朱先生的打算后,立即将考上北大和湖南大学的一男一女推荐出来。在会议室门口,朱先生向两位学生表明:愿意每年资助学费、每月300元生活费,不求回报。仅有一个要求,寒暑假要出去打工。朱解释说,打工是锻炼适应社会能力,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要懂得自食其力,不能光靠父母和社会帮助。 “每个假期都要打工,非要回重庆打工?万一我要做其它事情怎么办?”两人不约而同询问,并表示不相信,男生当场拒绝资助,理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这句话让朱先生有些震惊。 女生在征求母亲的意见后表示,希望得到现金资助,她今后会给朱先生打电话。对于假期打工,她很犹豫,最后还是拒绝了。 资助40人一人有联系 自己的好心遭到怀疑,朱先生感到很伤心。此前不透露身份的他向记者坦言,自己是江北某房产公司老板,资助贫困生不想被媒体关注。 “我很心痛,但心痛后总又忍不住去做好事!”朱先生告诉记者,因在湖北也有业务,前年通过湖北教育部门一次赞助了40位贫困生,一人4000元,到现在只有一个学生,目前在武汉音乐学院就读的刘芳,还主动与他保持联系。 他曾经跟那些贫困生打过电话,大都联系不上;也顺道去学校看望过一两个学生,但这些学生都躲躲闪闪。后来才知道,很多受助学生是害怕同学知道自己受资助,不希望与他联系。心理贫困更可怕 “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可怕!”朱先生说,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不可耻,关键是如何看待。现在的贫困生太自卑,自尊心也很脆弱。 儿子朱杰在一旁闷闷不乐,他用“郁闷”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当记者问朱先生,如果儿子质问他“今后还该不该做好事”时,该如何作答。他长叹一口气说,“我在最困难时受过别人帮助,我还要帮助别人!”(人民网 何英黄娟)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