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审题立意参考及适用素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2-06-15 手机版 |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 作文导写 一、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分析 审准题意: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的意思,不能囫囵吐枣,更不能抓一点就开始写作,读懂材料是第一步,材料中,要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取“翼然”二字属于直接移用,取“泻玉”二字属于借鉴化用,前两者虽说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但是,前者与环境明显不符,后者显然失去了雅致,最后贾宝玉用“沁芳”二字,显得新雅,此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结论:根据情景创作才能产生出更加独特的艺术效果。 把好方向:找准命题者的“密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这是考生在考场上必做的一件事,否则就会偏离题意,这道作文题里面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密码”,虽说几个给亭子的匾额题名都产生了艺术效果,显然这个艺术效果存在优劣的问题,这个命题的隐秘“密码”就是艺术效果优劣的比较,这就需要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破解这个“密码”。 三、审题指导 这道作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考生具有思辨性:三种艺术效果的比较,取前人的精妙是直接利用,但犯了没有考虑情景限制之错;借鉴化用,看似匠心独运,但不合元妃省亲之事的雅致;既能考虑情景又能独创还能不落俗套,这就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这三种“艺术行为”,本身就有优劣之分,考生要具备对问题的思辨。 就命题材料而言,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现象,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对上述三种题名方式的评价,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直接移用”是继承,“借鉴化用”是发展,“根据情境独创”是创新,对应了直接学习、借鉴、创新三种不同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由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涵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材料中这三种“艺术行为”的范畴属于“审美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话题,也就是艺术主体用“艺术审美”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即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在艺术领域是如此,那么在其他领域呢? 四、写作指导 此题以写议论文为宜,论证角度丰富。可以采取两者方式,第一:可以从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从“艺术行为”“审美意识”延伸开去,从学习、借鉴他人(国)的方法经验或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创新,进而对效果进行评价方面立意;第二:可以对三种方式综合理解,逐层分析:从模仿借鉴到不断发展再到自主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这个规律,采用层级式(即递进式)进行论证。笔者觉得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借鉴。 注意: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小处着眼,大处落重墨,切不可着眼太大,否则不可收拾。可以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的发展繁荣,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坚定全民抗疫、航天创新梦圆到科技助力中国梦的实现,选材俯拾即是。 命题的写作引导语“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明显把材料中的审美行为迁移到“更广泛的领域”,这就超越了艺术领域,考生可以从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哲学领域,甚至社会生活意识形态领域等领域进行思考立意。不管怎样的领域,此则材料作文的真正“落点”在于,把“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种文化行为延伸到不同的社会领域,给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带来怎样的发展效果。 总体概括其写作思路为:行为主体——审美观念、行为或方法(选定相应的社会领域)——改造客观世界(发展)——产生积极效果(创新的表现,要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 经过分析,其实不难发现,此题的“落点”还是要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处于社会大变革的今天,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深度改革,唯有创新才有出路,这正好与材料中贾宝玉创新地用“沁芳”更为新雅,与环境契合,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适用文体】没有限定文体,偏向议论文 五、参考题目 考场作文,一定要有一个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一定会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受到阅卷者的青睐。此题如果写作议论文,考生一定要注意,中心论点必须从材料中来,题目是从中心论点而来的,分论点根据中心论点来确定,分论点可以采取并列结构,也可以采用递进结果。先确定中心论点,再根据中心论点来拟一个好的题目。这样,一篇议论文的“骨架”就出来了:中心论点、题目、分论点(一般为三个,或并列或递进)(分别从正反、事例+理论进行论证,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下面提供一些好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正面立意 文明的步伐:传承-发展-创新 善于“移用”,合理“化用”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合理“化用”,形成“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创新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往事越千年,创新永向前 继承优良传统,创新时代文化 汲取优秀文化,积淀创新底气 (二)反面立意 机械“移用”不可取,“创意”发展才正道 创新不可抛弃时代 与其盲目“创新”,不如合理“化用” 六、抓住问题,构思文章层次。 要写议论文就要写得深刻,首先抓住材料的关键,然后再转化为问题,即提出中心论点。 考生引述材料后提出中心论点,再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使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三者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出优劣高低,显然“借鉴化用”要优于“直接移用”,因为“借鉴化用”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情境独创”要优于“借鉴化用”,因为“情境独创”不仅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尤其关注多因素条件下的现实情境需求,然后水到渠成地凸显“独创”的优势,这主要是采用演绎推理方式来进行写作议论文,通过一篇作文,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三级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有思辨的深度了。 温馨提示:虽然作文提示语中有“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之语,但一定注意不能全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容易写出深度与高度,只能泛泛而谈,最后也许连最基础的分数都很难拿到。如果写成记叙文要注意适时点题,同时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推进作文,至少塑造一个鲜明的性格有发展的人物。 七、名师作文 文化在于创新,创新源于积淀 《只此青绿》,衣袖翻飞,希孟的生命随着青绿流动,让深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进入大众视野;“北斗”“嫦娥”,巡天登月,辽阔的宇宙随着国人不断地仰望,让口耳相传的千年神话成为我们自豪的科技成就。科技为表,文化为里,古为今用,创新为实,文化的创新助力科技的腾飞,科技也应文化的积淀多了一份柔软和美好。 宝玉“沁芳”二字的题名,兼顾优美风景和省亲事理,显然优于贾政等人的“移用”和“化用”。宝玉的独创获得众人首肯,固然有贾政的考验,以及家养文人的有意卖俗和阿谀奉承,但依然显示出其杰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宝玉的“沁芳”用诗意的词汇浓缩了眼前的词汇,同时一语双关,暗示浩荡皇恩对元春、元春对贾府的润泽。如果我们身处宝玉的处境,能想出什么样的题名呢?可能连“翼然”和“沁芳”也不见得能想得出来吧。宝玉能仿照《洛神赋》写《芙蓉女儿诔》,给黛玉取字“颦颦”,原因就在于他饱读诗书,不热衷科举,但热爱真正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创新源自于深厚的积淀。我们常用“源远流长”来描述优秀文化,强调的就是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属性。否则就像一湖水,没有水流进,就会干涸,没有水流出,就成死水。我们只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轰鸣,工厂浓烟滚滚,没有看到启蒙运动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的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知识、技术、资本积累到了,时代的风帆已经张起,只待改革的春风吹来。厚积薄发,水之积也不厚则无法负载大舟。牛顿说他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言说他的很多创作其实是模仿,陈景润说自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1+1”往前推一步,樊锦诗说我是在常书鸿等先辈的基础上继续着敦煌研究……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虽然“江月年年望相似”,但现在的月亮毕竟跟过去不一样,除了文化韵味的延续,多了对其科学的认知。历史是相似的,但每个时代的历史却又如此不同,翻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明白每个朝代都努力解决前代的问题,同时要面对新产生的各种问题。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时代的华夏儿女都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从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文学如此,其他领域莫不如此。江河奔流入海,要有众多支流汇入,文化要想发展,也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也是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三种方式,解析重构、移植再造和创新发展三种。从1840年直至今天,这三种方式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解析重构和移植再造,科技领域如此,制度领域如此,文化领域也是如此。别人的鞋子穿在别人脚上再好,穿在自己脚上总有不合适,以前总是拿古人的鞋、外国人的鞋改一改,穿在自己的脚上。但现在,我们的脚长大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要求了,这时就需要根据脚的共性和我们的个性,创新出我们自己的鞋。穿上这样的鞋,既好看,还要跑得快跳得高。 红楼一梦,青绿江山。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有厚实的积淀,需要有虚怀若谷的谦逊,需要传承发扬的使命担当,更需要确知我之为我的自信。须知,树高千尺根在沃土,海纳百川才能澎湃。 八、备考启示 在高三备考阶段,要多次尝试写作思辨性的作文,也要训练用演绎推理方式进行练习,当然,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深度研究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把议论文写得深刻》《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议论文既要论证深入透彻,又要让文章丰富多姿。尤其论据的准确、充分的使用,能展现考生思维的灵活和精确,还能让论证饱满充实。 九、参考资料 附:命题材料出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十、关于创新的素材积累: 有关创新的古代名人事例及名言 1.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输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 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 2. 张衡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 ,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课本《张衡传》有记载。 3. 蔡伦造纸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4.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5. 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6.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7.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有关创新的当代名人事例及名言 冬奥会,“燕山雪花大如席”。 “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祝融”火星车。 白先勇,传统昆曲的现代推广。 樊锦诗,用现代科技保护敦煌莫高窟。 屠呦呦,用现代科学利用中医药。 吴姥姥,大学教授成科普网红。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太空领域的创新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农业的创新 创新作文素材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商君书》 [适用主题]创新,破除偏见等, [译文]普通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此句是说习俗和旧知易产生偏见 [示例]创新与创造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因为人们常常被旧的习俗与知识所局限。“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故习与旧知易滋生偏见,使人蒙昧。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踏出创新与创造的第一步, 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适用主题]任何关于拼搏进步、对现状的更高追求、科技的不断革新等立意。 [示例]正如鲁迅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正是由于人类的不自满,不断探索世界,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适用主题]关于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变通、对科技发展的思考、勇于变革创新、把握机会等作文立意。 [译文]明智的人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有学问的人会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策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适用主题]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 [译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创新。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