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2-05-07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时代特点,探究蕴含在文中的情感。

3、赏析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4、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配乐朗读法  阅读鉴赏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音频  教师端和学生端平板

教学过程

导语

秋,以其独特的魅力,牵动着你我内心深处的情愫。它是李璟眼中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绵绵悲情,是陆游耳中的“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寂寞乡愁,是王勃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壮丽多姿,更是毛泽东心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今天,让我们走近故都,来欣赏郁达夫笔下的北国之秋的美景吧!

解题

故,有从前、过去之意,含怀念、眷恋之意。另有历史沧桑、文化厚重之感。

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理清思路,看写景内容分布在哪些段落。

分析鉴赏

一、朗读一二两段,找出文眼,分析其作用,并体会作者情感。

文眼:清、静、悲凉

作用:提纲挈领,写出秋的特点,奠定本文情感基调。

二、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赏析五幅画面。

1.清晨静观图: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展示:修饰语——领会意境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旧梦。          ——周作人

明确:

通过修饰语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到画面的特点。在朗读、揣摩中,慢慢体会文人高洁、雅致的情怀。

2.槐蕊轻扫图:庭阶多落蕊,慨然已知秋。

指导学生分析画面特点,找出重要词句加以品味。

3.秋蝉残鸣图:疏林败柳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

4.秋雨话凉图:宿雨朝来歇,枝间秋气清。

5.秋日胜果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橘黄枣绿时。

明确:

教师重点分析前两幅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领会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学生分组讨论,参与其中,学会品读、概括)

回归课本

一、学生阅读12段,找出中心句。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明确:“春女思,秋士悲”,伤秋是人类共同的感触。

二、作者的悲凉从何而来?

1.客观方面: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寂静与落寞的,秋味是悲凉的,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这是景物固有的特征。

2.主观方面:

①个人性格:抑郁善感

②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为谋生,辗转程,颠沛流离,饱尝人生哀痛。

③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文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知识迁移

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____________

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

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

A.②①③⑤④⑥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①③⑥⑤④

二、请你仿照《天净沙 秋思》将本文片段改写为一首诗词或小曲。再为班级“天凉好个秋”主题活动写一首小诗。

教师示范1:          

天净沙

秋思                           、

秋院破屋人家,

碧空飞鸽浓茶,

蝉鸣槐蕊落花

秋风萧飒,

落寞人在天涯。

老师示范2:            

秋之韵

温软、欢欣,枝叶间,桂花香气萦怀。晴空云鹤无意,诗情万里与风飞。看叶颤、花舞,让我怎样迎接你啊,盎然的秋?

微雨淅沥,朦胧怀想中。叹往事,似流水,心沉,愁已老。让我怎样与你执手相随,深沉的秋?

吹红了柿子,养肥了蟹黄。硕果累累满枝头,驻足,听笑语吟吟,乐声沉醉。让我怎样与你深情凝望,热烈的秋? 

课文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杯茶,清澈而醇香。故都的秋是一首歌,甜美而苍凉;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课下作业

感受自然风光,捕捉心中美景。供选题目:《自然一片天》、《风月无边》。

板书设计:

文眼:清、静、悲凉

1.清晨静观图: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槐蕊轻扫图:庭阶多落蕊,慨然已知秋。            以情驭景

故都的秋  3.秋蝉残鸣图:疏林败柳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   

4.秋雨话凉图:宿雨朝来歇,枝间秋气清。            情景交融

5.秋日胜果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橘黄枣绿时。

首尾呼应,抑南扬北

 

赵仁宏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