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资料:语言表达客观题的十类题型变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30 手机版


 一、题型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素有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之称,每年的考查形式总会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就语言表达客观题而言,全国新课标卷有三道题,成语题、病句题基本保持稳定,而另一道题却常常处在变化之中,从排序衔接题、选句填空题、选(虚)词填空题、表达得体题到辨析标点,新题型层出不穷,基本上两三年一变甚至一年一变。

近年,根据“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语文能力”的新课标要求,设计了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考查题:给出一个文段,以此为基础设计病句、选句填空、成语辨析三道选择题。考查语料由句子变为文段,突出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令人耳目一新。

【题型示例】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解析】 解答本题要着眼于两个关键词“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第一处横线前的内容强调的是“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后面紧接着应说有哪些超越,所以⑤应紧接其后;超越之后应是“改变了”什么,而①具体解说了表现形式有哪些改变,故应在⑤后面;④中的“读、看、听”对应了①句的内容,故应在①后面;③是对“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优势的概括;⑥是除此之外的其他特点,要注意“还具有”三字,说明应接在③后面;②是对前面句子中“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好处的阐述。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 A“失陪”是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C“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D“千金”是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答案】 B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 A说“东风”拿起刀尺,裁剪出万叶千花,将“东风”拟人化。C虽然写的是花,却赋予物态以人情。经雨的芍药和蔷薇,一个饱含泪水,脉脉含情;一个醉卧晓枝,娇艳妩媚。句中运用拟人手法,把芍药和蔷薇写得有生命、有感情。D把南风写成一个十分诙谐的老朋友,它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B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此项未使用比拟手法。

【答案】 B

当然,新题型还在摸索阶段,所以这部分的考查,未来仍会不断变化,我们平时训练仍然要以夯实基础为主。除上述几种题型外,我们还需关注一些其他省市出现过的题型。

二、语言表达客观题的十类题型变化

(一)排序衔接题

即给出几个(一般是6个)语句,要求考生排列语句顺序,填入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其与上下文衔接恰当。试题给出四组排列方式,要求选出恰当的一组。

【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解析】 解答本题,要在大致把握各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顺序的关键词,初步分层归类,进行小范围排序;再结合上下文,根据各层次之间的语意(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排序。如:③句“蕉阴”紧承①句“覆盖面积”,所以①③为小组合;④句“在旁边”紧承②句“蕉廊、蕉房”,所以②④为小组合;⑥⑤两句描写不同天气、季节下的美景,与横线后的文意联系紧密。据此,不难判断出答案为A。

【答案】 A

(二)选句填空题

即给出一段空缺了一句话的文字,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四句话中,选出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句。

【例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应有尽有,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解析】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从下文看,“大洋一号”各类实验室都在第三、四层船舱,但一艘科学考察船里不只有实验室,还有其他功能的船舱。事实上,“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共有五层楼,底层是健身房,第一层为驾驶室,而科考队员的住舱分布在第二、三、四层,第三层还有食堂。可见,“大洋一号”给人迷宫一样的感觉,应该不只是因为它有十几个实验室,还因为它船舱太多。根据这一点,可以排除A。B“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本身表达错误,意思成了“这十几个实验室都像迷宫一样”,排除B。D“会分辨不出方向”从表达上看有夸张之嫌,毕竟一艘科学考察船不可能非常大,事实上“大洋一号”长104.5米,宽仅16米,也不可能让人分辨不出方向,排除D。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语段意思。

【答案】 C

(三)选(虚)词填空题

即给出一个文段,中间空缺了几个虚词,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四组虚词中,选出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

【例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  肯动脑筋,  ④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 做此类题型一般采用排除法。通读全语段,首先排除B,①处不能填“最好”,因为第一句显然是全语段的总结句,而后面的内容没有涉及“最”的意思。C①处不能填“一定”,因为会与后文“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矛盾,即使填了“一定”,②处也不能填“也”(“也”表示并列),因为前后是转折关系。所以排除C。D③~⑤处的语句不能构成“因为”与“所以”的因果关系。

【答案】 A

(四)表达得体题

即给出四句话,要求考生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

【例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A舍弟,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使用正确。B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句中说“出了差错”,不是谦虚,此处应该用“抱歉”。C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垂问。句中说“我”垂询朋友,谦敬不分。D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句中说“郭教授的内人”,谦敬不分。

【答案】 A

(五)修辞辨析题

即给出四句话(或四个熟语),要求考生选出其中没有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一项。

【例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解析】 A暗喻,本体是“一带一路”,喻体是“新引擎”,比喻词是“成为”。C明喻,本体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喻体是“洪水猛兽”,比喻词是“般”。D借喻,无本体和比喻词,只有喻体“弯道超车”。“弯道超车”在交通法规中是明令禁止的,但在竞技赛车中,高水平车手多选择在对手拐弯减速、危机四伏之际,加踩油门抢道胜出。“弯道超车”在本句中的意思是东道国利用发展机遇实现观念上的加快转变。

【答案】 B

(六)图文转换题

即给出一幅图画(漫画、图表、徽标等),并提供四种对它的描述或解说,要求考生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例6】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解析】 整个图分为两部分,内部实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代表“现有的VR体验”,外部虚线勾勒的等边三角形代表“期许的VR体验”,由此可知C、D正确。内部实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又分为三部分,分别代表“沉浸的知觉体验”“自如的行为体验”“梦幻般的精神体验”,由此可知A正确。由图可知,现有的三种体验发展并不均衡,其中知觉体验发展最快,行为体验次之,精神体验最慢,B说法有误。

【答案】 B

(七)对联情境题

即给出四副对联,要求考生选出符合某个特定地点或场合的一项。

【例7】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

B.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

C.①打稻 ②插秧 ③车水 ④织布

D.①打稻 ②车水 ③插秧 ④织布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句意,然后抓住句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辨析其所描绘的劳动场景。还可灵活运用排除法。①句意思是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连枷声一夜响到天亮。诗中的“连枷”是打稻脱粒用的农具,所以①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②句意思是疏密之间种下的水稻像一张绿色的毯子,行走在稻田中水纹荡漾。句中“縠纹”意为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比喻水的波纹,所以②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插秧”。③句中“畴”指田野,“翠浪”指流入稻田之水,这两句诗描写古代用水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对应的劳动场景是“车水”。④句中“机杼”指织布机,“轧轧”拟织布机声,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为“织布”。

【答案】 C

(八)诗词引用题

即给出都引用了古诗文的四句话,要求考生选出所引诗句符合或不符合语境的一项。

【例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解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此句中的“阑珊”意为“将尽”,借此表现在晚春时节无限的伤春、惜春之情,和语句中的“初春”矛盾。

【答案】 D

(九)文意概括题

即给出一个文段或一则故事,以四句诗词或其他简练的语句来概括其含意或哲理,要求考生选出最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例9】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解析】 答题时,要认真审读语段,理清段内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语段意思。第一句是总写,以“放假”为喻形象地揭示“偏见”与“思想”的关系。第二句分别说明无论是没有思想的人还是有思想的人都有偏见,只不过没有思想的人的偏见更多而已。第三句连用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难以做到不“怀挟偏见”。综合这三句话的意思,可知该语段意在强调对于思想而言,偏见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答案为D,其他三项的理解都有偏差。

【答案】 D

(十)标点符号题

多年来,高考全国卷一直没有直接设题考查标点符号。2019年,全国Ⅱ卷首次考查标点符号,此外浙江卷也考查了。高考卷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大多是要求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或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正误。

【例1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 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喻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C表示引用,D表示反语。

【答案】 B

三、模拟训练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起初多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即使如此,我国的古典礼仪、传统哲学都是祖先遗留给这个世界最为珍贵的礼物。    。

A.就算它们内容浅,作用小,时间短,空间狭,一旦它们存在过,就都是传统文化

B.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一旦它们存在过,就都是传统文化

C.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D.就算它们内容浅,作用小,时间短,空间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解析】 A、D提及的是传统文化的缺点,B、C提及的是传统文化的优缺点,更加全面。文段语境说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只要存在过就都是传统文化,故优缺点都表述更符合语境。据此可排除A、D。B关联词“一旦……就……”表假设,C关联词“只要……便……”表条件。传统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假设。故排除B。

【答案】 C

2.下列对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所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解析】 A是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李白一生成就的评价,表现出李白卓越的历史地位。B用“脂粉”比喻“假象”,用“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品质”,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C“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句中并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故C错。D三个“有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相关,属于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答案】 C

3.下列对联与其悬挂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万里航程千里志;三更灯火五更鸡。

②秋月当窗云影淡;春风拂槛露华浓。

③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④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

A.①书房 ②客厅  ③中堂  ④卧室

B.①中堂 ②书房 ③客厅 ④卧室

C.①书房 ②卧室 ③客厅 ④中堂

D.①中堂 ②客厅 ③书房 ④卧室

【解析】 ①形容志向远大,学习刻苦,宜用于书房。②景色优美,情景雅致,宜用于卧室。③描写接待朋友和邻居的地方,宜用于客厅。④表现主人的胸怀与器量,宜用于比较正式的中堂,即正房居中的一间,堂屋。

【答案】 C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