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二轮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的四类考题详解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30 手机版


 一、文言文阅读的四种考题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已基本稳定为四类考题:断句、文常、分析内容和翻译。其中前三为选择题。

【真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畅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初举孝廉,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以严明为称。坐事免官。是时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太尉陈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复为尚书。

寻拜南阳太守。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多不称职。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会赦,事得散。畅追恨之,更为设法,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入财物;若其隐伏,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灶,豪右大震。功曹张敞奏记谏曰:“五教在宽,著之经典。汤去三面,八方归仁。武王入殷,先去炮烙之刑。高祖鉴秦,唯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缇萦,蠲除肉刑。卓茂、文翁、召父之徒,皆疾恶严刻,务崇温厚。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群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愚以为恳恳用刑,不如行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舜举皋陶,不仁者远。随会为政,晋盗奔秦。虞、芮入境,让心自生。化人在德,不在用刑。”畅深纳敞谏,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以矫其敝。同郡刘表时年十七,从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畅曰:“昔公仪休在鲁,拔园葵,去织妇;孙叔敖相楚,其子被裘刈薪。夫以约失之鲜矣。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后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迁司空,数月,以水灾策免。明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王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B.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C.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D.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解析】 参考原文标点: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答案】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曹,官名,汉代郡守有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

B.黔首,战国及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府君,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如《孔雀东南飞》“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D.司空,古代官名,西周始置,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解析】 “黔首”是对百姓的称呼。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畅品格高洁,多次被人举荐。最初他因孝廉而被举荐,以有病为由不接受;大将军梁商举荐他,后出任齐相;太尉陈蕃推荐他,因此再次做了尚书。

B.王畅不畏豪党,敢于揭发他们。他实施严刑峻法,对贪赃一定数额财物而不自首承认的贵戚没收其财物,如果隐藏就严惩,比起之前逼迫贵戚的太守们,他是称职的。

C.王畅明辨是非,善于听取意见。功曹张敞劝谏他要以仁爱治民,施仁政,行教化,他深表赞同;对于学生刘表的进谏,他却认为不妥,没有采纳。

D.王畅生活节俭,能够以身作则。做南阳太守期间,他穿布衣,坐陋车,矫正郡中豪族们奢侈相攀比的风气;与弟子的交谈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节俭的人。

【解析】 “比起之前逼迫贵戚的太守们”错,原文“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前几任太守都害怕帝乡的贵戚,而非贵戚被逼迫。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

(2)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答案】 (1)王畅对此十分痛恨,一上任就施展威猛,那些豪强有罪行的,没有不被追查揭露的。

(2)听到伯夷之风尚的,贪婪者变得廉洁,懦夫有了志气。我虽然德行不高,但也仰慕先人的遗风。

【参考译文】

王畅字叔茂。年轻时以清廉朴实为人所称道,不与他人交结。起初被举为孝廉,以有病为由不接受。大将军梁商特地征召他为茂才,四次升迁至尚书令,后为齐相。后征召为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之处,都以严肃精明著称。因事获罪免官。当时朝廷政事多由尚书处理,桓帝特诏三公,命他们挑选有才能之人,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说他清廉公正,有不可侵犯的本色,因此他再次担任尚书。

不久又任命为南阳太守。前几任的太守都害怕帝乡的贵戚,(因此)多不称职。王畅对此十分痛恨,一上任就施展威猛,那些豪强有罪行的,没有不被追查揭露的。正赶上朝廷大赦,事情因此作罢。王畅追悔此事,重新制定法令,各个贪赃两千万以上而不自首承认的,没收(他的)全部财物;如果隐瞒赃物,便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平灶,豪门大户颇为震动。功曹张敞上奏劝谏说:“五教在宽,已经写在经典之中。商汤说网开三面,八方归顺。武王进入殷都,先除去炮烙之刑。高祖以秦为鉴,只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被缇萦感动,去除肉刑。卓茂、文翁、召父等人,都痛恨严刑苛法,极力崇尚温和宽厚。仁贤之政,流传后世。(那些)明哲之君,鱼网可漏吞舟之鱼,然后日月星三光照耀于上,人物喜悦于下。说起来很远,但其效应很近。拆屋伐树,将十分激烈,虽然是要惩恶,却难以远闻。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明,施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确实如同折一树枝般容易,并无挟山之难。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染教化,百姓敬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世代隆盛。我以为急于用刑罚,不如施恩于民;不停地追查犯人,不如礼贤下士。舜用皋陶,不仁之人便远远离开。随会执政,晋盗逃往秦。虞、芮入境,谦让之心自生。教化在于德,不在于用刑。”王畅完全接受张敞的劝谏,改为崇尚宽和政治,简省刑罚,于是教化得以施行。

(南阳)郡中的豪族大多以奢侈相攀比,王畅平常是布衣皮褥,乘坐破旧车马,以矫正这种不好的风气。同郡刘表时年十七岁,跟从王畅学习。(他)劝谏王畅说:“奢侈但不超过上司,俭朴不接近下等,依道行礼,贵在可与不可之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为耻。(府君)不迎合孔圣人的明训,反而仰慕伯夷、叔齐的小操守,恐怕是把自己放在世俗之上了吧?”王畅说:“以前公仪休在鲁为相,拔掉园中葵,赶走织妇(与织布的妻子离婚);孙叔敖为楚相,他的儿子披着皮毛砍柴。因节约而有过失的很少。听到伯夷之风尚的,贪婪者变得廉洁,懦夫有了志气。我虽然德行不高,但也仰慕先人的遗风。”

后被征召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迁升司空,数月之后,因发生水灾被免官。第二年,死在家里。

(一)文言断句,有“章”可循

1.通读语段,把握内容。

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先抓住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等等。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上”,“何”(根据选文出处,“何”指的是“萧何”),“功臣”。

文中的事件:综观全段,说的是“上”(汉高祖刘邦)以打猎为喻,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上”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可见在刘邦看来,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这件事的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由此可知群臣最后接受了刘邦的观点。

2.确定词义,分析句读。

有些词语是属于上句还是下句,是“句”(句末停顿),还是“读”(句中停顿),需要考生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

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酂侯”是专名,其间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后面应当断;“酂侯”是“封为”的宾语,当属于上一句。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至“大小各有差”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

3.利用句式,注意结构。

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应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4.注意标志,确定范围。

“曰”“云”“言”“乎”等是对话的标志。

如:文段中的“功臣皆曰”“上曰”等。另外,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知猎狗乎”是刘邦的问话,不是功臣的回答。

5.常用虚词,作为参考。

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

常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耶)”等。

如:本段“何也”中的“也”,“诸君知猎乎”中的“乎”,“狗也”“人也”“功狗也”中的“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中的“至如”,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二)文化常识,记忆有道

1.立足教材,注重积累。

高考试题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实际上大多是课内接触过的。如:

“有司”一词,在初中课文《出师表》和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出现过,而这也体现了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方向上对教材的关注,体现了课本学习与高考考查的有效链接。

基于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扎根于教材,对课文中和课下注释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要多多积累。如:

必修1的《鸿门宴》中涉及座次排序等礼俗方面的文化常识;

必修2的《兰亭集序》课下注释涉及天干地支方面的文化常识;

必修3的《师说》课下注释涉及古文运动等文学方面的文化常识;

必修4的《张衡传》课下注释涉及官职调动和天文历法方面的文化常识;

必修5的《滕王阁序》中涉及星宿等天文方面的文化常识。

以上只是做个简单的例举,具体的内容有待考生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

2.分门别类,抓主带次。

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庞杂,牵涉甚广,所以需要将这些知识点分类整理,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识记时按照类别进行,这样有利于知识链条的建立。高考试题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类别:古代官职、人物称谓、教育科举、宗法礼俗、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器物服饰等。

在识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这往往是考查的重点。但同时注意,虽然其他的内容在以往的考试中出现的次数少,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的概率会加大,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如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

另外,建议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沉迷于“偏”“难”“怪”的内容。“常识”意为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所以“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应该是上述类别中最常见的知识点。

3.强化训练,以考带学。

建议多做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方面的练习题,这一方面可以自我检测,检查平时复习时出现的漏洞,以便及时弥补;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二次记忆或多次重复记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使之前背诵的内容更加牢固、扎实。

4.掌握方法,有效答题。

①巧排除。文化常识涵盖内容繁多,答题时我们可以先锁定熟悉的知识点,排除已知选项,接下来对未知选项的判定便容易得多了。

②扣语境。答题时,我们还可以联系考查到的知识点的上下文内容,将考查到的知识点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结合语境有效做出判断。

③识陷阱。高考文化常识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大同小异,干扰手段无外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空颠倒、范围失当、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等。

(三)学会分析,准确概括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分析上。要学会分析,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命题者设置干扰的常见方法有:

1.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错误解释文言材料中的某一词语。

选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解析:其中“赍帑金”指的是“发放国库中的钱币”,而非“筹措钱款”。

2.夸大其词。命题者在设置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因素。

选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原文:“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感而为之传。”

解析:也就是说,杨万里是在李台州去世后,与丞相京公交谈时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的。

3.张冠李戴。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选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解析:从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以看出,“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并非“谢弘微”。故该选项张冠李戴。

4.颠倒事实。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选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原文:“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解析:文意为:“黄贞父对同僚说:‘根据惯例(这个案子)应当由我来主审,我不接受,各位也不接受,我将用这个疑案来使张汝霖困窘。’”由此可见,“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属于颠倒事实。

5.偷梁换柱。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

选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选文:核心内容在于劝说君王“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即要施行仁政),对“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进行了批评。

解析:选项将“重要的不是‘法其服,居其室’”偷换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6.时空混乱。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是通过描写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的,而这几件事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地点上的变换的,命题人便在设计错误选项时故意倒置事情的时序或弄混地点,从而造成叙述上的混乱。

选项: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原文:“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解析:可知,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两个事件中“隋炀帝被捉拿”的时间在来护儿遇害之前。故该选项时空混乱。

7.无中生有。命题人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选项: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原文: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解析:“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有误。原文只是说“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说“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故该选项无中生有。

(四)符合要求,准确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雅”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

1.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难以理解,而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认知。

【例1】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在句中,“无”“械器”“以”“二敌”“即”“齐”等都不难理解,难的是“应”“奉国”“归”。“应”带了宾语“二敌”,且“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的前一句是“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意思是说,小国衡山已遭受齐、鲁二国之“削(侵略)”,那么,这里的“应”就该是“应对”“应付”的意思。再看“奉国”,“奉”是个多义词,但既然支配着名词“国”,且与下文“归齐”紧密相关,则这个“奉”应是“进献,下对上送东西”或“送,给予”的意思,灵活一点翻译,“奉国”就是“带领全国”。至于“归”,既已“奉国”,则“归”就是“归顺”“归附”了。于是全句应理解为:“(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分析语句的过程。

(2)综观全文,求助于上下文。

【例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在句中,“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该如何理解?首先应明确:它与前一句“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后一句“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等的含意是一致的。“读书”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我读书多达三十车,与琅嬛福地的藏书一比,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而“石彭”句的大意是“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他们的所见所闻亦与儿童无异”。再来看画线句,“余见小”应是主谓短语;《逍遥游》中“蟪蛄不知春秋”,“蟪蛄”乃是“寒蝉”,“春秋问蛄蟪”应理解成“蛄蟪”难以知“春秋”,这才与上下文相吻合,并与《逍遥游》中的文句相契合。所以此句意思是“(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直译句子,字字落实。

文言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一字一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常用方法如:

①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②删。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③换。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③调。对于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应调整语序,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一致。

③补。对于各种省略句,翻译时应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③套。对于判断句、被动句和各种固定句式,应用现代汉语相应的句式去套译。

二、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 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①,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公叶②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于是改之。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

【注】①小极:困倦、小病。②叶:同“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解析】 参考原文标点: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扎成左右两个髻,就像头顶两只角。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

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解析】 “总角”泛指未成年人,不仅仅指男孩子。

【答案】 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王导的功绩,一边担心王导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遵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解析】 原文中顾和的话只是托词,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要服丧满期。

【答案】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2)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答案】 (1)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遇。

(2)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

【参考译文】

顾和字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 遇见他,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顾和曾经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佐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机警有锋芒,不仅是东南之美,实在是海内俊杰。”于是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从事都议论二千石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宁可网漏吞舟,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对此非常赞叹。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遇。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呈威施虐。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无不崇尚正礼昭明之本。江夏公卫崇本是远亲,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皇帝下诏书同意他的建议。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