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概括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27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文信息筛选的技巧

2.初步形成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学过程:

【考点研究】

(一)主观概括评价题的命题角度

序号 类型

1 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分析目的

2 探寻事件原因

3 概括事件经过、结果

4 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活动一【真题引路】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2021新高考I)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2020新高考I)14.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活动二【思维建模】

活动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自是谏争路绝矣”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策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阳笮融依繇为盟主,礼据秣陵,融屯县南,策皆击破之。又破繇别将于梅陵,转攻湖孰、江乘,皆下之,进击繇于曲阿。

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13. 孙策是如何赢得人心的?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3分)

【反馈提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子怀谏,为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有勇力,军中赖之。辛亥,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曰:“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故也。诸将势均力敌,莫能相制,若常得严明主帅以临之,则粗能自固矣。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听断,军府大权,必有所归,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从。然则向日分兵之策,适足为今日祸之阶也。至时,惟在朝廷不爱爵禄以赏其人,使两河藩镇闻之,恐其麾下争为恭顺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既而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众皆愤怒。朝命久未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请为留后。兴乃谓众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迁怀谏。魏博监军以状闻,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上从之,以兴为魏博节度使。缝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遗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缕以赐之左友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上以语绛,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道人心!”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十四年秋,田兴入朝,上待之尤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B.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C.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D.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后,官名,始于唐代宗年间,文中是魏博节度使缺位时代理的称谓。

B.版籍,指户口册或领土、疆域,“申版籍”指向朝廷索要人口和土地。

C.专地,擅自处置领地,唐至德年后节度使专地以抗上令,始有藩镇之祸。

D.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曾分天下为十五道,唐末演变为节度辖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僮蒋士则趁田季安去世、怀谏年幼弱小之际,独揽魏博的军政大权,凭个人好恶调换众将职位,引发众怒,后来被田兴杀掉。

B.李绛向宪宗提出建议,朝廷应采取分散各地藩镇将领兵权的策略,令诸将势均力敌,避免他们因兵权集中而嚣张跋扈,趁机谋乱。

C.宰相李吉甫先是主张对魏博用兵,后又在魏博易主的时候,建议朝廷观其变化,但他的意见都遭到了李绛反对,也未被宪宗采纳。

D.宪宗采纳李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建议,避免了战争,任命田兴为节度使,后犒赏军士,免除魏博一年赋税,并在田兴入朝时善待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

(2)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14.两河藩镇中成德、兖郓的使者为什么会“相顾失色”?请简要说明。(3分) 

知识指引

(一)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 概括

答案来源 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

解题关键 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答题重点 对事的表述

①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②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示例1】

文段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问题 根据该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

答案 ①治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

②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

(二)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 概括

答案来源 原文筛选概括

解题关键 审明题意——分辨事件——辨明情感

答题重点 据事求理

①吃透要求,全面概括。

②积累用词,抠文提炼。

③多点概括,避免重合。

【示例2】

文段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问题 根据选文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

答案 ①淡泊功名;②崇尚古风;③狷狂不羁;④安贫乐道;⑤孝顺母亲。

(三)探寻事件原因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 简要说明

答案来源 原文概括理解分析

解题关键 厘清因果

答题重点 据文究因

①理清角度,概括原因。。

②分清层次,准确转译。

③因果验证,调整表述。

【示例3】

文段   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欲倚中国兵威以废之,边臣亟请兴师。瞻曰:“不可。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若其不克,则兵端自此复起矣。”乃止。

问题 赵瞻为什么反对讨伐青唐首领?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①要以诚信为本;②青唐首领没有违犯王法;③战祸从此再起。

附录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之为临淄王也,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于上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B.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C.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D.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书令,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 

B.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车驾”“万乘”“九重”“天子”“皇舆”等同为帝位代称。 

C. 践阼,“阼”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践阼”指的是天子即位。 

D. 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与此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玄宗想让李林甫为宰相,为此询同张九龄,张九龄因提否定意见被李林甫嫉恨。 

B. 惠妃哭诉太子有结党谋害之心,唐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却坚决反对,玄宗不悦。 

C. 在是否废太子上,李林甫当场没表志;惠妃为了达到目的,暗地派人拉拢张九龄。 

D. 严挺之颇受张九龄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因为严挺之把他推举的萧炅贬了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2)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 

1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自是谏争路绝矣”原因。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初,丹阳人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郎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进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樊能、张英败走。

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策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阳笮融依繇为盟主,礼据秣陵,融屯县南,策皆击破之。又破繇别将于梅陵,转攻湖孰、江乘,皆下之,进击繇于曲阿。

繇同郡太史慈时自东莱来省繇,会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于神亭,策从骑十三,皆坚旧将辽西韩当、零陵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B. 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C. 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D. 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东,地区名,秦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B.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也泛指奉命出使的人。

C.兜鍪,古代战士头盔,形状像鍪,用以防御兵刃,秦汉以前称胄,后称为兜鍪。

D.部曲,可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又可指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文中指前者。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策听取了朱治的建议,以辅佐为由返回江东,边走边招兵买马,将队伍扩大到五六千人,后周瑜迎接他,并予以财物和粮食。

B.孙策渡江后战无不胜,各地百姓官员听说孙郎要到了都弃城而逃,后来发现孙策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于是争着送去牛肉和美酒。

C .孙策先攻取牛渚营,夺取粮食武器,又打败了据守秣陵城的薛礼、驻扎在秣陵城南的笮融,接着进攻梅陵、湖孰、江乘,势如破竹。

D.刘繇怕被人嘲笑而不重用太史慈,只让他负责侦察敌情,太史慈在神亭和孙策相遇,以寡敌众,毫不畏惧,与之交战后不分胜负。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

(2) 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

13. 孙策是如何赢得人心的?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3分)

答案

1.把握文本,梳理内容

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3.回到原文,找到区间

4.筛选概括,整合答案

5.规范表述,控制字数

14. (1)李林甫独揽大权;(2)明令谏官不准上书言事;(3)把上书言事的杜琎贬为下邽县令。

13.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豁达亲民,善于听取意见。奖罚分明,善侍俘虏。(每点1分,共3分)

10. D  句意: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我恐怕他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祸患。”皇上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被皇上所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是不得不奉承他。“安危”是一个词,“相林甫”的意思是“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句子的主语应该是“陛下”,所以“陛下”应该放后一句,据此排除AC。“时”意思是“当时”,时时间状语,应该放后一句;“为上所重”是被动句,“为……所”表被动,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 

11. A  A.“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错,中书令为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12. D  D.“严挺之颇受张九龄的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错,根据原文“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可知张九龄和严挺之关系很好是在李林甫怨恨严挺之之后,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3. (1)李林甫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所以玄宗逐渐疏远张九龄。 

得分点:“短”,动词,诋毁,说人短处;“短九龄于上”,状语后置句,“于上短九龄”,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浸”,逐渐。 

(2)而严挺之一向傲气,看不起李林甫的为人,最终也不去拜访。    

得分点:“素”一向;“负气”,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薄”,看不起;“竟不之诣”,宾语前置句,“竟不诣之”,最终也不去拜访他。 

14. (1)李林甫独揽大权;(2)明令谏官不准上书言事;(3)把上书言事的杜琎贬为下邽县令。 

参考译文: 

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我恐怕他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祸患。”皇上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被皇上所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是不得不奉承他。侍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很好,所以李林甫一并嫉恨他们。这时玄宗在位已有多年,逐渐放纵奢侈的欲望,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事情,无论大小,(只要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尽力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皇上的意图,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玄宗为临淄王的时候,武惠妃生寿王李瑁,所受宠爱超过其他皇子。太子与李瑶、李琚在内廷住所聚会,因为各自生母的境遇而出言抱怨。武惠妃向玄宗哭诉说:“太子暗中结党,将要谋害臣妾母子,他们还指责陛下。”玄宗大怒,告诉了宰相,想要废黜这三位皇子。张九龄说:“陛下登基将近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得以经常听到陛下的教导,天下人都觉得陛下享国久长,子孙昌盛,都为陛下高兴。如今三位皇子都已成人,没有听说犯过什么大错误,陛下怎么能突然因为无根的传言,在发怒的时候就要全部废黜他们呢?何况太子为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一定要这样做,则臣不敢奉诏。”玄宗不高兴。李林甫开始并没有说什么,退朝后私下对玄宗宠信的宦官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玄宗犹豫不决。武惠妃秘密派官奴牛贵儿对张九龄说:“有废必有兴,太子废立之时,如果您能够加以援手,自然可以长保宰相之位。”张九龄断然斥责,并把她说的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听了为之变色。因此直到张九龄罢相,太子都安于其位。李林甫则随时随地在玄宗面前讲张九龄的坏话,玄宗渐渐地疏远了张九龄。 

李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向来不学无术,曾经在中书侍郎严挺之面前读“伏腊”为“伏猎”。严挺之对张九龄说:“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于是将萧炅外放为岐州刺史,因此李林甫怨恨严挺之。张九龄与严挺之友善,想要引荐他为相,曾对他说:“李尚书正受陛下器重,足下应当上门拜望,与他相处和睦亲近。”严挺之一向自恃意气,轻视李林甫为人,终究不肯上门拜望。李林甫更加恨他。李林甫想要堵塞住玄宗的视听,自己独揽大权,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将顺从皇上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立在正殿宫门外作为仪仗用的马匹吗?(虽然)吃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嘶叫一声,就要立刻被拉下去,(到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补阙杜琎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从此,玄宗的谏诤之路断绝了。 

12.(1)(孙策)性情大度,能听取意见,善于用人,因此见过他的士人和百姓,乐意为他效死。(关键词:阔达,心胸开阔,大度;听受,听取意见; 士民见(之)者,一说见者士民,都认可。)

(2)一律不问罪,一家有一人乐意从军的,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不愿意从军的也不勉强。(关键词:一,全;一律;问,问罪,追究过错;复除,免除徭役;门户,家庭,人家;强,勉强。一句1分,见错无分。)

13.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豁达亲民,善于听取意见。奖罚分明,善侍俘虏。(每点1分,共3分)

10 - 12: CBB

13.(1)如今田兴奉上他的土地和军队,坐等朝廷下达命令,乘此机会推心置腹地安抚招纳,用大恩大德结交他。

(2)我穿破烂的衣服和吃粗劣的食物的原因就是为了汇聚财物,正是为了打算用来平定天下,如果不是这样,白白地贮存满国库有什么用!

14.(1)田兴归顺朝廷受到封赏,军士得到赏钱,百姓免除赋税,朝廷恩德得以施行。

(2)朝廷的策略对收复魏博有了成效,让他们看感受到了朝廷的政策以及压力。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