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二轮复习课:散文标题考点专练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13 手机版 | ||||
考点: 1.黄咏梅《阳台上的花》 2.甫跃辉《秋光》 3.朱以撒《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4.梁衡《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与文学评论 5.沈裕慎《烟雨南湖》 【考点研究】 一、常见题型 1.为什么以此为题? 2.谈谈你对此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此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4.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 5.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说明理由) 6.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二、文章标题的含义 1.表层义:标题的字面义、文中内容(定关键词,补要素) 何人+做何事+结果 2.深层义: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示例 王充闾《客子光阴诗卷里》 文本 客子光阴诗卷里 王充闾 江南三月,丽景迷人。这里那里,氤氲着薄薄淡淡的轻烟浅霭,有时竟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座座村镇就浮游在波光潋滟之中。繁花,使水乡景色灵虚中透出几分烂漫,更加风情万种。层楼掩映间,紫玉兰秀色可餐,小桃红与黄金缕争鲜斗艳,那粉白透绿的几树繁英,分不清是李花还是梨蕊。参加作家采风团客游常熟古里,首先就被这绚丽的春光迷乱了双眸。 我想,如果可以把浏览景观比作展读诗卷的话,那么,此间,地地道道堪称是一轴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诗卷。早年读宋诗,记得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的佳句,常常苦于那种情境无从体验,不意竟然于此得之。 书香,是古里的灵魂,是这座千年古镇的主题词;而诗卷则是它的展现方式。借用古代画卷分为引首、卷本、拖尾的说法,不妨把眼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看作是诗卷的“引首”。这里是古典美学的凝缩之地,到处散发着令人脱尘忘俗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幽深玄渺,古旧得仿佛同外间失去了联系。踏在润滑的苔痕上,似乎走进了时间深处,生发出一种时空错位的神秘感觉,说不定哪扇门吱哑一开,迎面会碰上一个状元、进士。粉墙黛瓦中,一种以书为主体的竹简、雕版、抄本这些中国数千年文明史进程中的文化符号,让他乡客子亲炙了瞿家五代在藏书、读书、护书、刻书、献书中所辉映的高贵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守望,体味到高华、隽永的书香文脉。难怪晚清的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当日登楼时曾慨乎其言:“假我二十年日力,当老于君家书库矣!” 堪资欣慰的是,这种文脉、书香,今天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如果说,铁琴铜剑楼这个“引首”是一篇阳春白雪的古体格律诗,那么,作为“卷本”的文化公园,则是一首充分体现大众化、人性化的现代自由体诗篇,同样昭示着文化的高怀雅致,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 文化公园凸显了历史名镇、江南水乡、时代文明三大主题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建造了评弹馆、文明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系列设施,集休闲、娱乐、学习、观赏、活动、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这寸土寸金的江南小镇,不惜划拨出大量土地,建成如此宏阔的文化主题公园,足见当政者的胸襟博大、眼光久远。采风的作家们对此啧啧称赞。 这天正值双休日,广场上各种文化设施吸引来众多的村民。伴着《春江花月夜》的悠扬乐曲,有的老人悠然闲步,有几位妇女在练习太极拳。更多的青少年集聚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上网,他们听说著名小说家蒋子龙、叶辛、苏童、范小青等到场,一个个悄悄地离开座位,跑过来请求签名。而在评弹馆里,已经座无虚席,村民们正饶有兴致地听唱苏州评弹《孟姜女过关》。 最为动听的还是白茆山歌馆村民的自演自唱。年轻、健美的男女演唱者,不凭借任何音响,展放洪亮、婉转的歌喉,或对唱,或合唱,或独唱,举凡婚恋、劳作、节庆、民俗等人间万事、百姓心声,都涵盖无遗。那种烟雨溟濛、农歌四野,“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的动人场景,宛然如见。他们曾十上北京城、两进中南海,多次走出国门,为古里赢得了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 作家采风团在古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波司登羽绒服工业园。通过展馆接近实际的亮丽的风景线,形象地了解到这一世界著名品牌的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感受到融现代化工业色彩与文化韵味于一体的时尚旅游的真髓。徽商祖训“读书好经营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书香古镇孕育、滋养了万千读书种子,而这些读书种子,又以其超人才智和非凡业绩,反转过来为古镇跨越式发展创造出不竭资源。他们靠名牌的影响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富有诗性的全新生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称雄世界,独执亚洲羽绒服生产之牛耳。 这是一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崭新诗篇,它相当于整幅诗卷的“拖尾”。 既云诗卷,岂可无诗?最后,自占《古里吟》三首七绝作结: 书香五代总痴情,独对芸编有至诚。 不事杯觞不聚敛,一琴一剑证平生。 ——铁琴铜剑楼 白茆山庄载笔行,花光云影映波清。 千年古调翻新谱,婉妙吴歌画里听。 ——白茆山歌 虽非姝丽亦倾城,举世传扬波司登。 名款名牌饶创意,吴衣吴带总当风。 ——波司登世界名牌 (有删减) 问题 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标题引用古诗句,本意为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② 把古里景观喻为诗卷(以引首、卷本、拖尾比喻古里三大景观),展现古里将传统元素和现代理念完美融合的特点,赞美了古里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底蕴。③文末三首七绝,再次体现“客子”(作者)沉醉于古里风光而吟诗作赋的热情。 解析 “客子光阴诗卷里”,标题引用古诗句,“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本意为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书香,是古里的灵魂,是这座千年古镇的主题词;而诗卷则是它的展现方式”,把古里景观喻为诗卷,“借用古代画卷分为引首、卷本、拖尾的说法,不妨把眼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看作是诗卷的‘引首’”“那么,作为‘卷本’的文化公园,则是一首充分体现大众化、人性化的现代自由体诗篇”“这是一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崭新诗篇,它相当于整幅诗卷的‘拖尾’”,可知以引首、卷本、拖尾比喻古里三大景观,展现古里将传统元素和现代理念完美融合的特点,赞美了古里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底蕴;“书香五代总痴情,独对芸编有至诚。不事杯觞不聚敛,一琴一剑证平生”“白茆山庄载笔行,花光云影映波清。千年古调翻新谱,婉妙吴歌画里听”“虽非姝丽亦倾城,举世传扬波司登。 名款名牌饶创意,吴衣吴带总当风”,可知文末三首七绝,再次体现“客子”沉醉于古里风光而吟诗作赋的热情。 三、文章标题的作用 1.运用修辞方法,兼顾表现手法。 2.表明写作对象。 3.贯穿全文的线索。 4.体现主要内容,揭示情感主旨。 5.引起读者兴趣。 6.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示例 文本 问题 答案 解析 四、“五问法” 1.一问标题的表层含意和在文中的深层含意是什么; 2.二问标题是否点明了写作对象或写作内容; 3.三问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态度; 4.四问标题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某种哲理; 5.五问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结构思路。 6.最后再根据标题的内容指向带到文中具体分析,按题干的要求进行阐释概括。 示例 文本 问题 答案 解析 【考题对接】 一、黄咏梅《阳台上的花》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与其说是常见,不如说是常备。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报到,趁机游览一下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父母第一次一起出门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窗外可以见到清澈的漓江水。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每次进出旅馆,我们都要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人脸花”。分别的时候,母亲想找找有没有种子可以带回家,找了半天没看到一粒果实。突然,母亲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用手指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看到,我都会朝这些“小脸”会心一笑,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想起我们一家五口人。 ④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阳台角落还留着几棵实用的小葱和辣椒,稀稀拉拉,枯老了也没被摘下放到锅里。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也喜欢用花瓶插花。但我从来没在家里见过“人脸花”。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去花市买一枝回来,不用费心管理,可以观赏半年之久。母亲会挑果实多的那一枝买回家。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张张“小脸”。整齐的五瓣花瓣,嫩黄、粉红、紫色的脸膛,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在微信上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1.文章标题“阳台上的花”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实际上是在暗写母亲喜欢养花,只是早年奉行“物尽其用”原则,在阳台上种些常备植物。 B.文章两次写到“人脸花”,第一次在桂林一家旅馆,第二次在小区,既实写了此花外形、颜色,又传达出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 C.作者在听到母亲说五朵花就好比我们一家人时,流下了眼泪,作者长期离家,思念亲人,听到此话时,感怀伤情。 D.文章以“花”为线索叙写母亲的生活,清晰明了,语言朴实自然,情感动人,算得上是文质兼美的散文。 3.简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一、黄咏梅《阳台上的花》【答案】 1.①母亲在阳台上种的植物和花。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②暗示孩子们的成长。“阳台上的花”茁壮成长,暗示了孩子们的成长。③象征幸福快乐的生活。母亲呵护着“阳台上的花”,也疼爱着孩子,关心着家人。④象征精神深处的一种审美情趣。母亲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⑤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在外地也常常睹花思人,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 【解析】文章题目为“阳台上的花”,从表面含义看,指的是母亲在阳台上种的植物和花。如文中写道“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等。 从深层含义看,“阳台上的花”在母亲的照顾下茁壮成长,我们也在母亲的照顾下成长,成材,暗示了在母亲呵护下孩子们的成长。 从象征意义上看,母亲呵护着“阳台上的花”,也疼爱着孩子,关心着家人,因此,“阳台上的花”象征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从“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可知,母亲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因此,“阳台上的花”也象征精神深处的一种审美情趣。 母亲特别照顾刻有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把不知名的花叫“人脸花”,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喜欢“五代同堂果”,希望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我”在外地也常常睹花思人,因此“阳台上的花”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C【解析】C.“作者长期离家,思念亲人”表述错误,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此时是家人送“我”去大学时见到的“人脸花”,此前作者还未“长期离家”。 3.①聪慧能干,心灵手巧。母亲一辈子将“物尽其用”奉为人生信条,退休之后也会插花等。②勤俭持家,温良淳朴。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日常需求;在阳台上种上常备植物,家里很多淘汰旧物都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房前一片平地用篱笆围成小菜园。③疼爱孩子,关心家人。特别照顾刻有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把不知名的花叫“人脸花”,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喜欢“五代同堂果”,希望子孙满堂、老少安康。④热爱生活,富有情趣。年轻时在自家阳台种植物;对奇怪花的好奇,并将此花叫做“人脸花”;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解析】由“‘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以及“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也喜欢用花瓶插花”等内容可见,母亲是一个聪慧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由“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等内容可见,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温良淳朴的人。 由“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母亲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去花市买一枝回来,不用费心管理,可以观赏半年之久。母亲会挑果实多的那一枝买回家”等内容可见,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关心家人的人。 由“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小葱、小蒜、小辣椒”“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等内容可见,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人。 二、一、甫跃辉《秋光》 秋光 甫跃辉 一年又一年,我行走在这秋天里。 一年又一年,我走出这秋天,走到现在这一刻这一地。 左手边是梨园,右手边是葡萄园。果实熟透的馥郁气息浮动在空气里。我背着旅行包,拖着行李箱。箱子轮子一路咯噔咯噔。路是弹石路——不,几年前又翻修过一次,如今是砖路了。路面被大车碾压过,仍然坑坑洼洼的。我小时候,这是条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雨后的秋天,颜色会更深沉,更滞重。刚刚还乌暗沉重的云,抖落一场雨后,轻飘飘地升高了。朝东南边望,一朵飘忽的云正停在四大山顶。四围的天蓝得灰蒙蒙的。 继续往东走,时间慢慢倒退。退回七八年前,路边还没西瓜地,也没占地几十亩的明德小学。横沟寨子没现在这么大,路南路北,望出去很远,方能看到竹林掩映的村落。一片连一片的田里,谷子成熟了,谷穗沉沉地垂着头,不堪重负的样子。田里有人在割谷子,反手抓住谷秆下半截,顺手握住镰刀,刀刃长长,闪着寒光,轻轻地一声嚓,谷秆便齐刷刷断了。不多时回头看看,身后的谷茬上,整整齐齐摆放的谷子,谷穗垂着头,几乎要扎进泥里。泥里有时候还残存着些水,水里能捉到肥的谷花鱼。 忽然,眼前飞起一只大鸟,灰色的翅膀扇动几下,不动了,枯叶似的,呱呱叫着飘远了。前面不远处,大概是要有个鸟窝了。 渐渐的,更多人往来田埂上。一担一担谷子压在男人们肩头。我爸正在其中。肩杠两边,捆扎得很壮实的谷子从地上掠过,碰擦到路边的野草,寒寒又父。我跟在我爸身后,也挑着谷子。我的挑子轻得多,但也压得我抬不起头。汗水打湿头发,流进眼睛,眼睛涩疼,睁不开了。许久,不见我爸换肩,我却已经换过好几次。越换越疼,两肩的骨肉就如碎裂了一般。有一年,雨水淋湿谷子,谷子翻倍地重了。田埂也越发泥泞,平常走路已不方便,何况还要挑谷子?人们挑着谷子走着,咬牙切齿,一声不吭。到得夜里,昏暗灯光下,我爸脱下衬衫,右肩膀红艳艳的,是皮肉裂翻开来了。第二天抬谷子,每次把肩杠放到肩上,我爸都格外小心,不能压进裂口里,只能纵向压在裂口之上。 我妈叮嘱,谷穗一定得朝上,不然容易碰落谷粒。即便如此,谷粒仍被我弄掉不少。手推车底下,事先垫的蓝色塑料布上,谷粒落了黄黄一片。 再往前走,无尽的金黄里,凸显出几片绿绿的藕田。原本藕田边还有席草,如今也割去了。绿而细的席草就晾晒在道路两边。多少次,我偷偷地踩上去,听那翠绿的嚓嚓嚓的声音。再过些日子,等席草晒黄了,干了,村里便可听见笃笃笃的打席子的声音。 继续往东,到横沟小学了。 小学墙上写了大大的红字,“五讲四美”“四个现代化”。学校的铁门关着,已经没人了。再往前走几步,猛地立住了,一条长蛇正横在路中央。站定了看,那蛇一动不动,原来是早已被压得只剩下皮的死蛇。——收获日,总能看到长蛇出没,它们躲不过闪着寒光的镰刀,也躲不过两头尖尖的肩杠。 再往东,时间再退,退到所有钢筋混凝土房子都轰然消失。我扔掉行李箱,扔掉旅行包,背上了书包。可小学时背了六年的书包是怎样的?竟有些不能确定了。 还要脱掉外套,再脱掉鞋。光着脚丫子,走到二十多年前。脚下的路不再是弹石路,不再是细沙路,而是完完全全的土路;走进村子,路不再是水泥路,而是一条落满枯叶的小路,终年潮湿又阴暗。小路边上,家里后院的小门敞开着。 后院矮矮一圈土墙,不少地方倾圮了,杂草从墙根冒出。墙外的水沟边,有一丛碧绿的美人蕉正吐出黄色花朵。美人蕉的苗,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从村里人家要来的。 从小门进入耳房,鼻孔被谷秆发酵的热烘烘的气味猛击一拳。 谷子刚收回来,一捆捆无声地堆在耳房里。 中秋那天,有时家里的谷子还没掼完。当晚,全家仍然会在耳房劳作。砰砰砰——砰砰砰——一声一声,永远不会结束似的。 忙乱的收获日,总算走向尾声。谷粒入仓,农具入库。只剩下稻草一捆一捆,有的靠墙,有的摊地,还有的留在田里。谷草越晒越干,也越轻,轻得可以飞上天。那天上的云,也是越来越轻了。 我一边看云,一边走进村里。清晨的村子,秋光如泼,遍地漫流。我知道,秋天的黄金早已埋入记忆的泥土。二十多年后,我像个陌生人一样回到收获日的村子,村里越来越多新房子。一年一年,唯有秋光如昨。我爬上新房楼顶看村子,像个看风景的旁观者。村外空旷的田亩满布谷茬,谷茬迸出了一层陌生的绿意。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本文以“秋光”为题,却用较大篇幅回忆“我爸”挑谷子的情景,对此你如何理解?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我”在一个金黄的秋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面对大好秋光,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B.“谷草越晒越干,也越轻,轻得可以飞上天”,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谷秆晾晒过后轻飘飘的特点。 C.文末写“我”“像个看风景的旁观者”,意在表明面对农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已选择了逃离。 D.作者写乡村的道路,由泥泞的土路到弹石路,再到砖路、水泥路,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乡村的变迁。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细节描写很精彩,“抓住”“握着”“轻轻地一声嚓”“齐刷刷”等,生动地写出农民割谷子的娴熟技艺。 B.文章善用动词,如用“扇动”“飘远”等词语来描摹大鸟,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大鸟缓慢飞远的轻盈之美。 C.“鼻孔被谷秆发酵的热烘烘的气味猛击一拳”运用通感,将触觉转化为嗅觉,写出谷秆发酵后气味浓烈刺鼻。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意蕴丰富,修辞使用巧妙,遣词造句不落窠臼,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4.有人说,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请简要说明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二、甫跃辉《秋光》【答案】 1.①文章写故乡秋光里的景物,还写故乡的人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写父亲挑谷子,表达出作者的亲情和对故乡的眷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③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解析】主旨上,本文6、7段回忆“我爸”挑谷子的情景,第6段写担子重,肩膀疼,父亲的肩膀皮肉翻裂,第7段写担稻谷的技巧,这些内容表达出作者的亲情和对故乡的眷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读者效果上,“到得夜里,昏暗灯光下,我爸脱下衬衫,右肩膀红艳艳的,是皮肉裂翻开来了。第二天抬谷子,每次把肩杠放到肩上,我爸都格外小心,不能压进裂口里,只能纵向压在裂口之上”是细节描写,展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这部分回忆的内容写故乡秋光的情景,描写人们担稻谷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乡村生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C【解析】C.“逃离”有误;根据“我爬上新房楼顶看村子,像个看风景的旁观者”可知,“我”无法再融入乡村生活。 3.C【解析】C.“将触觉转化为嗅觉”错误,“热烘烘的气味”比作“猛击一拳”应为嗅觉转化为触觉。 4.①本文作者走在回村的路上,在路上、在村中的所见所闻是实写;对于童年少年生活的回忆是虚写。 ②本文实写虚写,巧妙交织,现实和回忆灵活穿插,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③实写乡村生活的变化,产生了喜悦之情,生发出对家乡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之情。 【解析】本文第4段回“七八年前”的横沟寨子,6、7段回忆童年时期“我爸”和“我”挑谷子的情景,属于虚写;其它段落记叙、描写作者看到梨园、葡萄园、小学以及清晨村子的情景是实写。文中有作者亲眼所见,有作者回忆童年生活,虚实结合,巧妙交织,由“清晨的村子,秋光如泼,遍地漫流。我知道,秋天的黄金早已埋入记忆的泥土”等句可知,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由“我小时候,这是条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雨后的秋天,颜色会更深沉,更滞重。刚刚还乌暗沉重的云,抖落一场雨后,轻飘飘地升高了”“继续往东走,时间慢慢倒退。退回七八年前,路边还没西瓜地,也没占地几十亩的明德小学。横沟寨子没现在这么大,路南路北,望出去很远,方能看到竹林掩映的村落”等可知,实写乡村生活的变化,产生了喜悦之情,生发出对家乡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之情。 三、朱以撒《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朱以撒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迭。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蝴蝶、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掮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笔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 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庄子:一个飞翔的人”,但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屈原?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的特点和庄子的人格精神。 B.“他的心灵戴着镣铐在飞”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屈原所描摹的理想世界中附着着其不自由的色彩。 C.文章由鸟儿的飞翔想到庄子的“飞翔”,再想到屈原的,“飞翔”,行文深入浅出,脉络自然清晰,内容丰富厚实。 D.本文充满意蕴,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表及里的联想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深入,文章的主旨也在此中得以深化。 3.这篇散文的结尾令人回味,请欣赏它的妙处。 三、朱以撒《庄子:一个飞翔的人》【答案】 1.①因为屈原在生命状态上同庄子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而屈原心灵的飞翔与庄子追求个性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灵飞翔有着很大的不同。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②通过比较屈原与庄子在思想追求上的相同与不同,也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1)文章的最后三段用了许多笔墨写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来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可知,屈原在生命状态上同庄子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 (2)根据“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戴着镣铐在飞”分析, 屈原和庄子的“能够飞翔”有所不同,屈原的英雄主义自由和庄子的无拘无束、个性自由又截然不同,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可以衬托出庄子精神上的的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 倒数第二段“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对比了他们在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庄子极少被牵绊,但屈原的牵绊太多,由此也引人深思,深化文章的主旨:希望现代社会多一份宽松与自由,怡悦与浪漫。 总结作答即可。 2.A【解析】A.“用拟人的手法”说法错误,这里应该是比喻,将庄子比作远行的鸟,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庄子思想追求的自由以及他人生境界的不羁。 3.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对以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结尾段的能力。 (1)首先找出此段的表达技巧。 “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和“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运用对比手法;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古今人的梦比作翅膀。 (2)接着概括文意。 最后一段通过对比,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 从“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可知,作者对以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这就进一步可知作者对核心人物的观点态度。 (3)最后写出写作意图。 “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表明作者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 四、梁衡《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与文学评论 文本一: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①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②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从此,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范仲淹曾来这里为官,李清照曾在这里隐居,衡王在这里治自己的小天地。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嘁嘁嚓嚓,忙忙碌碌。唯有这山默默无言。 ③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九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至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皇祐三年(一〇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④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 ⑤走出范公祠,上车出城。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碑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碑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山,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做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有删改) 文本二: 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这标志着梁衡开始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所谓散文的三层次美,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选自黄海飞《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 1.文本一标题是“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而文中为什么又叙写到衡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州衡王虽然已被风吹雨打去,但他创造的奇迹——巨大的“寿”字,却具有艺术价值,让作者惊叹不已。 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做过一番事业,有着很好的政绩官声;人们为纪念他修建的范公祠,千年香火不绝。 C.文章第③段中引述宋人的诗句,是借当时宋人之口来赞美范仲淹勤政爱民的高尚品格就像井水一样清澈如镜。 D.“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这两句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范仲淹卓越的军事才能。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写青州的悠久历史,顺势引出青州吸引人的地方,既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范仲淹当作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来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勇于实践的一面。 C.文章第④段写“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嫩绿的叶片”,既照应上文,也暗含时间流逝,而范仲淹却永存之意。 D.文章整体以游踪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顺序,从“我”的视角,围绕自我感悟来选材组材,结构严谨,文脉清晰。 4.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请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意境之美”。 四、梁衡《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与文学评论【答案】 1.①以衡王和范仲淹对比,突出了范仲淹的精神永存;②表达了人不能靠刻字、盖高楼求得永存,而要创造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思想的哲理;③选材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拓展了文章思路,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1)手法上 结合“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碑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碑楼和山上的寿字。……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分析,文章最后用衡王和范仲淹对比,突出了范仲淹的精神永存。 (2)主题上 根据“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分析,人不能靠刻字、盖高楼求得永存,而要创造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思想的哲理。 (3)选材上 第二段说“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可见,在选材上,这段叙写衡王的事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再联系文末“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碑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碑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山,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做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可见,文中叙写衡王,拓展了文章思路,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B【解析】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错误。原文“皇祐三年(一〇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可见,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并不是多年,只是很短时间。 3.B【解析】B.“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文中把范仲淹当作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来写,运用的是类比手法,而不是比喻手法。 4.①通过形象生动的记叙、描写再现了范仲淹在院中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思万千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②让人透过画面感受到范仲淹忧乐天下的高尚情怀,也领悟到作者对范仲淹的认同与赞美之情。 【解析】由“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分析,文中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范仲淹在院中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思万千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根据“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作者采用排比句式,高度赞美并认同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五、沈裕慎《烟雨南湖》 烟雨南湖 沈裕慎 ①江南的雨,像细丝,如牛毛,稀稀疏疏,似梦似幻。放眼看去,整个天地笼罩在袅袅的烟雾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②虽然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南湖是飘着雨丝的,仿佛就在眼前。人生之事,有不可不忘者,有不可忘者。南湖的这种记忆,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心灵底处。 ③“七一”之际,我来到了这个中国革命航船的起航地——嘉兴南湖。我到了渡口,登上渡船,船儿一摇一晃地缓缓前进。这又给诗一样的环境,增添了一点诗情画意。这轻吹的风,这荡漾的波,掸拂了我旅途的疲劳,洗却了我旅途的风尘。俗称小瀛洲的湖心岛,在烟霭似纱里显得分外迷人,恰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把南湖装扮的更加如梦如幻。踏上游船,向往与感动仿佛就在那个瞬间,凝结成一腔庄严的敬畏。我又一次在若有若无的细雨中,体会到了烟雨南湖。 ④湖心岛掩映在浓浓的绿色里,历经千年的烟雨楼,仍傲然挺立。匾额上“烟雨楼”三个大字,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手书,笔力遒劲。楼的下面大厅的两根立柱上,有董必武在1963年12月写的一副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雨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岛上还有清辉堂、乾坤碑等等多个景点,“清辉堂”是一座门厅,堂后面四周有短墙曲阑,碉楼画阁,其中假山耸峙,花木繁多。 ⑤我跨进大门,步入庭院,天地不大,却是亭楼阁榭,式式俱全,假山曲径,安排得当,古树盆景,搭配有效,常绿灌木青青,应时花儿开放。登烟雨楼,则又是一番景象,看不见岸边,看不见水面,只见这800多亩的湖面上,烟雾腾腾,如万家举炊,炊烟飘忽;又如蓬莱仙岛,仙云绕缭。这是我不禁想起苏东坡咏杭州西湖的诗句:“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⑥烟雨楼坐北朝南,重檐飞翼,雄伟壮丽,古朴典雅。始建于五代后晋,因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得名,晨烟暮雨,非烟非雨,以若隐若现的缥缈媚态著称。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知府龚魁拔修楼阁增建庭轩,取名“瀛洲胜景”。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领兵攻取嘉兴,在烟雨楼驻扎过部队。1645年清兵攻打烟雨楼,楼被焚毁。清朝顺治年间(1664年)知府许焕又重建。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清兵围攻镇守嘉兴城的太平军时,烟雨楼又被清兵炮火摧毁。这样,烟雨楼数十年凄惨荒凉,一直到1918年才重建。烟雨楼历经沧桑,为江南知名胜景,相传为我国八大明楼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诗留画,亦曾有六个皇帝到过此地,可谓人文名胜。 ⑦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召开,因被法捕房的密探所窥,参加会议的代表才移师嘉兴南湖。当时,会议是在一艘单夹弄丝网游船上召开的。一个年轻女性不经意间的一条建议,改变了一个会议的进程,让一个湖声名远播,让这条船名扬千古。那个女子的名字叫王会悟,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那个湖是她家乡的嘉兴南湖,那条普普通通的小船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湖红船。只可惜,当年开会的游船,在抗战中毁于战火。现在的游船,是1959年根据当事人回忆,呈请中国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在模型原样仿制的一艘画舫。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仔细察看纪念船后,感慨万千,遂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⑧这条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是在船的中舱进行的。10多个代表,围桌而坐。毛泽东坐在右侧的小凳上,他目光睿智、慈祥坚定,风吹动着他的头发,身上穿的长衫衣纹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纸卷页翻,页页可数;董必武坐在船舱正前靠右的位置上,手捧书籍思考着问题;李达在阅读,他还习惯地用手推了推眼镜;张国焘则正襟危坐;其他人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李汉俊、包惠僧、周佛海等人则热烈讨论着。在这条红船上,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党纲》,讨论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1961年8月,董必武在京汉线的列车中,回忆起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王尽美与邓恩铭,写下了《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⑨红船启航,就在那个火红的7月。一束闪烁的星火,疾速蔓延,把中华儿女的激情燃烧,把黑暗的角落照亮,以不可阻挡之势,燎原于华夏大地。毛泽东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就从南湖扬帆起航了,尽管前面是风刀霜剑,尽管有一路的惊涛骇浪,但这艘红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绕过几多暗礁,穿越无数险滩,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魄,最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鲜亮晨曦。 ⑩红船如一支巨大摇篮,悠然停放南湖一隅,瞻仰的人群川流不息。依依惜别的一刻,凝眸回望,夕阳斜照,霞光如织,仿佛在一池红韵的湖面上织出镰刀斧头的图案,瞬间凝结成一面神圣的旗帜,正因为如此,这艘承载中国革命未来的“母亲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 1.“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点,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烟雨南湖”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苏东坡和杜牧的诗句,写出了南湖景色的飘渺虚幻,表达了作者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凸显了文章主旨。 B.文章写烟雨楼,就是写南湖。第⑥自然段叙述了楼阁明清时期的兴衰经历,从而展现南湖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 C.文章写中共“一大”因被密探发现而临时易地,嘉兴南湖及一艘游船从此声名远播,一个偶然的决定书写了历史。 D.文章对与会人员举动进行镜头组合式描写,画面感强,写出了与会人员对革命的使命感,突出了会议的重要作用。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湖心岛分外迷人,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南湖烟雨梦幻般的景色,照应标题。 B.文章写景时语言富有特色,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文言化表达别有韵味,形成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C.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暗礁”“险滩”“火种”“红船”等词语,表现了革命路途的艰险,又孕含着革命的希望。 D.文章最后两段化虚为实,既写出了南湖“一大”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又写出了对革命精神的伟大传承。 4.文章写南湖,多次引用董必武的对联、诗歌,对此你如何理解? 五、沈裕慎《烟雨南湖》【答案】 1.①文章首先写南湖的自然烟雨,意境朦胧,如梦如幻,富有诗情画意。②其次写南湖历史烟雨,历经兴衰,几度修建,富有历史沧桑。③最后写革命烟雨,南湖是中共“一大”召开地,是革命的起点,经过战争风雨,迎来新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文标题“烟雨南湖”统摄全文,考生需要梳理文章思路,找出文章中与“烟雨南湖”相关的内容。 “烟雨南湖”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烟雨”,二是“南湖”。 “南湖”是具体的地方,“烟雨”也是实指的景,如前三段写到“江南的雨,像细丝,如牛毛,稀稀疏疏,似梦似幻。放眼看去,整个天地笼罩在袅袅的烟雾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那天的南湖是飘着雨丝的,仿佛就在眼前”“这又给诗一样的环境,增添了一点诗情画意。这轻吹的风,这荡漾的波,掸拂了我旅途的疲劳,洗却了我旅途的风尘。俗称小瀛洲的湖心岛,在烟霭似纱里显得分外迷人,恰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把南湖装扮的更加如梦如幻”“我又一次在若有若无的细雨中,体会到了烟雨南湖”,这是描写南湖的自然烟雨,突出其景象的如梦似幻。 由“南湖”而提到“烟雨楼”,作者在四、五、六段讲述了南湖的历史变迁,如“湖心岛掩映在浓浓的绿色里,历经千年的烟雨楼,扔傲然挺立“烟雨楼坐北朝南,重檐飞翼,雄伟壮丽,古朴典雅。始建于五代后晋”“明朝万历十年……”“1645年清兵攻打烟雨楼……”“清朝顺治年间(1664年)知府许焕又重建”,这是写南湖历经兴衰,富有历史沧桑,这是南湖的历史烟雨。 同时“南湖”又是革命的起点,七、八、九段介绍了南湖的革命烟雨,如“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召开,因被法捕房的密探所窥,参加会议的代表才移师嘉兴南湖。当时,会议是在一艘单夹弄丝网游船上召开的”“会议就是在船的中舱进行的”“红船启航,就在那个火红的7月”“把黑暗的角落照亮,以不可阻挡之势,燎原于华夏大地”“最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鲜亮晨曦”,这里展现的是南湖对于革命的意义,对于中国的意义。 由此可知,标题可以统摄全篇。 2.A【解析】A.“凸显了文章主旨”错误。苏东坡和杜牧的诗句的引用旨在突出南湖景色的飘渺虚幻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不能体现主旨。 3.D【解析】D.“文章最后两段化虚为实”错误,“红船”本是具体的实在的,但最后两段说“中国革命的航船就从南湖扬帆起航了,尽管前面是风刀霜剑,尽管有一路的惊涛骇浪,但这艘红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绕过几多暗礁,穿越无数险滩”,这里的“红船”就不仅仅是指嘉兴南湖的那条船了,所以应是化实为虚。 4.①真实再现会议场景,帮助读者重温革命历程,领略南湖革命气息;②对南湖游船建党、引领中国革命启航的高度评价;③将对南湖的描写与革命历史相结合,虚实相生,对当年一同参加“一大”会议的革命战友的深切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第一次引用是董必武在1963年12月写的一副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雨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是写出了对革命岁月的深情追忆。 第二次引用是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仔细察看纪念船后,感慨万千,遂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再现会议场景,对南湖游船建党、引领中国革命启航的高度评价。 第三次引用是1961年8月,董必武在京汉线的列车中,回忆起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王尽美与邓恩铭,写下了《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写出了对革命战友的深切怀念。 作者通过对董必武诗句与对联的引用,把对南湖的描写与革命历史相结合,虚实相生,富有文学色彩和底蕴美。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