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如何理清散文的结构思路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11 手机版


 一、考点解读

结构思路鉴赏类试题主要考查行文思路的概括、线索的梳理及作用、重点句段的作用三个方面内容。行文思路主要是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内容。线索是全文发展的脉络,贯穿文章始末,使文章化零为整,浑然一体。重点句段能够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三方面的内容可以分别独立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

二、知识储备

(一)概括行文思路

首先,了解三类散文的思路结构类型。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有:静赏式,即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参游式,即入景——赏景——联想——收束;象征式,即描摹物——由物及人——言志向。文化哲理散文主要有:追怀式,即眼前景——从前景——怀念情;叙史式,即奠定基调——追述史实——抚今感慨。写人叙事散文主要是感悟式,即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其次,关注文章内部的结构关系。文章内部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相承关系,体现了文章内容的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表现方式是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或是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或是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最后,掌握行文构思技巧及作用。

结构技巧 方式作用

铺垫 为了表现主要内容提前做基础性描写,通过叙事、写人、描景,以引出重要内容,烘托人或事,使形象突出,主题深化。

伏笔 交代含蓄,在文章的前面将要表现的对象预先作出暗示,不至于产生突兀。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内容发展合理的效果。

照应 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到的内容,后面有着落,作用是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

悬念 文章设置疑问或冲突,使人产生强烈的关注心理,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读者收获到想象不到的结果,激起其阅读兴趣。

抑扬

结合 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点面

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片段或细节为点,相互映衬,既能反映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虚实

结合 “实”,即所见、所闻;“虚”,即所感、所想。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借此来表达思想感情,使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以小

见大 用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深刻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进而更充分地表达主题。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写景:直接描绘景物,直观具体,简洁明了。

叙事:直接描写事件,切入场景,引人入胜。

议论:直接表明观点,明确态度,一目了然。

在全篇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梳理线索及分析其作用

如果说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那么线索就是这条轨迹的路标。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找到了线索,分析结构就水到渠成了,作品的思路结构自然也能了然于胸。线索能够指引读者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散文的主要线索类型: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散文线索的内容和作用见下表:

类型 阐释 作用或效果

时间

线索 时间的变化推移,如事情的发展、人生经历等,多用于状物类散文。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殊方面:

①物线有象征、呼应作用,增添诗意。

②情线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

③时空线有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的作用。

地点

线索 地点的转移,如游记散文的移步换景等。

物象

线索 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展开行文,在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

人物

线索 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作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感情

心理

线索 以情感的脉络或心理状态的变化串联成文,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

事件

线索 在叙事类散文中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一路写下去,构成文章。

(三)分析重点句段的作用

分析散文中重点句段的作用,首先分析其在文章内容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其次再根据句段所处的位置判断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最后总结其在表达方面的效果。

具体作用见下表:

开头

句段 内容

层面 开门见山,引出描写的对象,点明题旨;交代写作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开篇点题。

结构

层面 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先抑(扬)后扬(抑);照应题目等。

表达

效果 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中间

句段 内容

层面 扩展思路;丰富内容(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结构

层面 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照应开头;照应结尾;为下文作铺垫;内容或思路的转折。

表达

效果 自然过渡;顺理成章。 

结尾

句段 内容

层面 篇末点题,揭示主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

结构

层面 呼应标题;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表达

效果 浑然一体;脉络贯通。

插入

句段 内容

层面 突出主体;丰富内容;强化中心,凸显主旨;强化情感。

结构

层面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生、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的关系;起到承上启下、呼应前文、前后照应、拓展延伸、宕开一笔、形成波澜等作用。

表达

效果 增加趣味;生动形象;丰盈内容。

不同

文体 写事类 补充内容,使人物有深度、厚度,多角度刻画人物,丰富人物形象。

写人类 使事件内容更加具体翔实,进而使人物性格、地位、灵魂、经历更丰盈。

插入

引文 内容

层面 丰富、突出、强调当前语段的内容。

结构

层面 根据引文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其对全文起到的作用,与段所处的开篇、中间、结尾的结构作用有相通之处。

表达

效果 丰富文本内容或富有诗意;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

反复

出现

的句

子 内容

层面 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

结构

层面 交代线索;前后呼应。

表达

效果 强化突出;一唱三叹。

(四)常见的设问方式

1.文章是围绕××逐步展开写作思路的?请简析。

2.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3.文中主要写了××、××,这些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4.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5.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7.本文采用××和××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8.文章第×段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9.×句(段),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0.作者描绘×××后,又写了×××,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段(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12.××句(段)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三、解题要领

(一)如何理清行文思路

1.圈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如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承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通过这些词语、句子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

2.寻找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事件、人物、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

3.总结归纳每一段的段意,再根据段意将文章划分层次,进而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

4.不同形式的散文,其行文思路也不尽相同。

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思路一般是先引出写作对象,再进行时空拓展,状景咏物,同时也会穿插其他景物的描写,有时也会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突出主旨,最后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或抒情。

写人叙事散文往往先交代写作缘起,再进行写人记事,中间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场景或者细节,最后抒发情感,总结感悟。

文化哲理散文常常先引出作者的触发点,从对现实的事或物的感触写起,再联系类似事件或者是相反事件,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或者阐释某种道理,最后多会联系现实进行议论升华。

(二)如何梳理散文的线索

梳理散文的线索主要是根据体裁寻找线索,不同的散文,其线索往往不同。如写景散文多以时间、空间为线索,状物散文往往以具体的事物或者是象征事物为线索,写人叙事散文多以感情为线索,文化哲理散文往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线索可能是某种情感或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个道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标题和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事物也可能成为文章的线索。

(三)如何分析句段作用

分析句段的作用主要根据句段所表达的内容和在文章当中所处的位置具体分析。参见知识储备中(三)分析重点句段的作用。

四、典题导引

(一)理清行文思路

例1.

2020年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③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行文思路。题干要求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是如何统摄全文的。标题“记忆里的光”不单指火车头发出的强大光束;更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即人生记忆里的光。从内容上看,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儿时看火车、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的“记忆”,这些“记忆”都与“镰刀锤头”相关。从结构和主旨上看,“记忆里的光”是全文的线索,分别串联起儿时看火车,青年时贾队长的挎包,复员后抡大锤打铁几件事,让行文结构清晰明了。结尾写“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点出了“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情感,呼应了标题,也升华了主题。 

例2.

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第12题

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答案】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结构的把握。考生解答该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考生“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文章开头通常是总括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中间部分一般为承上启下,照应某段,为某些情节做伏笔;结尾部分通常收束全文,照应前文、标题,点题等。文章先写街的繁荣,引出人潮汹涌;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文章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二)梳理散文的线索

例3.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建水记(之四)》第9题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具体落在行文线索上。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①作答本题,需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来把握文章内容。在空间上,第一段首先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描写建水城,然后依次抓住这些语句“一旦进入城门”“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即可得出正确答案。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既写了“原始之城”,又写了今日的建水城,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三)分析句段作用

例4.

2018年高考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第20题

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②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③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句段的作用。本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首先了解第④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第③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再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阅读第④——⑤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就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作者与文学的联系。同时,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五、随堂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小题。(湖北省2022届百校10月联考)

追寻上甘岭神枪手

肖勤

刚过去的四月和以往不同,从山西打工回乡的邹军发现,祖父邹习祥的墓前插满了白色的菊花。远道而来的一个个陌生人满怀敬意地看着邹军说,原来,你的爷爷,就是当年著名的志愿军狙击手!

发现邹习祥的英雄事迹,对我来说是个偶然。在采访贵州省抗美援朝二等功臣杨作云的过程中,对军史一无所知的我查阅了大量抗美援朝相关史料。在《解密上甘岭》和聂济峰口述《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等书籍资料中,我不止一次看到同一张照片、同一位志愿军战士——他潜伏在灌木丛中,冷眉斜竖、目如利箭。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窗外吹来微凉的风,翻动了桌上的书稿,这位志愿军战士锐利的眼神又出现在我面前。我盯着照片下那行字;“45师135团1连狙击手邹习祥,一直活动到敌人前沿的灌木丛里,用七十八发子弹歼敌三十九人,战后,荣立一等功。”邹习祥、狙击手……我突然想起,曾听说务川县有一位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老兵,也姓邹,枪法很准……我立即打电话到务川县请求查询。

很快,县里回话说,是有一个神枪手,仡佬族,名叫邹习祥。但是因为患胃癌,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惊讶、意外和遗憾一起向我袭来,我黯然看向书稿上的照片,沉思良久。山河无恙、人民幸福,一切都那么美好,如他所愿;可我们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大英雄。

务川那边也很震惊,上甘岭的狙击英雄?我们县里有一位上甘岭的战斗英雄?

放下电话,我们迅速启程去往邹习祥的老家。秋天的高原草场已经进入冻雨季节,一路上雾雨纷飞。远远的,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山坳,山坳旁有几栋整洁的老屋,邹习祥的儿孙们就居住在这里。

坐在火炉旁,邹习祥的家人看着我们带过去的一本本资料,当看到邹习祥的照片时,他的小儿子邹书敬忍不住热泪长流。因为身体不好,六十四岁的他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只是紧盯着那张照片,双手不断颤抖。孙子邹军和邹银强则瞪大眼睛,喃喃道,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爷爷穿着志愿军军装的照片……我们只有这张。

说着,邹银强递过来一张陈旧泛黄的照片。

照片里,年老的邹习祥身穿蓝布中山装,脚上是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整个装束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笔挺的坐姿、炯炯有神的双眼和两道不怒自威的竖眉。只听说过他枪法很准。围拢过来的乡邻和老人们啧啧赞叹,哪晓得他恁厉害,他也是,恁甲(务川方言,意为“这么厉害”)的事,怎么就不说呢?

说什么?我耳畔回响起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什么?说自己英勇?还有那么多英勇的都埋在战场了,自己说什么?!

青山不语、英雄无言,沉默的岂止一个邹习祥。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空降兵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一面密布三百八十一个弹孔的战旗迎风飘扬,那是邹习祥所在第15军浴血上甘岭后保存下来的一面战旗,它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属于上甘岭特功8连、更属于顽强英勇的中华民族,同样,也属于贵州大山里的农民邹习祥。

我爷爷在上甘岭到底做了些什么?邹军和他的家人迫切地看着我们。

时间回到1952年的4月,朝鲜上甘岭的白雪正在融化,邹习祥所在1连守卫的537.7高地北山,是第15军三十公里防御正面上最突出的阵地,与敌所在的高地南山相峙,两阵地相距仅有一百来米。

由于1连缺乏强大的炮火支撑,敌军气焰一度十分嚣张。邹习祥和战友们每天都要忍受对面阵地上敌人的肆意挑衅,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阵前三五成群地晒太阳,志愿军们却只能困在简陋的工事里。

后来,随着一线坑道阵地初步完成,志愿军有了坚实的地下长城,15军决定按照“零敲牛皮糖”战术,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好好打一场。邹习祥所在1连迅速响应,从4月17日到10月13日,只用了短短五个多月时间就歼敌八百余名。被喻为“神枪手”的邹习祥更是创下了七十八发子弹毙伤敌三十九名的优异战绩,荣立一等功。敌军被打得惶惶不可终日,在换防时惊恐地将537.7高地北山称为“狙击兵岭”。

在志愿军15军资料中,有关邹习祥的记录基本终止在1952年10月。10月14日凌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邹习祥和战友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坚持作战,一次又一次收复阵地。在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残酷战斗中、在打得“人死枪毁阵地烂”的上甘岭,我们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一响射击声来自邹习祥的枪,我们只知道,在他沉寂多年的档案里,留下了歼敌二百零三人的记录。

1952年12月1日,那一天,漫天大雪,志愿军15军召开了上甘岭战役胜利祝捷大会。

我想,队伍里的邹习祥,在那场大雪中,就已决定把自己的所有功绩和记忆都留在这片土地上,让它们和洁白的雪花一起、和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友一起。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

今天的务川,广袤的栗园草场,牛羊成群,宁静安详。

崇尚英雄、敬畏历史,有些过往,远去了,仍值得一提再提;有些人,故去了,仍值得永远铭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不完全按时间顺序来叙述?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①文章先交代邹习祥的志愿军狙击手的战斗英雄身份,接着叙述他的战后的普通人生活,再叙述他的战斗事迹。②从人物塑造上来看,这样叙述突出了邹习祥为国奉献却默默无闻、不事张扬的高尚精神;③从结构安排上来看,设置了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具体落在理清行文思路上。要求考生必须先梳理本文行文思路,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文章第一段交代邹习祥是志愿军狙击手的战斗英雄身份,接着第二、三、四、五段回忆“我”发现战斗英雄的过程,第六、七、八、九段记叙战后邹习祥作为普通人的生活,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他的家人和邻里了解的,最后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段写“我”讲述邹习祥和战友们的英雄事迹。这样写从内容上能突出主要人物邹习祥的性格特点,从结构上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第2小题。(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第三次调研)

回    家

李娟

我回家了。我从乌鲁木齐坐夜班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坐中巴车到永红公社。永红公社,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此处已被现实世界抛弃多年。

同车有个人第一次去那里,一路上不停感慨:“怎么这么远?怎么还没到?怎么一路上都没有一棵树?”略带惊惶。

中巴车在公路上漂泊,公路在戈壁中起伏。我疲惫不堪。那人还在旁边惊叹:“老一辈人咋想的?咋跑到这里来?这种地方咋过日子?”像是多年前的自己。我非常熟悉车窗外的情景,虽然我也是第一次走这条路,第一次去那个地方。

到地方了。我妈已经等待很久。她的摩托车停在一家菜店门口,后座上已经绑了一堆东西。她说:“要不要逛逛?”我朝东边看看,又扭头朝西边看看。这个永红公社,只有一条马路,只有两排店面。我说:“算了。”我妈说:“那咱赶紧回家吧,赛虎一个人在家。”我挤进她和那堆菜蔬、粮油之间,摩托车发动,我们猛地冲了出去。

一路上她不停夸耀自己的车技:“看到前面那两个小坑没有?中间就一拃宽。看好了啊——看!过去了吧?你知道哪儿有摩托车比赛的?咱不跟人比快慢,咱就比技术!不信你看,前面那块小石头,看到没有!这技术!”

大约走了十公里后,摩托车下了柏油路的路基,驶上一条延伸进南面荒野的土路。又过了一条宽阔的排碱渠后,开始爬一段陡坡。

登上这段陡坡的顶端后,视野突然空阔了。戈壁茫茫,天空一蓝到底。回头居高临下俯瞰整条河谷,乌伦古寂静西逝,两岸丛林单薄而坚定。突然想起不久前那同车的异乡人,若此刻他也在此地俯瞰,就会明白老辈人的心意了吧……这条野道尘土飞扬,几公里后,开始有远远近近的田野一片接一片地涌进视野,辽阔、缠绵、梦幻。我们的摩托车在天地间唯一的道路上飞驰,那片绿色是唯一的港湾。

土路越走越窄,经过几个岔路口后,便只剩不到一尺宽。

我妈说:“这条路是我的。”

又说:“本来这里没路,我天天骑车打水,来来回回抄近道,就走出了一条路。看,直吧?这条路只有我一个人在使用。”

路的尽头就是我家的葵花地,葵花已有半人高。没有风,田野静得像封在旧照片里。远远地,我一眼看到了田边空地上的蒙古包。我妈说:“到家了。”

大狗丑丑飞奔着前来迎接,向摩托车前轮猛扑,似乎想要拥抱我妈。我妈大斥:“不要命了?”连连减速。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丑丑。我妈骄傲地介绍:“我的狗,大吧?丑丑,这是你娟姐,快叫姐姐!”丑丑闻了一下我的鞋子,犹豫了两秒钟便接受了我。

这时,我听到了赛虎的声音……似乎突然从漫漫长夜中醒来,这声音揭开我对“家”的全面记忆。

锁开了,铁皮门刚拉开一道缝,赛虎就挤了出来。它直扑过来,激动得像快要哭泣一般,我蹲下来拥抱它。抬起头一眼认出床板上的旧花毡,接下来又认出床前漆面斑驳的天蓝色圆矮桌,认出桌上一个绿色的搪瓷盆。没错,这是我的家。又记起之前有过好几次,和此时一样,独自去向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一座陌生的院落。和此时一样,若不是我的赛虎,若不是几样旧物,我根本不知那些地方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妈急着拆解车上的包裹,她一面在包里翻找,一面和丑丑过招。后者似乎有了预感,兴奋又焦躁,扯着她的胳膊不放。果然,我妈最后取出了两根火腿肠。

分完礼物,我妈又赶紧去放鸡。我尾随而去,又认出鸡笼上几块涂着蓝漆的木板。多年前它们曾是我家商店柜台的一部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到这个家已经在我心里悄然生根。我问我妈柴在哪里,然后劈柴生火,烧水做饭。

我妈又房前房后忙乎了一阵,说做个“稻草人”立在葵花田里,用以吓唬鹅喉羚。可戈壁滩上哪来的稻草?她翻出一条旧围裙和一件起满毛球的旧毛衣,又毁了狗窝的门帘。没一会儿,一位假人做成了。我俩抬着它走进葵花地,将它稳稳当当地栽在大地上。

清晨我去看它。朝阳从地平线升起,光芒从背后推来,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啊走啊。假人先生越来越近,纹丝不动,迎光而立。我掏出手机拍摄,它正面迎向镜头,瞬间撑起蓝天。

我拍的那张照片美丽极了。为此我要感激我的手机。可是后来手机丢了,幸亏照片存进了移动硬盘,我感激我的移动硬盘。但是后来硬盘摔坏了,被高高放置在书架顶端。我仍然感激,假人先生仍在其中静静站立,就在硬盘的某枚碎片里,仍伸展双臂,守护着脚下的无边绿浪。 

(有删改)

2.本文的行文线索有明暗两条,请简要梳理。

【答案】明线是艰辛行程:①从乌鲁木齐坐夜班车,再转中巴车去永红公社;②在公社见到我妈,坐她的摩托车,去蒙古包;③到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暗线是心路历程:①(路上)对未知的偏远新家的忐忑与向往;②(到家后)对新家的渐渐喜欢;③多年后回想起时的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具体落在行文线索上。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本文明线是“我”的艰辛行程,从夜班车、到中巴车,再到摩托车,最后到蒙古包,交通工具的变换,是“我”地点的不断变化。本文暗线是“我”走过这一路的心理变化,需要考生借助文中词语、句子概括,如文章第二段“略带惊惶”、第十七段“感到这个家已经在我心里悄然生根”以及最后一段“仍伸展双臂,守护着脚下的无边绿浪”,体现了我从忐忑到渐渐喜欢,最后即使看不到照片依然无比怀念的心境变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8月月考)

月光白

白天不懂夜的黑,其实谁也不懂。

在夜里行走,总觉得脑后总有一双诡谲的眼,盯得脊梁骨阴森森冒凉气。我不敢回头,生怕一扭头,便与夜里游走的东西撞个正着。

黑夜无边,躲不掉,但有对付的办法。大人们说,走夜路,需解开衣服上面三颗扣,叉开手指,把头发往后翻三遍。我虔诚地照做了,迈开大步往前走。但我还是怕,身后的脚步声特别响,似乎黑夜里跟踪我的东西总甩不掉。我快步如飞,一边走一边往东边的山头看。

东山的月亮每一次出来都是新的,似乎精心梳洗了一番。其实,月光铺洒大地几千年,月还是那月,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也许看多了世态炎凉,心到伤处,连光都是高远清冷的。

乡下的月光是白的,白得可以看清手指上的螺纹。那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孤单的夜里只待月光。端一碗清清淡淡的稀饭,走出屋子,竹筷子碰着瓷碗,清亮的声音把夜敲得脆响。哧溜一声,月上东山了。

月上东山时,我们便上晒谷场。互相吆喝着,聚在一起,玩那个时代童年里的游戏。有些家长管得严,不准娃娃晚上私自出来,我们便在家门口,打暗语般大声说着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小伙伴心领神会,找个借口,跨出房门,挪到庭院,悄咪咪就在漫天的白月光下无处可寻了。

秋插上岸,做酒席的特别多。升学的、生娃的、过大生日的,每逢喜事都要放电影。放电影的消息夹在风里,传播得特别快,范围也特别广,十里几十里,在夜幕降临时绝对传到耳朵里。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甚至什么片子都被摸得清清楚楚。上小学时,我经常跟在村里一大群小伙伴屁股后面,赶很长的夜路去看电影。其实,除了那些英雄们喊“同志们,冲啊”的战斗场面,和一招一式的武打情节,其余的看完立马就还给人家了,印象远没有当晚夜空中的白月光清晰。

又一个月夜。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去看电影,结果消息有误,白赶了几十里路。回来的路上,大家并不感到扫兴,反而觉得是一次难得的月光游。大家说着笑着,竟不约而同地大声唱起歌来。他们唱得很动情,隐隐约约记得歌词里有“山一程水一程”,还有“来去太匆匆”之类的。我从没听过,只觉得在月光下很有意境。那晚,月光很透亮。他们的脸上映着月的光,全是青春的气息。多年后,我回家乡,见到了其中几个曾经的小伙伴,他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曾经的风华,沟沟壑壑的额头上,早已山一程水一程。

月光下,还有我的堂哥。堂哥是独子,比我大几岁,有号召力,什么事总比我拿捏得好,跟他在一起有种强烈的安全感。堂哥经常带着我上山采野果,捉金铃子,摘香樟籽,把童年疯得到处都是。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头顶上却有个斑秃。只要一弯腰,那光秃秃的疤块在月光下特别亮。小伙伴们经常取笑他,给他取了个外号,喊他“月光”。开始他很生气,谁说就追着谁打。后来,他也不在意了,自嘲地说,哈哈,我有两个月光,再黑的夜都不怕!后来,大家渐渐觉得没了生趣,“月光”的绰号也在月光里淡忘了。后来有一天,堂哥说眼睛看不清,后来竟什么都看不见了。去了很多大医院,也找了很多据说懂土方的赤脚医生,都治不好。就这样,堂哥的世界里再也没能升起月光。每到月夜里,他只能孤单地坐在谷坪上,头顶那块斑秃依然很亮。伯父守在他身边,旱烟冒着焦躁的火星子,一个又一个烟圈冉冉升起,蒙在月光上。

那时物质条件都差不多,家家几乎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月夜里,小孩儿在一起,除了在游戏上论个高低,在嘴皮上也要论个输赢。月光下,几个小伙伴比各自的强项。在学习上他们都占不到优势,于是跟我拼爹。隔壁的小胖说,他爹看了很多古书,会讲《三国演义》里的煮酒论英雄,知道《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助王伐纣封众神。你爹会吗?我一蒙,竟找不出老爹的一点文化资本。老爹一共十兄妹,他排行老六。在饱暖都成问题的年代,他在学堂里打了个转就跟田土混了。莫说读书,就连他自己的名字,都是用歪歪斜斜的线搭起来的。

我从没听老爹讲过历史故事,一个正儿八经的故事都没有。每次睡觉前缠着他讲,他要么就讲他小时候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要么就是“古时候,有个和尚……”千篇一律的开头和大致雷同的情节听得耳朵起茧。往往讲到一半,呼噜声骤然响起。他睡着了,我在夜里浮想联翩,各种莫须有的人物和情节滋长出来,在我的梦里此起彼伏。

“双抢”,是南方农村逃不过的劫。“双抢”,抢两个时间点:在春季稻子成熟后开镰,抢在芒种前后全部收割进屋;紧接着,犁田,拔秧子,抢在大暑前后把禾苗插下去。跟不上这个节奏,就指望不上秋收。一到“双抢”时节,老爹就着急。家里七亩水田,三个娃,母亲神志不清,劳动力严重不够。老爹腿脚不便,虽然每次都急匆匆地拼命赶,但还是比人家的进度慢一大截。

月白如初。老爹抬头看了看天,说,好大的月!白天太热,趁这月光凉,去把水田里的秧苗插完吧。

那夜的月异常白,亮如白昼。我踩着自己的影子,像追着一条逃命的鱼。月光把老爹一拐一斜的身影拉得很高大。老爹挑一担秧苗,一边高一边低,压弯了的扁担发出“吱嘎、吱嘎”的脆响,我总怀疑那是老爹的脊梁骨在响。

田野里,到处都是刚插下去的秧苗,在夜露的滋润下,似乎可以听到生长的声音。水田里,亮汪汪一片。每一丘田里都有一个月亮,发出白晃晃的光。

抛秧,下水。左手捧秧,右手将一撮一撮的苗插到泥土里。水还有太阳的温度,柔滑的泥土里有一丝清凉,手指像触摸到了月光的肌肤。我和老爹都没有说话,弯着腰,退着走的腿划起哗哗的水声,一行行秧苗在前方立了起来。

天上的月光掉到水田里,碎成了很多片,白晃晃的。老爹一直腰,月光落在他头上,融在两鬓的汗水里,发出一丝白的光。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我再也没见过故乡的月光。

(《散文选刊下半月》2020年第7期)

3.以下是文章初稿的第一段,请从构思的角度分析作者删去这一段的妙处。

窗外有光。红绿灯还在自顾自闪着,管制夜的黑。路灯打开一把伞,橙色的亮光盯着脚下的马路,警惕着,眼睛都不眨一下。远处的田野、山峦,一片幽暗,深不可测。

【答案】①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串联起了“我”走夜路,和小伙伴玩耍,堂哥的故事,父子的故事等材料。初稿的第一段加入了“红绿灯”、“路灯”、“马路”等物象,使得夜色的背景不纯粹了,不能凸显月光的“白”。②本文的开头将白天和黑夜对立,营造了一种神秘、幽深的意境,有先抑后扬的效果,初稿则不够明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句段的作用。解答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从结构上思考,月光是本文的线索,“我”在月光下走夜路、和小伙伴玩耍、看父亲插秧,本文第一段直接点明夜的背景,与线索照应,背景纯粹,用夜的“黑”突出月的“白”。从内容上思考,开篇将“白天”和“黑夜”对立,体现了一种神秘、悠远的的敬意,夜晚黑暗的感觉与后文作者所写童年往事温馨的基调形成对比。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