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议论文冲刺指导:抓住核心概念,深挖概念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指导 2022-03-28 手机版


 导入:这里所说的概念,当然是指作文题目给出的话题。概念,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整体宏观的理解。写作时,首先要理解概念内涵,这是基准。从材料中找到时了写作的主话题,要迅速思考话题的概念,“是什么”。在此基础之上,作文还要就对这一概念进行“落地理解”,也就是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切入点,从哪一角度来论述这一概念。对粗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地思考,找到一个切入点,精准立意。

一、找到作文材料所给出的中心话题 

写作文,都会有一个中心话题,这一话题往往从题目的材料中来,从题目的主题要求中来。中心话题往往又会具体到一个词语上来,所以,对这一关键词语所指的概念内涵要有充分的理解,这是作文精准立意的前提。

从2021年高考六套试题来看,作文材料都涉及到一个核心概念。如:全国甲卷 “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立义以为的”中的“义”,全国新高考Ⅰ卷的“强与弱”,全国新高考Ⅱ卷书法描红中的“逆锋藏而不露、中锋不偏不倚、停笔缓缓出头”,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与生逢其时”,天津卷“纪念日”。

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写作文过不了审题关,往往扣不住中心话题,话题的核心概念抓不住,对概念的理解处在“游离”状态;

即使扣住了中心话题,但对话题概念吃不透,拿不准,说不清,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不能深入挖掘概念的深层内涵,理解表面肤浅,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泛泛而谈,大而无当;

三、感受高考真题(“抓概念、挖内涵”)

例1:【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强与弱】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概念理解:表层上是体育的强与弱,也就是身体的强与弱;深层是由体育的强弱引申出更广泛的强弱之变,如:由体育锻炼写到生命意志磨练的顽强,或写到人生思想成长的坚强,或写到家国奋进的富强。

【中心观点】(示例)①发扬体育精神,磨练顽强意志;②生命成长,当以强者面世;③国家富强,当有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民话精神…………

【方法要领】强与弱概念“落地理解”,得找到一个切入角度。

例2:【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概念理解】

“可为与有为”

可为:材料中指出“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为”更多的是从时代层面理解,“这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是每一位中国青年大有可为的好时代。

有为:“有为”更多的是从青年人的人生态度层面理解,在“可为”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要不负芳华,有所作为。可以将话题延伸到“个人”和“时代”之间的关系,由此思考“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联。 

可为:是时代背景,是可能性,是外部客观条件

有为:是个体行为,是现实性,是内部主观条件  

注意:可为与有为概念“精准理解”,是构思全文的关键。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深入研究2021年全国甲卷作主作文材料,还会发现对概念的理解不仅仅限于“可为与有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这是一大前提,谈的是两个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这种文化的滋养和激励下,“可为与有为”。

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得找到一个切入点,不能泛泛而谈,大而无当。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角度出发,能抓其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点,集中发力。也就是在文中要写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你“可为与有为”。 

【中心观点】(示例)①党的英明领导庇护了华夏子民;②勇敢是中国人的基因;③为国捐躯,死而后已;④奉献青春、建设祖国;⑤奉献自我,服务他人等等。

【方法要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念“落地理解”,找到一个切入点,对这类一文化进行具体解读,使之贯穿全文。 

四、提分要领(“抓概念、挖内涵”) 

1.作文立意,普遍有一个对中心话题、核心概念的深度解读问题;

2.概念的内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立意的精准度;

3.思辨型作文,在两层或多层关系的辨证分析中,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进行思辨的基础;    

4.找不到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思辨就没有针对性,更没有深刻性可言;

5.大概念,小切入。也就是大的话题,要找到小的切入口;想要把一个粗象的概念,在两者甚至是三层关系中论述得清楚明白,很难做到,很容易大而无当。所以,要对概念内涵尽量做出“落地性理解”,也就是找到一个切入角度,从小角度切入,精准撬开大话题;

6.优秀作文,50+向上走,在立意的精准和话题的深刻上是评分的等级标尺;

7.关键词在材料中找,在题目要求(写作主题什么的)中找。找到找不到,就看你够不够敏感。

8.中心话题关键词,要在文中不断闪现。全文只在开头或结尾得到关键词,或者在文中贴标签式写上一句,别指望你的作文得高分。

9.概念的理解要结合材料的语境。阅读作文材料也是一种阅读素养。注意出题人的提示语。

五、审题训练(“抓概念、挖内涵”)

【训练1】(2021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审题训练】

1.扣概念。这一道作文题,要扣住两个核心概念,就是“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中的“   ”和“   ”。

2.扣主题。写作文题是“       ,       ”。注意主体是“双峰”,只谈乐,不谈“幸福青年”是不对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时二者不可偏废,但可以有主次详略之分。

3.一位考生将“乐”理解为“坚守贫穷的快乐”,你怎样看待这种理解?

3.扣内涵。

(1)“孔颜之乐”的“乐”这一概念内涵解读:                        

(2)“幸福青年”的“幸福”这一概念内涵解读:                        

【参考答案】

1.乐 幸福 2.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3.孔颜之乐虽都有清贫之乐,但是要注意这乐中的精神取向,反对“不义而富”的乐,乐中有“道”,也就是“安贫乐道”。时代在发展,今天的社会物质充裕,如果谈“乐”,理解为贫穷之乐,肯定不行,想一想我们2020年在脱贫攻坚实现全民小康呢!“孔颜之乐”,是一种重在精神追求、看淡物质追求的乐。时代在变,孔颜之乐的精神内涵不变,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教育参考价值。 4.(1)乐: 简单(生活)的快乐,安贫乐道的快乐,精神追求(充盈)的快乐,追求道义的快乐,富且贵的快乐(符合道义),其他合理解说。(2)幸福:我们如何从这一“乐”中学会生活,做一个“幸福”的时代青年。传统文化中先人的处世生存智慧让我们精神丰富,让我们学会幸福地生活 。时代青年的幸福:简单(生活)的幸福、安贫乐道的幸福、精神追求(充盈)的幸福、追求道义的幸福、富且贵的幸福(符合道义)、探索人生真谛的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担当使命的幸福、其他合理解说。 

【训练2】(湖北省百校联考2021-2022高三上期语文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审题训练】

1.扣概念。审读本次作文材料,主要概念有两个:“    ”与“    ”。

2.扣材料。

(1)“力”是对“行”的修饰,“行”是中心词,“行”的理解也就是“    ”。

(2)《中庸》:“力行近乎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将力行作为君子之     。综观材料第一段内容,主要讲的是“力行”,要“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同时带出了两个概念“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就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材料第二段: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这是观点句,表明“    ”与“    ”的关系。一个人的德性要通过他的    表现出来。

(4)“生生之德”,指           道德;“崇德广业”,指充实德性,扩大业绩。这里面强调“德”,好的德性,要通过诸如“造福天下苍生”“扩大业绩”这样的力行(实践)体现出来。“天下苍生”“扩大业绩”,就是力行的大目标,“行”得好,就是大德。

3. 扣要求。“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强调了       和        ;“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强调结合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力行”与“大德”层面有怎样的现实性的思考。

4.下面是一位考生的精心作构思,你认为作文中必须具的有()(多选)

A.阐述“力行”的作用,正确理解力行的内涵;

B.阐述“力行”与“大德”的思辨关系,挖掘出“力行”的道德内涵;

C.结自身实际,突出时代背景和写作身份,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D.在大德指引下,富于实践精神,要写出二者的思辨关系。

5.扣内涵

(1)“力行”内涵:                                                                  

(2)“大德”内涵:                                                                  

【参考答案】

1. 力行 大德 2.(1)实践 (2)大德  仁 德 富有实践精神,愿意努力拼搏德行 (3)德 行 行动(4) 维护天下苍生的 3.时代背景和写作身份  自身的发展实际 4.ABCD  5. (1)“力行”内涵: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可以解读为实干精神、实践精神、奋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捋起袖子加油干”,讲的都是这个道理。(2)“大德”内涵: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可以理解为个人的努力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因之这“行”中便有一种品格、一种道德。本次作文命表面谈的是力行,但深层则是从“大德”角度考思考“力行”,也就是需要考生要思考为了什么而“力行”的问题。 “行”与“德”是互为关联的,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题目已经提示得很清楚。

【训练3】(2021届黄冈市六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我们应该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以此确定自己前进的道路,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作出一种预见性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对于人生,与其执着于设计自己的未来,不如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种可能,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确定性。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为“致远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就“人生是否需要设计”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审题训练】

1.扣概念。审读本次作文材料,核心概念是“    ”,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生不需要设计,一种是人生需要设计,其对就的理由是“   性”和“   性。”

2.定立意。下面三种立意,你选取哪一种?

①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②人生不需要设计;③人生既需要设计,更应该享受即兴发挥等。

3.扣内涵。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百度)从这一概念可以得出:设计就是规划和计划,要做到    和    。从广义上来说,人生设计就是对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作预见性的设定,就是理想追求;从狭义上来说,人生设计师是对自己有的生做合理而周密的规划安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探讨的是一个   的“我”和      的“我”,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到来,所有学生都面临一个“3+1+2”的课程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这就是在为未来人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合理的未来的人生设计。

4.构思:本次作文可以采用常规的议论文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是      ,为什么需要设计,     

去设计。 

4.面对人生设计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人生该如何设计?这其中的思辨关系如何?

5.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          (请引用材料语)。精彩的的人生总是与社会、时代和国家连在一起,这就不得不谈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设计与              同心同圆的问题,这样作文可以回到现实,升华立意。

6.下面是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目。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上面这道作文题与本次作文题在概念内涵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人生设计 预见 不确定2.三种立意皆可3.合理 周密 4.当下 未来  什么  如何 5. 在讲到了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可以辩证思考,设计很重要,但在面对人生的许多不确定性的同时,我们还得要面对现实,设计的合理性和周密性是离不开现实基础的,必须对现实作客观条件上的研判。设计不是死板的,不是一层不变的,设计有长远和近期,长远上战略,短期是战术;设计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并不矛盾,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是灵活性多变的协调。5.演绎精彩人生  时代、社会和国家 6.相同点:两篇作文都 在谈人生设计。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材料中“过怎样的生活?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有意义?”就是谈人生设计。不同点:同属一个母命题,只是话题切入点和情境任务不同而已。一个是谈“人生需不需要设计”,一个是谈“为自画好像”(如何设计好了自己人生)。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